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师培养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老师培养方案
(“小组化班级管理”专题)
一、培养小老师的意义
通过小老师的培养,发挥小老师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合作小组的活动效率,提升班级小组化管理水平。
同时,小老师在活动中得以锻炼,提高协调、组织、管理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二、小老师的界定
本方案中的小老师,是指合作小组中的小组长,或是发挥小老师作用的小组长。
小老师与小组长为同一概念。
小老师,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组织能力,能在合作小组活动中起组织协调作用,在学习中充当引领者、示范者的学生。
三、小老师的基本素质
1.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在合作小组里学习能力较强,成绩较好,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学习影响力。
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自主预习、复习、完成作业的习惯。
2.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能够简单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
和小组成员和睦相处,能依据成员特点分配工作,组织
协调好各项任务,有管理好小组的能力。
3.具备相应的责任心
自己要能“行得正”,起示范带头作用。
在小组工作中愿意付出,愿意帮助其他小组成员。
能关注小组成员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足够的耐心讲解指导。
四、小老师制度的运行
1.通过具体工作明确职责并自主提升
小老师的职责主要有:检查督促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组织帮扶,组务协调组织;小组问题发现与解决;及时评价并向组员提出新要求,等等。
明确职责应有深度要求,应触及小组工作的内质,不停留于表面。
如作业检查,不只是检查有没有做,更要看做得对不对,有没有抄袭,思考的深度如何。
检查作业时,还要看清楚错在哪里,分析错误原因,学会统计,看错误是否有共性,把检查作业当作复习巩固与提高的机会。
如通过帮扶,进行有效的复习巩固。
2.有效组织本小组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在合作学习中,小老师能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
组长要会对每个成员进行合理分工,让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组员发挥应有的作用,既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合作精神。
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调动积极性。
交流中灵活协调,讨论出现意
见分歧时,组长应多问为什么,请组员说出理由,组长再表明自己的态度。
当没有人发表意见时,组长应打破僵局,带头起表率作用。
3.通过组内帮扶或班级展示提升表现水平
小老师不但要在上课时听懂、会做,还要在小组帮扶中提升。
在辅导同组同学时,要学会发问、解释、协助、评价,在帮扶过程中提升协作技巧、沟通能力。
在班级展示时能阐述过程,指出相应的学习方法、理由,指出某个学习内容的注意点,让其他同学听懂、听会,或是能强调重、难点,促进其他同学有效学习。
五、小老师的培训
1.集中学习
是基础培训,通过集中学习,明确小老师工作内容、内涵及具体工作程序,学习基本工作技能。
集中学习时,让小组长结合本组实际,设想协调组织的方法、技能,为实际运作提供准备。
2.跨年级学习
到高年级参观考察,了解高年级小老师的工作内容。
请高年级小老师介绍小老师的工作内容及工作过程。
新上任小老师可到高年级跟班学习,如课外时间到高年级学习小老师工作内容。
3.周末交流
每周末班级小组长集中活动,介绍各小组的工作情况,互相学习。
各小组长可以提出小组工作上的存在问题,探讨解决的方法途径。
4. 专题培训
是提升培训,集中小组长活动,提出较为典型的问题,或是提出小组工作的主题性内容,学习、思考,集中智慧探讨解决的方法,让小组长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升工作水平。
5.多样化途径提升小老师水平
创新小老师培训方式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提升小老师的水平。
可先培训后上岗,也可边工作边培训;可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题培训,如上台学习展示的技能培训。
可通过激励性措施提升小老师的工作水平。
如“优秀小老师”、“小老师之星”评选,可拍照上墙,等等。
培养小老师可以促进班级小组化管理水平的提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对于小老师的培训应贯穿于日常工作,且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以有效地提升小老师的水平,激发其积极性,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作用。
(惠安县教师进修学校林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