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 新人教版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案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正确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2、进一步巩固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质量关系的计算。
3、培养分析问题、模仿学习的能力。
4、培养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5、了解生产生活中有化学,化学学习应用于生产,可促进生产技术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化学反应中物质间质量的关系。
2、解题的格式规范化。
四、教学方法以教师辅助学生练习为主。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复习旧课引入]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你清楚吗?[回顾]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练习]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质量比。
[学生] 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并标出质量比。
过渡: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存在正比例关系,这节课咱们就利用这一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板书]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再练一练:现有6克的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教师] 哦,那你该如何完整的表述你的解题过程呢?[教师]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2页阅读例题1,修改和补充自己的解题过程。
学生阅读课本例题。
[思考]根据刚才的自主学习说一说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分为几步?[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1)设未知量;(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3)求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标出已知量、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求解;(5)简明地写出答案。
[练习]3克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生成多少克氧化镁?请一名学生上讲台展示。
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
[课堂练习]改错题:15.5克红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提问]大家总结一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注意哪些事项呢?[学生小组内交流后发言,教师引导并一起总结](1)设未知量时一定要注意质量单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单位不一致的,一定要进行单位换算。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时目标1.认识定量计算在化学实验和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2.知道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依据,正确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3.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能进行简单的计算课堂导学知识点一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1.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2.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之比[速算练习]计算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相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Mg-24 P-314P + 5O2错误! 2P2O5 2Mg +O2错误! 2MgO 相对分子质量①____ ②____ ③____ ④______ ⑤______ ⑥______各物质质量比⑦____∶⑧____∶⑨____ ⑩______∶⑪______∶⑫______知识点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要求下面,用实例来说明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典例解析例1 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错误!2H2O+O2↑.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2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剩余物的质量为98。
8g。
(1)此反应中共生成氧气________g;(2)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为________g。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三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三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课前预习(时段:晚自习 时间: 15min )1.回顾旧知:(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2)如何配平;2.体验新知: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物质质量的探究?理论依据是什么?具体方法步骤? 授课 一、学习目标(2min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2.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3.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计算题的能力二、定向导学·互动展示 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 展示提升环节 质疑评价环节 归纳总结环节导学一 了解步骤·掌握方法 自研课本P100~101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如何研究化学反应中量的变化? 由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反应。
如: 2H 2 + O 2 = 2H 2O 4 32 36m (H 2)∶m(O 2)∶m(H 2O )=4∶32∶36;也就是说4gH 2完全反应需消耗32gO 2,生成36gH 2O 。
思考:2gH 2完全反应需消耗O 2多少克?生成H 2O 多少克?(5min )(1)相互讨论,了解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基础;(2)自研课本P100例题思考一:例题的解题方法了解解题步骤,关注解题的关键点思考二:仿照例2创设情境进行计算练习(15min )(1)小组成员阅读课本,相互讨论探究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方法步骤,交流解题思路; (2)小组内部模仿例2设计新题进行计算体会解题方法,代表展示计算方法心得,各组比较评价。
(7min )导学:化学方程式所具有的意义:(1)(2)(3)解题要领和关键:三个要领:a 、步骤要完整 b 、格式要规范 c 、得数要准确三个关键:a 、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b 、配平 c 、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同类演练:【从大家自编题中选择】导学二 拓展演练课本P101课堂练习掌握解题步骤,寻找解题切入点思考三:H 2是最理想的能源,工业上可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H 2,若要获取16gH 2,需电解水多少克?(5min )相互交流解题思路,讨论解题方法,寻找解题信息,抓住解题的切入点,进行解题。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在正确书写化 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掌握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思路和规范解题的 格式。
知识回顾
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1)表示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表示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之比。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100
x 100 = x
56 5.6t
CaO+CO2↑ 56 5.6 t
解得x 程式计算的正确解题步骤
[解](1)设未知量;(不要带单位) (2)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写在对应化学式的正下方,先写相对分子质量,一定 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再写质 量;质量单位要写,且要统一)
思路2:利用化学方程式来计算。
解:设小桶中18kg的水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通电
2H2O
2H2↑+O2↑
36
4
18kg
x
36 18kg
=
4 x
x = 2kg
18kg水分解生成的氢气是2kg。 所以,小桶中的水能使小汽车行驶2×100=200(km)。
一、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例1】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4)列出比例式,求解;(计算结果按题中要求进行, 若题中没有要求,除不尽,则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5)简明地写出答案。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a.设未知量时一定要注意质量单位,已知量和未知量 单位不一致的,先换算成一致的再进行计算。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懂得质量守恒定律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
(2)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3)初步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质量关系的分析,运用数学计算方法处理相关物质之间的量的问题,形成学科间相通的思维方式。
3.情感与价值观认识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以及它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①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2.难点:理解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四、教学用品:教材、导航、小黑板、练习本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思考、回答、判断质疑、纠正设计意图回忆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的求法,为新课中求物质的量扫清障碍,做好知识铺垫。
(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引课【提问并板演在黑板右侧】 1.氧气的表示方法求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2.氢气的表示方法求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 3.两个氢分子的表示方法求两个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4.水的表示方法求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5.两个水分子的表示方法求两个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6.水通电分解的表示方法该化学方程式为我们提供哪些信息?【引导纠错解释】【讲解】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质量比是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如何通过这种质量关系来计算产品和原料的质量呢?本节课将要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方法。
(三)讲授新课【小黑板】例1 通过电解水制得纯净的氢气可用于电子工业上制备高纯硅。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I)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新版)新人教版(I)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b 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c 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d 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a.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b.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加以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b.通过对化学方程式计算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循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难点: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教与学互动设计复习就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本节课就从量的方面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预习导学1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与------------之间的----------之比,还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利用这种---------------,根据化学方程式就可以计算。
2认真阅读教材,通过例题总结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格式和步骤(1)根据题意设-------------------------------(2)写出------------------------------------------------(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4)列-------------------------,求------------------------(5)简明写出-------------------通过预习,你对本课内容有何疑问?--------------------------------------------------------------------二交流探究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2说出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意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5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文档资料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课型
新授
工作单位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化学方程式知识的具体应用,它能使学生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中考必考的热点知识。本课内容是将基础知识与技能初步转向定量分析运用的启蒙教学,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为后面有关含杂等计算做好准备,故学好本节内容知识极为重要。
→→→→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 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媒体资源及技术应用
创
设
情
境
火箭的发射需要燃料,燃料的种类比较多。我国长征五号火箭历经十年终于研发成功,以液氢为燃料,液氧为助燃剂,是我国最大推力的火箭,2019年11月即将进行首飞。
问:
长征五号火箭用氢气作燃料,为准确控制火箭,假设升空的火箭需要氢气10吨时,在助燃剂仓中填充多少氧气使之完全燃烧?10吨氧气行吗?为什么?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另一 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难点:解题的格式规范化
媒体及资源应用说明
使用西沃电子白板制作课件,插入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丰富课件的内容。展示时尽量多的使用白板的各种功能,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师生互动,学生与电子白板互动等等,突出电子白板的互动功能,克服PPT固化的预设、禁锢的思维和不能互动的缺点。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对化学知识进行定量分析。知识本身并不难,关键是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探索由定性到定量的这一途径,使学生了解化学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本课题的学习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特别是没有将化学方程式配平、列比例式、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等。另外,学生不注重化学反应的实际意义,只重数学运算的结果,不注意解题步骤的完整性,把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简化为数学比例式的简单计算等。计算过程中,对解题格式、步骤严格要求,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优秀教案新人教版从容说课本课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用一定量的反应物计算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另一种是制取一定量的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应物,但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计算都是以化学方程式为依据进行的。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十分明确地认识到,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什么物质,而且还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进行的。
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算出生成物的质量,反之,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算出所需反应物的质量。
教材还给出两个实例来说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本课题内容虽是计算,但这种计算对数学方面的知识要求并不高,只要能正确列出比例式并求解就可以了。
但是,学生对化学计算常常进行得并不顺利,这往往是由于在有关化学计算的教学中,学生对化学的特点认识不足造成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力争从以下几方面对薄弱环节进行突破。
1.使学生对化学计算题里的有关化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2.强调化学方程式一定要写正确并且配平。
3.练习中严格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书写格式来解题。
4.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练习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能力。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分析及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
(3)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化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基本概念,但对于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还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已知的化学方程式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计算得出答案。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化学实验器材和药品,用于展示和练习。
2.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例如,展示一瓶硫酸溶液,问学生如何计算其中的硫酸含量。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示例讲解一个简单的问题。
如:已知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 + O2 = 2H2O,如果氢气与氧气按1:1的体积比混合,问生成的水的体积是多少?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每组提供一个实际问题,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新人教版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与书写格式(重点)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与书写格式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算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热身操)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看谁写的快,配的平?合作探究探究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提出问题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定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交流讨论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1.依据(1)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质、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2.解题思路(1)审题:就是认真阅读整个题目,对于关键的字句要反复推敲,做到准确理解题意,分清已知物和未知物;(2)分析: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规律对题目进行解剖,理清题目的层次,明确有关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特别是物质间的量的关系,选择好解题的突破口;(3)解答:依据分析中理出的思路确定解题方法。
解题时要注意做到思路清晰、方法正确、步骤简明、计算准确、书写规范。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未知数后不带单位;(2)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条件;(3)相-—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并写在相应物质化学式的下边;(4) 求—-列出比例式,求解;(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4.常见题型规范格式例析及注意事项例: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
如果要制取1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注意:未知数不能带单位CaCO 3高温 CaO +CO 2↑--——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配平100 56x 1t .---——--- 已知量不要忘记带单位x 100=t156 x =56t 1100 =1.8t -——-—-----—---— 计算结果要有单位 答:需要碳酸钙1。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点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点(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点(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点(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例题1:加热分解6g 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解:设生成的O2 的质量为x。
Δ2KMnO4K 2 MnO 4 MnO 2 O2316 6g32x316 6g32 xx 32 6g 0.6g316答:加热分解6g 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g 氧气。
【注意】如果没有完全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不能代入计算。
只有通过相关数据得知反应完全进行(遇到“充分反应”、“恰好完全反应"、“适量"等话语),这些质量才可能有效。
遇到“足量”、“过量”、“一段时间”、“少量”等词语,说明可能不是恰好完全反应。
二、例题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30g 加热一段时间,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是20。
4g,求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
解:设参加反应的KClO3 的质量为x。
MnO2 2KClO3245x 2KCl 3O2Δ9630g - 20。
4g9.6g245x96 9.6gx 245 9。
6g 24。
5g96答:参加反应的KClO3 的质量为24。
5g。
【注意】当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不等于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时,说明有气体逸出.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点(新版)新人教版三、例题3: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将 8g 氧化铜放入试管中,通入足量的氢气并加热一段时间。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5.3利用化学方程式
的简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
(1)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
(2)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3)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决计算问题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寻找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正确解题的格式。
(2)知道化学方程式所表现的量均为纯物质的质量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定量研究和化学发展的重要作用,理解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2)在计算过程中,让学生形成辩证思维。
(3)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学会科学地利用能源。
重点难点
重点是从另一种反应物或产物的质量计算一种反应物或产物的质量。
规范疑难问题解决的形式。
教学准备
“教材例题”、“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投影片教学流程
新课程介绍-问题介绍↓
合作探究―学习并熟悉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
课堂总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讨论并总结计算步骤↓
随堂检测―本课题核心知识的简单练习教学设计
一
续表
二。
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3的内容。
它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方程式质量意义的具体延伸,其实质是从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来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是化学方程式的具体应用。
本课题是化学反应的质变和量变的首次综合学习,是化学学习方法的再次提升,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具有重大意义。
同时,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又是初中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为后面有关含杂质物质的计算及综合计算做好准备,它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故学好本节内容极为重要。
本课题的内容虽然是计算,但这种计算对数学方面的知识要求并不高,只要能正确列出比例式并求解就可以了。
尽管如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化学计算常常进行得并不顺利,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办法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如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中考必考内容,虽然学生有学习本课题的基础准备,如: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书写化学方程式、比例式的建立及简单运算等。
但实践证明: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学生学生失分的重点。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学生对分子、原子、化学式等化学核心概念的建构不完全,只是一知半解;二是学生不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要么把化学式搞错,要么出现配平错误,甚至把相对分子质量算错;三是学生不会审题,不会分析题意,找不准或转换不准纯物质进行带入计算;四是学生有数学方面的障碍,不会利用简单比例计算的方法进行解题等。
考虑到学生是初学定量计算,为克服以上障碍,教师设计教学时尽量选择化学方程式简单的习题,练习中严格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书写格式解题,简单运算要准确;培养学生按照化学学科特点进行思考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为后续计算做准备等。
因此,本节课的关键是使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由定性到定量这一途径,并了解化学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在计算过程中,还要对解题格式、步骤等进行严格要求,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案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教材分析:从教材体系上看,《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的内容,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并能为后面有关含杂质等计算做好准备,故学好本节内容知识极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正确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2、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学前分析本节课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对化学知识进行定量分析。
知识本身并不难,关键是使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由定性到定量的这一途径,并使之了解化学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在计算过程中,对解题格式、步骤严格要求,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教学难点:1、物质间量的关系。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及关键。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水是生命之源,找到合适的催化剂,即可利用光能将水分解制取氢气。
一小桶水分解产生的氢气,可供汽车跑多远?(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引导回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引导回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以碳和氧气反应和电解水的反应为例)1、表示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2、表示每36份质量的水完全反应,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
学生讨论:由利用化学方程式得出正确答案的同学说出解题过程。
课件展示解题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二)课件展示:例题1: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g氧气?学生与老师一起完成。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
哪些换算,解题的突破口在哪里。通过分析整理得出(dé chū)清晰的解题思
路,并根据思路完整规范地解题。
12/10/2021
第三页,共十四页。
【例题】 工业上用(shànɡ yònɡ)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制取生石灰,
其生产流程图如下:
石灰石
石灰竖炉
半成品
成品
(1)某工厂用12 t含碳酸钙为75%的石灰石,其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是
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来的结果是不正确的。
2.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的质量比是纯物质间的质量比,代入化学方程式
计算的必须是纯物质的质量。
3.当题目给出的量单位不统一时,一定要换算成统一单位。
4.解题时认真审题分清题意,找出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已知量和
未知量之间有什么关系,也就是发生了什么反应,属于哪种类型的计算,需进行
9
关闭
D
12/10/2021
答案
答案
(dá
àn)
第八页,共十四页。
1
2
3
4
5
6
7
8
4.某热电厂在冬季每天燃烧1 000 t含硫1%的煤,则冬季(100天)共向空气中
排放二氧化硫(èr yǎng huà liú)的质量为 (
A.1 000 t B.2 000 t
)
C.3 000 tD.4 000 t
课题(kètí)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2/10/2021
第一页,共十四页。
质量守恒
质量(zhìliàng)比
未知量
化学(huàxué)方程式
已知量
未知量
比例式
12/10/2021
第二页,共十四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
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方法。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能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体验定量计算在化学实验和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通过化学计算的练习,掌握解题格式,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知识准备:
1.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2.以C + O
2CO
2
为例说明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
⑴质:;
⑵量:;
⑶粒子:。
二.新知探究:
1.问题思考:①3份质量的碳完全燃烧能生成多少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②6g碳完全燃烧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
③生成5.5g二氧化碳需要多少克碳完全燃烧?同时需要多少克
O
2
参加反应?
我判断②、③两项的依据是。
2.自学教材【例题1】明确并归纳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和格式。
⑴,一般情况下,求什么设什么;
⑵写出相应的正确的;
⑶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相关物质的,列在相应的化学式下面;
⑷,求解;
⑸简明地写出。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关键:
(1)依据: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2)要求:正确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寻找已知量,待求量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
(3)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总量的比,因此,必须代入纯净物质量,不能直接代入混合物质量或体积。
4.错例剖析。
(略)
5.我能做:⑴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现有锌粒13.0g,问能
生成氢气多少克?同时生成硫酸锌多少克?(反应方程式:Zn + H
2SO
4
= ZnSO
4
+
H
2
↑)
⑵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
3
)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
如果要制取10t氧化钙。
需要碳酸钙多少吨?若该石灰石的纯度为90%,
需要石灰石多少吨?
⑶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
)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
3
氧化碳。
如果用含杂质40%的石灰石250吨完全分解(杂质不分解),可制得CaO 多少吨?所得产品中CaO的纯度是多少?
【基础训练】:
1.在足量的空气中燃烧24g碳,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A.44 g B.56 g C.72 g D.88 g
2.在反应A+B = C+D中,已知25gA与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
当反应有6gD生成时,参加反应A的质量是()
A.10g B.5g C.20g D.25g
3.加热16g高锰酸钾,反应后称得剩余物的质量为1
4.4g,那么,剩余固体中共有()物质。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4.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4。
若生成C和D共140g,则反应消耗B的质量是()
A.60g B.80g C.90g D.120g
5.把3.1g红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是 g。
需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升。
(标准状况下的氧气的密度为1.429g/L) 6. 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生成的氧气和24.5g氯酸钾完全分解生成的氧气质量相等。
7.某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平均每天向空气中排放80kg二氧化硫,若要吸收这
些二氧化硫需要熟石灰多少kg?(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方程式为:
SO
2+Ca(OH)
2
=CaSO
3
+H
2
O)
【培优提高】:
8.在反应2A+B=3C+D中,A和B的相时分子质量之比为5:1,已知20g A 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 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A.4:19 B.3:5 C.1:3 D.2:17
9.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反应后Q的质量为9g
B.反应中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
为1:1
C.反应后生成15g的Z
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10.过氧化钙(CaO
2
)和水反应也可以
用于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CaO
2
+
2H
2O= 2Ca(OH)
2
+ O
2
↑。
求:制取12.8g氧气需要纯度为80%过氧化钙多少克?(假设杂质不与水反
应)
11.碳酸钙是牙膏中一种常用的磨擦剂,可用石灰石作原料来制备。
宜昌市
某牙膏厂现有一批石灰石样品,小丽为探究所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500g 样品,磨成粉末后,放在电炉上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称量剩余固体
↑,假设石灰石样质量为302g。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高温CaO+CO
2
品中杂质不参加反应。
)
据此我能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此石灰石样品中磷酸钙的质量分数。
36950 9056 遖23471 5BAF 宯s W29360 72B0 犰 sc24810 60EA 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