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职学校旅游专业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职学校旅游专业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作者:周小燕粟穗馨陈业莉
来源:《旅游纵览》2020年第06期
广西玉林作为农业大市,乡村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自然风光秀美,民俗风情独特,素有“荔枝之乡”“桂圆之乡”“沙田柚之乡”的美称,有特色水果30多类150多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枝、龙眼、沙田柚、芒果、香蕉、柑橘、番石榴、甘蔗、松香、禽畜的生产基地。

玉林市药材和野生珍稀动物十分丰富,有“南方药都”的美誉。

目前,玉林共创建了8个玉林特色岭南文化名镇,17个玉林市特色岭南文化名村。

玉林市星级乡村旅游区、星级农家乐已发展到近300家,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农家乐已经遍布玉林全市各地,星级乡村旅游区、星级农家乐蓬勃发展,乡村游已成为玉林市一大旅游品牌。

当地流传有一个顺口溜:“正月杨梅桃花笑,二月菌壮山笋肥;三月李青金樱绿,四月地稔狗黑紫;五月荔丹糖梨涩,六月藤萝装稔紫;七月牛甘黄皮黄,八月柑橙坠弯枝;九月榄黑柿子白,十月橘红蔗如蜜;十一月枫叶胜花朵,十二月梅开迎冬至。

”加上“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丰富乡村文化差异,让玉林市成为南宁甚至是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的后花园。

玉林乡村旅游业在不断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需求大。

但从旅游产业发展整体看,玉林市乡村旅游人才培养过程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村旅游人才不足,缺乏专业的人才
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能够丰富旅游业的内涵,特点是以“旅游+农业”为代表的发展模式,由农业农村单一经济的结构变成农业与旅游经济的结合,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尤其是贫困乡村脱贫致富,达到“开发一方景区,繁荣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效果。

但也因其“农”的特性,使高等院校毕业生对其避而远之,加上中国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认为读书为了走出大山、走出家乡,使许多旅游专业学子意识不到“诗在故乡,何必远方”,导致玉林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主要依靠本地村民,这些人员整体服务意识、服务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比较落后。

乡村旅游行业是一项综合性的服务行业,目标市场主体多为发达地区城市游客,这些群体对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具有较高的要求。

乡村旅游人才不足,缺乏专业的人才,从长远看势必制约乡村旅游行业质量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二)不重视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订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2020年)》,强调要“加大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引进力度”。

但目前,广西全省高校包括职业院校和成人院校的旅游教育大多数仍停留在全面培养人才方面,即针对整个旅游行业和高
星级酒店服务业培养人才,侧重培养学生服务技能,主要是导游方向的服务技能。

还有些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和招生率,直接将旅游专业的学生培养为酒店接待、高铁动车、航空地勤、会务展览、糕点烹饪以及茶艺师等,而对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专业设置并不多,课程体系也并无偏重。

显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势必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对乡村旅游人才的需求会不断增加,而人才缺乏会制约当地发展,这在玉林市的乡村旅游发展上尤为明显。

因此,职业学校迫切需要创新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三)乡村旅游人才知识结构水平低,旅游人才储备严重不足
有关单位对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不足,直接导致旅游人才储备严重不足,人才知识结构水平低,总体上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引起了地方的重视,各地都相继制定了长远发展规划,对旅游人才的发展提出了要求。

以广西玉林市为例,五彩田园里的工作者都是地方村民,地方政府重视农民培训工作,制订了许多培训计划,制定了“一对一”的对接培养制度,但由于农民的知识水平低,转化能力不强,没办法活学活用。

乡村旅游教育没办法普及到当地村民,导致地方乡村旅游人才储备严重不足,跟不上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步伐,不能满足乡村旅游目标市场高层次的需求。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各类职业院校需要积极创新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为更好地服务广西及玉林当地的旅游经济,笔者所在院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培養出旅游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一)培养目标
广西玉林农业学校旅游专业的学生服务除了面向当地旅行社、旅游景区、温泉、土特产旅游商品设计等旅游企业外,还面向玉林市星级乡村旅游区、星级农家乐等300家乡村旅游企业。

为此,学校要培养能够满足乡村旅游发展需求、具备乡村旅游专业理论知识和乡村旅游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掌握乡村旅游导览服务、本土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等实践技能的人才,掌握丰富的玉林乡村旅游文化和一定的乡村旅游企业管理技能的人才。

由于玉林本土方言比较难以理解,且玉林的目标市场群体多来自省外,所以学校要注重对本地学生普通话能力的培养。

另外,每个学生需拥有一技之长,如茶艺、插花、调酒、咖啡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学生要能够在用人单位指导下独立从事各级各类乡村旅游经营甚至管理工作,且具有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组织模式
广西玉林农业学校实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即“1+0.5+1+0.5”的工学交替。

第一阶段的实习由学校安排学生到玉林市各大景区、旅行社等旅游企业以及五彩田园、玉林市星级乡村旅游区、星级农家乐等企业进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

由于学生有了在校学习的理论作为指导,具备一定的旅游基础知识,顶岗实习期间在用人单位的指导下便能很快能进入
实习状态,且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实践与理论有一个很好的对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转化理论并深化,学以致用,也为下一年的在校学习打好更扎实的专业实践基础。

(三)结合学校实际、地方特色开发校本课程
现在各级院校学生使用的专业教材内容重复、重叠,对知识层面要求很高,知识架构倾向于管理型和研究型人才培养,而忽略了中职学生知识层面低、基础差的特点。

因此,学校需结合实际、地方乡村旅游特色开发校本课程。

广西玉林农业学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学校与地方企业合作,共同研究分析并制定乡村旅游岗位职业标准,依据职业标准,设立校本课程标准。

学校依据标准和人才培养模式编写校本课程教材,如《玉林导游》《乡村旅游与服务》等;同时,学校教师队伍与地方企业专家队伍组建成校本课程教学团队,共建校内外乡村旅游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培养学生乡村旅游知识架构,校外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知识的转化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两者结合以学生为主体达到“教中学、学中做、做中产”产教融合为一体的教学目标。

开发校本课程重要关键点是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这是检验校本课程效果的重要反馈。

评价标准应是以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校内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考证相结合的综合课程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与岗位技能为中心,岗位技能目标是“必需、够用、能用、会用”。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应了解地方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概况,地方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符合学校学生的学情,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掌握乡村旅游的基本知识和服务知识,具有客源分析和产品销售的能力,掌握乡村旅游管理知识和对客服务技能,能够适时开展个性化服务。

除此之外,校本课程还要侧重培养学生的拓展技能,如具备一定的插花、茶艺、农产品知识和对客投诉应急处理的能力等。

(四)开发涉农类专业联合发展研究基地
广西玉林农业学校拥有全国第一所职业农民学院——广西玉林职业农民学院。

教育者要以学院为平台,围绕乡村振兴背景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建设有效的行业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企业能工巧匠参与、学校师生主导的专业群机制;构建具有现代农业特点的“种植+销售+观光”人才培养模式,联合专业共同开发《观赏植物栽培技术》《果树栽培技术》《农产品营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4门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一体化教学工作页,建成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开放共享的课程资源库,使旅游专业学生具备适应当前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职业岗位的综合素质要求;积极参与对接现代特色农业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在乡村振兴战略大环境下为企业培养乡村旅游实用技能型人才;通过开发涉农类专业联合发展研究基地,依托玉林市“五彩田园”田园综合体、玉林北流会仙河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等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创新工作任务过程为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有效解决地方乡村旅游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问题,培养乡村旅游专业群职业教育“技能型、创新型、特色型”专业乡村旅游队伍人才。

(一)优化课程设置,提升专业教师探究教学能力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职学校旅游专业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有利于调整、优化旅游专业课程,建成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开放共享的课程资源库,改革教学模式和课程评价方法。

教师通过参与行业企业调研、企业实践、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等多种形式,结合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实情、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提升专业教师探究教学能力。

培养人才的各种乡村旅游教学素材可以就地取材,将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直接搬到教学一线中进行实践研究,服务于课堂教学,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同时,要利用学校每年组织的农民工职业培训活动收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等资料,获得较为前沿信息来改进和提高教学水平。

(二)促进学生就地就业、创业,实现乡村人才回流
广西玉林作为农业大市,乡村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自然风光秀美,民俗风情独特。

从美丽整洁的罗政村,到建筑古朴独特的高山村、庞村以及乡风淳朴的农家文化,围绕这些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大力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职学校旅游专业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探索有利于促进学生就地就业、创业,实现乡村人才回流,满足地方旅游行业企业用人需求。

(三)让学生找准就业定位,提升学生特色化、差异化就业竞争力
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的探索可以优化课程设置,构建结合学校实际、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将地方特色旅游教学素材融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避免以往乡村旅游教学内容的大众化和普遍化,推进特色文化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树立学生对地方文化和本土社会的自信心,提高综合水平和差异化竞争力,培养服务社会需要的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综合素质职业技能人才。

广西玉林农业学校旅游专业在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实践中依然存在教学内容不全面、地方特色乡村旅游文化挖掘深度不够、实践教学与理论指导脱节、学生实践能力水平参齐不齐、考评机制难以实施等问题。

基于此,完善中职旅游专业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应引入更多的合作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以及各级院校等。

只有这样,才能从多渠道解决乡村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养。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農业学校)
基金项目:广西职业教育第二批专业发展研究基地《广西职业教育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

作者简介:周小燕(1986—),女,广西南宁人,本科,经济师。

研究方向:旅游服务与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