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常见的物质_常见的化合物_酸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考2022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常见的物质_常见的化合物_酸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
酸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题专训
1、
(2019金华.中考模拟) 小明设计了右图 1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为分离A装置中反应排出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他又设计了右图 2所示的装置(铁架台、铁夹等固定用装置已略去, a、b为活塞)。
请回答:
(1)实验前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并检验气体的纯度,再对图1装置进行加热,加热前还要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
,应该对图2装置进行怎样的操作?________。
(2)为分离得到CO和CO
2
(3)对于 A装置中反应后得到的红色固体(此时氧化铜已全部反应完),小明又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氧化铜经一氧化碳还原不仅能生成铜,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氧
O)。
化亚铜(化学式为 Cu
2
O 是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Cu2+和 Cu。
②Cu
2
【提出猜想】:氧化铜经一氧化碳还原所得到的红色固体中除 Cu 外还可能含有O。
Cu
2
【进行实验】:小明设计了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取少量该红色固体放入盛有________的试管中,振荡
实验现象及结论
(2017浙江.中考模拟) 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请你利用图中所给药品和他们一起进行研究。
(1)实验后得到红色溶液的是________(填试管序号,下同);有盐和水生成的实验是________;
(2)实验中有明显现象产生,最终得到无色溶液,该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实验后某试管内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继续向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试管内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当滴加稀盐酸至mg时,静置试管,试管内上层清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
3、
(2016滨江.中考模拟) 医学上经常用硫酸亚铁糖衣片给贫血患者补铁.某兴趣小组对这种糖衣片产生了兴趣,打算对药片的糖衣所起作用等问题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硫酸亚铁糖衣片中糖衣的作用是什么?
【查阅资料】a.亚铁离子遇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易被氧化成铁离子;
沉淀;
b.亚铁盐溶于水时,会水解产生少量氢氧根离子而产生Fe(OH)
2
c.硫酸亚铁晶体加热会失去结晶水,高温会继续分解产生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SO
2
(1)【提出猜想】药片糖衣的作用除了包装药物外,还可能是________ (2)【探究一】利用废水回收铜,制备硫酸亚铁晶体并观察其在空气中的变化推断糖衣的作用.
实验中硫酸亚铁溶液中没有浑浊出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探究二】某硫酸亚铁晶体(FeSO
4•xH
2
O)热分解研究
Ⅰ.该兴趣小组同学称取ag硫酸亚铁晶体样品按图1高温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对所得产物进行探究,并通过称量装置B质量测出x的值.
①硫酸亚铁晶体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固体呈红棕色,放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得到黄色溶液;装置B中硫酸铜粉末变蓝,质量增加12.6g;装置C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实验中要持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
③小明从理论上分析得出硫酸亚铁晶体分解还生成另一物质SO
3
.
Ⅱ.某研究所利用SDTQ600热分析仪对硫酸亚铁晶体(FeSO
4•xH
2
O)进行热分解,
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固体质量﹣﹣分解温度的关系图如图2.
①图2中T
3至T
4
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②计算FeSO
4•xH
2
O中的x为________.
4、
(2016杭州.中考模拟) 小刚、小强和小柯三位同学想利用氧化铜、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来制取氢氧化铜,他们各自独立进行实验:第一步,取氧化铜粉末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再在酒精灯上加热;第二步,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三支试管中均没有出现预料中的蓝色絮状沉淀:小刚的试管中是黑色浑浊;小强的试管中是蓝色溶液;小柯的试管中虽然出现过少量蓝色沉淀但又马上变成了黑色沉淀.于是三位同学开始探究实验失败的原因,经过一番讨论和观察他们认为与反应物的量和反应的条件有关系.
(1)小刚的试管中是________加得太多导致溶液变成黑色浑浊.
(2)小强的试管中是稀硫酸过量,如果让你继续完成他的实验,最简便的操作是________;
(3)小柯的试管中曾经出现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后来由于溶液温度较高而分解成两种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
(2016杭州.中考模拟) 由含铜废料制铜的一种方案是:
(1)写出下列步骤中的化学方程式:步骤Ⅲ:________.步骤V:________.(2)步骤Ⅱ后形成的蓝色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3)上述方案中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步骤是________.
6、
(2016西湖.中考模拟) FeCl
3
溶液可用作催化剂和外伤止血剂.某实验兴趣小组
利用 FeCl
3腐蚀电路铜板后的溶液(主要成分为 FeCl
2
、CuCl
2
)进行了氯化铁回
收实验.该实验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进行了尝试.
【阅读资料】不同金属氢氧化物可以在不同的 pH 范围内从溶液中沉淀析出,工业上利用调节溶液 pH 的方法,使金属氢氧化物依次沉淀,结合过滤等操作,进行物质分离.
表是氢氧化铁与氢氧化铜开始沉淀与沉淀完全的 pH
Fe(OH)
3Cu(OH)
2
开始沉淀的 pH 1.9 4.7
沉淀完全的 pH 3.2 6.7
,使溶液 pH 增大到所需范围,请写出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你认为步骤 b 调节溶液的 pH 到________(填数值范围)比较合适.
(2)实验中,步骤 d 加稀盐酸前,因缺少________(填操作名称),而使获得的氯化铁溶液不纯.
(3) FeCl
3溶液容易生成 Fe(OH)
3
发生变质,在保存 FeCl
3
溶液时,常向 FeCl
3
溶液中加入某种酸,以防止 FeCl
3
溶液变质,你认为选用(用字母表示)最合理.
A . 稀硝酸
B . 稀硫酸
C . 稀盐酸
D . 稀醋酸
7、
(2016丽水.中考真卷)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科学课堂的精髓,借助科学实验现象如溶液颜色变化、沉淀的生产或沉淀、气体逸出等,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化学反应
是否发生.
(1)稀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可以直接观察现象来确认.如图甲,实验中
________的现象出现,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铜能发生化学反应;
(2)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可借助酸碱指示剂使反应现象外显可见.如图乙,通过观察________现象,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向.本实验选用无色酚酞试液比选用紫色石蕊试液更合适的原因是
________
8、
(2015丽水.中考真卷) 科学实验方案是根据特定实验目的而设计的。
在学习了“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知识后,进一步了解到“盐酸能电离产生H+和Cl-,氯化钠能电离产生Na+和Cl-”。
为深入研究某一问题,小科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请回答:
(1)往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后,乙试管中的溶液将变为
________色;
(2)小科设计的实验方案研究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
9、
(2014义乌.中考真卷) 在做锌与稀硫酸反应实验时,小丽同学发现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化学反应的快慢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分三次取足量的相同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大小、形状、质量相同的锌粒进行反应。
实验数据记录如
实验编号 1 2 3
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10% 10% 20%
溶液温度/℃反应前20 30 20
1)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锌与稀硫酸反应
________ 有关。
2) 同学们发现3次实验过程中总是开始阶
段产生气泡逐渐变快,一定时间后逐渐变慢至停止。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锌与稀硫酸反应开始阶段产生气泡变快的决定因素是________ 。
(3) 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的原因________ 。
10、
(2020杭州.中考模拟) 民间有“菠菜、豆腐不宜同食”的说法。
某化学兴趣小组针对此说法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菠菜含有丰富的铁、草酸盐、碳酸盐等;②草酸钙(CaC 2O 4)不溶
于水,不易被人体吸收;③醋酸不与草酸钙反应,但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等。
(1) 【提出猜想】“菠菜、豆腐不宜同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 【实验探究】加入足量CaCl 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3) 已知气体C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醋酸的化学式可简写为HAc 。
写出步骤④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4) 白色沉淀B 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11、
(2020杭州.中考模拟) 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1:可能不相等; 猜想2:可能相等。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组 乙组
反应后 26 37 28 反应所需时间 长 较短 较短
实验方案(反应后略)
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右偏转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天平指针没有偏
转
结论猜想1正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猜想2正确
【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溢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
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密闭中进行。
【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从另外两种装置中任选一种指出其不足________。
12、
(2020萧山.中考模拟) 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为分离A装置中反应排出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他又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铁架台、铁夹等固定用装置已略去,a、b为活塞)。
请回答:
(1)实验前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并检验气体的纯度,再对图甲装置进行加热,加热前还要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
(2)为分离得到CO和CO
2
,应该对图乙装置进行怎样的操作?________。
(3)对于A装置中反应后得到的红色固体(此时氧化铜已全部反应完),小明又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氧化铜经一氧化碳还原不仅能生成铜,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氧
化亚铜(Cu
2O);②Cu
2
O是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Cu2+和Cu。
【提出猜想】:氧化铜经一氧化碳还原所得到的红色固体中除Cu外还可能含有Cu
2
O。
【进行实验】:小明设计了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取少量该红色固体放入盛有________的试管中,振荡
实验现象及结论 ________
13、
(2020城.中考模拟) 建筑工程制图时,需要亮绿色的K
3[Fe(C
2
O
4
)
3
]·3H
2
O(三草
酸合铁酸钾)晶体做感光剂,这种晶体在一定温度下才会分解。
为了探究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热分解产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步骤观察现象
1 装置A 亮绿色晶体变成白色和红棕色固体,玻璃管壁上有小水
珠
2 装置B、F 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
3 装置E 固体变为红色
(1) 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2)反应后将A中固体溶于水,过滤得到红棕色固体和无色溶液,在无色滤液加盐酸产生气泡,推测无色滤液可能含有________;
(3)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分解产物有________;
(4)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
14、
(2020金华.中考真卷) 某兴趣小组对“稀盐酸与石灰石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展开了系列实验(稀盐酸与石灰石中杂质不反应)。
【实验操作】取一块状石灰石于试管中,往试管中加入5毫升稀盐酸。
【实验现象】①开始时固体表面有大量气泡;②反应停止后,试管底部有块状固体残留、固体表面无气泡;③试管内溶液无色。
(1)【初步分析】反应停止后,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进行初步判断,得出了石灰石没有反应完的结论。
支持该同学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填上述实验现象的序号)。
(2)【小组讨论】大家讨论后认为,要判断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可以从液体和固体两条途径进行探究:一是探究残留液体中是否还有盐酸;二是探究残留块状固体中是否还有碳酸钙。
【继续探究】对原残留液体是否还有盐酸的探究,有同学取原残留液体,滴加AgNO
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于是根据这一现象,得出了原残留液体中存在盐酸的结论。
但小金认为根据这一现象是不能得出原残留液中存在盐酸的结论,小金的理由是。
(3)探究原残留液体中是否还有盐酸,真正需要检验的离子是。
(4)探究残留块状固体中是否还有碳酸钙。
小丽取原残留块状固体用水洗净后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出现了的现象,于是得出残留块状固体中还存在碳酸钙。
【实验结论】在原反应结束时,稀盐酸与石灰石没有恰好完全反应,石灰石中碳酸钙有剩余。
15、
(2014杭州.中考真卷) 小明把过量锌粒加入有盐酸的试管中,发现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气体的速度逐渐加快,一段时间后逐渐减慢,最后停止产生气体。
在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也先随之升高,最后下降到室温。
于是,小明设计实验来探究“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盐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
测得实验数据如下:
某金属与同体积盐酸溶液反应实验数据表
盐酸溶液浓度反应开始时酸
溶液的温度
反应开始到2分钟
产生的气体体积
反应结束共产
生气体体积
5% 20℃10mL 60mL 10% 20℃19mL 118mL
15% 20℃28mL 175mL
5% 35℃28mL 60mL
10% 35℃72mL 118mL
15% 35℃103mL 175mL
(1)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盐酸反应,影响金属和酸反应快慢的主要因素有、。
(2)
可以通过比较实验数据来确定金属和酸反应的快慢。
(3)
过量锌粒加入盐酸中,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反应速率逐渐加快,而不是逐渐减慢。
请分析原因。
酸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题答案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11.答案:
12.答案:
13.答案:
14.答案:
15.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