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开展小微项目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开展小微项目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罗小华
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22年第05期
摘要小微项目是学习项目的一种类型,以主题明确、内容针对性强为主要特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文章基于此,首先阐释了小微项目的内涵、特征及意义,继而从重构高中历史课程的教材资源、凸显高中历史课程的实践品质、提高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效果三个角度总结了高中历史开展小微项目教学的作用,提出了高中历史开展小微项目教学的对策,并围绕课程资源开发与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了开展小微项目教学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高中历史项目教学小微项目混合教学
引用格式罗小华.高中历史开展小微项目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22(13):56-58.
项目教学以对教材、教辅等教学资源的解构、重构为主要特点,以具有明确内涵和外延的项目来呈现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自主性或合作性的项目学习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1]。与传统讲授教学相比,项目教学不仅极大地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创新了教学资源的形态,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需求。小微项目是项目教学中常见的项目类型,多围绕某个具体的知识点进行设计,具有小而精的特点,能够满足高中历史精准化教学的需要。
一、小微项目简述
1.小微项目的内涵
对教学活动而言,项目指具有内在关联性和一定逻辑性的知识集合,是项目教学法的主体内容[2]。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教学项目有多种不同的分类表现。从项目容量的角度出发,可将教学项目分为大型项目、中等项目、小微项目三个类别。当前,学界关于项目教学的研究虽多,但具体到小微项目的研究尚未见到。笔者结合教学项目的一般概念,将小微项目定义为“具有明确主题的,知识容量较小的,且契合学生认知特点与学习规律的知识点的总和”。小微项目的特点主要有三点:一是综合性,小微项目是对系列知识点的整合,打破了原先教材的编排方式;二是小微性,小微项目多聚焦单个或少数几个主题,知识容量较小;三是探究性,小微项目赋予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权,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2.小微项目的类型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任务、目标的不同,小微项目的设置也有一定的差别。具体而言,可将小微项目分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
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等。不同的小微项目有着不同的教学价值,讲授类以教师的讲授活动为主,具有主题明确、思路清晰的优势;演示类以直观的视频、动画演示为主,在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微项目类型的多样性对教师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不但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选择小微项目类型,还要从小微项目的类型出发,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3.小微项目的意义
一是深化学习效果。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深化学习内容的认知,提高学习效果。二是提升探索能力。小微项目借助项目的设计为学生布置了探索的任务、明确了探索的方向,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发展以及探究意识的提升均有重要作用。三是促进全面发展。小微项目契合当前教学目标的转变,能够借助小组合作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历史开展小微项目教学的作用
1.重构高中历史课程的教材资源
教材资源是高中历史最主要的课程资源。小微项目教学以教材内容的重新梳理为前提,通过拆解、重组的方式将教材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性的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不同项目间的相互影响较小,一个项目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会影响到另一个项目的学习。这使得高中历史教材从线性的脉络式教材演变为板块状的教材。并且,项目具有很强的拓展性,能够使教材资源与课外资源紧密地衔接起来。
2.凸显高中历史课程的实践品质
小微项目教学在凸显高中历史课程实践品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项目本身具有实践性的一面。小微项目教学中的项目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既有理论内容作为依据,也有丰富的实践环节,这一显著特点为高中历史课程实践教学的常态化开展提供了条件。其次,小微项目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训练。小微项目教学是一种以项目为基础的训练,而学生既是小微项目教学的对象,也是小微项目教学的主人,具有主客统一的特点。小微项目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丰富了学生写作训练的机会,并且,项目融基础知识、拓展知识于一体的特点,也有助于学生的课后拓展训练。
3.提高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效果
小微项目教学兼有教和学两个方面的意义,不仅是创新教学方式的有效手段,在推动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小微项目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小微项目教学以学生的自主训练为核心,通过项目的设计与布置,让学生开展训练,使学生真正成为高中历史学习的主人,完全变革了以往高中历史教学中师主生从的模式,能够充分
释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次,小微项目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是一个长期性过程,需要学生在不断学习中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不断创新学习模式。小微项目教学为学生的探索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提供了支撑,可以综合性地提高学生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效果。
三、高中历史开展小微项目教学的策略
1.以项目体系建设为基础
对小微项目教学而言,项目体系的建设是最为基础的内容。高中历史课程的项目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为通用项目和专门项目。通用项目是适合各知识点的项目,如立足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而开发的项目,而专门项目则是针对某一知识点的项目。通用项目与专门项目的划分能够使課程教学与学生学习结合地更紧密,强化历史课程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中的作用。第二为基础项目和强化项目。每一节课的项目都可以分为基础项目和强化项目两类,基础项目围绕课程内容的一般知识以及框架脉络开展,主要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基本的认识。强化项目则结合特定问题和要求开展,属于项目式的强化训练。第三为课内项目与课外项目。项目兼有必须知识和拓展知识,其中,必须知识对应的是课内项目,拓展知识对应的是课外项目,二者在教学方式上也有一定的差别,课内项目以集中学习为主,课外项目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
2.以启发学生思考为前提
学贵有疑,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教师要在观点呈现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思考观点的合理性。首先,分析观点是否正确。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观点分析方法的介绍与传授,培养学生观点分析的能力,让学生从史实依据、逻辑关系、语言表述等角度来分析观点的正确性,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4]。其次,针对疑惑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在观点分析中难免会产生形形色色的疑惑,要让学生从疑惑的地方出发,提出疑问。比如,有学生对“宋代比唐代更加繁荣富足”提出质疑,认为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不能仅仅以商品经济来衡量繁荣与否。最后,让学生大胆提出假设。提出质疑仅仅是第一步,更要让学生在质疑的基础上提出假设,而假设本质上便是学生有待验证的观点,比如“宋代仅仅是商业更为繁荣,但没有唐代强大”。受知识基础、认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提出的假设未必正确。教师不宜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而应让学生在接下来的求证中,自我验证,并鼓励学生多元思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3.以学生探索实践为关键
傳统的高中历史课堂以教师讲解为主,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美国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倡导学习自由,即学什么的自由、怎么学的自由、何时学的自由,认为学习自由是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保障。因此,从学习自由的角度出发,塑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就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对此,教师要将学生的探索实践作为主体性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