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
实践研究
摘要:传统文化是我国悠久历史所沉淀下来的精神文明,其中所蕴含的传统
美德需要我们代代将其弘扬、传承。因此,在小学阶段所开展的课程讲学中,将
传统文化进行讲授、传承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通过开设的小学道德与
法治课程,对于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讲解,进而将教材内容以及实践活动的
融合,使文化能够渗透到教学过程当中,为学生的文化素养及道德品质的形成起
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本文将通过激发学生文化情感、整合教材资源、引导学生接
受传统文化熏陶等多样化的策略,进一步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道德与法治的
课堂当中,进而在文化的熏陶下有效帮助学生强化道德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道德与法治
引言:在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充分落实相关素质
教育的理念及要求,创新设计课程环节,进而帮助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然而,要想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效渗透进学习环节,则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逐步
改革优化教学模式,结合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来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感受到民族文
化及传统文化精神。进而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教学,进一步帮助学生强化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其能够在感受文化及思想的同时,又能够
在正能量的影响下,促进自身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得以培养和提升。
一、借助互联网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文化情感
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差异化的学习需求,可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
进一步融入传统文化,借助互联网技术来进一步创设好课堂的教学情境,进而在
有效引导学生调动自身学习兴趣的同时,又能够激发其文化情感[1]。通过道德与
法治课堂中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可以更好地将学生带入其中入情入境,有助于渗
透传统文化,并且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在生活中的实际感受来进行深入的理解,进
而培养其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例如,在学习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我很诚实》一课时,
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帮助学生播放《狼来了》的故事。通过视频的观看来导
入课程知识点,使学生能够知道什么是诚实,能够分辨是非,知道说谎的后果。
进而通过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并以此来培养学生诚
实的品质。在激发学生文化情感,引导其将文化养成习惯的同时,又能够为学生
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有效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目标。
二、深入挖掘教材内传统文化元素,有效整合教材资源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材当中包含着一定的传统文化元素,然而在进行讲授过程
当中,教师若一味地围绕着教材知识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则由于覆盖程度较浅,难
以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因此,要想进一步借助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为
学生讲解传统文化,则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文化元素,并以此为基础相应
展开拓展延伸[2]。这样一来,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更多文化知识的同时,又能够
拓宽知识面,整合教材资源实现传统文化的丰富积累。
例如,在讲授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一课时,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的民间艺术形式,发现民间艺术的内涵,则需要对教材内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挖掘。鼓励学生共同进行互动交流,对于所
掌握的民间艺术,如:北京京韵大鼓、江西景德镇瓷器、天津杨柳青年画、陕西
华县皮影、四川变脸等艺术进行交流学习。并且为了能丰富课堂知识,也可以结
合所蕴含的文化元素,搜索这些民间艺术的产生地点以及各地更多的民间艺术等。这样一来,通过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程中有效整合教材资源,便可充分了解多姿
多彩的民间艺术,同时又能够使学生产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感悟人民的智慧。
三、开展丰富的德育实践教学活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当中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可以结合教材内的现有知识来
开展丰富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这样一来,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便
可以使其进一步感受文化魅力,认识文化精神。开展丰富的德育实践教学活动,
能够有效引导学生体验传统文化,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感受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而有助于树立积极人生观[3]。
例如,对于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弘扬优秀家风》一课进行讲授时,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带领学生开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介绍《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内容,组织学生对自己所喜爱的家训进行摘抄,并且在活动中相互交流。借助丰富的家风、家训、家规等内容,为学生开展德育实践教学活动,使其能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进而更好地感受家风、家训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和精神力量。
结束语:综上可知,传统文化是我国历经多年来所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与精神,在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融入文化元素,引导学生能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通过借助互联网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挖掘教材内传统文化元素、开展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等多样策略,将教材知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用文化的魅力来感染学生,使其文化素养及道德品质能够得到正向影响,进而促进学生自身能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云.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J].江西教
育,2021(12):28.
[2]李玲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185-186.
[3]刘蔺娜.强化道德与法治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研究[J].新课
程,2020(35):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