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诗歌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顾城诗歌读后感
顾城美丽的诗从童话中倾泻流出,洗涤着我们的内心世界。读着这些诗,我们有何感想?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顾城诗歌读后感,一起来看看。
顾城诗歌读后感篇1
“我的诗/只是风/一阵清澈的风/它从归雁的翅羽下/升起/悄悄掠过患者/梦的帐顶/掠过高烧者的焰心/使之变幻/使之澄清/在西郊的绿野上/不断沉降/像春雪一样洁净/消溶”(《我的诗》)
顾城是一个保有童真最多的当代诗人,同样也是一个梦被破灭得最彻底的诗人。他的父亲顾工、姐姐顾乡,都是文坛诗坛的长青树。在家庭的影响下,他六岁即创作出第一首诗(由姐姐执笔),十二岁写下处女作《星月的来由·烟囱》,早期的作品中,充溢着的是“塔松和雨珠的故事,是云朵和土地的对话,是瓢虫和蚂蚁和私语”,梦幻、想象、憧憬是这一时期的主题。
顾城诗歌读后感篇2
他天性内向,更愿意独自面对泥土胜过和人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也由于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动荡的世界,不安的躁动,深深刺着他的内心。十二岁那年(1968年)家中被抄,十三岁就随着父亲下放,就是回北京以后,还只得四处去工作,喂猪、掏阴沟、刨树根、给家具上漆、在高温炉边拌糖浆……什么样的活儿都干,如上紧发条的时钟,如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可越忙碌,他越怀疑,怀疑着自己工作的目的,怀疑着忙碌的意义,他觉得自己如同“刚进城的小树”一样,遭受着唾弃还不允许怀疑和申辩,他像“等待新的度量——平方米”的土块,不安而盼望,想象“周围是海,自己是旗”的世界,他仍然执拗地用黑夜赐予的黑色眼睛,去寻找光明,愿意“在冻土里梦想春天”,这时他疯一样地写诗,利用夜晚的时间不知疲累地创作,大都发表在七十年代末的各种报刊上,得到了众多的读者。比较容易引起共鸣的,大都如下这般短小而蕴含着对生命的思考。
“阳光/在天上一闪/又被乌云埋掩//暴雨冲洗着/我灵魂的底片”(《摄》)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远和近》)
那一种迷茫和忧伤让人心疼,容易想起清澈而沉郁的海:
“爱我吧,海//我的影子/被扭曲/我被大陆所围困/声音布满/冰川的擦痕/只有目光/在自由延伸/在天空/找到你的呼吸/风,一片淡蓝”(《爱我吧,海》)
“我是一个悲哀的孩子/始终没有长大//我从北方的草滩上/走出,沿着一条/发白的路,走进/布满齿轮的城市/走进狭小的街巷/板棚。每颗低低的心//在一片淡漠的烟中/继续讲绿色的故事“(《简历》) 用孩子的眼光和成长的思想去揣度周围的善意,把自己定位在“始终没有长大的孩子”、“黄昏的儿子”、“不想长大的孩子”,反映了这一时期他心中的迷惘和坚持。是的,他依然坚持,在坚持中坚信,“为了坚信,我怒目圆睁”。
顾城诗歌读后感篇3
他有“童话诗人”的称号,他是文坛中少见的清秀男子,他以惊人的才华让别人的目光停驻,他的死更是激起了文坛的讨论与争议。他就是他笔下那个任性的孩子,顾城。
顾城用孩子的心灵看世界,写孩子般纯稚风格的诗。《一代人》用短短的两行十八个字,化简约为复杂,写出了一代人的心声;《远和近》似乎是一个孩子的喃喃自语,却把大人世界的复杂关系与微妙的距离一针见血;最喜欢他那首《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他反复说自己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他想要画出“笨拙的自由画下一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那只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的树熊就是顾城的某种自画像吧,“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发-愣他没有家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他只有,许许多多浆果一样的梦和很大很大的眼睛”就是这么个让人心疼的孩子。
这个沉醉在自己梦幻般单纯世界的任性的孩子也让爱他的读者一起做了个童话般的梦。梦里有星星,云朵,雨水,和紫云英。
可是这个任性的孩子,告别了“堂吉诃德”的迷离梦幻。自始至终,他都不是一个单纯的孩子,正如他所言,他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所以他选择了任性的诗歌,任性的生活,和任性的死亡。他用死亡,把一个童话终结。
我爱的那个任性的孩子,顾城,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