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管理挑战》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世纪的管理挑战》读书笔记
一、图书介绍
《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由美国德鲁克著作,朱雁斌翻译;2009年9月1日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印刷出版。
本书将把丰富的思想营养呈献给那些希望管理好自己的组织的管理工作者,以及渴望经营好自己的事业与人生的知识工作者。
二、作者介绍
彼得-德鲁克,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现代管理学理论的奠基人。
德鲁克著述颇丰,计有15部管理学著作,13部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问题著作,2部小说,1部自传。
他的著作被译成了20多种文字,畅销于世界各地。
他卓越的学术成就给他带来了20多个名誉博士学位。
作为管理学界的“智叟”,德鲁克年逾九旬而不辍耕耘,目前仍执教于加州克莱蒙特研究院,并不断解深刻的著述。
代表作有《管理的实践》,《管理:任务、责任与实践》、《公司的概念》、《有效的管理者》、《后资本主义社会》、《旁观者》、《剧变时代的管理》等。
三、推荐理由
我们生活在一个意义深远的转型期,变革空前而彻底,现在的管理学思想仍然沿用20世纪的那些基本假设,很少有人去注意它们是不是“事实”。
但实际上,它们都已经过时了。
如果用不正确的假设去制定战略,那将不可避免地把组织推向不正确的轨道。
《21世纪的管理挑战》集中体现了德鲁克先生的“前瞻性和超前思维”。
他广博的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观察世界的超凡能力、深入浅出的分析使人有“茅塞顿开”之感。
本书只涉及明天的“热点”问题,即关键性的、决定性的、生死攸关的和明天肯定会成为主要挑战的问题。
正是在基于眺望未来这么广远的角度,给出了“管理的新范式”、“战略”、“变革的引导者”、“信息挑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以及“自我管理”六个震撼人心而又富于启迪性的管理主题。
四、读书心得
第一章管理的新范式
社会科学对事实有其自成一套的基本假设。
这套假设构成了这门学科的范式,即一般公认的理论。
然而事实证明现在很多假设与现实相差太远,阻碍了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1.管理不等于企业管理,管理是所有组织所特有的和独具特色的工具。
2.所谓一个恰当的组织形式是不存在的,每个组织形式都有独特优势、局限性和特定的应用方式。
3.组织需要遵守的原则:组织必须是透明的;组织里必须有人拥有最后拍板的权力,在面临“危机”时必须有人站出来掌控全局;在组织中,一个人只应有一个“领导”;管理层次越少越合理。
4.管理不是“管理”人,是领导人。
管理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和利用每个人的优势和知识。
5.技术和最终用途都不是管理政策赖以存在的基础。
它们存在着局限性。
在可支配收入的分配上,客户的价值观和决策应该才是管理政策的基础。
这些基础日益成为制定管理政策和战略的出发点。
6.管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日益需要以新的假设为基础,即管理的范围不再以法律范围所决定。
7.国家疆界主要作为约束机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决定管理实践的不是政治,而是经营方式。
8.管理的责任是通过协调组织的资源,在组织外取得成效。
9.最终的和全新的管理范式:只要能影响组织的绩效和成效的,就是管理的中心和责任,无论在组织内部还是在组织外部无论是组织能控制的还是组织无法控制的。
德鲁克通过大量的实例告诉我们,以往的很多管理学公认的理论已经不适应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需要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角度来看待这些变化。
我们惟有保持朝前看,面向未来、面向共同的方向来进行管理科学研究和实践,才不至于迷失在管理丛林之中。
第二章战略——新的必然趋势
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经营之道,战略可以帮助组织在不可预知的环境中取得预期的成效并对其进行检验。
德鲁克认为新世纪战略的制定应以以下五种趋势为基础,即:发达国家越来越低的人口出生率;可支配收入分配上的变化;定义绩效;全球竞争力;经济上的全球化与政治上的分裂显得越来越不协调。
1.越来越低的人口出生率会产生无法估量的政治和社会影响,也会在经济和商业上带来深远的影响。
任何战略都必须以人口统计数字为出发点,战略就是投入今天的资源实现明天的希望,这也是战略的真正意义所在。
2.率先成功地吸引和留住达到传统退休年龄的知识工作者,并帮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的组织将拥有巨大的竞争优势。
3.企业和行业应当关注客户的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它是所有经济信息的基础。
可分配收入在
分配趋势上的变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制定战略上,这种变化是最重要的。
4.战略越来越需要以绩效的新定义为基础(平衡企业的短期结果和长期繁荣,适合知识工作者的特点)。
5.所有组织都必须将全球竞争力视为一项战略目标。
任何一个机构(不只是企业),必须以世界上顶尖同业的标准来衡量自己。
6.在一个全球性结构改变和不确定的时代,拟定策略要依据的最后一项基础,就是经济实体和政治实体越来越不一致。
企业要牢记的准则是:不要做任何与经济现实背道而驰的事情;除非目标企业符合本公司的经营之道和总体发展战略,否则不要采用参股企业的方式,特别是不要采用收购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扩张或发展业务。
7.最后的启示:在制定战略时必须考虑这样的假设,即汇率将继续保持波动和起伏不定。
这也暗示,每个管理人员必须学会管理外汇风险。
本章给了我们一个全球的视野。
高屋建瓴地从社会的变化中,抓住了在快速变化和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里可以建立战略的基础。
作为一个管理者,只有在全球化的大坐标上,才会有相对坚定和正确的认识和选择。
第三章变革的引导者
我们无法左右变革。
我们只能走在变革的前面。
管理层在21世纪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组织要成为变革的引导者。
变革的引导者视变革为机会。
他们主动寻找变革,知道如何发现恰当的变革良机,了解如何在组织内部和外部发挥变革的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创造未来的原则;系统化地寻求和预见变革的方法。
在组织内部和外部推行变革的恰当方式。
在变革与连续性之间达成平衡。
1.整个组织要遵循的第一个变革原则应是有组织地放弃昨天。
在迅速变革的时代,“变革的方法”比“变革的内容”更有可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因此“放弃什么内容”和“放弃什么方式”需要有系统地进行。
2.变革的引导者要遵循的第二个原则是有组织地改进。
持续不断地改进最终带来根本性的变革,使得整个组织脱胎换骨。
3.变革的引导者需要遵循的另一个原则是挖掘成功经验。
挖掘自身的成功经验和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发展是成功实施变革的首要机会,通常也是最好的机会。
不断的发掘成功,到某一个程度,这些小小的脚步,就会带来一个巨大的、根本的变革,也就是带来一个真正全新的、完全不同的东西。
4.变革的引导者要遵循的最后一个原则是系统化的创新原则,即创造变革的原则。
系统化的创新的原则有助于组织形成成为变革的引导者的观念,使整个组织将变革作为机会来看待。
5.变革的三种陷阱:不符合战略现实的创新机会;混淆“新奇”与“创新”之间的界限;混淆具体的动作与行动计划之间的界限。
要避免落入这些陷阱,或在万一陷进这些陷阱时摆脱困境的方法只有一个:有组织地推广变革,即试点。
6 .预算是企业决心创造未来和走在变革前面的承诺。
变革的引导者需要两套预算:一套跟随商业周期变动的营业收支预算,维持现有业务需要;一套稳定的未来预算,包括发掘成功经验需要的费用。
7. 变革和持续是同一件事的两极,但不是相互对立。
一个组织越接近变革的引导者,它就必须对内对外都建立持续性,并且需要在快速变革和持续性上取得平衡。
要在变革和持续之间保持平衡,需要不断地改进资讯,这种平衡一定要在报酬、认知和奖赏上建立起来。
面对动态变化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唯一可能取得成功的原则是努力创造未来。
努力创造未来是要冒很大风险的。
然而,它的风险比被动地接受未来小得多。
第四章信息挑战
信息技术是近年来谈论得非常多的一个话题。
新兴的信息革命正方兴未艾,它肯定会席卷社会中的所有组织,并且“信息技术”将从“技术”向“信息”转变。
他可能会引发很多新的行业,并在一些不可预料的部门发挥它的长处。
德鲁克认为“企业的任务在于创造财富”。
然而要创造财富,企业需要哪些信息呢?如何取得这些信息呢?
1 .从成本会计到绩效控制,目前许多企业已经放弃了传统的成本会计法,继而采用作业成本法(ABC)。
传统的成本会计法制计算做事的成本,作业成本法还记录不做事的成本。
后者不仅可以更好的地控制成本,而且日趋具有控制效益的功能。
2.从法律实体到经济虚构,企业主管不仅需要掌握及管理特定经济圈内的成本,甚至还要掌握并管理该经济圈内的所有事务,特别是企业策略与产品规划。
3.企业的任务,在于创造财富,而不在于去控制成本。
要创造财富,企业需要运用四套诊断工具:基础信息、生产率信息、能力信息、资源分配信息。
这些工具构成管理人员在管理当前企业时所需的工具箱。
4.信息是联系同事组织的纽带。
管理人员必须在合适的时候向合适的人提供合适的信息,将本部门创造的知识传递到需要这些信息的人手中。
这样能够充分发挥本部门的作用,也是着眼于贡献的要求。
管理人员要经常问自己以下问题。
1)我应该向谁提供信息,以什么样的形式,在多长的期限内。
2)我们还要问自己,为了更好的完成本部门工作,我们应该需要什么信息,这些信息谁来提供,以什么形式提供。
5.对信息要进行整理,对数据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提炼不同的信息。
整理信息的方法:关键事件;异常的事件;阈值现象。
6.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管理,为了充分掌握信息,人们需要走出去。
依赖报表,汇报常常会上当,并丧失敏感。
第五章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
21世纪的职业和很多工作的工作性质,都将知识工作者推上了舞台的前沿。
21世纪最宝贵的资产将是的知识工作者和知识工作者生产率。
怎样管理能像20世纪大幅提高体力劳动者的生产率一样来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是所有管理者面临的一个话题。
1. 体力工作者生产率的原则
泰勒:观察-分析-记录-淘汰-研究-重新逻辑排列-设计所需工具
2. 怎样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六个主要因素决定。
1)任务是什么,这是提高知识工作者生产率的最关键的问题。
你的任务是什么?应该是什么?你觉得怎么样才能有所贡献?在你执行任务上有什么阻碍应该被排除?
2) 知识工作者必须自己管理自己的生产率,同时要有自主性。
3)不断的创新,必须是知识工作者的工作、任务和责任的一部分。
4)持续不断的学习,以及持续不断的教导。
5)不只是量的问题,质也一样重要。
6)知识工作者必须被视为资产。
知识工作者掌握生产资料,他们大脑中储存的知识是巨大的固定资产并且可以带走的。
因此组织对他们的依赖程度大(组织要将知识工作者的知识尽量的转化为企业的知识)。
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归根结底就是知识工作者工作的有效性及他在工作中是否能有所成就,这是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动力。
如果知识工作者的工作缺乏有效性,那么他对做好工作和做出贡献的热情很快就会消退,他将成为朝九晚五在办公室消磨时间的人。
第六章自我管理
越来越多在工作职场上的人,需要学习“经营、管理自己”,他们要懂得将自己放在最能有所贡献的地方,并学习发挥自己所长,在长达50年的工作生涯中,要学习保持心思的敏锐和活泼,以及当在何时改变所作的事、如何改变。
1.利用回馈分析法,发现自己的长处:每当做出重大决策或重要行动时,事先写下你所预期
的结果,9到12个月后,再以实际结果与当初的预期相互比较。
在实施反馈分析发之后,得出结论:集中精力发挥你的优势,努力增强你的优势,在哪些方面存在井底之蛙的傲慢倾向,改正自己的坏习惯,什么是不要做的事情,在改进弱点上,尽力少浪费精力。
2.我做事的方法为何?
1)阅读者,还是倾听者?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善于倾听,一种是善于阅读:阅读者善于接受书面信息,倾听着善于听别人讲话,你一定要搞清楚自己和你的上司是什么样的人。
2)我如何学习?
有的人需要写下来才能记住,有的人需要说出来才能记得住,有的人喜欢在争论中学习。
根据自己擅长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正是一个人日后有所成就的关键,不能这样学习的人,注定成绩平庸。
同时我们需要明白自己适合哪种工作环境?究竟是作为决策者,还是作为顾问较能发挥,并有所成就?
3)我的价值观是什么?在一个机构里,组织的价值观如果与个人价值观不相容,这个人注定要遭遇挫折与失败。
当长处与价值观相冲突的时候,价值观至上。
3.我归属何处?
知道自己的长处、做事的方式、价值观,才能理解自己,也才能有把握地承诺一个机会,担任某项任务。
知道何去何从的人,即使资质平凡,也能有杰出表现。
4.我的贡献是什么?
这与我的长处相合吗?这是我想做的吗?我觉得这会有挑战和报酬吗?应该贡献什么?我可以在何处和如何发挥影响力?找到这个答案,必须先考虑几个因素:第一,成效必须具有困难度与挑战性,也必须具有“延伸性(stretching)”,同时成效也必须是能力可及的。
第二,成效必须有其意义,应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第三、成效应该是明显可见,而且可以衡量的。
5. 为关系负责任
1)认识和观察上司和同事,了解与自己共事的人。
2)负起沟通的责任("谁必须知道这些?谁的工作必须依赖我?我的工作又必须依赖谁?)6. 管理下半生,发展第二事业:开创一个新事业(跳槽);发展平行的工作(兼职/顾问);社会创业(NGO)。
当今时代是知识的时代,是崇尚成功的时代,期待人人成功只是幻想。
但是即使平凡的我们也要不断地自我探索、发现自我、自我学习、自我更新,不断地进行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