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这么多年来,我国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人口问题仍是当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我国的人口问题具有人口总数仍然偏多,人口素质偏低,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口分布不平衡等特点。
人口问题对教育造成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人口膨胀对教育的压力、人口波动对教育的冲击、人口结构变化对教育的影响、人口流动对教育的挑战与人口分布不均对教育的制约等方面。
教育对人口问题的约制作用,表现在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必由之路,包括推广优生学提高先天素质,发展教育加强后天培养等;是控制人口膨胀的重要途径,包括通过教育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选择,实施人口教育培养他们对家庭计划生育的理智态度与责任感,以及通过教育促使人口分布渐趋合理等。
但由于人口发展的惯性,人口问题仍旧是我国当前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
研究我国人口问题的状况及其对教育的影响,探讨教育约制人口问题的思路与对策,对于促进人口、教育、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因为人口的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人口的结构影响教育的结构,而教育能够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优化人口的结构。
一、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特点
1 . 人口基数大 ,年出生量仍然偏多
2 . 生育高峰间隔出现 , 使人口呈现波动式增长
3 . 人口将进入老龄化时期 , 社会负担日益加重
4 . 流动人口规模庞大 , 加剧了社会的就业矛盾
5 . 性别比持续偏高 ,影响着未来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6 . 人口素质偏低 ,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
7 . 职业结构不合理 ,第一、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过大
8 . 人口分布不平衡 ,导致区域经济教育发展极不均衡
二、人口问题对教育造成的压力
从本质上说 ,人口问题就是经济社会与教育的发展问题。
我国人口的
上述特点,直接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从不同方面造成对教育的压力。
1 . 人口膨胀对教育的压力
这一压力首先反映在影响教育投资比例的扩大。
国家确定教育投资的比例,除了考虑发展科技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经济发展状况与政治形势三个因素外 ,还必须考虑人口年龄结构状况。
人口增长过快,抚养指数升高,国家和家庭付出的抚养费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影响到国家的资金积累。
国家积累资金少,扩大教育投资比例就困难。
即使国家能克服困难,不减少或适当扩大教育投资比例,但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学龄人口比例增大,教育经费平均到每个学生身上也会相对减少。
2 . 人口波动给教育造成的困难
人口的变化过程如一列行进的火车,有很大的惯性。
我国已经出现的三次人口高峰期给教育造成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的困难,首先是幼儿入托、入园难,接着是上小学、中学难,继之出现考大学的激烈竞争与就业难等问题。
在学龄人口的高峰期内,中小学生在短期内迅猛增长,教师不足,只得降格以求,以应付紧张局面;校舍不够,只得办大班,或改为二部制、三部制教学。
入学高峰期过去后,学校又会出现人员超编。
若要裁员,困难很多,若不裁员,人头费又会挤占教育经费,使办学条件依然难以改善。
3 . 人口结构变化对教育的影响
人口结构是指人口在年龄、性别、文化、技术、职业、阶级、地域、民族等方而的构成状况。
人口结构的每个方面的结构变化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育。
人口结构变化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年龄结构的变化影响着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规模。
文化技术结构的状况影响着不同时期的教育任务。
职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指示着教育结构的调整方向。
4 . 人口流动对教育的挑战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 ,劳动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配置 ,社会流动加速,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流动成为历史的必然。
然而流动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使他们选择职业、参与社会生活等方面都面临诸多障碍 ,由此对农村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由于居住地不稳定,人户分离, 社会地位的不确定等原因,许多流动人
口家庭不能像非流动人口家庭那样抚养与教育自己的孩子,导致其子女的教育和健康成长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问题。
流动人口子女问题,首先是入学难,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超龄上学现象比较严重;其次是流动儿童失学率较高;其三是不在学儿童,即“童工”问题比较突出;其四是由于环境转换与城乡文化反差导致的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加剧。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化解、引导和调适,将会产生更多的“问题少年”。
5 . 人口分布不均对教育的制约
我国东部人口过密与西北部人口过稀的状况,制约着各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人口过密的地方,容易造成教育中的拥挤现象,如学额过满、教学资源紧张、大班上课、多部制教学等。
由此引起教学秩序混乱、学生质量下降。
人口过密的社区,还容易形成亚文化群体,青少年往往为争夺生活空间而经常发生摩擦 ,甚至出现越轨乃至犯罪行为。
人口过稀,造成教育人口分散。
在一些人烟稀少的老、少、边、穷地区,学生上学非常困难。
同时,由于教育人口分散,必然造成学额不足、小班上课,或不得不采用复式教学、巡回教学等方式。
这样,既妨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制约着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教育对人口问题的约制作用
约制即约束规制,使之不越出应有的范围,引导其按既定方向发展。
教育约制就是通过教育的引导和规范,从微观层面上提高社会成员的文化与道德修养水平,使他们能够自觉地约制自己的行为;从宏观层面上促进教育整体的和谐发展,使之能够主动地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
教育对人口问题的约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 ,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必由之路。
提高人口素质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推广优生学,提高先天素质。
要把优生学纳入教育内容 ,逐步提高人
们对优生优育的认识,懂得优生优育的重要意义,自觉地做到优生优育;通过教育宣传把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的三大工程 ,即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工程、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和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积极推广到农村地区;二是大力发展教育,加强后天培养。
提高各级各类正规教育质量是提高未来人口素质的关键。
应从切实抓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入手,保证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达到规定的要求,为提高人口素质打下良好基础。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各级
各类高层次科学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重任,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各类专门人才的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而且能极大地推动我国科技文化的迅速发展。
成人是人口的主体,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是提高我国现有人口素质的有效途径。
成人教育的对象和主要内容是:对文盲进行扫盲教育;对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或需要转换工作岗位的人员,以及正在谋求就业的待业者进行他们所不具备的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的文化知识、专业技术和实际能力的教育和培训;对已经离开正规学校的人员,根据他们所具有的文化基础和实际需要,继续进行基础教育或高等教育;对已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更新和扩展知识、提高能力的继续教育;开展法律常识、妇幼卫生、老年保健、家庭生活、美术书法、美容美发、烹调营养、花卉栽培等内容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教育。
其次 ,教育是控制人口膨胀的重要途径。
控制人口膨胀,应从多方面着手 ,一方面通过加强对计划生育的领导与宣传;综合运用法律、行政与经济本知识,包括受孕、优生、遗传、营养卫生、生育保健、人口政策等;培养他们对家庭的计划生育、国家的人口计划的理智态度与责任感;树立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生育观。
2000 年 ,我国15 岁至19岁人口为1 . 03 亿人,在十年内,他们都将进入婚育期。
这批人口的生育数是左右今后人口大局的主要对象,通过各种形式对这部分人进行新的生育观教育特别重要。
他们正处在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通过教育使他们树立新的生育观,必将支配他们今后的生育活动,产生移风易俗的巨大力量。
此外,通过教育促进社会合理流动,还能起到使人口分布渐趋合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