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国关考研资料之一:《政治科学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科学基础
第一篇政治和政治学
第一章政治是什么
一. 政治的含义
传统的几种政治观:政治是一种追求社会价值或道德规范的行为;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是争夺和运用权力的过程;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是管理公共事物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与阶级联系在一起的特定的社会关系,是一种阶级关系;是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阶级统治以及国家公共事务的管理行为和活动;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

本书的观点:政治是公共权力主体为获取或维护自身的利益,围绕公共权力以及实现对有限的社会资源的占有与分配而结成的社会关系和从事的社会活动。

二. 政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政治的基本特征包括:
1.政治的主体:当某个政治实体拥有政治权利时,它就是政治主体。

现代社会的政治主
体不仅包括国家,政府,执政党,政治家和官僚,还包括非政府团体组织,公民个人,被统治阶级和在野党;不仅包括国内政治主体,还包括由国家主权延伸的国际组织。

2.政治的根本目的:实现对有限社会资源的占有和分配。

3.政治驱动力:是各种公共权力主体自身特定的利益要求。

当代社会关系多种多样,其
中经济关系和物质生产是人们实现利益需要的根本途径。

人们在社会经济,社会生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存在对公共资源的各种利益需求,需要通过公共权力予以实现和满足,这就是其进行政治活动的基本动力。

4.政治的特质:围绕公共权力以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实现对有限社会资源的占有分配。

5.政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公共权力为主体为获取或维护自身利益,围绕公共权力实现
对有限社会资源的占有与分配而造成的社会关系,也包括由此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三. 政治与经济,法律,宗教,道德等社会现象的区别和联系
1、经济是政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

经济性质决定社会政治性
质;经济的生产,交换方式决定政治活动的原则,方式和社会政治组织的构成方式;
经济发展推动政治发展。

另一方面,政治对经济有相对独立性和巨大反作用。

它以国家权力保护特定经济基础,推动或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政治与法律都代表和体现统治阶级意志,都是上层建筑。

产生于和决定于社会的经
济基础。

一方面,政治是法律产生和作用的前提;另一方面,法律对于政治有重要
的影响和作用。

3、历史上,宗教的神圣权威与政治的权威性相结合,成为政治统治的重要工具。

在现
代社会仍有少数政教合一的国家,但随着生产力和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政治与宗
教的关系已经逐渐分离。

4、政治与道德区别在于:政治是上层建筑,通过公共权力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人们
的行为活动,政治更多的是涉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事务;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通过精神内省和行为自律等“内在”方式调节人们行为,道德则常以个人为作用对象。

两者联系在于:阶级社会中,道德受制于政治,统治者通过强化或改造社会道德内容,使之为政治统治服务;社会道德标准也影响政治统治的社会心理基础并规
范政治主体的政治行为。

第二章政治学
一.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政治主体,政治利益,政治行为和政治过程,政治环境,政治发展
二. 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基本理论,中国政治,比较政治,公共政策,公共行政,国际政治,政治学方法论。

三.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倡导的政治研究方法:唯物辩证法,经济分析法,阶级分析法。

2、政治学的其他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制度研究方法,经济学研究方法,社会学分
析方法,心理研究方法,政治系统分析方法,政治结构—功能分析方法,政治沟通分析方法,政治决策分析方法,社会调查和分析方法。

第二篇政治主体
政治主体:西方政治学将政治行为主体称为“政治行为者”或“政治角色”,指一切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行为能力的人或组织,包括国家、阶级、政党,民族、宗教等组织型政治行为主体,以及公民,政治领袖等个体政治行为主体。

政治主体的特性:主体利益性;主观能动性;主客体相对性;发展变化性。

第一章国家
一. 国家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从古至今,有各种不同的国家学说,如古希腊的社会共同体说,近现代还有国家契约说,国家统治说,国家要素说等等。

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说的定义: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和实现其阶级利益,按区域划分原则组织起来,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其基本特征表现在:国家是实行阶级或集团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本质在于阶级或集团统治;国家是在氏族组织瓦解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按照地域而非氏族血缘关系划分国民的;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列宁说过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

二. 政体和国家结构的含义
1、政体指的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主要涉及中央政权机关的设置、权力配置和相互
关系等,它决定了国家机关设置和权力配置原则,并体现一个国家的横向权力结构
和权力分配关系。

政体主要体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运行方式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形式。

2、国家结构指的是国家政权的整合形式。

主要指国家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整合成一个
整体,具体表现为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权力关系和权力划分的基本原则,反映一个国家的纵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三. 划分政体的标准有哪些
1、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最早按执政者人数多少将政府分为君主政府(个人执政),
贵族政府(少数人执政)和民主政府(多数人执政)。

2、美国政治学家梅杰斯提出政体分类4标准:
1).以国家主权机关与政府机关有无,分为直接民主制和间接民主制;
2).以国家元首产生方式,分为世袭制和选任制;
3).以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权力关系为标准,分为内阁制和总统制;
4).以国家权力集中和分散为标准,分为集权制和分权制。

3、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体的实质是民主问题,应以民主作为划分政体的标准,有两
条标准,1).最高国家权力执掌者人数的多少;2).最高权力机关执掌者产生的方
式和任职期限。

四. 君主政体和共和政体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特点。

1、君主政体指的是凡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一人之手,君主依世袭血统继承国家最高权力
且终身任职的政权组织形式。

君主政体分为专制君主制和立宪君主制。

1)专制君主制的主要特点是国家最高权力君主一人独揽,君主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君主不受任何人和任何机关的监督和限制。

在欧洲史上,专制君主政体又分为贵族君主制和等级君主制。

2)立宪君主制又称有限君主制。

分为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

议会君主制的特点是:议会既是国家立法机构,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议会中的
多数党组织内阁,内阁对议会负责,君主是“虚位元首”必须在宪法规定范围内行
使权力并受到其他国家权力机关的制约。

代表国家:英国、西班牙、比利时、挪威,卢森堡,丹麦,荷兰等。

二元君主制特点:政府通常对君主负责,君主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限制。

但议会对
君主约束力有限,君主往往通过任命议员来控制议会。

代表国家:约旦、摩洛哥
2、共和政体指的是凡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众人之手,国家最高权力通过选举获得,掌
权者有任职期限的政权组织形式。

共和政体分为议会共和制、总统共和制、半总统制半议会制、委员会制、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

1)议会共和制的特点是议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是虚位国家元首,内阁首脑由议会选举产生并组织政府,内阁向议会负责,议会有倒阁权。

2)总统共和制的特点是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和议会分别经选举产生,总统执掌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议会无权倒阁,总统无权解散议会,但两
者行使权力收到互相的牵制。

美国、墨西哥、巴西等
3)半总统制半议会制的特点是议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掌握行政实权,内阁首脑(总理)经议会选举由总统任命产生,总理负责执行总统指定的方针政策,总理代表政府向议会负责,议会有倒阁权,总统有权解散议会。

法国、俄罗斯等4)委员会制的特点是联邦委员会执掌最高行政权,由联邦议会选举产生,联邦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联邦委员会主席同时兼任国家元首,联邦委员会无权否决议会通过
的法律,也无权解散议会,议会也无权推翻联邦委员会。

瑞士
5)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特点是国家的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大由人民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作为最高权力机关,行使立法并选举和监督一切国家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五. 国家结构形式及其表现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

国家结构主要表现形式:
1、单一制国家:国家具有单一的宪法,统一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具有统一国
籍,国内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受中央统一领导,不能独立,对外不能代表整个国
家而是一个国际法主体。

2、复合制国家—分为联邦制国家和邦联制国家。

1)联邦制国家是由若干联邦(州、邦、省等)结合组成的联盟国家,对外是一个国际法主体,对内联邦和各个单位各成体系,联邦制国家在全国实行联邦宪法,
有全国共同的联邦权力机关,各组成单位也有自己的宪法和在本单位内活动的
权力机关。

2)联邦制国家是若干独立主权的国家为了特定目的而组成的国家联盟,邦联本身
不是主权国家,一般没有统一最高权力机关,其成员国根据互相签订的协约明
确表示让渡或委托邦联机构某些权利,邦联各成员国仍保留对内对外的主权。

六. 国家机构的含义、特性以及设置原则
1、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或阶层或集团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和意志,履行政治权力的职
能而依照一定原则组建的各种机关的总和,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实体的体现。

2、国家机构的特性:阶级性(具有社会利益的倾向性),实体性(具有特定的职位和人
员),组织性(具有组织原则和组织程序),职能性(具有政治统治,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等职能)。

3、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集权原则(奴隶制,封建制国家机构),分权制衡原则(西方
资本主义国家),议行合一原则(社会主义国家)
七. 主要国家机构及其基本职能
1、国家元首,是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
者或象征。

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或象征地处于首脑地位。

国家元首的职权一般
包括公布法律权、发布命令权、召集议会权、任免权、军事指挥权、外交权、赦
免权、荣典权。

2、立法机关,又称代议机关或权力机关,指制定,修改,废止或恢复法律的国家机关。

立法机关的职能包括让国家不同政治群体或团体表达其政治利益,制定法律程序和
议事规则,审查和通过国家财政预算和决算,对行政执法的监督,以及批准条约,
批准人事任免,批准对外宣战等。

3、行政机关,即狭义的政府,是执行议会制定和通过的法律,贯彻国家政治决策,以
及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和各行政职能部门的机关,是国家行政权的组织体现。

行政机
关的职能包括实行政治统治,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和设施三大领
域,具体有执行法律,制定和执行政策,掌管军队,掌管人事机构,参与立法,编
制国民经济预算,主管国家文化、教科、卫生、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工。

4、司法机关,指维护法律的部门,是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关,又称为国家审判和追究
刑事责任并提出公诉的机关。

职能一般有侦察,诉讼,审判三部分构成。

八. 国家主权的含义
近代传统意义上的主权是指国家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内外事务的政治统治权力。

主权具有对内和对外的二重性,其对内属性指国家对内的政治统治权力,其对外的属性指国家独立自主地决定其外交政策,处理国际事务的权力。

九. 国家主权的有限性
国内意义上:
1、主权机关总体不受限制与局部要受限制。

2、主权所有者不受限制与主权行使着要受限制。

3、国家的最高权威受到了利益集团的强有力挑战。

4、国家主权与政府的合法性是相互关联的。

国际意义上:
1、主权会随着历史的进程而演化,会与变动中的国家环境相平衡,与变动中的国家利
益相适应。

2、虽然国际法上主权国家形式上平等,但现实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主权是
绝对不平等的。

3、全球化大趋势使国家与国际社会的相互依存性越来越大。

4、在当今无政府的国际体系中,国家保护国民安全,使其免遭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
武器等武器攻击的能力越来越受到质疑。

▲十. 国家主权在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中面临哪些挑战及应对措施(08年论述)
1、国内政治生活层面:国家主权受到全球化,非政治力量和地方族群分离势力的挑战。

一些国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强国家的教育和培训功能,提升企业家精神和劳动力的素质,增加对市场的回应力;自主加入国际或区域组织机构,以获得更大的国家利益和影响力;制定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产品服务,实现国家治理转向;调整国家权力配置结构,实现次级国家治理或多层治理;宣扬家庭责任和传统道德价值观,巩固社会道德基础和民族凝聚力。

2、国际政治层面:国家主权在国际体系和国家两个层次上受到挑战。

发展中国家主张
坚持国家体系对主权的质的规定性,通过强化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准则,加
强有关的保障机制和制度建设,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促进世界格局的多样化,反
对霸权主义,以进一步落实主权的平等原则。

在国家层次上,主张通过和平发展与
合作,致力于国际力量的平衡,通过发展中国家的整合,逐步纠正世界力量的失衡
状态,使主权的困境得到缓解。

面对主权国家的矛盾和冲突,通过和平谈判和协商
的方式予以解决,反对单方面制裁和诉诸于战争武力的做法,主权国家内发生的大
规模人道主义灾难,应通过联合国这样的国际性权威机构出面进行斡旋和干预。

第二章政府
一. 政府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本书观点)一般而言政府通常指执掌和执行国家权力,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并提供社会公共产品服务的机关。

就世界各国实际而言,政府含义又有广义,中义,狭义三种区分:
广义政府:一般指中央和地方全部立法,行政和司法等国家机关及其附属机构。

中义政府:一般指中央和地方的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附属机构。

狭义政府:一般只限于中央行政机关或中央政府核心机构。

政府的特性:第一、政府拥有治理和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政府的治权从属于并体现着国民主权;第二政府是主权国家内唯一拥有对国家和社会进行全面统
治和管理社会的公共组织;第三,政府治权相对于公民主权,政府行为
相对于公民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第四,政府职能还具有多重性,一
方面政府治理国家和社会有社会利益倾向性,代表和维护某一社会阶层
等的利益,另一方面,政府为获得合法性,必须对国家和社会进行全面
管理,平衡不同阶层的利益。

▲二. 政府和国家的联系和区别(10年简答)
1、国家是包括领土,人口,主权和政府在内的统一体,政府只是国家内部少部分人组
成的,是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是国家一部分;
2、法理上国家主权没有限制,代表社会永久利益或公共利益,政府代表的则是某一特
定时期内掌权的党派利益,具体的政府权力要受到诸多限制;
3、政府作为国家代表经常因暴力革命或定期选举而发生政权更迭,而国家巍然不动,
是一个持续存在乃至永久性的实体。

▲三. 政府与政党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10年简答)
1、政府与政党的关系:政府是公共权力机构的执掌者和执行者,是公共权力的象征,
政党则是各种政治主体谋取公共权力,执掌和控制政府的政治工具。

政党必须借助
于政府才能实现其政治纲领和政策主张。

政党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领导,一般
是通过政府来间接实现的。

2、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一般指各种政党、社团、市场、企业、公民等非政府组织、
团体、个人的总合。

相比之下,政府是一种具有普遍权威性和强制性的公共权力机
构。

政府对社会进行管理和治理,同时又受到社会各种力量的反作用的影响和制约。

四. 政府的组织原则
1.、西方国家政府一般遵循三类原则:相容或不相容原则;禁止兼职和从事营业原则;
政府成员必须是文职而非军职人员。

2、社会主义国家政府遵循的原则:共产党政治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五. 比较分析内阁制政府,总统制政府,混合制政府各自的基本特点。

1、内阁制政府又称责任内阁制,是当前西方国家最普遍的一种政府组织形式。

内阁制政
府的主要特点是:1)内阁通常由在议会中获一半以上议席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受国家元首之命组成;2)内阁首脑和大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在国家元首颁布的法律和命令上签字,表示内阁对议会负责;3)内阁成员通常必须是议员,他们既是执法者,也是主要的立法者;4)内阁对其政策由内阁全体连带向议会负责。

2、总统制政府即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一种政府组织形式。

其主要特点是:
1)政府由在总统选举中获胜的总统负责组成;2)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独揽行政大权;3)政府和国会完全分离,总统通常以国情咨文的形式建议国会立法;
4)政府不对国会负责任,政府成员只对总统负政治上的责任,总统只对选民负责任。

3、混合制政府,也叫半议会半总统制政府。

其主要特点是:1)形式上总理是政府首脑,
但实际上总统是政府决策的核心;2)总统依宪法惯例任命议会多数党领袖为总理,或经议会同意任命总理,总统不是政府的一部分却负责组织政府;3)政府组织实行不相容原则,即政府成员不得同时兼任议会议员;4)总统不对议会负责,只对选民负责,总理代表政府向议会负责。

六. 中国国务院制政府的主要特点。

国务院制政府是中国特点的政府组织形式。

国务院是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即最高
国家行政机关,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在政府实际行政管理中,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一方面通过把自已意图和主张以政策建议的形式通过立法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并领导政府实施;另一方面,党还向政府中的党员发出指示,要求党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努力保证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因此具有执政党和政府在国家管理活动中共同发挥管理主体的作用,称为“政府管理主体结构二元化”。

七. 比较分析不同政体下政府的责任。

政府的责任是指政府对其施政方针、政策及其措施向谁负责的问题。

通过建立在分权与制衡基础上的宪政制度对政府的责任予以规范和制约,是近代西方国家民主政治区别于古代和近代专制和暴政的重要特征之一。

1、议会内阁制国家政府的责任表现在:内阁全体成员必须就政府总统政策及各部的具
体政策向议会负责;内阁部长(大臣)必须向首相或总理负责,部长之间也要负连带责任;部长(大臣)对国家元首的行政行为负责。

2、总统内阁制国家政府责任的特点表现在:政府(内阁)一般不是集体决策机构,政
府部长无须就政府的总政策对国会负责,只就本部门的事务对总统负责;总统不直接对国会负责,而只对宪法和选民负直接的政治责任。

3、混合政体国家政府的责任特点表现在:政府总理形式上代表政府向议会负政治责任;
内阁部长(大臣)必须向总理负责,部长之间也要负连带责任;政府总理及内阁全体成员必须就政府总政策及各部的具体政策向政府负责;总统不直接对国会负责,而只对宪法和选民附直接政治责任。

八. 如何认识现代政府的职能。

??????
现代政府职能:1、政治统治2、社会管理3、社会服务、4社会平衡
第三章.阶级与阶层
一. 阶级与阶层是人类社会某一特定历史发展阶段出现的一种社会和政治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和社会众不同群体或集团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的差异性。

二. 现代阶级结构的新变化有哪些
1.西方国家阶级结构新变化
1).资产阶级结构的变化。

第一,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脱离经营管理而靠吃银行利息为生的资本家大量增加;第二垄断资本家和金融巨头权利的增大,对国民
经济的控制和影响力上升;第三,中等资本家数量稳步增长;第四,大公司大企
业的职业高级经理(CEO)作用突出,成为现代资产阶级中的一个特殊阶层;第
五,政府高官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大和强化而变得日益显要。

2).工人阶级结构的变化。

第一,工人的总量增大,在国家经济活动中比重增加;第二,物资生产领域的工人相对减少,非物资生产部门的工人急剧增加;第三,从
事体力劳动的工人数减少,从事脑力或半脑力劳动的工人数增加;第四,工人的
文化教育和技术水平提高;第五,工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3).中间阶层结构的变化。

第一,传统中间阶层中属于前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部分不再适应资本主义社会扩大化生产方式而日渐衰落;第二,伴随社会化大生产和政
府职能扩大进程,产生了包括中级管理人员,政府中级行政人员等在内的新的中
间阶层,成为现代中间阶层的主体;第三,中产阶层总体迅速扩大,构成西方国
家社会菱形结构的中间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