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舟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舟山市舟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参考答案
1.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jiāo/jiào,yè/yàn,nàn;
B.tā/tà,bó,fā/fà;
C.shì/sì,zhǎng/cháng,jué/jiáo;
D.cēn/shēn,mǐ,shǎi/sè。

故选C。

2.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见字字形的能力。

A.“销烟”的“销”应为“硝”;
B.“坐阵”的“阵”应为“镇”;
D.“义愤填赝”的“赝”应为“膺”。

故选C。

3.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拭目以待:擦亮眼眼看着,形容对事情发展密切关注。

此处指广大球迷密切关注国家足球队的发展,使用正确。

B.闪烁其词:形容说法吞吞吐吐,躲躲闪闪,不肯说出真相和要害。

与“议论纷纷”并用,自相矛盾。

C.炙手可热:指手一挨近就感到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语境中没有“权势”。

D.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选项中错理解为时间短暂。

故选A。

4.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新的土地政策能否严厉执行,必将对楼市泡沫形成打压之势”一面对两面,可去掉“能否”。

C.缺宾语中心语,应在“管理人员”的后面加“的现象”。

D.“向……借鉴”搭配不当,可将“借鉴”改为“学习”;后一个“这样”指代不明,可将“这样做”改为“全盘西化”。

故选B。

5.创业板是为扶持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高回报高风险的二板证券市场。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

第一段可提取出关键句“创业板是地位次于主板市场的二板证券市场”,这是创业板的本质属性;
结合二、三两段可提取出创业板服务的对象为“中小企业”,它们“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创业板为之“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
最后一段说明创业板的风险性高。

据此以本质属性为句子主干,组合成一个单句即可。

注意字数限制。

6.[答案示例]①如果选择飞机,早晨8:00出发,上午10:55到达。

既可缩短行程时间,又能遨游蓝天。

②如果选择火车。

17:25出发,第二天下午13:50到达,休息一宿,既可节省旅资,又能养精蓄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考生要注意题目中的要求“介绍两种交通工具的优势”,所以作答的关键是根据图表找出两种工具的“优势”。

分析可知,选择飞机的优势就是时间短,此外还可以享受翱翔蓝天的快意。

而选择火车,最主要的优势就是“便宜”;此外,时间虽然长,但是游客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充分休息,为接下来的旅游养精蓄锐。

作答时考生还要注意以“如果选择飞机(火车)”开头,字数在30字左右。

7.B
8.第一,人类用以改善自己的存活或是增加舒适机会的需要。

第二,带来财富、尊敬、钦佩和权力等物质上的优势。

第三,在工作中因自身而具有成就感。

9.作者认为强化创造性的方法就是让年轻人感到建造文化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要把成功的创造发明者所感受到的他造的兴奋体验传给他们,让他们在工作中,在创造中体验到乐趣和美。

【分析】
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及作者观点的能力。

B.“却不能使人得到奖励”错误,原文写“为一首诗找到合适的词,找到一种细胞活动的秘密,用更少的钱造出更好的微型集成电路块的方法,这些活动本身就使人着迷,哪怕没人知道你的活动,哪怕没有因此而得到奖励”只是作了一个假设,而不是强调“不能”得到奖励。

故选B。

8.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依据“技术、科学,甚至艺术都是我们的祖先发明的防卫性措施,用以改善自己存活、或是增加舒适的机会”可概括为:人类用以改善自己的存活或是增加舒适机会的需要。

依据“在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文化活动中获得成功——获得诺贝尔奖或写出一本畅销书——会带来财富、尊敬、钦佩和权力”可概括为:带来财富、尊敬、钦佩和权力等物质上的优势。

依据“在某个专业内的工作可以因其自身而使人具有成就感……这些活动本身就使人着迷,哪怕没人知道你的活动,哪怕没有因此而得到奖励”可概括为:在工作中因自身而具有成就感。

9.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及作者观点的能力。

依据“因此,强化创造性的一种显而易见的方法就是,把尽可能多的涌流的体验带进各种专业。

建造文化……是一种非常令人兴奋的事。

然而,发现的喜悦却常常没法传到年轻人身上,于是他们就转向了消极的娱乐”“如果我们能把所有成功的创造发明者感受到兴奋体验传给下一代,创造性无疑就会繁荣兴旺”可知,作者认为强化创造性的方法就是让年轻人感到建造文化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要把成功的创造发明者所感受到的他造的兴奋体验传给他们,让他们在工作中,在创造中也能体验到乐趣和美。

10.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11.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1)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2)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12.(1)“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2)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3)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4)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13.深刻意蕴:(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2)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4)“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

情感取向:(1)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2)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4)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解析】
10.考查描写类表达技巧,可转换题目,即“文中画线部分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峡谷的险峻气势”?“视觉、听觉”比较容易,由所见之景方位不同推出“视角变化”,“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为内心感受。

11.作用题,但角度单一,难度较小。

文章中的牛之所以充满恐惧感,就是因为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此属侧面表现。

而人物刻画方面的作用则包含两方面,一是“战战兢兢”的“我”,这是映衬;二是勇敢无畏的领队和汉子们,这是反衬。

在答题是注意不要遗漏其中任何一方面。

12.鉴赏人物形象题。

这一题型也是平时训练重点,只需找出和人物相关的内容,再根据内容概括形象的特点即可。

比如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和环境烘托等。

13.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分析意蕴,一般从小说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等方面考虑即可。

比如本文环境的象征意义;雄鹰骏马的比喻义,人际关系的内涵等。

情感取向即赞美什么,否定什么。

由对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和牛的描写很容易看出,作者赞美前者的壮美勇敢,厌弃后者的平庸、畏难。

对领队、精瘦汉子的刻画表达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进一步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点睛】
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

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14.C
15.B
16.D
17.“以侁之贤,不宜使居外。

顾齐鲁之区,凋敝已甚,须优往救之,安得如优百辈,布列天下乎?”
18.(1)鲜于侁推究灾变形成的原因,又分条陈述当世的失误有四个方面,他的话恳切符合实际。

(2)万年县令不能胜任职责,拘押的囚犯积压过百,官府让(鲜于侁)前去处理,几天之后,使监狱一空。

【分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且诘侁不散之故”的意思是:并且责问鲜于侁不发青苗钱的缘故。

“诘”是“责问”的意思。

故选C。

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于”,介词,向。

/介词,被。

B.“而”,都是连词,表转折。

C.“其”,人称代词,他的。

/指示代词,那些。

D.“以”,介词,用。

/介词,因为。

故选B。

16.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鲜于侁特地从扬州去看望他”错误,原文的表述是“……道扬。

侁往见”,是苏轼经过扬州时,鲜于侁去看望他。

故选D。

17.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这句话的意思是:以鲜于侁的贤才,不该让他居于外任。

看看齐鲁地区,已经非常凋敝,需要鲜于侁去救助,怎样才能得到一百个像鲜于侁这样的人,分布在天下呢?
“以侁之贤”是介宾结构,作“不宜使居外”的状语,应在“贤”“外”后分别断句;
“顾”是“看”的意思,“齐鲁之区”是“顾”的宾语,“凋敝已甚”是“齐鲁之区”的谓语,所以在“区”“甚”后分别断句;
“须优往救之”是动宾结构,其后断句;
“安……乎”是固定结构,但“得如优百辈”“布列天下”是两个动宾结构,中间需要断开。

1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1)推,推究;所由兴,形成的原因;条,分条陈述;恳实,恳切符合实际。

(2)任,胜任;系囚,拘押的囚犯;治,处理;空,使……空。

参考译文:
鲜于侁字子骏,阆州人。

性情庄重,刻苦学习,考中进士。

庆历年间,天下大旱,皇上下诏征求直言。

鲜于侁推究灾变形成的原因,又分条陈述当世的失误有四个方面,他的话恳切符合实际。

唐介和他是同乡,在上级官吏前称赞他,接连上书推荐他。

调任黟县令,奸民汪氏富有而狠毒,横行乡里,因事犯法,官吏们都来拜见说:“汪氏家族败坏了不少前任的县令,现在不放了他,会给以后留下祸患。

”鲜于侁发怒,立刻杖打他,恶人都隐没了踪迹。

后任绵州通判。

绵州在蜀州的左边,官吏因袭旧风贪污成风,甚至要士卒供给他们木炭、草豆,卖水果蔬菜多收取余利。

鲜于侁一切都不拿取,知州以下的官吏都效法。

万年县令不能胜任职责,拘押的囚犯积压过百,官府让他前去处理,几天之后,使监狱一空。

任利州路转运判官。

“助役法”实行,下诏各路分别定出助役缗钱数额。

利州转运使李瑜定了四十万。

鲜于侁争论说:“利州百姓贫困土地贫瘠,有这一半就行了。

”李瑜不听。

当时各路所确定的役钱都没有完成,神宗肯定鲜于侁的意见,告诉司农曾布让他颁布下去作为标准。

因此贬黜李瑜,提升鲜于侁任副使。

所属百姓不要青苗钱,王安石派官吏查访处理,并且责问鲜于侁不发青苗钱的缘故。

鲜于侁说:“青苗法规定,愿意借的就借,百姓不愿借,怎能强迫!”
周永懿守利州,贪婪暴虐不守法纪。

前任使臣害怕他的凶恶,不敢追究他,鲜于侁把他捉到狱中,流放到衡湘。

二税要交纳绢和丝绵,鲜于侁奏请听任百姓用零星绢绵交纳绢税。

后来有一叫李元辅的人,总是变着法多收取,父老们流泪说:“老运使立下的规矩,怎么能改变呢?”鲜于侁的侄子鲜于师中也任这个职务,所以称他“老”来区别。

调到京东西路,黄河在澶渊决口,但有朝臣议论想不堵塞,鲜于侁说:“东部州汇聚水的仅有两个水滩,夏秋季雨水过多,尚且溢出造成危害,如果放纵大河水入,百姓就成为鱼了。

”作《议河书》呈上,神宗称赞并采纳了他
的建议。

当时王安石、吕惠卿当政,正直的人大多不被容纳。

鲜于侁说:“我有荐举的权力,但当朝者不是贤才,我感到羞耻。

”凡他所举荐的人,都是正直不合时宜的人。

元丰二年,召他入对,任命他知扬州。

苏轼从湖州入狱,亲戚朋友都和他断绝交往,路过扬州。

鲜于侁前去见他,台吏不让他见。

有人说:“你和苏轼相知很久,那些往来的书信,应该烧掉不要留下,否则将会获罪。

”鲜于侁说:“欺骗君主辜负朋友,我不忍心这样做,因为忠义分担谴责,是我所愿。

”被举吏所牵累,罢为西京御史台主管。

哲宗即位,想到东部地区被役法所困,吴居厚聚敛残害百姓,放逐了他,又让鲜于侁出使京东。

司马光在朝廷上说:“以鲜于侁的贤才,不该让他居于外任。

看看齐鲁地区,已经非常凋敝,需要鲜于侁去救助,怎样才能得到一百个像鲜于侁这样的人,分布在天下呢?”士人百姓听说他又来了,像见到慈父慈母一样。

授官做集贤殿修撰,知陈州。

不久,去世,年六十九岁。

19.(1)菊花。

作者用雨后荒园的凄凉肃杀来反衬初开菊花的鲜嫩可爱,展现它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的神态。

(答“用典”或“对比”也可。

作者巧用陶渊明和屈原的典故表现菊花的高洁,“到而今”三句写菊花凋零衰败,与开头它的娇艳形成对比)
(2)①作者首先表达了自己坚守高洁的愿望,他看到凄风苦雨中“此花能保,英英鲜质”,不由地想起了陶渊明和屈原。

为菊花生不逢时却能自保而欣慰;②同时,从下阕中“汝身孤特应难立”等句也可看出作者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对自己命运的深深忧虑;③作者还有“堂上客,须空白”等句感叹岁月匆匆,功名未就,对已逝黄金年华无限怀念和遗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