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8 米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学制)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8 米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学制) (1)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理解米的概念,认识米作为长度单位的使用方法和含义;
2.能够用米来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和测量,了解使用尺子、卷尺等测量工具;
3.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掌握米的换算和单位换算的方法;
4.培养学生对于长度的直观感受和实测能力,提高学生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2.1 教学重点
1.掌握米作为长度单位的使用方法和含义;
2.掌握使用尺子、卷尺等长度测量工具的方法;
3.掌握米的换算和单位换算的方法。
2.2 教学难点
1.实验操作的过程及误差控制;
2.米与厘米、千米等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
3.1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米的认知:宣读故事《小兔米的功课》并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认识米的概念和作用;
2.长度测量: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使用尺子、卷尺等长度测量工具的方法;
3.米与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通过实验操作和试题演练,让学生掌握米与厘米、千米等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3.2 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通过宣讲、互动和实验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
2.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验操作和试题演练环节,让学生组成小组共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
4.1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宣读故事《小兔米的功课》,并准备相应的实验操作材料和试题;
2.学生带齐尺子、卷尺等长度测量工具。
4.2 创设情境
1.故事启蒙:教师通过宣读故事《小兔米的功课》并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感受米的概念和作用;
2.实物展示:教室里摆放一些现实生活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比如厘米、毫米等,让学生通过对比,感受米作为长度单位的优越性。
4.3 学习操作
1.长度测量:教师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使用尺子、卷尺等长度测量工具的方法;
2.单位换算:教师通过实验操作、小组探究和试题演练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米与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4.4 课堂总结
1.检查学生个人操作成果和小组合作成果;
2.点名还原学生对米的概念、使用方法和换算方法;
3.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
五、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实验操作的过程和结果,尤其是在涉及到误差控制和测量精度方面。
此外,教师还应该加强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设计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的认知差异和学习需求。
同时,教师还应该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