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生星期一综合症在作业方面的呈现及其对策的实践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星期一综合症”在作业方面的呈现及其对策的实践研究》
结题报告
课题的界定:
1、小学生星期一综合症:星期一多数学生显得疲劳,情绪不稳定,课堂上注意力难以集中。

同学之间往往有强烈的交谈欲望而表现出无纪律行为,家庭作业不按时完成,作业的质量也较平时差,学生迟到的现象比平时多,学习效率降低……这种现象,就是常言的学生“星期一综合征”。

2、“作业方面的呈现”:星期一作业出现的多种问题。

如:作业不能全部完成,正确率极低,书写潦草等现象。

3、“对策”: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具体地说,针对调查中出现的具体问题采取的方式方法。

错误!未找到目录项。

课题的界定: (1)
1、小学生星期一综合症:星期一多数学生显得疲劳,情绪不稳定,课堂上注意力难以
集中。

同学之间往往有强烈的交谈欲望而表现出无纪律行为,家庭作业不按时完成,作业的质量也较平时差,学生迟到的现象比平时多,学习效率降低......这种现象,就是常言的学生“星期一综合征”。

(1)
2、“作业方面的呈现”:星期一作业出现的多种问题。

如:作业不能全部完成,正
确率极低,书写潦草等现象。

(1)
课题研究需解决的问题:
每个星期一早上,就会发现都有学生因家庭作业没完成,被老师批评的现象;即使完成的作业,从正确率,书写等方面去看,质量也较平时差很多。

是什么原因造成星期一的作业质量低下,难以批改?又有什么办法能解决或能舒缓这个问题呢?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

星期一综合症是不可避免的,小学生每周都在重复“破坏秩序——调整秩序——建立秩序”过程。

我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充分调动教师,协调家长,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引导孩子排除干扰,合理安排双休日休闲,从而让缩短调整适应的过程,很快步入良性循环。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课题研究的内容:
1、调查研究小学生“星期一综合症”在作业表现的现状。

2、通过相关调查进行分析,找出成因。

3、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分析,提出对策,指导研究活动。

课题的依据:
1、理论依据:
星期一综合症”的机理,被认为是巴甫洛夫学说的“动力定型”——旧的动力定型被破坏而新的动力定型难以建立时的“混乱”。

人们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分秒必争,聚精会神于工作和学习,形成了与学习和工作相适应的“动力定型”,轮到假日则走亲访友,打扫卫生或玩个痛快,这样,把原来建立起来的工作与学习的“动力定型”破坏了。

待到假日过后的星期一,必须全身心重新投入于工作和学习,即必须重新建立或恢复己被破坏了的“动力定型”,这就难免出现或多或少的不适应现象,即所谓“星期一综合症”。

2、实践依据: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非智力因素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主体教育理论、发展性评价等相关理论为支撑性理论。

非智力因素教育理论已有一系列论著,如沈德立主编的《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中对“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培养的方法、措施和建议。

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的研究从现象入手,积极开展实践研究,并及时总结反思,本课题研究分为以下3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08年5——6月,完成课题的选题和方案的设计,申报个人课题,请求立项。

(二)实施阶段: 2008年6月—2009年5月,
前期阶段: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我校四年机学生假日(期)的作业的原始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分析,还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明确研究的主攻方向。

同时运用文献研究搜集整理运用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教育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后期阶段:针对存在原因,有意识的调整自己的教学,合理布置假日作业,在交流,运作中进而影响身边的老师;在召开的家长会上,与家长对他们提出的指导建议,并填写《检查表》。

在学生中采取每周假日作业上墙展评、每期奖评的跟进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成效。

(三)结题阶段
1、 2009年5月,运用经验总结法,收集分析和归纳整理出有效应用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撰写了论文《四年级假日作业调查报告》。

2、 2009年6——7月,个人课题进行总结。

完成结题报告的撰写,以及过程性材料的收集整理。

课题研究的结果
(一)现状调查,引发我的思考
从现状调查中我发现学生、教师、家长都对“小学生“星期一综合症”现象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不够重视,见怪不怪,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

而造成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不少教师的不知为何布置作业,如何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