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的有效成分提取与含量测定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薏苡仁的有效成分提取与含量测定方法
发表时间:2011-11-15T11:16:00.7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8期供稿作者:惠秋沙[导读] HPLC适合低挥发性成分的分析,当与质谱法联用后得到的结果又能直接用于以后的HPLC指纹图谱使用。

惠秋沙(山东中医药大药院学山东济南 250014)【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8-0095-02 【摘要】薏苡仁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特殊的药用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

文章就薏苡仁油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薏苡仁提取含量测定Contentdetermination and extracting components of the effective compositions in Coix seed 【Abstract】Coix seed, a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tains rich nutrition and special medicinal ingredients, whichhas lots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This article makes a review in the extraction and contentdetermination methods of Coix seed, 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Keywords】Coix seed effective compositions Extracted Contentdetermination 薏苡仁( Semen Coicis) ,英文名Coix Seed,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 a-jobil. var. m a- yuen (Roman. ) 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俗称米仁,又名薏米、苡仁等。

薏苡仁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的保健食品,性寒味甘,利水健脾,中医常将其用于脾虚湿滞等症。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薏苡仁具有抗炎镇痛、抗凝血、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调控血糖血脂代谢等功能[1]。

本文简要介绍薏苡仁的有效成分,主要对薏苡仁油的提取方法及含量测定方法做一综述。

1 薏苡仁的有效成分[2]
薏苡仁中含油脂类物质7.2%,其主要组成部分是薏苡仁酯、薏苡内酯、甾体化合物、豆甾醇、谷甾醇、硬脂酸等;其中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85%,油酸、亚油酸含量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51.6%和32.2%。

薏苡仁中不皂化物主要成分为烃、甾醇、4-2甲基甾醇;其中烃类主要为角鲨烯,占总成分的9.80%,角鲨烯有助于提高油类的氧化稳定性。

薏苡仁中的多糖类物质主要是淀粉。

薏苡仁多糖主要含有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等。

薏苡仁中支链氨基酸( Ile、Leu、Val)含量为17.5%,有抗疲劳的作用;抗氧化作用的氨基酸(his、Tyr、Cys、Met、Trp)占10.8%,谷氨酸占24.5%。

薏苡仁中含有丰富的体必需的微量元素,Zn、Cu、Mn、Fe、Ca、P、Mg 等元素含量均较高,其中P的含量与荞麦相当,Mg的含量比稻米还高出约2~3倍。

2 薏苡仁油的提取方法
薏苡仁油被确认为是其最主要的有效成分,它的提取除了传统的压榨法及溶剂浸提法外,目前主要集中于一些新型的提取工艺,如超声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及水酶法等。

2.1 溶剂浸提法
溶剂浸提法依照“相似相溶”的原理使有效物质溶出以达到提取目的。

林一天用不同溶剂对薏苡仁粉进行提取,再以每种溶剂提取物对鼠类欧利奇腹水肉瘤细胞的成长活性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丙酮提取物活性最大。

有学者用95%乙醇作为溶剂进行提取薏苡仁油,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薏苡仁与乙醇的质量之比为1∶2;乙醇浓度95%;浸出温度为50℃;浸出时间为60min。

2.2 超声提取法
超声提取法[3]是利用超声波增大物质分子运动频率和速度,增加溶剂穿透力,提高药物溶出度的浸提方法。

有学者对超声强化提取薏苡仁油的工艺进行研究,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丙酮,提取温度50℃,物料粒径60~80目,料液比1∶3.5,提取时间40min,超声功率和频率25kHz和300 W。

超声场不仅可以强化常规流体对物质的浸取过程,而且还可以强化超临界状态下物质的萃取过程。

丘泰球等[4]考察了超声场作用下超临界流体萃取薏苡仁油,结果表明超声对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具有强化作用,不仅提高了薏苡仁油的萃取率,而且使得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最适宜萃取温度和压力降低及萃取时间缩短。

2.3 微波萃取技术
微波萃取技术[5]是利用不同组分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而使得被萃取物质从基体或体系中分离进入到萃取剂中并达到较高产率的一种技术。

杜邵龙等[6]研究了微波辅助技术在薏苡仁油脂中的应用,结果证明微波辅助提取技术无论提取效果还是提取效率均比传统工艺适合薏苡仁油的提取。

2.4 超临界CO2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7]是一种新型的发展迅速的高新提取分离技术,利用超临界状态下的流体为萃取剂,从液体或固体中萃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并进行分离的方法。

李大鹏等[8]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薏苡仁中的薏苡仁油,优化了工艺条件,发现其法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可用于薏苡仁油的提取,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唐明[9]等也考察并确定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薏苡仁油的较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3MPa,萃取温度42℃,物料粒度30目,萃取时间3h,CO2流体流量10kg/h。

2.5 酶法
酶法[10]的原理是选用适当的酶作用于药用植物材料,如纤维素酶、果胶酶等,可以破坏细胞壁的致密构造,从而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另一方面,酶类可有效地使目标物溶出,同时控制非目标物的溶出,在提高溶出效率的同时,为后续的提取液的精制创造有利条件。

它是20世纪末才出现的一种新型制油技术。

酶法提油能提高油脂质量,无需精炼或仅需较低成本的精炼即可达到成品油的等级要求,且酶处理条件较温和,对油脂的功能成分及蛋白破坏小,能够将营养物质尽可能保存。

杜邵龙等[11]利用酶法对薏苡仁油进行提取研究,得到最佳的提取条件为:酶用量为1.569%、酶解温度在47.7℃、酶解pH为4.75,结果表明酶法处理不仅较传统提油方法出油率高,而且没有显著改变薏苡仁油的性质。

3 薏苡仁油的含量测定
3.1 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先将油脂皂化,再用有机溶剂提取不皂化物,后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离并鉴定其主要成分为薏苡仁油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陈碧莲[12]等人用此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论为薏苡仁油不皂化物中主要成分为烃、甾醇、4-甲基甾醇;其中烃类主要为角鲨烯,占总成分的9.80%,甾醇类主要为菜油甾醇、麦角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α-谷甾醇、胆甾醇,占总成分的
75.97%,4-甲基甾醇主要为纯叶大戟甾醇的5.96%。

由于甘油三酯的挥发性低、沸点高,用GC-MS分析时柱温较高,易造成固定相流失而缩短柱子使用寿命。

用GC-MS测定脂肪酸时采用甲酯化法,不能直接得到的甘油三酯的信息,故结果只能解决测定其含量,不能用于定性研究。

3.2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HPLC适合低挥发性成分的分析,当与质谱法联用后得到的结果又能直接用于以后的HPLC指纹图谱使用。

向志敏[13]等人用此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共有12种甘油三酯得到了鉴定。

其中含量大于3%的有三亚油酸甘油酯、二亚油酸油酸甘油酯、棕榈酸二亚油酸甘油酯、亚油酸二油酸甘油酯、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甘油酯、三油酸甘油酯和棕榈酸二油酸甘油酯等7种,总量占甘油三酯的90%以上。

组成甘油三酯的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亚油酸、油酸和硬脂酸,其中硬脂酸含量较少。

用此法得到的脂肪酸种类与用GC-MS测定得到的结果一致,而且采用HPLC-MS法有效地解决了薏苡仁油中甘油三酯的鉴定分析,为薏苡仁油的指纹图谱提供了定性依据,国家药典规定中药薏苡仁中甘油三酯的总含量不得少于0.50%。

3.3 薄层色谱法
用TLC只能对薏苡仁油脂中的少数甘油三酯定性,并不能确定其他多数甘油三酯,对于多数成分不能确定,难以解决指纹图谱中各组分的鉴定。

因此一般不用此法进行鉴别及含量测定。

4 小结
关于薏苡仁的成分及提取方法已经有较成熟的研究,但是其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各个方面研究的深入还有待于学者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 吴岩,原永芳. 薏苡仁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华西药学杂志,2005,25(1):111-113.
[2] 吴红静,章英.薏苡仁营养成分及功能食品研究概况[J].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3(4):8-9.
[3] 张晓东,潘国凤,吕圭源.超声提取在中药化学成分提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2):861.
[4] 丘泰球等. 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薏苡仁油和薏苡仁酯的影响因素及效果[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5, 19(1):30.
[5] 王志祥等.微波萃取技术及其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5):1245.
[6] 杜邵龙,周春山.微波辅助提取薏苡仁油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06, 21(2): 79.
[7] 王志祥,刘亚娟,刘芸.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中药开发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4):651.
[8] 李大鹏,吴伯千. 超临界CO2萃取薏苡仁油工艺条件优化[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5,22(1):17.
[9] 唐明,邵伟,熊泽.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薏苡仁油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 2006,22(4):101.
[10] 刘富梁,金卫根,梁华正,等.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7):1152.
[11] 杜邵龙,周春山.酶法提取薏苡仁油的优化[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 19(5):847.
[12] 陈碧莲,祝明,陈勇,何云珍.GC-MS分析薏苡仁油中不皂化物的主要成分[J]. 中成药,2009,31(6):953-954.
[13] 向智敏,祝明,陈碧莲,陈勇.HPLC-MS分析薏苡仁油中的甘油三酯成分[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8): 1436-14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