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终身成长》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终身成长》读书笔记
2023年《终身成长》读书笔记1
当我们还是婴儿时,我们学习走路、说话,跌倒了、说错了,不会害怕和丢脸。
后来,我们懂得了更多,反而怕这怕那,止步不前了。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转变了思维模式。
《终身成长》从思维模式的角度,让我们找到自己恐惧、苦恼和失败的原因。
同时,它将帮助我们突破这些阻碍,获得成长,达成目标。
成长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它无关年龄。
无论何时,停止成长,才是最可怕的衰老。
人的两种思维模式:
1、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才能是一成不变。
这让人们时刻想证明自己的智力、个性和特征。
他们会把发生的事当做衡量能力和价值的直接标尺。
1)对自己能力的评估非好即坏,所以难免失真。
他们的评估结果,有些被夸大,有些很模糊。
2)希望确保自己的成功,他们认为聪明人应该永远是成功的。
这让他们极力掩饰不足,最后变成不爱学习的人。
3)如果某件事中失败了,他就成了失败者。
在这里,他们的失败,从一种行为转变成了一种身份。
4)只有无能的人才需要努力。
如果你需要为某件事付出努力,说明你不擅长做这件事。
2、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能力可以努力培养。
虽然人的先天才能、资质、性格各有不同,但都可以通过努力和经历来改变。
1)相信能力可以培养,所以对自己的现有水平,他们能以开放的心态评估。
同时,由于以学习为目标,他们也需要对自己的现有水平有一个准确的评估。
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2)成功意味着拓展自己的能力。
而这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实现。
3)即便失败是痛苦的,但她不能对你下定义。
它只是一个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而且,我们还能从中学习和受益。
从失败和挫折里受益,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4)天才也需要努力才能成功。
他们欣赏天赋,更崇尚努力。
能力和成就的真相:
1、固定型思维模式限制人的成就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不屑于努力,不注重学习方法,把他人当成审判者而不是同伴。
这将阻碍他们取得成就和获得成长。
2、成长型思维模式帮助人们发展能力、取得成就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能明确目标,不断优化学习方法,并乐于向同伴学习。
这将帮助他们提升能力和取得成绩。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则注重学习方法,善于寻找学习规律,并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认为,成功________于学习、努力和自我提高;挫折能给人以动力、经验和教训,让你变得更好。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领导者,他们的世界里充满了明亮、包容和正能量。
无论看待自己或他人,他们都相信人具有发展潜能。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领导者,总是追求证明自己、强调“我”,而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领导者则更重视“我们”。
在社交过程中,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把社交当做一种调整,他们拥抱挑战。
而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则害怕冒险。
在教育孩子中,成长型思维模式者他们尊重孩子的兴趣,重视孩子拥有完整的人格,鼓励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活的更好。
如何将成长型思维模式传授给他人?
1、掌握称赞的方法:对的称赞方式,不是去夸奖孩子的能力,而是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
不是夸他们聪明,而是要肯定他们付出的努力。
例子:你的进步说明你真的很努力。
你反复复习,划出重点,一遍遍做测试。
你的方法确实凑效了。
2、正确面对孩子遇到的挫折:父母应该对挫折表现出兴趣,引导孩子面对和处理挫折,把挫折视作学习的好机会。
3、重视孩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老师需要关注孩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避免学习死记硬背。
通往成长型思维的四个步骤:
1、接受:每个人都是成长型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混合体。
对固定型思维模式,我们不必感到羞愧。
我们首先得承认它、面对它、接受它。
2、观察:我们得知道是什么引发了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明确它出现的原因。
3、命名:给自己的固定型思维人格取一个名字,用它警醒自己。
4、教育:固定式思维模式是为了保护你,让你感到安全。
但它的方法却做不到这一点。
所以,用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它沟通,教育它,它就能支持和帮助你。
改变是不易的,有些想法、观念、认知已在我们的大脑中运行了很多年。
改变是痛苦的,我们得和自己的局限、脆弱、恐惧,以及未知作斗争。
改变也许艰难,却从未有人说过不值得。
何况,你我都是对自己有要求的人,不是吗?
2023年《终身成长》读书笔记2
书中提到两种思维类型: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
面对同一件事情,思维模式的不同直接导致我们的行为及事情结果的不同。
那我们应该怎样来判断我们的思维模式呢?文中提到了两者间的本质区别:
1、对自己的评价。
客观,如孔子说的中庸之道——自视过高or嫉妒自卑。
2、获得新机会时的第一反应?
这是一个机会——遭了,要露丑了
3、脑波的测量即兴奋点的不一样。
分析正确的答案时,大脑发亮——固定型思维就是当分析对和错时大脑发亮
4、对于努力与否的差别!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人们更愿意获得对天分的表扬,因为这就是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所以,一者相信天分——一者相信后天努力
5、怎么看待失败!
一个行为——一席身份
以上5点是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间的本质区别,这些区别的现象我们可以从生活、教育、体育、家庭等方方面面找到案例。
总的说来,成长型思维的人是反脆弱的,而固定型思维的人就是脆弱的。
所以,既然你能看完这本书,而且还看到了我们写的各种书评,相必你定是成长型思维的朋友吧!
2023年《终身成长》读书笔记3
《终身成长》这本书是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的著作,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思维模式,改变自己,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面对工作、面对生活。
《终身成长》一书主要介绍了人的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固定性思维的人,认为人的才能一成不变。
这让人们时刻想证明自己的智力、个性和特征。
他们会把发生的事当作衡量能力和价值的直接标尺。
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人的能力可以努力培养。
虽然人的先天才能、资质、性格各有不同,但都可以通过努力和经历来改变。
哥伦比亚大学的脑波研究室做了一项测试,发现两种思维模式脑波活跃的点是不同的,固定性思维的人关注的是测试的结果,成长型思维的人更关注提高知识水平的信息。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每次考试后,很多学生拿到试卷关注的是考了多少分、第几名、是否超越了某个同学,而有些孩子会根据试卷分析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总结得失,寻找学习规律,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取得进步,这就是固定性思维与成长型思维的区别。
我们不难发现,拥有固定性思维的人不在少数。
当然,我们不能就此判别这个人就是固定性思维或成长型思维,因为在不同时期、不同事件中,人的思维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那么,我们了解了两种思维模式,并知道其中的区别,就有利于我们引导孩子更多地利用成长型思维解决问题。
我女儿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但是进入四年级下学期后,数学知识点繁杂,一时应付不过来,接连两次考试失利,对数学的学习出现了畏难情绪,有点难度的题就空起来不做,作业有了错题就情绪低落,甚至把作业扔到一边。
我告诉她,成长型思维的人,不会盯着分数不放,他们更关注在错误中寻求方法,从失败和挫折里受益,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于是,我和她一起分析失利的原因,这学期的学习态度有没有问题,听课情况怎样,失分题的原因是什么,你有什么改进的办法。
一层层的剖析,让她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问题所在。
慢慢地,她又重拾了对数学的信心。
现在,她对这本书也产生了兴趣,这本书正躺在她的书包里呢。
同样,这本书对我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我本不善于言谈,不善于表现自我,一些事能躲就躲。
但现在我的心态积极了许多,面对挑战,勇敢尝试。
没有试过怎能知道不可以?即使失败,下次也许就能成功,这样的想法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的脑海。
成长型思维让我更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会给孩子贴上某种标签,没有哪个孩子是一成不变的,调皮捣蛋的孩子可以成为老师的好助手,成绩落后的孩子通过刻意练习,可以慢慢提高。
2023年《终身成长》读书笔记4
这本书,在樊登读书会听过最少三次以上,但每次听的时候感觉很好,听完后就忘记了。
这也是许多人的通病,每个人几乎都经历过这样的过程。
那么,要怎么样才能记住我们所听过的知识并运用到工作和学习上呢?我认为最好的就是要写读书笔记。
而且,写完笔记后,最好是能够再看着笔记去听,并在工作中不断地提醒自己,并以此要求自己去突破自己的边界。
其实每个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但不同的是人的思维模式。
而人,会有两种思维,一种是固定式思维,一种是成长型思维。
那么,我们来看看两种思维的区别在哪里?
第一:固定式思维的人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不变的,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
成长型思维的人,则相信自己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去达成,有大局观,会不断地往前看。
这两种状态是每个人身上都会具有的。
我们要做的是减少固定型思维,在不断成长过程中要激发自己对成长型思维的认知,并且要刻意训练用成长型思维面对我们的生活,才能做到消极情绪越来越少,而积极情绪会上升。
第二,本质区别:
1,这两者对于自己的评价准确度差别很大。
成长型对自己的评价相当准确,会客观看待自己的状况和水平。
而固定型思维的人,要么是自视过高,认为这世界没有人能超过他;要么就是认为自己完全不行根本没机会。
徘徊自卑与自大之间。
这是孔子所说的中庸之道的重要性。
2,当你获得一个机会的时候,你脑海中想到的是什么?你是害怕退缩还是勇敢争取?
3,脑波不同。
有个心理测量,成长型思维的脑波亮度是在于当分析正确答案的时候,非常兴奋。
固定型思维脑波亮的时候是在宣布对与错的时候。
比如作者在小时候对公布成绩的时候,就只是想看自己的排行在第几位?就算是自己考了
4,对努力与否的看法不一样。
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努力是一件丢脸的事。
他们相信天份,相信一个人的水平是基本不变的。
他说这种人适合干这个,那个人不适合干这个。
他们喜欢别人称赞他们是多么有天份,认
成长型思维的人从来不怕自己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是多么努力,就像许三多一样总是在训练总在询问别人这事该怎么做?
5,如何看待失败?
失败既可是一个行为,也可以是一个身份。
成长型思维会把失败当成一个行为。
今天我失败了,我可以再重新来过。
固定型思维的人会把失败当成一个身份发,今天我就是一个失败者。
2023年《终身成长》读书笔记5
1、导入思维模式
人因所处的环境和对事物的认知不一样,最终自我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
人的能力并不是固定的先天决定的,而是通过不断的有针对性的努力改变获得的。
固定型思维:思维固化,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并且抱有想证明自己能力正常的目标。
成长型思维: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的。
不受因为先天的才能和资质、兴趣影响,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不会给自己贴上失去信心的标签。
即使感到沮丧,也准备好了去承担,直面挑战,继续奋斗。
2、思维模式的解析
用易于理解的小故事表达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的不同。
成长型思维者在拓展自己的过程中感到兴奋不已,而固定型思维者在事情尽在掌握的时候才会有这种感觉。
如果事情变得富有挑战性,当他们感觉不到自己聪明且富有天赋的时候,他们就丧失了兴趣、
潜能的重要性。
谁都不知道努力和时间能将一个人变成什么样,要让潜能开花一定需要时间的积累。
当固定型思维者选择成功而不是成长的时候,他们想要证明自己很特别,甚至是高人一等。
顶峰是很多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渴望到达的地方,却是很多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的工作激情带来的副产品。
3、关于能力和成就的真相
成长型思维者可以帮助人们发展能力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固定型思维认为他们能力不够的这种刻板印象可以干扰他们――定义他们,让他们不在感到舒适和自信。
在学习方法上,固定性思维的学生机械化的学习,试图背下所有内容。
成长型思维的学生则注重学习方法,寻找学习规律,不断从中获得教训来改进自己。
4、体育:冠军的思维模式
在体育运动上,很多人都会说某个运动员天生就擅长这个,所以他才会取得辉煌,但并非如此。
迈克尔?乔丹不是一个天才而是努力的运动员,可能在整个体育史上,是最努力的。
当他被校队淘汰的时候,他妈妈让他继续训练,然后一遍一遍的练习自己的弱点,为下次比赛做准备。
一场比赛下来不论输赢,他总是会回反思比赛中的不足,继续到球场练习,后来它变成了别人眼中的篮球界的神话。
这就是成长型思维者,掌控自己走向成功和保持成功的过程。
“坚韧的意志和决心比某些身体上的优势更强有力”。
冠军思维就是相信成功是通过努力争取来的成长型思维。
而对于相信天赋的固定型思维者来说,被人否定和失败更容易让他陷入焦虑,迎接他的可能只有失败。
5、商业:思维模式和领导力
固定型思维的领导人,希望能够带领企业的成功,从而彰显自己的伟大。
相对于成长和创新来说他更担心别人怎么看待自己,拒绝冒险,更希望事情在自己的掌握中。
成长型思维的领导人,更希望招募更多比他优秀的人才,他们相信人的潜能和发展潜力――无论是看待自己还是他人。
在他们看来,公司不是突显自己优越性的工具,而是可以促进成长的发动机――可以促进他们自己、员工以及公司的成长。
6、人际关系:关于相处的思维模式
从两性关系、爱情、友谊、害羞、校园暴力上阐述人际关系的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的人遇到自己被批评,被他人拒绝贴标签,觉得自己非常失败,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把报复作为对自己的补偿。
成长型思维的人即便两人有冲突,也懂得理解、原谅和宽恕,会尝试着去学习对自己和感情来说都有用的东西,让自己在未来可以有更好的生活,拥抱未来。
文中有一位在婚姻中受到伤害的女士说:“我不是圣人,但是我知道,为了自己内心的安宁,我必须去遗忘和原谅。
”。
社交模式下,固定型思维者更容易害羞,在意他人的评价,容易焦虑和怀疑自己;不愿意和他人打交道,害怕交往中出错,这样往往会妨碍社交,影响社交结果。
但是成长型思维的人在社交中会害羞,但不受影响,能转害羞为良好的沟通。
并且把每一次交际当作一次挑战,积极调整心态,拥抱挑战。
7、父母、老师和教练:思维模式的传播
固定型思维的家长要求孩子符合一个聪明、有天赋的孩子模型,否则被认为没有价值。
没给孩子犯错的空间和自我展示的空间,孩子的兴趣、性格、价值受到压抑。
成长型思维的父母给孩子一个奋斗的目标,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使之成长成有完整人格的人,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做的方式活的更好。
固定型思维的教学:老师在数学课堂中加入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有部分学生会认为,这个数学家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因为他是数学天才,非常擅长数学,数学上很聪明,所以这门学科对他们来说易如反掌。
成长型思维的教学:老师在数学课堂中加入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有部分学生会认为,数学家对数学充满激情,他们凭自己的技能,通过全身心的投入和努力,取得了重要发现。
更注重教育方式的引导。
避免对孩子智力的表扬,多传递注重过程和成长的信息。
孩子遇到挫折,父母非常关注他们的个人能力和试图掩盖失败,这易造成孩子固定型思维。
父母应对挫折表现出兴趣,面对孩子挫折,把挫折当成学习的好机会。
老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让学生进行有效的理解性记忆,他们会更相信原来背书也能很轻松的拿下。
8、改变思维模式
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四个步骤:
1、接受:每个人都拥有两个思维模式的特点,有固定型也正常,只是需接受现实,勇于面对。
2、观察:找出自己固定型思维出自哪,是在挑战中还是在努力中失败,找出客观的原因。
3、命名:给自己的固定型思维取名,可以是人名、可以是电影人物、也可是某个奥运冠军名,用它来提醒自己。
4、教育:固定型思维的人遇到挫折时,你将告诉它,你将从挫折中锻炼和成长。
当它在学习中阻碍你时,你需向它表明要它和你一起完成学习的旅程。
影响终身成长的居然是思维模式,选用何种思维模式,想对自己做何种改变,作者卡罗尔、德韦克在本书中已经告诉了答案。
改变是不易的,有些想法、观念、习俗和认知(包括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已深深置入我们的大脑。
改变是痛苦的,得和自己的恶习、脆弱、恐惧做斗争,但是要有所成就得改变自己,因为改变自己比改变自己周围的环境和世界要容易的多。
改变也许艰难,却从未有人说过不值得。
王子煊爸爸
8月26日
2023年《终身成长》读书笔记6
《终身成长》这本书,初次看到书的名字,我以为是要教导人们活到老学到老的大道理,但细细读完,才知道这是一本讲解两种思维方式的书。
整本书围绕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展开论述。
将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乃至对各个行业、年龄段等不同人们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讲解,用大量的案例让你了解他们的不同之处。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能力是天生的,是无法改变的,不能通过努力进行增长。
所以拥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认为聪明的人就是会一直聪明下去,而不聪明的人就永远不可能聪明。
他们认为任何的测试、挑战都会暴露自己的聪明程度,因此他们不愿去尝试有风险的挑战,怕被评判,怕被说成不聪明。
与挑战过程中的所得相比,他们更加害怕挑战过程中的失败,那是非常耻辱的印记。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只做安全的事情,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不断彰显自己的聪明和无人能敌。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努力是笨蛋的专属,聪明的人是不需要努力的,所以他们也不会为了某件事情而努力,也不会想要去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这些人中包括运动员、艺术家、科学家等等各行各业的人。
所以,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会故步自封,会害怕挑战,会恐惧失败,会更加抑郁。
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恰恰相反,他们承认有天生具有某些天赋的人,但更加认同后天的努力,他们认为努力学习可以使人提高能力,变得更加聪明、有智慧。
因此,他们乐于挑战自我,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他们不会气馁,也不会觉得无法接受,他们会在一次次跌倒中总结经验,学到更多宝贵的知识,所以,他们不断成长为更加优秀的个体。
对于体育运动者,他们在乎冠军,但更在乎每次技能的提高,他们会通过制定训练计划,提升自己的薄弱点,让自己不断靠近那个目标。
所以,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更抗挫,在挫折面前不会一蹶不振,在面对抑郁时也能更好更快的走出来。
无论是运动员、科学家还是老师,还是每一个平凡的人,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能够生活的更美好,更能感受到幸福。
以前的我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上学的时候,明明很努力却怕别人发现自己的努力,因为努力的人学习好并不是因为聪明,而是因为死读书,所以经常是悄悄学习,怕被人发现。
工作后,总依靠学校的那点知识,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
后来,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慢慢发现学习的重要性,我开始通过一点点的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拥有各种技能,原来一个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不断提高的。
现在我慢慢变成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也在不断的提升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希望我们都拥有成长型思维,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2023年《终身成长》读书笔记7
最近读了樊登老师的《陪孩子终身成长》,整本书综合引用了大量的名家著作,并结合作者自身的经验,全面地回答了子女教育这一复杂系统问题。
正如书中所叙“不能把孩子当作一辆汽车去组装……如果你相信孩子更像有生命的森林,就要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成长。
你能给予的是阳光、雨露、适当的肥料、陪伴和耐心。
最终,他长成的样子一定和你设想的不一样,但一定有惊喜。
”
本书提出重建亲子关系的三根支柱:无条件的爱、价值感和终身成长的心态。
同时,这也是孩子获得内在能量的________,更好成长的关键。
无条件的爱
养育孩子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但需要父母倾注满满的爱去默默耕耘。
书中提出的“无条件的爱”最值得人去深思。
爱是一个孩子内在能量的________,无条件的爱不需要“交换”和“威胁”,也只有无条件的爱才能给孩子带去信任、尊重和安全感。
也许我们所有的父母都会认为自己对孩子的爱就是无条件的,但认真细想,其实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父母未必真正能做到无条件的爱。
我们总是给孩子设置各种各样的目标,总是希望他们成长为我们心目中的“好孩子”,面对孩子的各种缺点或者离目标的差距,我们总是难以接受。
然而,人无完人,父母应该勇于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掌握亲子安全边界,不断地发现孩子的亮点,学会心灵手巧地去修剪,让一棵小树苗逐渐地成长成一棵直直的大树。
归属感与价值感
孩子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两样东西:归属感与价值感。
被无条件爱包裹的孩子自然能找到归属感。
价值感决定一个孩子能飞多高。
然而价值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孩子需要在体验中不断意识价值,提升价值感。
通过无条件的爱,父母要学会作一名导游,不断帮助孩子发现亮点,同时给予他们一些空间,像游客一样自己去看、自己去探索,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孩子自己的价值感也会得到提升。
面对一个内向的孩子,父母要做的是发现内向性格的长处与优点,而不是竭尽全力去把一个几向的孩子改造成一个外向的孩子。
一个有价值感的人,自尊水平也往往会更高。
拥有高自尊的孩子,他对自己的评价就会很高,会有很强的自律性,自然能管好自己。
终身成长
终身成长不仅指孩子需要终身成长,父母更要学会放低姿态,与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孩子一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健康状况都建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