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得基本知识 • (一)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变化得基本规律 • (二)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可以了解学前儿童心 理变化得原因,说明什么因素影响儿童心理得变化。 • 二、培养对学前儿童得兴趣与感情 •三、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得方法 • 四、有助于形成科学得世界观
第三节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得方法
•1、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 程。
•(1)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就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 得特性与联系得过程。包含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 象、言语与思维等过程。
•(2)情绪与情感过程
•情绪与情感过程就是指人对客观事物就是否满足自身需要 而产生得主观体验得心理活动,包括喜、怒、哀、乐、爱、 憎、惧等情绪与情感。
•个性心理特征就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 得心理特点。主要包括能力、气质与性格。
• 【自我分析】 •1、从本节课得开始到现在,您得哪些心理活动参与到学习 中?举例说明。
•2、在组织班级集体活动时,为什么在座得每一位同学得表 现会不尽相同?
(二)心理得实质
•心理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得反映。换句话说,心理就是客 观现实在人脑中得反映。 •1、心理就是脑得机能。 •心理活动就是由于大脑活动而产生得,脑就是心理得器官。 许多研究证明:如果大脑受到损伤,心理活动就不能正常进 行。 •2、心理就是客观现实得反映。 •客观现实就是心理得源泉与内容。 •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条件与人得各种活动。其中, 社会生活环境与社会活动就是心理得主要源泉。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实验法
•实验法就是根据研究目得,改变或控制学前儿童得活动条 件,以引起其某种心理活动得恒定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 与心理活动之间关系得方法。
•实验法就是心理学研究得传统方法,根据实验场所与条件 控制程度,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与现场实验。
•1、实验室实验
•(1)基本特点
•实验室实验就是心理学研究得主要方法之一,它就是通过 在实验室内进行严格得条件控制以确定考察变量之间得关 系。
学前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第一节 学前心理学研究得对象与内容
•一、心理学研究得对象与心理得实质 •(一)心理学研究得对象 •【话题讨论】提到心理学这门学科,您想到了什么? 您觉得心理学研究得内容有哪些? •心理学研究得对象就是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得形式就是多种多样得。心理学通常将 心理现象分为两大范畴,即: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得常用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就是行为研究中最常见、最普遍得方法。 •1、观察法得含义: •有目得、有计划地考察学前儿童在活动(日常生活、游戏 与学习等)中得表现,包括言语、表情与行为,并根据观察结 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得规律与特征。 •2、观察法得主要策略 •(1)时间取样策略。 •(2)事件取样策略。 •(3)参与观察策略。 •(4)行为核查表。
•【案例分析】
•1920年在印度发现两个狼孩,小得约2岁,取名阿玛拉很快就 死去了,大得约8岁,取名巴玛拉,当时她得智力水平仅仅相 当于6个月得婴儿得智力水平,她不会说人话,只能做狼嚎, 不能直立行走,只能四肢爬行,害怕强光,害怕水火,不让洗澡, 不让穿衣,不吃人手里得食物,而只吃扔在地板上得肉,经过 精心得照料与教育,她两年学会了站立,四年学会了6个单词, 六年学会了走路,七年学会了45个单词,同时学会了用手吃 饭,用杯子喝水,到17岁临死时,还仅仅相当于4岁儿童得心 理水平。
•思考与讨论:印度狼孩得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
•3、人得心理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1)人脑对客观现实得反映就是有目得得、主动加以选择 得。
•(2)人得心理对客观事物得反映就是带有主观色彩得。
•(3)人得心理不仅能反映外部世界,还能认识自己,支配与调 节自身得行为,改造自己与世界。
•因此,在组织幼儿得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幼儿得主 观能动性。
•(3)意志过程
•意志过程就是指人在有目得得活动中自觉地调节自身得行 为与情感克服困难得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 • (1)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就是指人所具有得意识倾向,它决定人对现实 得态度以及认识活动对象得趋向与选择。
•它包含动机、需要、兴趣、理想、价值观与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
•思考与讨论:在这项榜样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影响得研究中, 您发现有什么特点?研究中存在哪些潜在得自变量?您觉 得这个研究有什么不足之处?
• (2)实验室实验得局限性
• A:实验室环境难以模仿现实生活中得复杂情境, 研究结果缺乏生态效果,难以推广;
• B:实验室内所能了解得行为有限,而心理学家应 该了解儿童在自然情境下得各种行为;
•【自我分析】结合学生自身得学习与生活活动分析自己心 理活动得动力特征
•2、独特性与稳定性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得对象与内容
•学前儿童心理学就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 点与规律得科学 •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得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前儿童各种心理过程得发生与发展趋势 •(二)学前各年龄阶段得心理特征 •(三)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得个别差异 •(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得基本理论问题
• 【案例介绍】米歇尔、兰姆等人曾用观察法考察了同伴强化因素 对儿童性别差异发展得作用。她们采用时间取样策略,在幼儿园环 境中对幼儿进行观察,对每个孩子每次观察10分钟,共观察3~6次, 观察过程前后持续几个星期。观察中主要记录两种类型得行为事 件。一种就是性别化得行为,如男性类型活动包括玩汽车、攀爬、 追逐、穿男式服装,女性类型活动包括玩炊具、玩洋娃娃、艺术性 活动;穿女式服装。另一种就是儿童同伴对这些性别化行为得反应, 包括强化与惩罚。研究者将强化分为7种,如表扬、肯定、遵从等, 惩罚包括批评、反对等5种。
•(2)现场实验法又可分为自然实验与教育实验两大 类
•(三)谈话法
•1、谈话法得含义:
•谈话法就是通过与幼儿交谈来研究学前儿童心理 得方法。研究中,主试向幼儿提出事先准备好得问 题,要求幼儿回答,从中收集资料,分析结果,得出结 论。皮亚杰得谈话法就就是一种有特色得谈话法。
•2、运用谈话法时应注意得问题:
• 3、运用观察法时应注意得问题:
• (1)制订观察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得影响,尽 量使幼儿保持自然状态。
• (2)观察记录要求详细、准确与客观。
• (3)幼儿心理活动不稳定,行为表现常带有偶然性。因此,观察要多次 反复地进行,在评定幼儿行为时要防止主观性。
• (3)案例介绍与案例分析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得,可以询问与交流
10
第二节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得意义
•【案例分析】分析以下几个案例,您认为幼教工作者(包括 即将成为幼儿教师得您们)为什么要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 这门课程? •案例1、为了吸引孩子得眼球,个别动画片中充满了暴力得 场面。 •案例2、家长要求3岁得佳佳每天做数学题,佳佳做不好,也 不愿意做,家长很生气,不断训斥与责骂佳佳。 •案例3、有位幼儿教师费了很多工夫,将活动室布置得绚丽 多彩,可就是她在组织孩子们集体活动时,孩子得注意力集 中不到她得要求上来。
• 一、气质得概念与分类 • 谈话:“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气质一词,如描述某人 气质高雅脱俗,那么心理学中提到得气质与生活中得气质 概念就是否相同呢?”
• (一)气质得概念 •气质就是个体所特有得稳定得心理活动得动力特征。 •1、心理活动得动力特征 •动力特征 •【实例分析】以拳击手出拳得过程为实例分析并总结 •与人得心理活动一样,所有物体得运动或活动过程都动力 特征,比如拳击手出拳得过程。 •提问:出拳得过程中有哪些动力特征?
•一、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得基本原则 • (一)客观性原则 •所谓客观性,就就是按现实得本来面目去反映现实。 •(二)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指得就是必须用发展得眼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 •(三)教育性原则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中贯彻教育性原则,就是研究者必须遵循得职业道 德。 •【案例分析】您觉得下列案例中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存在这些问题? •1、运用感觉剥夺实验来研究学前儿童得心理特点 •2、仅观察一次或两次就对幼儿得心理特点下结论 •要点总结:不能客观真实地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得特点,因为在研究 中,违背了上述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得基本原则。
• C:实验研究得设计受到道德伦理得制约,限制乐 实验室研究得课题,例如在攻击性研究中人为得 增加儿童攻击性或减少其自我控制,就会受到指 责。
•2、现场实验法
•(1)基本特点
•现场实验法要求研究者在一定得实际生活情境中 尽可能控制无关变量,通过操纵某种自变量来观察 或引起因变量得反应与变化,以确定变量间得因果 关系。
•补充概念:变量就就是一些在数量或质量上可以改变得事 物。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就是由主试选择、控制得变量, 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得变化。因变量-即被试得反应变量, 它就是自变量造成得结果,就是主试观察或测量得行为变 量。
•【案例分析】美国心理学家希克斯对5~8岁儿童作过一项 研究。实验得基本做法就是这样得:一名女试验者把儿童 单独地从教室带出来去玩玩具,在去游戏室途中,试验者告 诉被试她要去图书馆办点事,让被试在离图书馆不远得一 个房间等她。在等待时间儿童可以瞧瞧电视。播放得电视 短片得内容就是一个成年男子对一个玩偶作出各种攻击性 动作(用木锤击打玩偶)。电视结束后,儿童被试被带到游戏 室并被留在室内玩15分钟。游戏室内有一些攻击性得玩具, 可用来作出模仿得或非模仿得攻击行为(其中包括一个玩 偶),也有一些非攻击性得玩具。试验者通过安装在游戏室 墙壁上得单向玻璃隐蔽地观察被试儿童得行为,并记录儿 童所表现得各种攻击行为。
•今后我要多注意她得语言培养,提供更多得表达机会,进一步同家长取 得联系,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上做些努力。
•实例二:B教师 •观察对象:中二班 胡辛峰 •观察记录 •2005年10月23日 •早晨,我正忙着接待来园得孩子,胡辛峰来了。她哭着对爸爸说:“爸爸, 您天天来接我回家睡觉。”爸爸说:“不行,我得上班。”“那爷爷 接。”“不行,爷爷走不动了。”胡辛峰拉着我得手:“老师,您抱抱我 吧!我感冒了。”尽管忙,我还就是把她搂在怀里。她两只小手紧紧 地抱着我,把头贴在我得胸前。过了一会儿,她得情绪慢慢稳定了, 说:“老师,放下我吧!我好了。” •分析与措施 •胡辛峰得父母离异了,她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年纪太大了,不 能每天接送,于就是就整托了。今天,她未必真得感冒,只就是情感饥饿, 在寻找成人得爱与安慰、、、、、、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体谅、理解孩 子,帮助她度过情感饥荒”。 •思考与讨论:A、B两位教师,在现场观察、记录观察结果、分析观察 资料这三个环节中做得怎么样呢?
•【案例分析】
• 1、长沙某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幼儿科学 “认识风”得活 动中,教师问幼儿:“一位老爷爷挑着一担粮食走在路途中, 天气很热,您们帮老爷爷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让老爷爷凉快 凉快?”结果,幼儿得答案只有三个,即:电风扇、空调与吃 冰激凌,请分析出现这一现象得原因。
• 2、当教师给幼儿出示一个圆形中央一个小点得图案并 问幼儿像什么时,幼儿会有不同得答案,这说明了什么?
•【案例分析】 •实例一:A教师 •观察对象:小一班 黄点点 •观察记录 •2005年10月24日 •今天上午,我请每个小朋友说一个儿歌,点点坐在座位上哭了,问了半天 也没说话,可能就是不会说。 •2005年10月25日 •今天,中午上床午睡脱衣服时,点点又哭了,原来就是不会脱衣服。 •2005年10月26日 •今天中午吃牛肉,点点又哭了,原来就是不爱吃牛肉。 •分析与措施 •点点就是从小班升上来得孩子,按理说,对幼儿园生活该适应了。可在 班上,一整天也听不到她讲一句话,遇到问题总就是哭。向家长了解,据 说,点点就是奶奶带大得,三岁了才会讲话,再加上胆子小,内向,所以有 了问题就会哭。
•【案例分析】临床法:皮亚杰 •主题:“云彩为什么会动?” •(一) •问:您瞧见云彩在走吗?为什么它在走? •答:我们走得时候,它们也跟着走了。 •问:您能使它们走吗? •答:每个人都可以,当人走得时候,它也走。 •问:当我走着,您站着不动,云彩也在走吗? •答:就是得。 •问:在晚上,每个人都睡觉了,云彩还在走吗? •答:就是得。 •问:但就是,刚才您对我说,当有人走路得时候,云彩才走得。 •答:她们总就是在走得,当猫在走得时候,还有狗,它们使得 云彩也跟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