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文学]谈美术与文学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美术与文学的关系
自古以来,无论中外,文学与美术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蚊子还没出现的远古时期,人们就使用岩画的方式把生活的方方面面记录下来。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创作有个共同的主题,即维纳斯的形象。

画家波提切利的作品《维纳斯的诞生》与《春》,英国诗人斯宾塞笔下的《爱情小诗》与《祝婚曲》,都通过维纳斯这神圣与世俗之爱的爱神与美神的象征表达了新柏拉图主义哲学与基督教神学思想。

可见二者具有相通性。

即使美术与文学已经发展为两个独立的学科,但是我们也经常看到文学中的美术感绘画文学等说法。

一、含义
(一) 美术的含义
美术是艺术的种类之一,它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映,是思想与艺术的结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准,它还指占据一定平面或空间、具有可视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也叫造型艺术、视觉艺术。

按照目的可分为两大类,即纯美术和工艺美术两类。

美术这一名词始见于欧洲17 世纪,也有人认为正式出现于18 世纪中叶。

近代日本以汉字意译,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开始普遍应用。

它的划分有很多种,一般的包括四大门类:雕塑、绘画、设计、建筑。

现在有些学者把书法、摄影等归纳入这个门类。

其理念就是:让艺术融入生活,融入思维,融入灵魂,活在当下。

美术是艺术门类之一,即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头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

(二) 文学的含义
文学是承载语言的图形或符号,它是以语言文字作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文学是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

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

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

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

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别。

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

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

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

文学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

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三) 文人画的含义
中国画中的文人画,是文学和美术结合最紧密的一个画种。

它由文人士大夫所作,并能直接体现出文人的内心情感和生活趣味。

在文人画中通常会带有一种雅致的气息,在文人画外又能体现出画家高尚的品格和独到的思想。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画的一些创作雏形
和艺术实践就出现了,但是文人画作为正式的名称,是由元代画家赵孟頫提出的。

文人画在唐代萌芽,发展于北宋年间,并在元明清时期达到了巅峰,文人画的形成与发展是美术史上一项伟大的创新。

在古代传统士人要具备琴、棋、书、画这四种文艺修养,其中所提到的画就是文人画。

文人画重视画家的内在修养,重视画家对自身情感的表达,进一步注重对画面干湿浓淡笔墨技巧上的追求。

唐代是一个文化大繁荣的时代,在当时随处可见吟诗写诗之人。

唐代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

后人称他为文人画的鼻祖。

他的绘画作品虽然没有流传下来,但他的思想成为后世文人画家评判画作优劣的标准。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重要思想也蔚然成风,代代相传。

此后王维被称为南宗之祖。

从元代开始,人们慢慢地借文人画以抬高士大夫阶层的绘画艺术,轻视民间画工和院体画家。

唐代思想家张彦远在他的著名画论《历代名画记》中曾说: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非闾阎之所能为也。

此说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在文人画中,它的特点就是具有的文学性、哲理性和抒情性。

从历史的角度看,文人画还具有超凡脱俗、内涵深厚的特点。

文人画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把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融为一体,展现了画家多方面的素养,也是中国艺术上的伟大实践和重要成果。

在文人画中,画和书法的联系尤为紧密。

书法中的笔画、组合不但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基本元素,而且是重要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欣赏对象。

书法行笔时的干湿、浓淡、快慢,点化间的粗细、长短、疏密所达到的特有的节奏感和美感,都能体现出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心态、气质和性格,并将这些与所表现的事物的形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心人合一、字人合一的境界。

文人画的特色和体系的形成,与文人士大夫将绘画视为一种自我的情感调节手段有关,文人画的创作对这些画家来讲,起到的不过是一种抒发内心情感使其身心愉悦的作用,这种以最自由的方式、最简单的工具和最概括的语言皴擦点染,传达出最深切的感受的方式,就成为了士大夫创作中的第一选择。

二、美术与文学的联系
(一) 美术与文学的结合
说到文人画,就会想到被誉为诗佛的王维,很多人一提起王维,就会想到他的诗词,其实他在美术上的造诣也非常高,他开创了水墨山水,而且为中国山水画开创了一种新的画派水墨山水画派。

大文豪苏东坡曾称赞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陈师曾也在《文人画之价值》里说,学习文人画要具备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

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文学和美术的紧密联系。

(二) 美术与文学互补互融
早在远古时期,文学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可以通过岩画的方式记录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说明,文学最重要的形式就是文字。

在中国,文字最早源于图画,因为图画可以直接描绘显示的物象。

然而文学形象却不能通过感官进行直接把握,需要读者充分发挥想象,在脑海里呈现出具体的画面,这就构成了语言艺术形象的间接性。

在表现领域方面,美术相对于文学较为狭窄。

我们可以看出,绘画、雕塑等的创作题材对文学表现出很大程度的依赖。

大多数美术作品通常是根据文学原著提供的题材和情节来创作的。

在插图、连环画、
文人画等绘画种类中,二者正好可以互补,图文并茂,更加利于人们的接受和理解。

中西方很早就认识到诗画有着密切的联系。

古希腊抒情诗人西蒙尼德斯曾说过:绘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有声的话。

在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常常在一幅意境悠远的绘画上,题上一首小诗,再加上几枚朱印,诗书画融为一体,可谓珠联璧合,构成了艺术史上的独特样式。

可以说,是绘画与文学相结合的一种极其特殊的美学现象。

美术和文学都需要想象和形象的展示,文学呈现的是时间中的运动,而美术则是静观的空间。

二者都是以作者的意识转化为物质,再从物质转化为读者意识的一种过程。

三、美术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共同点
著名荷兰艺术家梵高认为艺术、文学、生活,这三者是相互交融的,他认为文学是现实,从书里读到的东西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在生活中领悟到的感受,可以利用艺术的形式来表达。

艺术就可以借助于图像的形式,而文学则可以借助于文学的形式,所以二者的相同之处就是都能表达现实的物象。

追溯历史,文学和美术都是人类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适应人类物质、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出现的精神现象。

这种精神现象是人脑的一种反映。

而无论是美术还是文学作品,题材都十分丰富,涉及面相当广;从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都从不同角度地展现了社会人文的变迁。

而美术也不甘示弱,展现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从最初的彩陶、唐朝的人物画、宋朝的风俗画、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到近代的国画、油画、版画,再到现在百花齐放的当代艺术。

美术和文学都属于艺术,艺术的感染力和张力往往来自自身的情感色彩和观众的共鸣;美术是造型艺术,通过主观的线条、丰富的色彩和多变的空间给人带来强烈的直观感受。

文学则是通过文字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最后,我觉得美术作品和文化作品最主要的相同点就是它们都能与人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他们都具有语言表达的功能。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美术与文学也会随之发展。

当今它们面临着一个重要的课题:在中西文化、商业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下,如何既能保证艺术性又能形成良好的运营机制。

综上所述,美术与文学都是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且文学和美术的表达目的都是相同的,文学是通过语言文字和内容形式来传播信息与文化,美术则是通过画面的线条、色彩及构成等一些视觉艺术去传播信息与文化,还有一点就是美术和文学都注重表达作者自身的情感,彰显个性,所以它们二者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但它们也有一些区别,比如文学更多地表达思想情感的丰富性,美术则更多地表现视觉上的功能,在语言表达上,文学作品有着更为广阔的表现力,但它却缺少了具象性。

美术虽然有具体的形象,但是它的表现力和内容却比较固定、狭小。

我觉得文学与美术的相互配合、相互融合会使艺术作品更加相得益彰、更加丰富多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