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基础领域建设的速度和开发规模
也在逐步提高。
岩土工程是基础领域建设的重要保障,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为岩
土工程提供各项参数,是建设工程的重要环节和安全保障,对整个工程的质量、
成本、安全和结果都有着直接影响。
本文主要通过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的
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行业发展的技术条件和需求,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
够为岩土工程勘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以促进岩土工程勘察为岩土工程提供
有力度的保障,从而保证岩土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解决措施
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是对工程实地情况的整体了解,查明岩土的工程地
质特性,为后期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完整的地质参数资料,保证设计工作有依
据的合理进行,参数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关系到工程设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完整、准确的岩土勘察参数,不仅可以保证设计工作的有效性,也可以有效的保证施工
过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因此,针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研究对岩土工程具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
一、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一)勘察勘探孔深度及间距不按规范执行
每一个岩土工程,根据基础形式和岩土结构的不同,勘察的深度也有所不同。
例如,某软土地基,5-6层的混凝土结构的住宅,其勘探的孔深在50米左右就可
以满足工程要求,而如果是相同层数的商场,由于其柱网的荷载大,基础面积大,如果同样使用50米深的勘探孔深度是不能满足需求的。
不同地区的不同地质,
勘探的孔深度也不相同。
埋藏较浅同时地质性质较好的碎石、风化基岩地区,勘
探孔的深度较浅;如果工程的地质性质较差,存在淤泥和松散的杂质土质,勘探
孔的深度就要适当加深。
这些要求都决定了在对建设工程勘探的时候要对土质情
况有大致的了解,根据地基的复杂程度进行间距不同的勘探点设置。
勘探过程中,如果遇到较为复杂的地质情况,要严格按照勘探规范和要求进行勘探点的加密,
不要局限于经济或者时间等外部条件,要因地制宜的制定不同的勘探方案[1]。
(二)原位测试不按照规范进行
原位测试流程需要严格的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在一些岩土施工工程中,经
常会有各个勘察单位总结出的所谓捷径,在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时不按照标准进行
杆长和孔深的矫正,在孔底有残留的时候,不能及时发现标贯器在孔内的位置是
否正确,得到的标贯数据缺乏准确度。
所以说,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标贯试验时,要严格的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杆长和孔深的校正。
重型及超重型
动力触探按照勘察工程的标准和规范,需要进行连续性的贯入,为了减少贯入过
程产生的侧面磨擦阻力,需要进行定深旋转触探,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贯入工
作缓慢、起杆困难等状况,许多勘察施工单位会停止连续贯入,造成相关指标数
据的是失真,增加了该地的土质评价工作的困难。
(三)不同的原状土取样方式造成数据偏差
对土地进行勘察过程中,都需要对当地的土质进行取样分析试验。
由于取样
方式的不同,造成相同土样在不同的实验室得到的参数数据有着很大的不同,得
到的实验室数据可能与原状土样的真实情况有着很大的差距。
不同的取样方式,
得到的土质含水量会有一定的差别,在实践工作中,为了方便和节约成本,取样
时不用取土器或在运输过程中不加以保护,到了实验室时原状土已变为扰动土了,
试验结果的真实性会大大降低。
二、岩土工程勘察中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勘察技术相对落后
虽然近年来勘察专业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对岩土工程经济效益、勘察技术的提高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随着科技的
发展,传统勘察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设计的需要,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面临着许
多问题,比如取样、试验等一手资料的质量降低,设备较为落后、方案不够合理
以及各种参数的确定问题等等。
而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是因为岩土工程勘察人员
的专业水平还不够,还满足不了岩土勘察工作的需求。
(二)勘察工作者的技术还不够成熟
岩土勘察工作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专
业的培训。
但是,当前有些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就雇佣农民工进行勘察,所以致使
野外作业不够规范,不能确保勘察的质量。
所以,应当对岩土勘察人员进行相应
的培训与教育,并取得相应的证书后才能上岗。
(三)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力量相对薄弱
勘察是指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地理环
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建设工程勘察文件的活动。
在采矿或工程施工前,
对地形、地质构造、地下资源蕴藏情况等进行实地调查。
岩土工程环勘察工作主
要包括多种工作内容,其中主要包括有对地形、地质构造已经对各个地质层的情
况进行分析,同时还要对地质资源进行综合研究与分析,在后续的工作中,还包
括结合地质资源条件对地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研究分析,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的任务量十分繁重,所以就必须拥有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勘察队伍。
但是现阶段,我国尚未形成一种高质量的岩土工程勘察队伍,这对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来
说是一种影响,整个勘察队伍的平均水平有待提高,所以就必须建立起一支高素
质的勘察工作队伍。
三、提升岩土勘察水平的解决措施
(一)抓好实地的基础性工作
勘察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实地勘察,实地勘察是获取信息和资料的重要源泉。
通过对岩土地质的实地勘察,可以获取地形、施工条件、地质信息等等全方
面的信息,可以全面的提高勘察工作的效率,保证工程第一手资料的真实性和准
确性,减少勘察工作的返工。
在进行实地勘察工作之前,要根据工程整体情况做
好计划和准确,保证勘察工作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在对土质原始资料获取时,要
对土质的颜色、硬度、状态等等各个物理指标和数据进行分析和记录,保证勘察
资料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二)加强样本测试工作
对土质的取样测试也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重要的环节,是保证数据准确性
和科学性的基础工作。
勘察单位在对土质进行取样时,要加装套管,使用避震装置,根据取样的标准流程和规范进行操作,尽量减少取样和测试工作的误差。
不
同类型的土质样品,取样方式和测试方式也有所不同,测试人员要有针对性的选
择测试的容器和方式方法,保证对样品的测试工作是科学准确的。
(三)规范岩土工程勘察秩序
勘察工程是岩土工程的第一步,主要是位设计工作提供数据参考。
一般来说,岩土工程规模大,设计工作也会具体的分为几个过程,阶段性设计、初步设计、
分布分项设计等,针对不同的设计过程,需要的勘察数据和要求也都有所不同,
所以勘察工作需要在不同的阶段有针对性的开展。
地质条件单一的工程可以直接进行详细勘察工作,包含对基础形式、工程降水、地基类型等众多方面的建议,满足设计工作的需求。
同时,在勘察过程中,每一项每一步都要严格的按照标准和流程开展,包括勘探孔深度和间距布置,都要严格按照工程标准进行。
不能走捷径,要保证将数据的误差控制到最低。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岩土工程勘察近几年来在我国虽然保持着较快的发展,但相应的理论体系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岩土勘察工程中很多知识和理论都还处在摸索和实践中,在未来,岩土工程的勘察技术还需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努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去完善技术。
本文通过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为岩土勘察工作今后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以促进岩土工程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小斌.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河南科技,2016,(15).
[2]陈智贤.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科技风,2013,(13).
[3]代振昌.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低碳世界,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