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梯山,藏在太行深处的洞天福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流一代·青春天梯山,藏在太行深处的洞天福地
姻文/杨莹
邢台是河北境内一座拥有3500年历史的古城,《太平寰宇记》记载:“赵成侯造檀台,有信宫,为赵别都,以朝诸侯,故曰信都。
”赵武灵王十九年正月,赵国在邢台信宫大朝五日,发布胡服骑射的国策。
历朝历代,多少帝王都爱在此选址建殿,多少文人雅士立足邢台这方水土写下千载诗篇。
邢台的天梯山就是典型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拥有54个奇特景点和36个天然古洞,素有“三十六洞洞洞奇,五十四景景景美”之盛誉。
“华北第一”金水洞天梯山是太行山脉延伸出来的余脉,山势险峻,是邢台峡谷群国家地质公园的一部分。
太行山脉上的山看上去都很高、很突兀,道路两侧山石不时呈现出赭黄和暗褐的颜色,植被时疏时密,跟随季节变化多端。
天梯山原名叫“石门山”,海拔只有500多米,山脚下有个“金水洞”,是山肚里流出的暗河。
金水洞被称为华北第一水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岩溶洞。
暗河的水清冽异常,要想看到这些由数亿年洞顶雨水冲刷,或地下水侵蚀形成的自然奇观,登山者须先从洞中穿过。
我们乘船摇摇晃晃地漂向金水洞,洞中泉水清澈,像大块碧绿的丝绸缓缓向后退去,灯光映照着洞壁,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盾、石瀑布、石钟乳,千姿百态,五彩缤纷。
船夫叮嘱大家坐稳了,并说起了天梯山的故事。
原来,南宋抗金名将牛皋就是山脚下人。
据宋史记载,徽宗年间,牛皋的父母、兄长都参加了忠心报国的八字军,后因叛军出卖,牛皋的父亲和兄长战死疆场。
为了报仇,其母领牛皋访天下名师,跟随岳飞抗金,屡立战功。
据民间传说,岳飞冤死后,牛皋弃官回到家乡继续抗金,金兀术第五次入侵中原的时候,被牛皋骑在脖子上气死。
后人为纪念牛家的抗金业绩,便把山下的西会村改为牛家庄。
天梯山的古洞群,要多灵气就有多灵气,几乎每一个古洞都有仙人故
事和美丽传说。
400多米的水路对这
个天天在洞中撑船的人来说,恰好是
一则故事的长度。
故事刚结束,眼前一阵光亮,船已靠岸,紧接着,我们便来到幽暗潮湿的洞中行走旱路。
洞道时高时低,有时需要下坡行走,有的行走
悦玩. All Rights Reserved.
悦玩
洞则高达数丈,要登旋梯攀爬
而上。
我踏着一层层螺旋阶梯
向上时很累,汗水顺
着脸颊滴落,四处攀
扶的手心里都是泥
浆,直到走出古洞,看
到满眼的绿色,疲惫
才一扫而光。
登临长寿峰
转到山背就是徘
徊洞遗址了,穿过“直上云霄”的山
门,这里的石阶步道就像是从云间直
接垂下的“天梯”,陡且窄,直达山顶,
望不见尽头。
登上高崖,看见天梯山
的傍崖石阶如同空中栈道似的悬在半空,如果不是有铁栏杆围着,人的视线都会跌落山谷。
徘徊洞长百余米,洞内宽大幽深,大小支洞纵横交错,左右相互贯通,其石壁上的宋代石刻、抗金义军所修的栈道、寨门等遗迹至今保存完好,让游客感受到了穿越千古的神秘。
佛爷洞洞口的西壁上雕刻着石佛,是宋代靖康二年所刻。
据宋史考证,当年金兵入侵中原,赵构率兵来邢台抗金,为安全起见,赵构的家眷就藏在洞中。
一条步云桥把徘徊洞和佛爷洞连在一起,不时有调皮的孩子从桥这头飞奔到那头,惹得走在桥上的人们惊慌失措。
从桥上向下望,山峦起伏,绿野村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色。
登上天梯山主峰的长寿峰峰顶,凉风习习拂面而来,此刻的天梯山如同仙境。
长寿峰俗称金顶,金顶上金石、玉石、雨花石储量丰富,山顶一侧
裸露着一块巨石,矗立在绿荫掩映之
中。
巨石上镶嵌一张藏宝图,石纹
盘结宛若天书,意象鲜明,引人注
目,猛一看杂乱无章,仔细一瞧却是
神工杰作。
“南坡至北坡,金子一大
锅,谁能解开谜,便是得宝者”的
顺口溜流传至今,引得无数游人跃
跃欲试,总想解开“藏宝图”的谜
团。
我也免不了俗,和文友苦思冥
想,却依然无功而返。
或许,谜就是
谜,如果能随意破解,也不可能称之
为“谜”了。
巧遇下山滑道
从天梯山下来,为了不原路返
回,同行的人推荐我们坐滑道。
滑道
两边都是水泥墙,边缘是用光滑竹条
连接的,滑道地面是大理石,依山势
往下铺就。
两个老妇人守在滑道口,
看到有生意来了,特热情。
老妇人找
来了两块类似皮匠穿的麻
布褥子,热心地给我绑在
腰间,并把两只裤脚扎得
很紧,然后又细心地帮我
把头发盘到头上,并交待:
滑快了用双脚抵住两边墙
壁,弓起膝盖可当刹车,
防止前后人相撞。
很快,我扶着滑道两
边把手,坐进滑道凹槽,
伸直双腿,想象自己坐的
是阿拉丁神毯,眼睛一
闭,就滑了下去。
然而,这
个滑道并没有我想象的那
么具有神力,滑到50米就
卡住了,腿与脚根本不听使唤,我必
须铆足力气像划船似的扒拉两臂,才
慢慢滑下去。
折腾了老半天,我才到
达了山脚下。
天梯山山脚下到处都是卖酸枣
面的,因为野酸枣是太行山区的特
产,山里人家把野酸枣磨成粉,制作
成面块,样子像麦芽糖块,现场用刀
切成片给人品尝。
紫红的一小块,酸
酸甜甜的,很开胃。
山里人的日子像
此地的酸枣面一样,方寸间散发着烟
火味道,让我无端对这座山生出了
亲切之感。
卖酸枣面的小贩也会
讲故事,不管是妇女还是老人,见
到上山的游客就主动唠嗑,开讲八百
年前的抗金英雄牛皋是如何据守天
梯山的,仿佛天梯山是大自然给他们
的恩赐。
不得不说,牛皋如同天梯山
之魂,护佑着太行山脉上这片美丽的
洞天福地。
(编辑邢多多*****************)
行走
61
. All Rights Reserved.
风流一代·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