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急症的中医疗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几乎所有的疾病都由中医救治,这其中就有大量的急症、重症患者。

《史记》就记载了扁鹊采用针眨、熨蒸、汤剂等多种方法,救治虢太子“尸厥”的事迹。

早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就开始规范急诊重症的病名、描述其临床表现,提岀了中医急诊的临床思维及治则。

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更是专门论述了急重症的救治,如溺水后复苏、中暑昏迷、多发伤、急腹症、自缢后复苏等。

进入新时代,在国家大力发展传统医药的背景下,现代科学技术研发了很多救治急危重症的中药新品种,如治疗心力衰竭的生脉注射液;治疗各种类型休克的参附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复方丹参滴丸;在安宫牛黄丸的基础上研发的治疗昏迷的醒脑静液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急症的中医疗法。

1.外感发热。

外感发热是急诊最常见的一类病症,现在的普通感冒、病毒性感冒、化脓性扁桃体炎等均属于外感发热范畴。

内治法上运用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采用桂枝汤、小柴胡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三仁汤、柴葛解肌汤、甘露消毒丹等多种方剂,个体化精准选方用药。

中医外治法治疗外感发热方法多样,疗效较好,主要有针灸、推拿、刺血、刮痂、拔罐、敷贴、直肠给药、擦浴等。

临床常用吴茱萸研末以调制成膏,贴于足底涌泉
穴,引热下行。

还可以选取
少商、商阳、耳尖穴予以刺
血疗法,能够消肿止痛,清
热解毒,通经活络,具有操
作简便、见效快、不良反应
少、疗效显著等优点。

2.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清淀粉酶升高等为特点的一种急危重症,多由过食肥甘厚腻而诱发,属于中医“腹痛”“脾心痛”“胰痺”范畴,死亡率高达30%。

对于急性胰腺炎中医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清热利湿、通里攻下为基本治则,除了中药口服外,还可结合多种特色疗法,内外合治,疗效显著。

如用清热通腑类中药灌肠,可有效防止肠功能衰竭及细菌移位,同时又可避免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避免因胃酸作用对药效的影响,提高药效。

冰硝散外敷治疗可缓解腹痛腹胀、减少局部炎性渗出,具有非常好的消肿止痛作用。

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内关、中脫等穴位则可以明显减轻疼痛、改善胃肠功能、促进胰腺功能恢复。

通过多年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症状缓解快、消化功能恢复好、病程短、费用低、后遗症少,效果满意。

3.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梗塞属中医中风病范畴,是临床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均高。

中医认为,中风病成因与虚、瘀、痰、火、风有关,以元气亏虚为发病之根本,气机失调,痰瘀互结,痰热生风为病机核心,急性期可采用清热化痰、活血祛瘀、开窍醒神,平肝熄风之法;高热神昏者可予安宫牛黄丸鼻饲、针刺水沟穴等醒神开窍,予大承气汤加减灌肠以通腑泄热,调理脾胃,降低颅内压,改善脑代谢。

此外还加用针刺、穴位贴敷、足浴等方法活血化瘀通络,可有效缩短病程,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急症,有理论、有方法、有经验、有效果,效简便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合理地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危重症,可大大提高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患者在发生各种急症的时候不妨试试中医疗法。

家庭健康I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