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要“四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诗歌要“四看”
古代诗歌鉴赏题一向是高考生复习的重点、考试时的难点,而鉴赏诗歌的基本点是要读懂诗歌内容,领悟诗歌深意。
通过平时的复习点拨,我发现学生要做到“四看”,很多问题就可以化难为易了。
一、看题目
诗歌的题目常常包含着许多信息,或表现出作者写作的缘由,或点明诗歌的写作场景、写作对象,或直接表达作者的感情,所以,在鉴赏诗歌时结合诗题分析,会比较轻松地解答出问题。
教学时曾进行过这样的实践,收效很好。
如赏析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问题:这首诗写了这一中国传统节日?分析:由题目中的“九日”一词可知这首诗写了重阳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
再如冯惟敏《玉芙蓉.喜雨》:
初添野水涯,细滴茅檐下,喜芃芃遍地桑麻。
消灾不数千金价,救苦重生八口家。
都开罢:荞花、豆花。
眼见的葫芦棚结了个赤金瓜。
问题:这支小令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和感情?
分析时指导学生由题目中的“喜雨”二字推知作者久旱逢甘霖的欢悦心情,再从曲中内容可感受到作者关心百姓疾苦,与百姓息息
相关的感情。
二、看意象
诗歌创作讲究凝练含蓄,诗人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多借助景或物等透示出来,而这些融会了作者主观情感的事物就是意象。
在古代诗歌中,意象大多表达固定的情感,如“柳”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梅”常表现高洁的情怀、蔑视权贵的傲骨。
而在做诗歌鉴赏题时,由诗中意象入手揣摩诗人感情,品读诗旨,也不失为好办法。
如贾岛《暮过山村》: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问题:北宋诗人梅尧臣说:“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请结合贾岛的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分析此题时,可先找出诗中描写的意象,“怪禽”“旷野”“落日”,这些意象都具有萧条、冷落的特点,从视觉、听觉等方面状写了山区萧条、阴森的景象,渲染了恐怖的气氛。
学生品读后脑海中自然会浮现出类似的画面,也就可以感受到诗人旅途的辛苦和产生的愁思。
三、看关键句
古人写诗,还常常用一句话浓缩出全诗的主旨,思想感情也在此句中蕴蓄,这就是诗中的关键句。
学生读诗时,若能抓住关键句品读赏析,诗意也就了然于胸了。
如曾巩《西楼》: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作者的思想感情,从末句“卧看千山急雨来”便可窥知一二: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而诗人却高挂竹帘,敞开窗户“卧看”“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从容的气度和内心的豪情。
四、看诗后注释
诗歌鉴赏题中有时有诗后注释,有时没有。
而一首诗歌一旦给了注释,往往有重要的作用,有时介绍作者所处的生活环境,点明社会背景,有时解说重点字词、典故,学生在赏析诗歌时是不能疏忽的。
如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此诗为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问题:这首诗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点拨学生由注释中“流放“二字推测,这首诗抒发了诗人遭遇贬谪的惆怅之情。
再如赵嘏《长安秋望》: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①鲈鱼正美:典出《晋书.张翰传》,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
②“南冠”“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
学生根据注释中的典故释意,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家乡鲈鱼正美,我不归去,却如囚徒般羁留长安,甚是无谓,表示的是归隐之事不宜迟的决心。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诗歌只做到“四看”就可以领略诗意。
这仅仅是赏析诗歌的一个切入点,所以教学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品诗不能太片面化,还需要在字斟句酌中挖掘诗歌的主旨,品评诗歌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