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维修指导手册》word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器维修指导手册
一、电器检修的一般程序
在检修各类电子电器设备的过程中,最花时间的当数故障的判断和找出失效元器件了,故障部位和失效元器件找到后,修理和更换元器件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困难。因此,掌握维修技术就要首先学会故障分析、判断方法,并掌握一些技巧。电器检修的一般程序如下。
1.了解故障:
在着手检修发生故障的电器前除应询问、了解该电器损坏前后的情况外,尤其要了解故障发生瞬间的现象。例如,是否发生过冒烟、异常响声、摔跌等情况,还要查询有无他人拆卸检修过而造成"人为故障"。
2.试用待修电器:
对于发生故障的电器要通过试听、试看、试用等方式,加深对电器故障的了解。检修顺序为接通电源,拨动各相应的开关、接插件,调节有关旋钮,同时仔细听音观图,分析、判断可能引起故障的部位。
3.分析原因:
根据实地了解的各种表面现象,设法找到故障机的电路原理图及印制板布线图。若实在找不到该电器的相关资料,也可以借鉴类似机型的电路图,灵活运用以往的维修经验并根据故障机的特点加以综合分析,查明故障的原因。
4.归纳故障的大致部位或范围:
根据故障的表现形式,推断造成故障的各种可能原因,并将故障可能发生部位逐渐缩小到一定的范围。其中尤其要善于运用"优选法"原理,分析整个电路包含几个单元电路,进而分析故障可能出在哪一个或哪几个单元电路。总之,对各单元电路在整个电路系统中所担负的特有功能了解得越透彻,就越能减少检修中的盲目性,从而极大提高检修的工作效率。
4、水烧不开、饭煮不熟
引起这种故障的原隙,相互的接触不严密。这部发在锅的包围之中,并能直接看到。
(2)永久磁钢的磁性减弱,不能保证电源触点良好接触。
(3)键开关提前跳起
检查发现该电饭锅更换过发热盘,所更换发热盘不是原规格型号,所以发热盘与锅底之间存在空隙,导致发热盘不能将热量快速传给内锅,而积留在发热盘本身,于是发热盘温度迅速上升。由于限温器的感温磁钢装在发热盘中央的空洞中,因而感温磁钢的温度也迅速上升,一旦达到103℃的“居里点”,感温磁钢磁性消失,电饭锅的按键开关便自动跳起,断电降温,指示灯熄灭,造成煮饭不熟。
1、接通电源后,指示灯亮,但发热盘不热
这是一种保温式自动电饭锅,外型为直筒双指示灯结构,内部电路如图1所示。造成电饭锅不发热故障的主要原因有:
(1)电热盘的电热丝烧断。
(2)电热管引线折断。
检查电热管引线完好。试用一跟导线将电路中A、B两点接通,也就是将电热盘两端引线直接连到220V电源上,电源指示灯RD点亮,由此判断电源供电正常,故障原因是电热丝烧断。
电饭锅的发热结构是把环形管状电热元件烧铸在铝质锅盘中,成为一整体,所以一旦电热丝烧断,只能更换整个发热盘。
图1
2、爱德单指示灯保温式自动电饭锅,加热很慢
这种电饭锅电路如图2所示,检查限温器和电热盘等有关部件,发现电热管引线锈蚀。电热管引线通过电流很大,温度也很高,所以用电焊焊接。修理时不能用锡焊,也不能只用铜线缠绕,可按以下方法检修:
二、实例分析
电吹风常见故障修理
电吹风是常用的小家电,最常见的电路如图1所示。由于电热丝发热功率大,发热集中,其连接部分很容易松动。常见的连接方法是用黄铜铆钉将电热丝等导线铆紧在云母板上。黄铜、镍铬丝、铜导线三者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使用一段时间后铆接点就会松动(图1中A、B、C三点),导致接触不良甚至打火。
按拆卸的相反步骤装好电饭锅,通电后,即能正常工作。
图2
3、煮饭夹生
煮饭夹生的原因是饭锅的限温度过低,保温时间过短,应检查限温器和保温器动作是否正常。常见的故障原因是限温器内的铜片压力不足。
自动保温式的电饭锅的限温器内有一对触点,触点的接触压力靠磷铜片的弹力产生,如果磷铜片弹力不足,会导致触点接触不良,煮成夹生饭。修理时须对限温器的触点进行改进,在原结构的基础上在拨动杠杆的上拨点处,再增加一个下拨点机构。电饭锅工作时,按下开关按扭,两块磁钢相互吸住,并带动杠杆上提。这时上拨点离开磷铜片,下拨点作用于磷铜片上,帮助磷铜片上弹,使动、静触点接触紧密,触点通电,电饭锅处于煮饭状态。上、下拨点间的距离一般为3mm左右,可以采用螺钉调节。这样改进后,能确保不煮夹生饭。
7.还原调试:
更换元器件后往往还要或多或少地对电器进行全面或局部调试。因为即使新换入的元器件型号相同,也会因工作条件或某些参数不完全相同导致电器特性差异,有些元器件本身则必须进行调整。如果大致符合原参数,即可通电试机,若电器工作全面恢复正常,则说明故障已排除;否则应重新调试,直至该故障机完全恢复正常为止。
找一根医用10号以上的不锈钢注射针头,切取5~10mm长的一小段,如图2所示连接,穿卡在原来的黄铜铆钉孔中作支点(图3)。因为紫铜的热胀系数比不锈钢大,当温度升高后不但不会松动,反而会接触得更紧,笔者用此法修理过多种电热器件都很成功,长时间使用导电都十分良好。
电饭锅的一般维修
电饭锅是常用电热器具,具有典型的加热、限温、保温功能。这里以两种爱德牌CFXB型电饭锅为例,介绍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1)打开底盖,用什锦锉将引线上的焊接疙瘩挫掉,生锈部份用砂纸打光。
(2)找一个双线接线器(可在电工材料商店买到),旋出螺钉,拆下瓷外壳,取出铜质接线管。
(3)拆掉电热管引线铜片。截取一段直径大于1.2mm的铜线或漆包线,用小刀刮去两端氧化层或漆包层。铜线一端用尖嘴钳弯成羊眼圈,与锅体的电源插销连接;另一端插入接线器孔,用螺钉收紧。接线器的另一端插入电热管引线中,用螺钉拧紧。这样,电热管引线就修好了。
修理时,在固定发热盘的三个螺钉处分别加上一定厚度的垫片,把发热盘的位置提高一点,使发热盘上表面和内锅底紧贴在一起,通电试验,电饭锅工作正常,故障排除。
5.故障的查找:
对照电路原理图和印制板布线图,在分析电器工作原理并在维修思路中形成可疑的故障点后,即应在印制板上找到其相应的位置,运用仪器仪表进行在路或不在路测试,将所测数据与正常数据进行比较,进而分析并逐渐缩小故障范围,最后找出故障点。
6.故障的排除:
找到故障点后,应根据失效元器件或其它异常情况的特点采取合理的维修措施。例如,对于脱焊或虚焊,可重新焊好;对于元件失效,则应更换合格的同型号规格元器件;对于短路性故障,则应找出短路原因后对症排除。
一、电器检修的一般程序
在检修各类电子电器设备的过程中,最花时间的当数故障的判断和找出失效元器件了,故障部位和失效元器件找到后,修理和更换元器件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困难。因此,掌握维修技术就要首先学会故障分析、判断方法,并掌握一些技巧。电器检修的一般程序如下。
1.了解故障:
在着手检修发生故障的电器前除应询问、了解该电器损坏前后的情况外,尤其要了解故障发生瞬间的现象。例如,是否发生过冒烟、异常响声、摔跌等情况,还要查询有无他人拆卸检修过而造成"人为故障"。
2.试用待修电器:
对于发生故障的电器要通过试听、试看、试用等方式,加深对电器故障的了解。检修顺序为接通电源,拨动各相应的开关、接插件,调节有关旋钮,同时仔细听音观图,分析、判断可能引起故障的部位。
3.分析原因:
根据实地了解的各种表面现象,设法找到故障机的电路原理图及印制板布线图。若实在找不到该电器的相关资料,也可以借鉴类似机型的电路图,灵活运用以往的维修经验并根据故障机的特点加以综合分析,查明故障的原因。
4.归纳故障的大致部位或范围:
根据故障的表现形式,推断造成故障的各种可能原因,并将故障可能发生部位逐渐缩小到一定的范围。其中尤其要善于运用"优选法"原理,分析整个电路包含几个单元电路,进而分析故障可能出在哪一个或哪几个单元电路。总之,对各单元电路在整个电路系统中所担负的特有功能了解得越透彻,就越能减少检修中的盲目性,从而极大提高检修的工作效率。
4、水烧不开、饭煮不熟
引起这种故障的原隙,相互的接触不严密。这部发在锅的包围之中,并能直接看到。
(2)永久磁钢的磁性减弱,不能保证电源触点良好接触。
(3)键开关提前跳起
检查发现该电饭锅更换过发热盘,所更换发热盘不是原规格型号,所以发热盘与锅底之间存在空隙,导致发热盘不能将热量快速传给内锅,而积留在发热盘本身,于是发热盘温度迅速上升。由于限温器的感温磁钢装在发热盘中央的空洞中,因而感温磁钢的温度也迅速上升,一旦达到103℃的“居里点”,感温磁钢磁性消失,电饭锅的按键开关便自动跳起,断电降温,指示灯熄灭,造成煮饭不熟。
1、接通电源后,指示灯亮,但发热盘不热
这是一种保温式自动电饭锅,外型为直筒双指示灯结构,内部电路如图1所示。造成电饭锅不发热故障的主要原因有:
(1)电热盘的电热丝烧断。
(2)电热管引线折断。
检查电热管引线完好。试用一跟导线将电路中A、B两点接通,也就是将电热盘两端引线直接连到220V电源上,电源指示灯RD点亮,由此判断电源供电正常,故障原因是电热丝烧断。
电饭锅的发热结构是把环形管状电热元件烧铸在铝质锅盘中,成为一整体,所以一旦电热丝烧断,只能更换整个发热盘。
图1
2、爱德单指示灯保温式自动电饭锅,加热很慢
这种电饭锅电路如图2所示,检查限温器和电热盘等有关部件,发现电热管引线锈蚀。电热管引线通过电流很大,温度也很高,所以用电焊焊接。修理时不能用锡焊,也不能只用铜线缠绕,可按以下方法检修:
二、实例分析
电吹风常见故障修理
电吹风是常用的小家电,最常见的电路如图1所示。由于电热丝发热功率大,发热集中,其连接部分很容易松动。常见的连接方法是用黄铜铆钉将电热丝等导线铆紧在云母板上。黄铜、镍铬丝、铜导线三者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使用一段时间后铆接点就会松动(图1中A、B、C三点),导致接触不良甚至打火。
按拆卸的相反步骤装好电饭锅,通电后,即能正常工作。
图2
3、煮饭夹生
煮饭夹生的原因是饭锅的限温度过低,保温时间过短,应检查限温器和保温器动作是否正常。常见的故障原因是限温器内的铜片压力不足。
自动保温式的电饭锅的限温器内有一对触点,触点的接触压力靠磷铜片的弹力产生,如果磷铜片弹力不足,会导致触点接触不良,煮成夹生饭。修理时须对限温器的触点进行改进,在原结构的基础上在拨动杠杆的上拨点处,再增加一个下拨点机构。电饭锅工作时,按下开关按扭,两块磁钢相互吸住,并带动杠杆上提。这时上拨点离开磷铜片,下拨点作用于磷铜片上,帮助磷铜片上弹,使动、静触点接触紧密,触点通电,电饭锅处于煮饭状态。上、下拨点间的距离一般为3mm左右,可以采用螺钉调节。这样改进后,能确保不煮夹生饭。
7.还原调试:
更换元器件后往往还要或多或少地对电器进行全面或局部调试。因为即使新换入的元器件型号相同,也会因工作条件或某些参数不完全相同导致电器特性差异,有些元器件本身则必须进行调整。如果大致符合原参数,即可通电试机,若电器工作全面恢复正常,则说明故障已排除;否则应重新调试,直至该故障机完全恢复正常为止。
找一根医用10号以上的不锈钢注射针头,切取5~10mm长的一小段,如图2所示连接,穿卡在原来的黄铜铆钉孔中作支点(图3)。因为紫铜的热胀系数比不锈钢大,当温度升高后不但不会松动,反而会接触得更紧,笔者用此法修理过多种电热器件都很成功,长时间使用导电都十分良好。
电饭锅的一般维修
电饭锅是常用电热器具,具有典型的加热、限温、保温功能。这里以两种爱德牌CFXB型电饭锅为例,介绍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1)打开底盖,用什锦锉将引线上的焊接疙瘩挫掉,生锈部份用砂纸打光。
(2)找一个双线接线器(可在电工材料商店买到),旋出螺钉,拆下瓷外壳,取出铜质接线管。
(3)拆掉电热管引线铜片。截取一段直径大于1.2mm的铜线或漆包线,用小刀刮去两端氧化层或漆包层。铜线一端用尖嘴钳弯成羊眼圈,与锅体的电源插销连接;另一端插入接线器孔,用螺钉收紧。接线器的另一端插入电热管引线中,用螺钉拧紧。这样,电热管引线就修好了。
修理时,在固定发热盘的三个螺钉处分别加上一定厚度的垫片,把发热盘的位置提高一点,使发热盘上表面和内锅底紧贴在一起,通电试验,电饭锅工作正常,故障排除。
5.故障的查找:
对照电路原理图和印制板布线图,在分析电器工作原理并在维修思路中形成可疑的故障点后,即应在印制板上找到其相应的位置,运用仪器仪表进行在路或不在路测试,将所测数据与正常数据进行比较,进而分析并逐渐缩小故障范围,最后找出故障点。
6.故障的排除:
找到故障点后,应根据失效元器件或其它异常情况的特点采取合理的维修措施。例如,对于脱焊或虚焊,可重新焊好;对于元件失效,则应更换合格的同型号规格元器件;对于短路性故障,则应找出短路原因后对症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