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与自我调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与自我调适
摘要:中职教师是遭遇心理问题的高危群体之一。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
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

本文分别从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面阐述了中职教师心
理问题所在及调适方法。

关键词:中职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适
中职教师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之一。

教师的心理问题在身心疾病、人
际关系、职业行为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首先是身心疾病躯体化明显,主要
表现为抑郁,焦虑等症状,如过分担心和忧虑教学考核结果,封闭自己等。

在抑
郁和焦虑心态中,常常伴有失眠、无食欲、头疼、眩晕等身体上的症状。

其次是
人际关系症状,如易激惹,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冲家人发火、体罚学生等。

再次
职业倦怠症状,是在工作重压下引发心理疲乏导致的身心俱疲、能量耗尽的现象。

对工作失去热情;与学生及其他教工刻意保持距离,教学缺乏新意,讲课呆板乏味;缺乏责任感,对学生放任自流。

教师的心理问题不仅关乎自身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更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问题要引起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学校领导要关注教师的状况,通
过不断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切实减轻教师的过重负担,为教师提供轻松愉快的工
作环境和心理环境,使教师的身心得到良好的调适。

但社会、学校等只是教师心
理健康的外在条件,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

一、端正认识,树立正确观念
1.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在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诸多原因中,不恰当的自我
认知是最根本的原因。

有了对自己深刻、充分的自我认识,才能把握自我定位,
合理地要求自己,既不妄自菲薄,也不骄傲自满。

同时,因为对自己的了解,由
己及人,也就能客观评价别人,更好地接纳并理解别人,对生活工作中的不平、
不满、不尽善尽美处泰然处之。

正确的自我观念的形成与知识的积累是分不开的。

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比如可以坚持做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反思,使教师深入了解
自己教学方面的利弊,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了解得越深,对自己的评
价就会越客观、越全面、越积极,自我观念就越坚定,对自己也就更有信心。

2.建立合理期待。

客观地讲,任何一名教师都无法满足他人对自己的所有要求。

而且,许多期望,包括教师个人对自己的期望在很多时候都是理想化的。

比如,数学老师指望每个学生都能完全掌握所教的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
教师所无法控制的因素,让他的希望不能实现。

如果这个教师能换个角度想想,
学生之间的数学能力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兴趣爱好也有天壤之别。

甚至,班上还
有几个学生似乎根本就没想学数学。

这时,他不再幻想学生都能学得一样好,他
会重新调整自己对不同学生的期望值,那他会觉得,虽然不是每个学生都达到教
学目标,但是他已经在学生现有的基础上,让他们得到了提高,这就是成功,他
是尽力的,他就不会体验到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

教育学研究表明,只要教师
师德良好、情绪稳定、方法适当、教育教学效果就一定是正面的,只是暂时没有
得到显现和验证罢了。

3.改变不合理信念。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一般人都把引起自己不愉快
的原因归结为因为遇到了让人不愉快的事,但实际上影响我们的,是我们对这件
事的看法,即我们头脑中的信念。

不少教师对教育现象持有许多非理性信念,主
要表现为大量的非科学的教育观念,这是造成教师消极情绪的认知根源。

不合理
信念主要有三个特征: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


分概括化的思维错误常出现于对人的评价上。

比如,学生做错了某件事就认为他“很坏”、“无一可取”。

合理的思维方式是人无完人,每个人都应接受人都有犯错
的可能,因此,应评价某件事或某个行为,而不是轻率地对整个人的价值下结论,例如,“他上次打架的行为是愚蠢的”(而不是因为打架就断言“他这个人是愚蠢的”)绝对化要求,从主观愿望出发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进行推理和判断的一种不合理思维。

它常常与“必须”、“应该”之类的词联系在一起,例如“我必须成功”,“他
应该这么做”。

这种思维方式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客观事物的发展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我们只能“希望”客观事物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发展的,合理的思
维是“宽容”的,也就是虽然“我希望这样”,但允许有各种“那样”的可能出现;“我
希望成功”,但也接受可能有的失败;“我希望他这样做”,但也尊重他按自己的方式行事。

糟糕至极是一种把事物的可能后果想象、推论到非常可怕、非常糟糕,
甚至是灾难性结果的非理性信念。

如一次重要的讲课失败就断言“自己的人生已经失去了意义”等等。

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可能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因此没有一种事情可以被定义为百分百的糟糕。

面对不好的事情,人们应该努力接受现实,在可能的情况下改变这种状态,在不可能时学会如何在这种状态下生活下去。

4.设立心理边界。

教师要确立“问题所有权意识”,清楚分析哪些问题是要学生自己解决的,什么样的问题需要教师自己去解决。

世上的事,无非三类: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

这三件事已清晰划分了界限:自己的事,自己做,不
要依附他人;别人的事,尊重和接受,不要强加干涉;老天的事,好好配合。

保持教师个人边界的方法:
(1)明确建立个人边界的意识。

建立自己清晰而稳定的界线。

(2)尊重内
心体验。

(3)区分问题所有权。

当你建立起健康的自我边界后,你会发现内心
挥之不去又不能明确的恐惧会骤然减少;就像自己给自己建了一所出入外界自由
的房子,能让你的内心变得更有归属感。

( 4)建立为自己负责的行为。

二、情绪调适
中职教师易积累不良情绪,如果不良情绪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学生往往成为
教师的发泄对象,而且这种情绪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还可能导致身心疾病,身体上常见的有胃病、高血压和心脏病等,心理上常见的有抑郁等神经症。

另外,情绪所受抑制过多,会导致一个人记忆、思维等心智活动效率降低,影响人际交
往和社会适应,因此,教师应主动掌握一些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合理地宣泄不
良情绪,实现身心与工作的和谐。

情绪调适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分析
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另一方面,积极行动,疏导不良情绪,避免消极情绪积存
郁结。

主要调节方法有:1.转移注意力。

2.宣泄情绪。

3.幽默。

学会放松训练,保持松弛状态。

放松训练就是指通过一定的肌肉放松训练程序,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改善躯体及心理功能
紊乱状态,从而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

放松疗法是一种完全可以自己掌握的解决
紧张焦虑等情绪困扰及躯体症状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实用有效,经过放
松训练后,人会感到头脑清醒、心情平静、全身舒适且精力充沛。

长期坚持,会
对优化情绪、改善认知功能、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改变行为
1.休闲放松。

休闲放松是生活方式的短暂调整,是解脱压力的常用的有效方法。

“劳逸结合”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人有了休闲,会由于心态的平和使自己感到
生命的快乐,同时也是追求个人价值的一个途径。

教师可以体验休闲的知识性、
健康性、乐趣性和服务性,从中获得喜悦。

可以做做课间操,公园散步、购物等,也可以周末进行短途旅行,利用假期外地观光游览等。

教师要有意识培养自己的
休闲观念,学会“忙里偷闲”做到事半功倍,保持长久健康。

2.积极参与教研教改、继续教育。

积极投身教研教改,积极参与继续教育,
不断获得专业成长,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也是教师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
措施。

只有不断学习,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才能寻找新的发展,教师才会有效改进自己的职业行为,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
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

参考文献
[1]张寅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教师[M].太白文艺出版社,2012。

[2]李晓丽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自我调适[J].教育与职业,2014,(23)。

[3]俞国良宋振韶现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王以仁陈芳玲林本乔教师心理卫生[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5。

[5]徐华现代教师心理健康途径浅议.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