《哲学生活》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生活》练习
一、选择题:(33小题,每题2分,共66分)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所有有形的物体
C.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D.高山、河流等自然事物
2.日本发生9.0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加上之前的智利、海地及中国汶川大地震,地震的频繁发生让民众产生恐慌情绪。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是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3.“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C.自然物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D.物质就是指树、风等自然物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C.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D.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5.现代桥梁专家茅以升谈到自己的治学经验时,强调“博闻强记,多思多问,取法乎上,持之以恒”。其中,“法”指的是()
A.物质的客观实在性B.意识的能动性
C.事物的规律性D.实践的历史性
6.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句话主要说明()
A.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B.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7.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从根本上是因为()
A.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B.人能认识世界,但认识总是有限的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D.客观世界与实践都是无限变化发展的
8.《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最近发布,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16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这体现了()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D.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作用
9.近年来,由于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天文学家发现了宇宙间的许多新的物质形态,比如像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等。这些发现表明()
A.现实世界并没有统一的本质B.认识是科学实践的基础
C.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断得到自然科学的证明
D.那些未经证实的新发现干扰科学进步
10.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关注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大对发展观、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表明()
A.真理会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B.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不同,真理不止一个
D.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
11.数学哲学着重研究数学的对象、性质、特点、地位等方面的问题,它既促进了更为理性的数学研究,也丰富了哲学研究的内容。这说明
A.具体科学与哲学相互促进而发展 B.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12.下列与“气者,理之依也”相对立的观点是
A.物是观念的集合
B.子不语怪力乱神
C.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D.心之官则思
13.2012年2月25日,中国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坚实一步。这说明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B.思维和存在是相互决定的
C.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D.精神与物质相互依赖
14.古人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今日西方教育家断言:“不提高就死亡。”这体现了发展的
A.状态B.实质C.源泉D.途径
15.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稳中求进,就是既要“稳”,也要“进”,“稳中求进”开新局。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②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
③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④整体与部分是统一的
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16.在“当今中国主流道德判断”大讨论中,公众得出共识:当今中国社会,道德基础是深厚的,是非标准是分明的,主流道德是向上的。这启示我们看问题要分清
A.主次矛盾B.矛盾主次方面C.整体和部分D.共性和个性17.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坚持用其引领社会思潮。
上述材料要求我们必须
①做到客观与主观的统一②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③重视实践在认识发展中的基础作用④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8.“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原创,可悲的是,很多人渐渐都成了盗版。”下列选项与该句包含相同哲学启示的是
①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②每个幸福的开始,在之前必定有个悲伤的结局
③学我者生,似我者亡④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9.我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
下列观点与之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
B.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C.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D.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
20.灰蒙蒙的天气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公众注意到PM2.5,2012年2月29日,经国务院常务会
议批准,PM2.5写入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这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C.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21.我国自行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在太空美丽相拥,交会对接取得圆
满成功。这体现了
A.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C.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D.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22.社会倡导的主流道德价值能否实现,官员阶层的“公正廉明”是关键,官员的道德高度
很大程度上就是整个社会的道德高度。这说明
A.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B.关键的部分对整体甚至起到决定作用
C.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离不开整体
D.部分服从服务于整体
23.网络社交平台是信息传播的新型载体,但网络社交平台的复杂言论环境,极易为人所利
用,也极易造成不明真相群众的惶惑和不安。这主要说明
A.两点论与重点论是统一的
B.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D.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24.“网民所议所提虽是个人意见,但代表着一个群体,虽然会有牢骚、怪话,但只要我们
带着感情、带着负责任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都能为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该观点坚持了
①唯心主义历史观②矛盾分析的方法
③辩证的否定观④系统优化的方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5.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刑事诉讼法》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继1996年之后,《刑事诉讼法》进行了第二次“大修”,首次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坚持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