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应试必读: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答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年高考数学应试必读:在有限的时间内
有效答题
一、审题与解题的关系
有的考生对审题重视不够,急忙一看急于下笔,致使题目的条件与要
求都没有吃透,至于怎样从题目中发掘隐含条件、启迪解题思路就更
无从谈起,这样解题犯错自然多。
只有耐心认真地审题,正确地掌握题
目中的与量 (如“起码”,“a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 ),从中获
得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快速找准解题方向。
二、“会做”与“得
分”的关系
要将你的解题策略转变为得分点,主要靠正确完好的数学语言表述,
这一点常常被一些考生所忽略,所以卷面上大批出现“会而不对”“对
而不全”的状况,考生自己的估分与实质得分差之甚远。
如立体几何论证
中的“跳步”,使好多人丢掉1/3 以上得分,代数论证中“以图代证”,只管解题思路正确甚至很奇妙,可是因为不擅长把“图形语言”
正确地转译为“文字语言”,得分少得可怜 ;再如昨年理 17 题三角函数
图像变换,很多考生“成竹在胸”却说不清楚,扣分者也不在少量。
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述,“会做”的题才能“得分”。
三、
快与准的关系
在当前题量大、时间紧的状况下,“准”字则尤其重要。
只有“准”才
能得分,只有“准”你才可不用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常训
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一味求快,只会落得错误百出。
如昨年第 21 题应用题,本题列出分段函数分析式其实不难,可是相当
多的考生在仓促中把二次函数甚至一次函数都算错,只管后继部分解
题思路正确又花时间去算,也几乎得不到分,这与考生的实质水平是
不符合的。
适合地慢一点、准一点,可得多一点分;相反,快一点,
错一片,花了时间还得不到分。
四、难题与简单题的关系
“教书先生”唯恐是街市百姓最为熟习的一种称号,从最先的门馆、私
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仰慕甚或
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不过更早的“先生”观点并不是源于教书,最先
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不是有教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识、有品德的尊长。
其实《国策》中自己就有“先生长辈,有德之称”
的说法。
可见“先生” 之原意非真实的“教师”之意,倒是与现在“先生”的称号更靠近。
看来,“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不是具学识者的专称。
称“老师” 为“先生”的记录,首见于《礼
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此中之“先生”意
为“年长、资深之教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语等俯首皆是 ,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
文章中的甚少 ,即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到好处。
为何 ?仍是没有完全“记死”的缘由。
要解决这个问题 ,方法很简单 ,每天花 3-5 分钟左右的时
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语即可。
能够写在后黑板的“累积专栏”
上每天一换 ,能够在每天课前的 3 分钟让学生轮番解说 ,也可让学
生个人收集 ,每天往笔本上抄录 ,教按期等等。
,一年便可
300 多条成、 300 多名言警语 ,日月累 ,究会成一笔不小的富。
些
成典故“ 藏”在学生中 ,自然会下笔成章 ,写作便会为所欲为地“提取”出来 ,使文章添色添。
我国古代的人 ,从上学之日起 ,就日不 ,一般在几年内就能几千个字 ,熟几百篇文章 ,写出的文也是咬文嚼字 ,琅琅上口 ,
成腹的文人。
什么在代化教课的今日,我念了十几年
的高中生甚至大学生 ,竟提起作文就疼 ,写不出像的文章呢 ? 叔湘先生早在 1978 年就尖地提出 : “中小学文教课成效差 ,中学文生文水平低 , ⋯⋯十几年上数是 9160 ,文是 2749 ,恰巧是 30%,十年的 ,二千七百多 ,用来学本国文 , 倒是大部分不关 ,非咄咄怪事 ! ” 根究底 ,其主要原由就是腹中无物。
特是写文 ,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文的“三因素”是点、据、 ,也通文的基本构 :提出――剖析――解决 ,但真实起笔来就犯了。
知道“是”,就是不出“ 什么”。
根来源因是无“米”下“ ”。
于是便打开作文集之的大段抄起来 ,抄人家的名言警语 ,抄人家的案例 ,不参照作文就很写出像的文章。
所以 ,乏、内容空洞、一模一样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个 ,不可以在布局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 ,必到“死硬背”的重要性 ,学生累足的“米”。
拿到卷后,将全卷通一遍,一般来按先易后、先后繁的序作答。
最近几年来考的序其实不完好部是易的序,如昨年理
19 题就比理 20、理 21 要难,所以在答题时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某个
卡住的题上打“长久战”,那样既耗资时间又拿不到分,会做的题又被
耽搁了。
这几年,数学试题已从“一题把关”转为“多题把关”,所
以解答题都设置了有条有理的“台阶”,进口宽,下手易,可是深入难,解究竟难,所以看似简单的题也会有“咬手”的关卡,看似难做的题也
有可得分之处。
所以考试中看到“简单”题不行不以为然,看到新面貌
的“难”题不要胆寒,沉着思虑、认真剖析,定能获得应有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