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与育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花与育人
作者:王军民
来源:《新课程学习·中》2013年第03期
现在家庭养花已越来越普遍,一段时间,街上的花市生意甚是红火,喜欢买花、养花的人多了起来,一盆花的价格低到十元,高到上百元,甚至两三百元,人们买来各种品质的花,一盆盆往家里抬。
爱花是兴致所在,买花是随潮流,养花则关乎技艺和品味。
看到一盆盆形态奇异、婀娜多姿、苍翠如玉的花被许多忙碌的身影领回家里,心里也产生许多忐忑之情。
不是怀疑他们不识花木,更不是鄙视他们的爱好,只为那些生命是否能够长久而担忧。
花市上的花大多从气候温暖的南方远道而来,有些能吸引人眼球的花就是移花接木,通过嫁接、整形、装饰而成,通过人为设计的造型来吸引顾客。
越是悦目的花其实只有花的形态,而无花的本质,有的花的确是原生的花木,但是为了缩短生长期,大多生长在大棚里面。
所以,养活这类花的确不容易。
大多买主都不太懂得花,粗略地询问一下花的名称、浇水的间隔、喜阴或阳性等简单的养花之道后,便通过讨价、还价,将花搬回家。
当然,很多的人买花并非爱好所致,而是为了装饰房间,将买回的花摆在房间里,装点生命的气息,净化空气,吸附因装修而产生的有毒气味,获得心理上的安慰,亦可在亲友来访时显摆一下自己的高雅情趣。
新花入房,日看三遍,关心有佳,爱不释手。
有的人三天两头浇水松土摆弄,挪出挪进,精心照顾,结果是叶枯根腐。
而有的人在花卉进房后,便冷落一旁,最后花被养得蔫头蔫脑,毫无生气。
究其原因就在于一是怕动脑,不爱钻研养花知识,管理不得法;二是怕动手,不愿在花卉上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缺乏对待这些美丽生命应有的细心和勤勉的关照。
花卉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习性各异,或喜阴,或喜阳,或喜旱,或喜水。
若不能按其习性,会适得其反。
养花的过程中,也是我们呵护生命的过程,是爱心的体现。
生活中,有许多生命都需要我们细心呵护,所以园丁不仅指的是护花之人,也一直是老师的代名词。
其实育人与养花道理如出一辙,过度关注和代理,孩子自主能动性就萎缩了,自立能力得不到锻炼,就像仍在花棚中成长的花卉,经不起大自然的寒霜风雨。
过于放任,就会失职,野生风长,无规矩无以成方圆,使孩子失于规范和品质的养成,难以成才。
正如花卉不修剪就难以成形有姿,不浇水难以保持生机,不施肥难以维持生长,不仅失去观赏的美丽,也会断送绿色的生命。
养花是一种技术,育人是一种智慧。
曾记得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种树郭橐驼传》,郭橐驼种树可谓是一种智慧。
他种树时极其认真,种完后就“袖手而观”,树也就在一种极其自由的环境下自由地生发。
与其相反,那些种树失败者,却“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最终未得初愿,他们“虽曰爱之,其实害之,号
曰忧之,其实愁之”。
郭橐驼的种树智慧就体现在“该出手时才出手,不该出手时坚决不出手”。
教育亦应如养花。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疏于管理是“失职”,勤于管理是“敬业”,善于管理就是一种“智慧”。
养花的智慧表现为“天天照管,好朋友式的关切”,表现为因花而异,区别侍弄。
那么,教育的智慧就体现在给予学生以朋友式的关切,体现在对待学生因人而异,尊重个性发展。
而今天的学校教育,往往出现一种现象,勤于关注的是知识,善于关注的是成绩,疏于关注的是德行。
教书育人,是学校教育工作核心,是一个工作的两个方面,不能偏废。
学生作为生命的个体,知识是成长的养分,成绩只是成长过程中用于量化的一种指标,德行是保障人生长远发展的内驱力。
不学知识难以长有所成,不修德行难以维持长远,成绩作为某个阶段用以分析指标的手段,存在不稳定性和参考性,缺乏定性特征,不能单纯地用于衡量学生的学习成长状况。
而今天教育对这种不确定的东西上关注的多,而对于能够确定学生今后发展方向的道德品质教育的实质关注的少,产生了许多难以扭转的局
面。
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当然与政策导向有关,与学校实际工作有关,但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去探讨国家政策或教育管理方面的问题,我只想谈谈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上存在的偏颇。
求学路上每道关,分数成绩是通行证,所以老师和家长急功近利,表现为:我的眼里只有你——分数。
学校里,学生早也学,晚也学,周测月考,考考相连;家庭中,家长更是让孩子这也补,那也补,假休期间,补补不断,恨不得将自己人生遗憾全部由孩子来代为实现,孩子的生活被知识技能学习占据,没有自由发展的空间。
对于尚未成年的孩子来说,何来快乐感?于是就有上学恐惧症、将书包埋在土里、厌学辍学、离家出走等现象发生,读书之乐何处去寻?
我们热爱生命,就要尊重孩子生命的成长,关注孩子学习生活的快乐,学习知识是为了丰富思想内涵,培养品质是为了融入社会,分数只是路途中留下的脚印,就像奖状和证书一样只是形式上证明而已。
学习的知识和养成的品质虽然无形,却会影响人的一生,融入生命中并与生命成为一体,成为一个人稳定的特征,决定其在社会发展的前景。
对于孩子要善于加强教育,但又要给予自由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让其长成参天大树,而不是被催化或膨化了的速生材料。
养花有技巧,教育有智慧,养花要长久,悉心和勤快,教育要长远,抛弃名利心。
养花冶情趣,教育见修行。
木长十年,要有耐性,人树百年,须经磨炼。
做工有殊,匠心无异。
(作者单位陕西省长武县洪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