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四肢关节查体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注意肩和肩胛骨的高度,并在后方,两侧对比。肩呈圆弧形,脱位 后可变为方形,故称 方肩。
先天性高肩胛患者患侧明显高于健侧。 斜方肌瘫痪表现为垂肩,肩胛骨内上角稍升高。 前锯肌瘫痪向前平举上肢时表现为翼状肩胛。
正面观;注意观察有无
A.胸锁关节突出 B.锁骨畸形C肩锁关节 脱位D三角肌萎缩 (废用性或腋神经损伤)
膝关节检查--特殊检查
抽屉试验
踝关节检查--视诊
• 踝关节由胫骨与腓骨下段和距骨所组成,但在功能 上,它与其下的距骨下关节和跗间关节有关联。除 踝关节的背屈和跖屈活动外,距骨下关节有内旋、 外旋、内翻和外旋活动,跗骨间关节有内收和外展, 形成一个旋转关节。由于胫骨与腓骨远端不在一个 平面,腓骨外髁偏后,所以足站立时,偏向外旋。
• 将手放在身后,可测量桡骨茎突至C7棘突的距离, 两侧可作比较,这是测量上肢全长的方法。对肩关 节脱位病例,可测量肩峰至肱骨外上髁的距离,脱 位侧将缩短。
肘关节检查--视诊
• 注意鹰嘴突、肱骨内上髁和肱骨外上髁之间的关系, 以确认肘关节的解剖关系:当屈至90度时,三点呈 等边三角,在完全伸直时,三点呈一直线。前臂伸 直于完全旋前位时、上臂与前臂呈一直线;当旋后 伸直时,可见10-15度外翻角,称为携物角。此外, 应注意桡骨头的形状和位置。
4.角度测量:主要测量各关节主动与被动运动的角 度
5.畸形疾患的测量:肘内翻或肘外翻:上肢伸直前 臂旋后位测量上臂与前臂所成角度。 膝内翻:两内 踝并拢,测量两膝间距离。膝外翻:两股骨内踝并 拢,测量两内踝距离
第五步 叩诊:
主要检查有无叩击痛 1.轴向叩击痛 2.棘突叩击痛 3.脊柱间接叩痛 4.神经干叩击痛(Tinel征)
• 膝关节的疼痛,要排查髋关节疾病,因为髋关节疾病可刺激闭孔神经 引起膝关节牵涉痛。
• 膝关节持续性疼痛,进行性加重,要考虑膝关节周围肿瘤可能。
膝关节外侧压痛点:
腓骨头处——股二头肌止点炎; 外侧副韧带走行部
股骨外上髁——髂胫束炎,行髂胫束牵伸试验可以进一步确诊; 骨外上髁——腘肌腱止点炎,压痛点在外侧副韧带止点前缘,屈膝位内旋
第四步 量诊:
1.长度测量:将肢体放在对称位置,以骨性 标志为基点进行测量。
测量指标:①躯干长度。颅顶至尾骨端②上 肢长度。肩峰至桡骨茎突尖部或第7颈椎棘 突至桡骨茎突尖部③上臂长度:肩峰至肱骨 外髁④前臂长度:尺骨鹰嘴至尺骨茎突或桡 骨小头至桡骨茎突⑤下肢长度:髂前上棘至 内踝尖或脐至内踝尖⑥股骨长度:股骨大转 子顶点到外侧膝关节缝或髂前上棘至股骨内 踝⑦胫骨长度:内侧膝关节缝至内踝尖⑧腓 骨长度:腓骨小头至外踝
另一常见病损是腕三角纤维软骨破裂,使下尺桡关 节松动。
腕关节结核和类风湿关节炎表现为全关节肿胀。 腕背皮下半球形肿物多为腱鞘囊肿。
月骨脱位后腕背或掌侧肿胀,握拳时可见第三掌骨 头向近侧回缩(正常时较突出)
腕关节检查--动诊
腕关节检查--量诊
桡骨茎突应比尺骨头低1.5cm, 其联线与第三掌骨垂 直的轴线呈10-15度角。 桡骨纵轴与第一掌骨纵轴应 平行,如此可形成正常的桡尺偏。
第二步 触诊
1.压痛:部位深度、范围、程度和性质 2.各骨性标志有无异常,检查脊柱有无
侧弯可用棘突滑动触诊法 3.有无异常活动及骨擦感 4.局部温度和湿度,双侧对比 5.包块:部位、硬度、大小、活动度、
与临近组织的关系以及有无波动感 6.肌肉有无痉挛或萎缩
第三步 动诊
包括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和异常运动,并注意分析 活动与疼痛的关系
腕关节检查--叩诊
❖ 第三掌骨纵轴叩击痛(桡偏)——多提示舟状骨骨 折
❖ 第四掌骨纵轴叩击痛(尺偏)——多提示月状骨骨 折
❖ 中指轴向叩击痛——多提示月状骨坏死
腕关节检查--特殊检查
Finkelscin试验:患者拇指握于掌心,使腕关节被动尺 偏,桡骨茎突处疼痛者为阳性,为桡骨茎突狭窄性 腱鞘炎典型表现。
肘关节检查--视诊(外形)
肘关节检查--触诊
• 当肘屈至90度时,旋转前臂,可在肱骨外上髁下感 到桡骨头旋动。在肘后,可摸到肱骨外上髁、肱骨 内上髁和鹰嘴突。
• 肱骨外上髁炎时,在外上髁处有局部明显压痛。
肘关节检查--动诊
在肘关节完全伸直时,做内外翻试验,出现异常的侧 方运动,则考虑肘关节侧副韧带断裂或内、外上髁 骨折。
膝关节内侧压痛点
胫骨结节内侧部——鹅足止点炎,鹅足滑囊炎,屈膝抗阻试验阳性; 内侧副韧带走行部——内侧副韧带损伤; 胫骨平台后内侧部——半膜肌止点炎。 关节线平面——半月板损伤,关节囊韧带损伤,局限性滑膜炎。
膝关节检查--动诊
膝关节检查--量诊
膝关节周径可在髌骨中部和髌骨下极缘进行测量。
膝关节检查--特殊检查
髋关节慢性感染时,常呈屈曲内收畸形。 髋关节后脱位时,常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 股骨颈及粗隆间骨折时,患肢常呈外旋畸形。
髋关节检查--触诊
检查压痛点,有否肿胀和肌痉挛,特别是内收肌痉 挛,是髋关节疾病的早期表现。
髋关节感染性疾病局部多有红肿,发热和压痛。 外伤性脱位的患者可有明显的局部不对称性突出。 骨盆分离挤压征对骨盆骨折有诊断意义。
抗阻试验阳性。
膝关节前侧压痛点
髌骨上缘——股四头肌止点病,90° 伸膝抗阻试验阳性; 髌骨尖及髌韧带——髌尖炎和髌腱周围炎,伸膝抗阻试验阳性; 胫骨结节——胫骨结节骨软骨炎; 髌骨内侧缘——髌骨半脱位或者习惯性髌骨脱位; 髌骨内侧——内侧滑膜皱襞综合症; 髌骨两侧至胫骨内外髁——伸膝筋膜炎,伸膝抗阻试验阳性。 髌韧带两侧——髌下脂肪垫炎。
侧面观注意观察有无 关节肿胀,提示感染 或炎症反应的存在
后面观:肩胛骨形态和位置; 颈部皮肤;有无翼状肩(前 锯肌瘫痪)
观察有无肿胀,双侧是 否对称
肩关节检查--触诊
应明确孟肱关节、肩锁关节和胸锁关节的稳定性。可在皮下摸到锁骨的 全长;在病人后方检查时,可作两侧比较。肩胛骨的喙突端、肩峰端 与肱骨大结节形成正常的肩三角,可用以检查肩关节的正常关系。若 有骨:
2.周径测量 要求两侧肢体取相对应的同一水平测量 比较,若有肌萎缩或肿胀应选择表现最明显的平面 测量,并观察其随时间推移的变化情况
3.轴线测定:正常人站立时背面相,枕骨粗隆垂线 通过颈、胸、腰、骶椎棘突以及两下肢间;前臂旋 前位伸肘时上肢呈一直线,旋后位即成10-20°的肘 外翻(提携角);下肢伸直时髂前上棘与第1,2趾 间连线经过髌骨中心前方
膝关节检查--触诊
• 由于膝关节较表浅,轻度肿胀或关节内积液可被早期察觉。常用检
查方法为浮髌试验。 • 触诊顺序为先检查膝前方,如股四头肌、髌骨、髌腱和胫骨结节的
关系,然后在附卧位检查膝关节后方,在屈曲位检查外侧的股二头肌 腱、内侧的半腱肌腱、半膜肌腱有否压痛或挛缩。
• 髌骨前方出现囊性肿物,多为髌前滑囊炎。膝前外侧有囊性肿物,多 为半月板囊肿。膝后部的肿物,多为腘窝囊肿。关节间隙的压痛点考 虑半月板的损伤。内侧副韧带的压痛点多在股骨内髁结节处,外侧副 韧带的压痛点在腓骨小头上方。髌骨上方的压痛点代表髌上囊的病灶。
肩部常见的压痛点 结节间沟——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肱骨大结节——冈上肌腱损伤
肩关节检查—动诊 量诊:包括内收、外展、 前屈、后伸、内旋、外旋
肩关节检查--特殊检查
Dugas征 :见于肩关节脱位。 痛弧:冈上肌腱有病损时,在肩外展60°~120°范
围内有疼痛,在此范围以外则无疼痛。
肩关节检查—量诊
查体的注意事项
一、查体前应仔细询问病史,得到有关疾病和损伤 的初步印象,提出相应的特殊检查,以证实或否定 病史和理学检查的结果,明确病情、病理做出诊断, 进行治疗,推断预后。
二、病痛部位的显露,必要时需要显露整个身体。 检查女病人时需要女性工作者陪同下检查,患者的 乳房和会阴部需要遮挡。
三、一般按照视、触、动、量、叩诊顺序检查。
髋关节检查--叩诊
髋部有骨折或炎症时,在大粗隆或在下肢伸直位叩 击足跟部时,出现髋关节疼痛。
髋关节检查--特殊检查
滚动试验—急性髋关节炎 “4”字试验—骶髂关节极髋关节内有病变或内收肌
痉挛、 Thomas sign—见于髋部病变和腰肌痉挛。 Trendelenburg test(单足独立试验)—见于臀中、小肌
肌力检查
肌力评级标准:
0 肌力完全消失,无活动。 1 肌肉能收缩,关节不活动。 2 肌肉能收缩,关节稍有活动,但不能对抗肢体重力。 3 能对抗肢体重力使关节活动,但不能抗拒外来阻力。 4 能对抗外来阻力使关节活动,但肌力较弱。 5 正常肌力。
反射检查--浅反射
反射检查--深反射
肩关节检查--视诊
浮髌试验
膝关节检查--特殊检查
侧方应力试验
膝关节检查--特殊检查
轴移试验
膝关节检查--特殊检查
麦氏试验:患者仰卧位,检查者一手按住患膝,另 一手握住踝部,将膝完全屈曲,足踝抵住臀部,然 后将小腿极度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逐渐伸直, 在伸直过程中出现膝关节线处疼痛或响声,则考虑 半月板病变。
四、先检查健侧、然后查患侧。遇有病痛处,先远 后近。
五、进行局部检查时,应对全身情况进行观察。
六、应从患者自己运动开始,了解患者运动幅度, 受限范围,疼痛点等,再由医生进一步检查。
第一步 视诊
1、除从各个侧面和各种不同体位仔细观察躯干和四 肢的姿势、轴线及步态有无异常外,局部还应观察: 皮肤有无发红、发绀、色素沉着、发亮或静脉曲张 软组织有无肿胀或淤血 肌肉有无萎缩或肌纤维颤动 有无包块,颜色如何 瘢痕、创面、窦道、分泌物及其性质 伤口的形状与深度,有无异物残留及活动性出血 局部包扎和固定情况 有无畸形,如肢体长短、粗细或成角畸形
肘关节检查--量诊
• 肘完全伸直时,前臂旋后,可测量上臂轴线与前臂 轴线所形成的携物角度数,两者比较。
肘关节检查--特殊检查
Mills征:患者肘部伸直,腕部屈曲,将前臂旋前时, 肱骨外上髁处疼痛为阳性,见于肱骨外上髁炎。
腕关节检查--视诊
• 常用的体表标志有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与拇长 展肌之间的正常凹陷,称鼻烟窝,以及尺骨头的向 背侧的正常隆突。鼻烟窝的基底部为舟状骨,因此 舟状骨的骨折或病变将引起凹陷消失。
麻痹,髋关节脱位及陈旧性股骨颈骨折。 Allis sign(艾利斯征)—髋关节脱位、股骨或胫骨短
缩。 望远镜试验--多见于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检查--特殊检查
髋关节检查--特殊检查
Allis sign(艾利斯征)
髋关节检查—特殊检查
膝关节检查--视诊
膝关节于伸直位时,髌骨两侧可有轻度凹陷,若有积液或增厚,则凹 陷消失,股四头肌萎缩是下肢废用时最早见的体征,可用周径测量了 解萎缩程度。在正常状态,两膝的股骨内髁和两侧的胫骨内踝伸直时 相接触,若两侧股骨内髁分开,则为膝内翻,若两胫骨内髁分开,则 为膝外翻。
主动运动:肌力检查;关节主动运动功能检查;角 度测量法(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中立位0度法)
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方向相同的被动运动,一般 先检查主动运动,再检查被动运动,然后进行比较; 非主动运动活动的被动方向,包括沿肢体纵轴的牵 拉、挤压活动及侧方牵挤活动,观察有无疼痛及异 常活动
异常活动:关节强直,运动功能完全丧失;关节运 动范围减小,见于肌肉痉挛或与关节相关联的软组 织挛缩;关节运动范围超常,见于关节囊破坏,关 节囊及支持韧带过度松弛和断裂;假关节活动,见 于肢体骨折不愈或骨缺损
髋关节检查--动诊
髋关节检查--量诊
Shoemaker线(髂转线):正常时,大转子尖与髂前上棘的连线延伸,在脐上 与腹中线相交,大转子上移后,该延线与腹中线相交在脐下。
Nelaton 线(髂坐线):患者侧卧并半屈髋,在髂前上棘和坐骨结节间画线,正 常时此线通过大转子尖。
Bryant三角:患者仰卧,从髂前上棘垂直向下活向大转子尖各画一线,再从大 转子尖向近侧画一水平线,构成一三角形,大转子上移时底边比健侧缩短。
腕关节尺侧挤压试验:腕关节中立位,使之被动向 尺侧偏并挤压,下尺桡关节疼痛为阳性。见于腕三 角软骨损伤或尺骨茎突骨折。
髋关节检查--视诊
充分显露双侧髋关节,对比髋的前、后和侧方,有 无畸形和肿胀,肢体有无长短,肌有无萎缩。同时 检查病人的站立姿势和步态。观察股骨大转子的高 度,臀部、膝和足的位置。
先天性高肩胛患者患侧明显高于健侧。 斜方肌瘫痪表现为垂肩,肩胛骨内上角稍升高。 前锯肌瘫痪向前平举上肢时表现为翼状肩胛。
正面观;注意观察有无
A.胸锁关节突出 B.锁骨畸形C肩锁关节 脱位D三角肌萎缩 (废用性或腋神经损伤)
膝关节检查--特殊检查
抽屉试验
踝关节检查--视诊
• 踝关节由胫骨与腓骨下段和距骨所组成,但在功能 上,它与其下的距骨下关节和跗间关节有关联。除 踝关节的背屈和跖屈活动外,距骨下关节有内旋、 外旋、内翻和外旋活动,跗骨间关节有内收和外展, 形成一个旋转关节。由于胫骨与腓骨远端不在一个 平面,腓骨外髁偏后,所以足站立时,偏向外旋。
• 将手放在身后,可测量桡骨茎突至C7棘突的距离, 两侧可作比较,这是测量上肢全长的方法。对肩关 节脱位病例,可测量肩峰至肱骨外上髁的距离,脱 位侧将缩短。
肘关节检查--视诊
• 注意鹰嘴突、肱骨内上髁和肱骨外上髁之间的关系, 以确认肘关节的解剖关系:当屈至90度时,三点呈 等边三角,在完全伸直时,三点呈一直线。前臂伸 直于完全旋前位时、上臂与前臂呈一直线;当旋后 伸直时,可见10-15度外翻角,称为携物角。此外, 应注意桡骨头的形状和位置。
4.角度测量:主要测量各关节主动与被动运动的角 度
5.畸形疾患的测量:肘内翻或肘外翻:上肢伸直前 臂旋后位测量上臂与前臂所成角度。 膝内翻:两内 踝并拢,测量两膝间距离。膝外翻:两股骨内踝并 拢,测量两内踝距离
第五步 叩诊:
主要检查有无叩击痛 1.轴向叩击痛 2.棘突叩击痛 3.脊柱间接叩痛 4.神经干叩击痛(Tinel征)
• 膝关节的疼痛,要排查髋关节疾病,因为髋关节疾病可刺激闭孔神经 引起膝关节牵涉痛。
• 膝关节持续性疼痛,进行性加重,要考虑膝关节周围肿瘤可能。
膝关节外侧压痛点:
腓骨头处——股二头肌止点炎; 外侧副韧带走行部
股骨外上髁——髂胫束炎,行髂胫束牵伸试验可以进一步确诊; 骨外上髁——腘肌腱止点炎,压痛点在外侧副韧带止点前缘,屈膝位内旋
第四步 量诊:
1.长度测量:将肢体放在对称位置,以骨性 标志为基点进行测量。
测量指标:①躯干长度。颅顶至尾骨端②上 肢长度。肩峰至桡骨茎突尖部或第7颈椎棘 突至桡骨茎突尖部③上臂长度:肩峰至肱骨 外髁④前臂长度:尺骨鹰嘴至尺骨茎突或桡 骨小头至桡骨茎突⑤下肢长度:髂前上棘至 内踝尖或脐至内踝尖⑥股骨长度:股骨大转 子顶点到外侧膝关节缝或髂前上棘至股骨内 踝⑦胫骨长度:内侧膝关节缝至内踝尖⑧腓 骨长度:腓骨小头至外踝
另一常见病损是腕三角纤维软骨破裂,使下尺桡关 节松动。
腕关节结核和类风湿关节炎表现为全关节肿胀。 腕背皮下半球形肿物多为腱鞘囊肿。
月骨脱位后腕背或掌侧肿胀,握拳时可见第三掌骨 头向近侧回缩(正常时较突出)
腕关节检查--动诊
腕关节检查--量诊
桡骨茎突应比尺骨头低1.5cm, 其联线与第三掌骨垂 直的轴线呈10-15度角。 桡骨纵轴与第一掌骨纵轴应 平行,如此可形成正常的桡尺偏。
第二步 触诊
1.压痛:部位深度、范围、程度和性质 2.各骨性标志有无异常,检查脊柱有无
侧弯可用棘突滑动触诊法 3.有无异常活动及骨擦感 4.局部温度和湿度,双侧对比 5.包块:部位、硬度、大小、活动度、
与临近组织的关系以及有无波动感 6.肌肉有无痉挛或萎缩
第三步 动诊
包括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和异常运动,并注意分析 活动与疼痛的关系
腕关节检查--叩诊
❖ 第三掌骨纵轴叩击痛(桡偏)——多提示舟状骨骨 折
❖ 第四掌骨纵轴叩击痛(尺偏)——多提示月状骨骨 折
❖ 中指轴向叩击痛——多提示月状骨坏死
腕关节检查--特殊检查
Finkelscin试验:患者拇指握于掌心,使腕关节被动尺 偏,桡骨茎突处疼痛者为阳性,为桡骨茎突狭窄性 腱鞘炎典型表现。
肘关节检查--视诊(外形)
肘关节检查--触诊
• 当肘屈至90度时,旋转前臂,可在肱骨外上髁下感 到桡骨头旋动。在肘后,可摸到肱骨外上髁、肱骨 内上髁和鹰嘴突。
• 肱骨外上髁炎时,在外上髁处有局部明显压痛。
肘关节检查--动诊
在肘关节完全伸直时,做内外翻试验,出现异常的侧 方运动,则考虑肘关节侧副韧带断裂或内、外上髁 骨折。
膝关节内侧压痛点
胫骨结节内侧部——鹅足止点炎,鹅足滑囊炎,屈膝抗阻试验阳性; 内侧副韧带走行部——内侧副韧带损伤; 胫骨平台后内侧部——半膜肌止点炎。 关节线平面——半月板损伤,关节囊韧带损伤,局限性滑膜炎。
膝关节检查--动诊
膝关节检查--量诊
膝关节周径可在髌骨中部和髌骨下极缘进行测量。
膝关节检查--特殊检查
髋关节慢性感染时,常呈屈曲内收畸形。 髋关节后脱位时,常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 股骨颈及粗隆间骨折时,患肢常呈外旋畸形。
髋关节检查--触诊
检查压痛点,有否肿胀和肌痉挛,特别是内收肌痉 挛,是髋关节疾病的早期表现。
髋关节感染性疾病局部多有红肿,发热和压痛。 外伤性脱位的患者可有明显的局部不对称性突出。 骨盆分离挤压征对骨盆骨折有诊断意义。
抗阻试验阳性。
膝关节前侧压痛点
髌骨上缘——股四头肌止点病,90° 伸膝抗阻试验阳性; 髌骨尖及髌韧带——髌尖炎和髌腱周围炎,伸膝抗阻试验阳性; 胫骨结节——胫骨结节骨软骨炎; 髌骨内侧缘——髌骨半脱位或者习惯性髌骨脱位; 髌骨内侧——内侧滑膜皱襞综合症; 髌骨两侧至胫骨内外髁——伸膝筋膜炎,伸膝抗阻试验阳性。 髌韧带两侧——髌下脂肪垫炎。
侧面观注意观察有无 关节肿胀,提示感染 或炎症反应的存在
后面观:肩胛骨形态和位置; 颈部皮肤;有无翼状肩(前 锯肌瘫痪)
观察有无肿胀,双侧是 否对称
肩关节检查--触诊
应明确孟肱关节、肩锁关节和胸锁关节的稳定性。可在皮下摸到锁骨的 全长;在病人后方检查时,可作两侧比较。肩胛骨的喙突端、肩峰端 与肱骨大结节形成正常的肩三角,可用以检查肩关节的正常关系。若 有骨:
2.周径测量 要求两侧肢体取相对应的同一水平测量 比较,若有肌萎缩或肿胀应选择表现最明显的平面 测量,并观察其随时间推移的变化情况
3.轴线测定:正常人站立时背面相,枕骨粗隆垂线 通过颈、胸、腰、骶椎棘突以及两下肢间;前臂旋 前位伸肘时上肢呈一直线,旋后位即成10-20°的肘 外翻(提携角);下肢伸直时髂前上棘与第1,2趾 间连线经过髌骨中心前方
膝关节检查--触诊
• 由于膝关节较表浅,轻度肿胀或关节内积液可被早期察觉。常用检
查方法为浮髌试验。 • 触诊顺序为先检查膝前方,如股四头肌、髌骨、髌腱和胫骨结节的
关系,然后在附卧位检查膝关节后方,在屈曲位检查外侧的股二头肌 腱、内侧的半腱肌腱、半膜肌腱有否压痛或挛缩。
• 髌骨前方出现囊性肿物,多为髌前滑囊炎。膝前外侧有囊性肿物,多 为半月板囊肿。膝后部的肿物,多为腘窝囊肿。关节间隙的压痛点考 虑半月板的损伤。内侧副韧带的压痛点多在股骨内髁结节处,外侧副 韧带的压痛点在腓骨小头上方。髌骨上方的压痛点代表髌上囊的病灶。
肩部常见的压痛点 结节间沟——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肱骨大结节——冈上肌腱损伤
肩关节检查—动诊 量诊:包括内收、外展、 前屈、后伸、内旋、外旋
肩关节检查--特殊检查
Dugas征 :见于肩关节脱位。 痛弧:冈上肌腱有病损时,在肩外展60°~120°范
围内有疼痛,在此范围以外则无疼痛。
肩关节检查—量诊
查体的注意事项
一、查体前应仔细询问病史,得到有关疾病和损伤 的初步印象,提出相应的特殊检查,以证实或否定 病史和理学检查的结果,明确病情、病理做出诊断, 进行治疗,推断预后。
二、病痛部位的显露,必要时需要显露整个身体。 检查女病人时需要女性工作者陪同下检查,患者的 乳房和会阴部需要遮挡。
三、一般按照视、触、动、量、叩诊顺序检查。
髋关节检查--叩诊
髋部有骨折或炎症时,在大粗隆或在下肢伸直位叩 击足跟部时,出现髋关节疼痛。
髋关节检查--特殊检查
滚动试验—急性髋关节炎 “4”字试验—骶髂关节极髋关节内有病变或内收肌
痉挛、 Thomas sign—见于髋部病变和腰肌痉挛。 Trendelenburg test(单足独立试验)—见于臀中、小肌
肌力检查
肌力评级标准:
0 肌力完全消失,无活动。 1 肌肉能收缩,关节不活动。 2 肌肉能收缩,关节稍有活动,但不能对抗肢体重力。 3 能对抗肢体重力使关节活动,但不能抗拒外来阻力。 4 能对抗外来阻力使关节活动,但肌力较弱。 5 正常肌力。
反射检查--浅反射
反射检查--深反射
肩关节检查--视诊
浮髌试验
膝关节检查--特殊检查
侧方应力试验
膝关节检查--特殊检查
轴移试验
膝关节检查--特殊检查
麦氏试验:患者仰卧位,检查者一手按住患膝,另 一手握住踝部,将膝完全屈曲,足踝抵住臀部,然 后将小腿极度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逐渐伸直, 在伸直过程中出现膝关节线处疼痛或响声,则考虑 半月板病变。
四、先检查健侧、然后查患侧。遇有病痛处,先远 后近。
五、进行局部检查时,应对全身情况进行观察。
六、应从患者自己运动开始,了解患者运动幅度, 受限范围,疼痛点等,再由医生进一步检查。
第一步 视诊
1、除从各个侧面和各种不同体位仔细观察躯干和四 肢的姿势、轴线及步态有无异常外,局部还应观察: 皮肤有无发红、发绀、色素沉着、发亮或静脉曲张 软组织有无肿胀或淤血 肌肉有无萎缩或肌纤维颤动 有无包块,颜色如何 瘢痕、创面、窦道、分泌物及其性质 伤口的形状与深度,有无异物残留及活动性出血 局部包扎和固定情况 有无畸形,如肢体长短、粗细或成角畸形
肘关节检查--量诊
• 肘完全伸直时,前臂旋后,可测量上臂轴线与前臂 轴线所形成的携物角度数,两者比较。
肘关节检查--特殊检查
Mills征:患者肘部伸直,腕部屈曲,将前臂旋前时, 肱骨外上髁处疼痛为阳性,见于肱骨外上髁炎。
腕关节检查--视诊
• 常用的体表标志有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与拇长 展肌之间的正常凹陷,称鼻烟窝,以及尺骨头的向 背侧的正常隆突。鼻烟窝的基底部为舟状骨,因此 舟状骨的骨折或病变将引起凹陷消失。
麻痹,髋关节脱位及陈旧性股骨颈骨折。 Allis sign(艾利斯征)—髋关节脱位、股骨或胫骨短
缩。 望远镜试验--多见于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检查--特殊检查
髋关节检查--特殊检查
Allis sign(艾利斯征)
髋关节检查—特殊检查
膝关节检查--视诊
膝关节于伸直位时,髌骨两侧可有轻度凹陷,若有积液或增厚,则凹 陷消失,股四头肌萎缩是下肢废用时最早见的体征,可用周径测量了 解萎缩程度。在正常状态,两膝的股骨内髁和两侧的胫骨内踝伸直时 相接触,若两侧股骨内髁分开,则为膝内翻,若两胫骨内髁分开,则 为膝外翻。
主动运动:肌力检查;关节主动运动功能检查;角 度测量法(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中立位0度法)
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方向相同的被动运动,一般 先检查主动运动,再检查被动运动,然后进行比较; 非主动运动活动的被动方向,包括沿肢体纵轴的牵 拉、挤压活动及侧方牵挤活动,观察有无疼痛及异 常活动
异常活动:关节强直,运动功能完全丧失;关节运 动范围减小,见于肌肉痉挛或与关节相关联的软组 织挛缩;关节运动范围超常,见于关节囊破坏,关 节囊及支持韧带过度松弛和断裂;假关节活动,见 于肢体骨折不愈或骨缺损
髋关节检查--动诊
髋关节检查--量诊
Shoemaker线(髂转线):正常时,大转子尖与髂前上棘的连线延伸,在脐上 与腹中线相交,大转子上移后,该延线与腹中线相交在脐下。
Nelaton 线(髂坐线):患者侧卧并半屈髋,在髂前上棘和坐骨结节间画线,正 常时此线通过大转子尖。
Bryant三角:患者仰卧,从髂前上棘垂直向下活向大转子尖各画一线,再从大 转子尖向近侧画一水平线,构成一三角形,大转子上移时底边比健侧缩短。
腕关节尺侧挤压试验:腕关节中立位,使之被动向 尺侧偏并挤压,下尺桡关节疼痛为阳性。见于腕三 角软骨损伤或尺骨茎突骨折。
髋关节检查--视诊
充分显露双侧髋关节,对比髋的前、后和侧方,有 无畸形和肿胀,肢体有无长短,肌有无萎缩。同时 检查病人的站立姿势和步态。观察股骨大转子的高 度,臀部、膝和足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