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第十课短文三篇教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文三篇
[新课入门须知]
[知目标]
[知作者]
1.蒙田(1533—1592),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散文家。
他的《随笔集》与培根的《人生论》、帕斯卡尔的《思想录》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学散文三大经典”。
蒙田以博学著称,开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的先河。
其作品语言平易通畅,不加雕饰,文章写得亲切活泼,妙趣横生。
他的散文对英国的培根、莎士比亚等影响很大。
2.帕斯卡尔(1623—1662),法国17世纪最具天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思想家。
他在理论科学与实验科学两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等均是他的贡献。
他还制作了水银气压计,他同时还是概率论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主要著作是《外省通信》和《思想录》,前者常被看作是法国古典主义散文的奠基之作,后者则为哲学和宗教方面的探讨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成为“思想形成人的伟大”的一个明证。
他的以《真空论》为代表的一系列著作,已成为科学史上和思想史上的光辉典籍。
3.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
他当过干活的牛仔、民歌手、IBM公司推销员、专业画家、教区牧师、酒吧调酒师、绘画教师。
代表作品《我需要知道的一切》。
这部散文随笔集极富哲理性,曾一度成为美国的年度第一号畅销书。
[知背景]
1.《热爱生命》
在蒙田生活的16世纪中后叶,哲人们深受宗教的束缚,鄙视生命,把生命贬低为消磨时光。
蒙田发现了其中的弊病,把生活视为“自然的厚赐”,并声称“开心如意的生活是人生的杰作”。
在《随笔集》中,他主张追求人生的幸福和欢乐,成为创造自己生活的主人,而且生命愈是短暂,我们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2.《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帕斯卡尔生活的17世纪的法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封建农奴制的国家,但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在封建母体之内开始滋长,这也就决定了当时的意识形态迟早会产生新的发展,帕斯卡尔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了一种精神境界之中,对人及其精神、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要同时看到人的崇高使命和人的软弱无力才能看到真理,在此基础上,开始着手写《思想录》。
3.《信条》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社会的思想也日趋复杂:价值超过客观载体——“上帝”已不复存在,生命的意义也模模糊糊;人们缺乏对自己的把握,也很难对他人不怀戒备;精神紧张,容易歇斯底里;行为乖张,令他人费解;人仿佛与自然的生物界脱节了……在这种情况下,富尔格姆对人生,人的身心的自由,生存的价值、幸福、爱情、信任和同情心等等进行再发现和再解读,重新组装人的世界。
《信条》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成的。
[知常识]
随笔
随笔,亦称杂文,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
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
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
随笔一般分为记叙性随笔、议论性随笔和说明性随笔三类。
一、读准字音
1.单音字
(1)培养皿.(mǐn)(2)茎.叶(jīnɡ)
(3)厚赐.(cì) (4)弥.补(mí)
2.多音字
(1)因词而异
①度⎩⎪⎨⎪⎧ 度.
日忖度.
②畜⎩⎪⎨⎪⎧ 畜.
牧畜.
生 ③囊⎩⎪⎨⎪⎧ 囊.
括囊.
揣 ④尽⎩⎪⎨⎪⎧ 尽.
管尽.
力
(2)一言辨异
⑤在旧社会,他在一个磨.(mò)坊给地主干了二十多年活,受到的磨.
(mó)难简直不能提。
⑥洪水没.(méi)有吞没.
(mò)他的生命。
二、写准字形
1.⎩
⎪⎨⎪⎧ 清
晰淅淅沥沥蜥蜴 2.⎩⎪⎨⎪⎧ 枯燥躁动洗澡 3.⎩⎪⎨⎪⎧ 捡柴检点 4.⎩⎪⎨⎪⎧ 惋惜婉转 5.⎩⎪⎨⎪⎧ 垂
暮羡
慕谢幕 6.⎩⎪⎨⎪⎧ 尘
埃挨饿唉声叹气 三、用准词语
1.词语辨析
(1)流逝·流失
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
(1)这是一个风和日丽
....的冬天,天气显得温暖了许多,有小阳春的感觉。
( ) 答案:ד风和日丽”形容天气晴朗暖和(多用于春天)。
(2)一到年关,人们就忙着置办各种年货,虽说是到了垂暮之年
....,但人们的心情却高涨起来。
( )
答案:ד垂暮之年”指老年。
(3)青年人,特别是青少年,一定要加强思想教育,如果疏于引导,就会稍纵即逝
....,有时很难挽救。
( )
答案:ד稍纵即逝”形容时间、机会等极易失去。
这里理解为“稍微放纵就会走向邪路”,不合语境。
一、了解行文脉络
1.《热爱生命》
2.《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3.《信条》
二、把握文章主旨
1.《热爱生命》
作者通过对“度日”一词的理解和对生命、生活、生死等问题的自我阐释,道出了生命的本质,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热爱生命。
2.《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本文阐明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号召人们用思想去追求自己的尊严,为思想而生存,战胜脆弱
和虚荣。
3.《信条》
本文阐明了自己在生活、做事和为人方面的一些准则和标准,希望人人有爱,有平等的观念及健康的人生状态,过得幸福、快乐。
一、阅读《热爱生命》,思考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哲人”“我”“糊涂人”对生命分别是怎样认识的?
答:
提示:“哲人”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我”觉得生命值得称颂,富有乐趣,认为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糊涂人”觉得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而白白虚度此生。
2.文中说“生之本质在于死”,如何理解这句话?
答:
提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死亡是人人所不能避免的。
这句话是从生命的终极归宿上来看待生命的,由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
用死衬托生命的可贵。
3.作者引用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的话有什么作用?
答:
提示:引用名人名言,说明“糊涂人”对生活不正确的理解和态度,以此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4.请你说说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的生命过得充实,过得丰盈饱满。
答:
提示: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是有限的,应珍惜时光,珍惜生命,关爱生活。
高考常见探究题的探究角度和方法
探究角度
(1)重要句子的丰富含意
重要句子是指最能涵盖全文主旨、情感或关涉文章的多数内容的句子。
它强调由浅入深、由表层到深层。
一般而言,第一个点是该句的表层意思,第二个点是背后的意思,第三个点是与主旨、情感相关的意思,第四个点可能是结合背景或联系现实得出的意思。
(2)标题意蕴
①标题自身义(表层义);②在文中的含意,主要包括引申义、象征义或比喻义;③主旨(情感)义。
(3)文本思想意蕴和情感意蕴
思想意蕴,诸如社会、自然、人生方面的哲理,重在答出其思想意义或道理;情感意蕴一般要带有明显的情感态度,如热情、反对、期望等。
(4)阅读启示感悟
在文章某一具体情境下的感受、体验、启示、看法等。
答题关键
观点要明确,感受要深刻,阐述要充分。
答题时要对题目要求进行准确的判断,看要求从哪个方面来谈。
“探究”应有自己的观点看法。
要注意表达的清晰与准确,可以采用“总—分—总”
式结构进行答题,先用“总说”来表达观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进行分说。
•
请完成【课下能力提升】第7题
二、阅读《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思考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5.作者为什么要把人比喻成苇草?
答:
提示:目的是突出“思想”的重要。
没有思想,人是“脆弱”的苇草;有了思想,人就成了高贵、有尊严的人。
6.文章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
试对这句话做一点说明。
答:
提示:人有一种希望,就是填充空间和时间,即希望自己占有更大的空间和时间。
但与浩瀚的宇宙相比,人占有多少空间都没有用;人无法避免死,因此也占不了多长时间。
人的尊严不在于填充空间和时间,而在于思想。
思想有深浅高下之分,高明的、有深度的思想才能使人获得力量,体现出人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努力,显示出人的独特性和魅力,也即获得人在自然万物中的“尊严”。
因此,要“努力好好地思想”,“提高自己”。
三、阅读《信条》,思考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7.“智慧并不在高等学府的大山顶上,倒是出自主日学校里孩子们玩的沙滩中”,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答:
提示:说明一个人对于各种知识和规则的学习,实际上从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幼儿园学过的那些基本原则,适用于个人、社会乃至政府。
8.“热甜饼和冷牛奶对你有好处”这句话意在告诉人们什么?
答:
提示:这一条是说人要有养生之道,均衡营养,身体才会健康。
9.在文中作者列出了十六条信条有什么意义?
答:
提示: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这使一般人难以把握、望而生畏。
作者却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且讲得机智、幽默,充满温情,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正如文章中所说,这些信条“贴近真实,清晰明了并且坚实可靠”,便于大家信心十足地实践,并获得成功。
10.文章结尾一段突出强调了什么问题?
答:
提示:作者在前边列举的第13条信条中说:“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要注意来往车辆,手拉手,紧挨一起。
”这已指出了要注意团结,互相照顾,互相帮助。
作者在结尾段又一次强调了“手拉手,紧挨一起”,可见作者对“团结协作”这个信条的重视,能让我们想到世界和平、社会和谐、人类团结等。
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他之所以能得奖,原因就在于他实践了幼儿园中学到的那些基本信条。
有人在读了《信条》后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能实践幼儿园时学到的东西,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一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并实践在幼儿园里学到的那些信条。
你觉得这个人说得有道理吗?
观点1:
观点2:
观点3:
答案:(观点1)说得很有道理。
在幼儿园学到的是人们过正常合理生活所需要遵守的最基本的原则,包括个人的健康习惯,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对生活保持热情和兴趣,承认死亡以及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等。
它教我们“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
(观点2)像富尔格姆说的“幼儿园学过的那些基本原则,适用于个人、社会乃至政府”。
看看我们的成人,他们的行为不正需要借助在幼儿园学到的这些条条来规范吗?“要是所有的政府都奉行这么个基本政策,交还它们捡到的东西和收拾好它们自己的一摊子”,那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观点3)人们常说,真理是朴素的。
“每个下午三点钟都有小甜饼和牛奶,然后盖上我们的毯子睡一觉”,这是一种多么恬静、自然、美好的生活。
如果出门的时候,我们都互相关爱,“手拉手,紧挨一起”,我们的社会该多和谐啊!
名人名言的巧妙运用
[课内·回扣]
《热爱生命》第二段引用了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的话“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论述“糊涂人”觉得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而白白虚度。
这一句又独立成段,既证明了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又为下文阐发自己的观点做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课外·拓展]
名句,是前人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散发着超越时空的魅力,闪烁着永恒的灵感和诗意的光芒。
多用名句,能使我们的表达精练而生动;善用名句,能使我们的作文意蕴深刻,神采飞扬。
名句的运用,一般分为“引用”和“化用”。
引用又分“明引”和“暗引”。
所谓“明引”,即点明名句的出处和来源;所谓“暗引”,即不指明出处,直接将名句编织在自己的语言中,这种引用不露斧痕,最受青睐。
“化用”也可分为两种:
一是“借用式”,即借用名句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属于“旧瓶装新酒”。
如苏轼的“如蝇在食,吐之方快”一句,便是借用了《汉书·杜钦传》中的“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但表意
已有所不同:“鲠”在喉,给人的是痛感;而“蝇”在食,则让人恶心。
这样一改,就将苏轼对权贵的厌恶之情和无畏之意表达得更为强烈可感。
二是“引申式”,即发挥名句的原意,在原有意思上引出新意来。
高考优秀作文《所谓伊人,在水之溪》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不难看出,这个题目,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中“屈原行吟泽畔”和屈原《涉江》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的诗句生发而来。
考生充分利用文史知识,对屈原生命的最后一刻进行了大胆而又合理的想象,并加上简练雅致又不失细致生动的文笔,将屈原热爱祖国决不犹疑、坚持真理毫不妥协的高贵品质和伟大情怀,表现得淋漓而隽永,令阅卷者赞叹。
[迁移·运用]
请引用名人名言写一段描写冬天的文字,告诫人们要充满希望。
(不少于80字)
答:
写作示例:隆冬时节,雪花纷飞。
到处粉妆玉砌,银装素裹。
“厚冰无裂纹,短日有冷光”,冬天是寒冷的;“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冬天是肃杀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冬天是孤独的。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但冬天的脚步无论如何也无法束缚人的情致。
因为冬藏的万物也许正酝酿着春天的梦想,它们心中有个不变的信念: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课内·提炼]
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来说,都只有一次,因此,它是十分宝贵的。
那么,我们每个人应该怎样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呢?法国思想家蒙田先生在他的散文《热爱生命》一文中,这样说:“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
”你们打算怎样不虚度人生,珍惜生命呢?
[课外·延伸]
1.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早晨,一个伐木工人去森林里伐木。
他用电锯将一棵粗大的松树锯倒时,树干反弹重重地压在他的腿上。
剧烈的疼痛使他觉得眼前一片漆黑。
此时,他只知道,自己首先要做的是保持清醒。
他试图把腿抽出来,可办不到。
于是,他拿起手边的斧子砍树,斧柄断了。
他又拿起电锯锯树。
最后他狠了狠心,拿起电锯对准自己的右腿,自行截肢,伐木工人把腿简单地包扎了一下,决定爬回去。
一路上,他忍着剧痛,一寸一寸地爬,一次次地昏迷过去,又一次次地苏醒过来,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活着回去。
2.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
黄美廉从小就患上脑性麻痹症。
医生根据她的情况,判定她活不过6岁。
在常人看来,她已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与正常的生活条件,更别谈什么前途与幸福。
但她却坚强地活了下来,而且靠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
她靠手中的画笔,还有很好的听力,抒发着自己的情感。
在一次讲演会上,一位学生贸然地这样提问:“黄博士,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你有过怨恨吗?”在场的人都暗暗责怪这个学生的不敬,但黄美廉却没有半点不高兴,她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么几行字:一、我好可爱;
二、我的腿很长很美;三、爸爸妈妈那么爱我;四、我会画画,我会写稿;五、我有一只可爱的猫;……最后,她以一句话作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
3.名言警句
(1)生命,只要你充分利用,它便是长久的。
——塞内加
(2)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罗曼·罗兰
(3)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
——西塞罗
(4)在我们了解什么是生命之前,我们已将它消磨了一半。
——赫伯特
(5)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鲁迅
(6)生命是美丽的,对人来说,美丽不可能与人体的正常发育和人体的健康分开。
——车尔尼雪夫斯基
[运用·点拨]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对每一个人来说,生命都是珍贵无比的!生命是什么?它不是一场雨,也不是一棵小草。
热爱生命的人就是生活中的强者!
生命是渺小的,就像大海中的一粒细沙。
而生命又是伟大的,就像泰山上一棵棵挺拔的苍松。
生命是短暂的,人生是有限的。
但只要我们热爱生命,就一定可以创造出奇迹,就可以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五彩缤纷的世界。
(时间:45分钟分值:40分)
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__①__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__②__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__③__,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__④__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__⑤__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
有的优势,__⑥__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解析:选B
法就能得到答案。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全美房价崩跌导致丧失赎回权的房产数目创新高,不良资产尾大不掉
....,一些金融机构因受拖累而濒临破产倒闭。
②在词的发展史上,苏轼和辛弃疾是别开生面
....的大家。
他们的创作实践,极大地提高了词的地位,使之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一朵奇葩。
③对甘地的许多观点,泰戈尔不仅不赞一词
....,而且苛评有加。
然而,他对甘地的品格却极为钦佩。
我们从他们的友谊中看到了什么是伟大情怀。
④《康熙秘史》已经在三大卫星频道播出多日了,夏雨饰演的康熙也大热银屏,影帝演皇帝
入木三分
....,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
⑤在今年5月的“成都别车门”中,一名姓宋的出租车司机因为出手相助而受伤,接受记者
采访时,他平和淡然地说:“没什么的,这点伤势不足挂齿
....。
”
⑥对于明明是“中国制造”,却因为在国外注册一个听起来洋味十足的品牌名称就自我鼓吹
“高大上”的产品,公众的态度是既嗤之以鼻
....,却也无可奈何。
A.①②⑤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解析:选B ①尾大不掉:比喻机构下强上弱,或组织庞大、涣散,以致指挥不灵。
此处应为“数量惊人”。
②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
③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望文生义。
④入木三分: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比喻议论、见解深刻。
此处应为“惟妙惟肖”。
⑤不足挂齿:不值得提起,可用于自谦。
⑥嗤之以鼻:用鼻子吭气,表示看不起。
语义重,有时可以表示“讥笑”之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新华社报道,林郑月娥在香港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选举中胜出,其得票数已超过选举条例规定的600张有效得票数。
B.如今法官被推到官民冲突的对立面,这一方面根源于现代法治意识尚未渗透百姓生活的文化土壤,另一方面是由于过去对司法功能过度放大的结果。
C.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其作品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
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
D.3月23日晚,中国队1∶0击败韩国队。
本场比赛前,中国队由于突然出现部分队员感冒,里皮在排兵布阵方面受到制约。
解析:选A B项,句式杂糅,“是由于……的结果”杂糅,去掉“由于”或“的结果”;C 项,缺少宾语,“以文育人”后加上“的职责”;D项,语序不当,“由于”放在“中国队”前面。
4.下面是蒙田《要生活得写意》中的一段话,次序已被打乱,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们持这种看法是明智的。
②我知道恺撒与亚历山大就在活动最繁忙的时候,仍然充分享受自然的也就是必需的、正当的生活乐趣。
③因为要让激烈的活动,艰苦的思索服从于日常生活习惯。
④他们认为,享受生活乐趣是自己正常的活动,而战事才是非常活动。
⑤那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⑥我想指出这不是要使精神松懈,而是使之增强。
A.②⑥③①④⑤B.①④②⑥③⑤
C.①④②⑥⑤③ D.②⑥③⑤④①
解析:选D 此题貌似冗杂,实际简单。
这个语段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我”的层面,一是“他们”,把相关语句分开,可发现,应该先谈“我”对“他们”的认识,而后再谈“他们”。
属于“我”的占四句话,而“他们”只占两句话。
这样分解开来,再按句间关系排列,答案不难得出。
二、阅读鉴赏(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生命如屋
张丽钧
生命中的每一天究竟该怎样度过?听到过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将生命中的每一天当作生命的第一天去过,带着最初看到这世界的新鲜与惊喜,让充满好奇的眼睛在寻常的天地间读出大美,让心在与万物的美好交流中感到无比的欣幸与满足。
另一种说法却是:将生命中的每一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去过,带着即将辞世的留恋与珍惜,及时兑现梦想,及时将生命中的“不如意”改写成“大如意”,宽宥他人,感谢命运,在夕照里掬一捧纯粹的金色,镀亮心情。
我同样地喜爱着这两种说法。
我愿意让自己热爱世界的心永葆“第一天”的新奇和敏感,也愿意让自己珍惜世界的心永远怀有“最后一天”的警醒和勇毅。
很久了,我一直不能忘怀那个叫乔治的人。
这个不幸的建筑师被命运亏待、作弄——妻子离他而去,儿子被判给妻子后,沉溺于毒品不能自拔,并且和乔治关系疏远。
乔治对自己做了20
年的工作也极不满意,终于在气急之下和上司大吵一架,愤然辞职,冲出了办公室。
这个乔治已经够倒霉了,但是,更倒霉的事情又出现了——他被告知得了癌症,仅剩下几个月的生命了。
潦倒的乔治,就像父亲留给他的那幢建在海边的破旧不堪、摇摇欲坠的旧房子。
濒临死亡的生命,濒临倒塌的房屋,乔治的世界凄惨到了极点。
但是,命运一次次的棒喝却将他打醒了,他下决心改变自己似乎再也难以改变的生活。
倒计时的生命之钟在耳畔滴答作响。
乔治要在这人生的最后几个月里重活一回。
他决定将海边那幢破旧的房子按照自己多年来梦想的样子重新修葺。
似乎直到这时,徒然浪费了几十载宝贵生命的乔治才恍然明了,自己这个建筑师原是可以为自己创造一幢美丽房舍的!而他的愿望,还远不止这些。
他隐瞒了自己的病情,邀请儿子暑假来海边和自己一起修建房屋,而终日无所事事的妻子开始主动给这父子俩送饭,慢慢地,竟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海风吹拂,阳光强烈。
父子俩在劳动中重建亲情,夫妻俩也在劳动中旧梦重温。
儿子摆脱了毒品的困扰,并得到了甜蜜的爱情。
妻子对乔治有了全新的认识。
房子建起来的时候,爱也成长起来……
这是美国电影《生命如屋》中的情节。
这部影片,以“爱的重建”与“屋的重建”,给人以生命“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强烈震撼和深刻启迪。
不幸而又万幸的乔治,将人生之悟砌进了墙里。
我相信,即使他命赴九泉,也会含笑忆及自己生命尾声里重获的那一次“浓缩版”的、有价值的生命——爱的体验,情的升华,咀嚼人生况味的晨昏,房屋矗立起来时强烈的成就感……
生命总在不觉间流逝。
日子被日渐麻木的人过得旧了、更旧了。
“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提醒,其实是善爱者为自己和他人出的一道人生思考题。
在这道思考题面前,愿倦怠麻痹或紧张忙碌的你能有片刻沉吟。
问问自己,在激情燃烧过后,是否曾守着灰烬恹恹度日;在人生谢幕之前,是否曾锁着眉头打发时光。
在“第一天”和“最后一天”之间,岁月那么漫长,漫长得让人误以为凋零只是远方别人的事。
你愿不愿意随乔治一同醒来?像诗人一样活着,像农夫一样劳作,赞美阳光,享受生命……
生命如屋,值得我们带上所有的热情与智慧去悉心建造。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生命中的每一天该怎样度过,对这个问题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带有新奇、欣幸、满足、敏感的心态;第二种说法带有留恋、珍惜、警醒、勇毅的心态。
B.将生命的每一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去过,这时就会产生辞世的留恋与珍惜,就会促使你去实现梦想、完美人生、宽宥他人、感谢命运。
C.美国电影《生命如屋》中一个叫乔治的建筑师的命运极为不幸,他被妻子离弃,儿子也被带走,他沉溺于毒品,最后又得了癌症。
D.生命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提醒,其实是善爱者为自己和他人出的一道人生思考题,它提醒你应选择把生命的每一天都当作第一天,像诗人一样,阳光地活着。
解析:选A B项,“产生辞世的留恋与珍惜”错,应为“产生即将辞世……”;C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