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法”的高中数学解题思路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造法”的高中数学解题思路探索
摘要:构造法是一种传统的数学思想方法。
构造是给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一
个框架。
框架的含义非常广泛,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方程、一个函数或一种算法。
构造法运用的主要数学方法是化归,化归的目的是将一个不熟悉的问题A转
化成熟悉的问题B,再解决问题。
基于此,本文章对“构造法”的高中数学解题
思路探索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构造法;高中数学;解题应用
引言
构造法就是根据数学问题条件或者结论的特征,以问题中的数学元素为“元件”,数学关系为“框架”构造出新的数学对象或者数学模型。
将抽象的问题具
象化,使学生快速理解题目,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和课堂效率。
一、构造法的基本内涵
根据对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展开的大量实际调查研究能够知道,在解决高中数
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构造的思维和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数学题的难度。
对数学问题的题干进行梳理、对内容进行分析,结合新的函数、方法、图形等手段,将原本抽象、复杂、模糊的数学问题变得具体、简单、清晰,使学生通过解
决多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将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有效解决,这就是构造发挥作用的
具体流程。
在利用构造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构造出的数学函数、方法、图形等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必须能够与原题之间保持有效的联系。
第二,必须保证构建出的函数、方法、图形具有的解题难度比原有解决方法
的难度小。
第三,构造出的函数、方法、图形在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值域
等方面必须与题目相符,这样能够有效杜绝构造错误的情况发生。
第四,要结合
题目的内容进行对应函数、方法、图形的构造。
除此之外,在进行函数、方法、
图形构造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要对命题的条件、结论、特点等进行分析,通过
提取出其中的逻辑、构想等,依照题目条件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得出解题所需要
的构造。
二、高中数学解题应用构造法应注意的情况
首先,应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构造法属于创新思维方法,需要学生
在细致观察中灵活调用所学知识。
教师在教学指导中,应鼓励学生主动观察,为
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并结合问题渗透数学定理、解决数学难题的事例,融
入一些富有趣味性的练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发现题目之间的联系,并激发其主动构造的兴趣,提高观察能力。
其次,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思维发展过
程的培养。
构造法的运用是思维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精心
编创问题,促使学生多角度地思考,经历假设分析、举例验证、反问推理等一些
列抽象思考过程,让思路从思维定势的框架中跳出来,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解
答问题;此外,教师还应结合例题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表达,并在手脑口并
用中加深印象,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与应用,同时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最后,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总结反思能力的培养.根据上述类型题举例可以看出构
造法的应用范围之广,教师在教学指导中,应启发学生对多接触的典型习题进行
总结。
San、“构造法”的高中数学解题应用
(一)构造法在图形解题中的运用
高中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数形结合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被大量使用在
各种类型的数学题目当中,学生通过图形构造法可以帮助认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例如运用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解决函数中的一些常出现的问题。
直角三角形有其直
角的特点常常被用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帮助学生将抽象的问题变的具象化。
例如:已知a,b,C∈R+求证:
分析: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不等式左边每一项根号里都含有余弦定理的
形式,因此考虑构造三角形。
由于不等式是轮换对称的,故而只需要取一个来构
造就可以了。
证明:
作如下图的三角形
AC为∠BAD的角平分线。
设AB=a,AD=b,∠ACB=θ,则
由正弦定理得
各式相加即得
(二)构造数列
数列模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在解题中能够更加清晰地呈现问题特点。
在教学指导中,教师可以结合相应问题,指导学生构造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利用数列性质进行解题。
例如,对一切大于1的自然数,证明:
证明:构造数列
则
若能证明,问题得证。
上式等价于
一种方法是把上式化为多项式不等式,思路是简单的,计算也不复杂。
另一种方法是将上式变形为
由伯努利不等式(1+x)²+>1+2x立即得到。
即证毕。
(三)利用积(商)的求导法则构造函数
例如f(x)与幂函数的组合。
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
(1)当x<0时,f(x)+xf'(x)<0,且f(-4)=0,则xf(x)>0的解集为;
(2)当x<0时,xf'(x)-f(x)>0,且f(1)=0,则f(x)>0的解集为。
分析
由题设条件中的不等式,结合函数积商的求导法则及幂函数求导公式逆向思维,可构造出合适的新函数解决问题。
解(1)构造F(x)=xf(x),则F'(x)=f(x)+xf'(x).所以当x<0时,F'(x)<0,F(x)在(-∞,0)单调减,又f(x)为偶函数,易知F(x)为奇函数,故F(x)在(0,+∞)也单调减,由条件可知F(-4)=0,根据F(x)的图象可知xf(x)>0的解集为(-∞,-4)∪(0,4)。
(四)构造“轮换”型对偶式
在证明某些不等式时,可以根据不等式的结构特征,构造一些和它有内在联系的辅助对偶式或构造对偶不等式,然后经过运算,完成对难点的突破,促使问题的转化和解决。
在形如等这类分式函数中,可构造类似的“定值”型对偶式解题。
在复数领域中,也往往会遇到“共轭”型对偶思想;在二项式定理有关展开式奇偶项系数和问题中,也会有“奇偶”型对偶思想的影子;在三角函数中有大量的“互余”型对偶;在数列中有“递推“型对偶;在圆锥曲线中,特别是椭圆和双曲线问题中,也存在着诸多“定义”型、“性质”型对偶思想。
因此,学生若能将所学知识进行有效整合,构造对偶思想分析问题,根据不同条件构造相应的对偶式帮助解题,则可谓是对高中数学的一个深层次学习。
(五)构造方程
例如已知a,b,c∈1,求证:(b-2a+c)²≥3(a-2b+c)(a-c)
证明:a=c时不等式显然成立。
将不等式变形为
2[(b-2a+c)]²≥12(a-2b+c)(a-c),
则式[2(b-2a+c)]²-12(a-2b+c)(a-c)
当a≠c时,可以看作一元二次方程
3(a-c)x²+2(b-2a+c)x+a-2b+c=0(1)的判别式。
观察知道x=1是(1)的一个根,因此判别式
[2(b-2a+c)]²-12(a-2b+c)(a-c)≥0
即(b-2a+c)²≥3(a-2b+c)(a-c)≥0
等号成立的条件是即a+b=2c。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构造法并且会灵活运用在各种题型当中,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去考虑解题思路,上述例子都在说明在面对按照定向,按
照常规难以解决的情况下做出改变,开拓更多的数学解题思维,降低题目的难度,使抽象的数学题目变得更加直观具象,单一型转变为多角度,有效提高数学解题
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唐吉忠.构造法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有效应用[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5):156+158.
[2]于磊.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27):33-34.
[3]胡志军.构造法及其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9(08):96-97.
[4]韩小平.构造法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19(Z1):22.
[5]孔繁语.基于“构造法”的高中数学解题思路探索[J].高考,2018(0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