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飞英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英塔
湖州飞英塔有内外两个塔。

内为石塔,又在石塔的外围建造一座砖木结构的外塔,形成塔里塔的奇观。

飞英塔的来历
传说飞英塔是陈武帝陈霸先为他心爱的飞英姑娘建造的。

陈霸先是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湖州长兴人。

他出身贫苦,从小是孤儿。

长兴人喜习武,陈霸先从小也随大人练武,他勤学苦练,习得一身好武艺,且长得人高体壮,熊腰虎背。

在他15岁那年,堂姐被邻村的一个纨绔子弟强抢去,陈霸先黑夜潜入纨绔子弟家门,将他杀死,然后连夜出逃。

陈霸先翻山越岭,逃到湖州。

当时湖州城中有一家姓钱的员外,家富百万,正在建造府第,工程浩大,工匠数百,民工数千,陈霸先给钱员外家做小工。

陈霸先身高体壮,力大无穷,别的小工两人抬一根木头,他一只臂膊挽一根,一人两根木头;别的小工挑砖50块,他能挑200块,干活很卖力。

钱员外已年过半百,家有一女,名飞英,不仅美貌,且赋诗抚琴,手工女红,件件皆能,年岁与陈霸先同龄。

她有时也到建房工地上玩耍,一日见到陈霸先一人挽两根长木,行走如飞,不觉惊叹;又见陈霸先年轻英俊,顿生爱慕之情。

有在凑巧相遇,飞英小姐对陈霸先说,你身手不凡,当求出人头地,希望陈霸先学习兵法,将来有所作为。

陈霸先表示家贫无力读书,只能做工以维持生活。

飞英小姐极为同情,表示愿意教陈霸先读书识字,陈霸先拱手相谢。

于是相约,每晚在后花园读书识字。

飞英祖父原是武官,位至总兵,家有些兵书,飞英也偷来让陈霸先学习。

陈霸先如饥似渴,如此三载,从未间歇。

其间,二人互倾恋心,私订终身。

飞英小姐已长成18岁的大姑娘,钱员外准备择婿入赘。

飞英小姐向父亲禀告与陈霸先已订终身之事。

百万富翁,招个小工的女婿,钱员外的脸面往哪儿搁?
为了斩断女儿的恋情,向知县密告陈霸先偷窃。

知县受贿,将陈霸先收入监牢。

陈霸先怒火满腔,越狱而逃,半夜进钱家,擒住钱员外。

飞英小姐前来求情,她说家父就是有许多不是之处,究竟是父亲,望饶他一命,并希陈霸先快离开此处,学业已有所成,速去从军,若有出人头地之日,前来娶亲,她一定老死相等。

陈霸先依了飞英,一揖道:陈霸先决不辜负小姐的期望,出人头地之日,前来娶亲。

陈霸先投军,英勇善战,屡建巨功,官拜大将军,最后登上帝位。

他立即命钦差,火速前往湖州,迎娶飞英小姐。

谁知钦差回京禀报,飞英小姐早已谢世。

原来,陈霸先一离开湖州,钱员外再三相逼飞英另择婚配,飞英小姐表示非陈霸先不嫁,父女反目。

然而,陈霸先一去多年,音讯全无,飞英小姐相思成疾,卧床数年,在“陈郎,陈郎”的呼唤声中,闭上了眼睛。

陈霸先白衣素服,亲临湖州,为飞英小姐吊唁三日。

感念飞英小姐的恩情,特造塔以表世代纪念。

为区别佛塔之塔,特造内外二塔,其塔名“飞英”。

飞英塔的历史
飞英塔,雄峙在湖州市东北角上。

千百年来,以其“塔里塔”的独特结构而闻名遐迩。

据志书记载,唐咸通年间(860——874),有僧名云皎,游历长安时,得僧伽大师(又名泗州大圣菩萨)所授“舍利(注:指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的遗骨)七粒及阿育王饲虎面像”,归来后建石塔藏之。

石塔始建于中和四年(884),成于乾宁元年(894),名上乘寺舍利石塔。

后因称有神光见于绝顶,遂于北宋开宝年间(968——976),于石塔之外增建木塔经罩护之,从而形成别具一格的“塔里塔”。

根据建外塔缘由,取佛家语“舍利飞轮,英光普照”中之二字为塔名,更名为飞英塔。

上乘寺也因塔易名“飞英塔”。

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塔遭雷击而焚于火,因“舍利无恙”,旋即重修石塔,至今石塔上刻有“绍兴二十四年”等年代题记字样。

外塔亦于南宋端平初(1234)“茸而新之”。

后历经元、明、清各代多次修缮。

1929年,因年久失
修,塔顶长期漏损而突然倒塌,内外塔均遭重砸,继而风雨侵蚀,塔身日趋残破,游人唯有望塔兴叹。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古迹的保护和维修。

1961年4月,飞英塔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1年,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古塔考察团、国家文物保护科技研究所古建筑专家先后到湖州对飞英塔作了认真的考查和实地勘察,确认它是国内罕见的古塔珍品。

1982年被列为重点维修项目,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测绘和设计。

经国家文物局审检批准拨款一百余万元对飞英塔进行大修,历时五年,于1986年底竣工。

1987年元旦开放。

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内塔为仿木构楼阁式,八面五层,下设须弥座,由一百多块太湖青白石雕凿拼叠而成,不含塔刹高为15米。

各层腰檐、平座及其斗拱等建筑构件雕刻精细,型制规整,均合宋《营造法式》制度,石刻斗拱采用偷心造,其形式较古老。

尤其是塔身转角雕出梭形瓜楞状倚柱,覆盆式柱础,此种做法除宁波保国寺大殿外,已不多见。

塔身各面均辟壸门状佛龛,内雕大幅佛传故事及千佛造像,构图严谨,刻划入微。

最引人注目的是第四层北面的观音像,乃是出神入化,别具风采。

高大的须弥座更是石塔雕刻的精华所在。

首先跃入眼帘的是束腰八边的狮子群像,造型生动,呼之欲出,整座石塔不失为一件庞大的唐代雕艺术珍品。

新修的外塔为砖木混合结构楼阁式塔。

外塔七层八面,通高55米。

副阶宽敞明亮,塔体收分自然、塔刹高峻挺拔,雄浑古朴、端庄秀丽。

其中最具宋代建筑风格的是平伸舒展的翼角,简洁朴实的檐面,用材硕大的斗拱和寻杖望柱式栏杆。

由于内含石塔,致使外塔构造更为奇特。

四层以下中空,沿内壁悬挑出各层平座和扶梯,与各层外平座相通;上三层统设楼面,四层、七层施平纂式天花,六层底架设计十字交叉的千斤梁,悬挑27米高的塔心柱,直插刹尖。

顶檐梁架为斜柱结构,坚实稳固,颇为壮观。

外塔斗拱用材硕大,规格甚多亦为一大特色。

全塔内外共施木质斗拱348攒,此外还有乳袱下的丁头拱以及大量的砖刻扶壁斗拱。

其中尤以二层内平座下斗拱采用“七铺作重拱出双杪双上昂偷心造”做法,实为现存木结构古建筑中所鲜见。

登塔扶梯设在副阶廊内,拾级登临,盘旋而上,可直达顶层。

内可饱览石塔精华,外可俯瞰湖城风光。

飞英塔不施彩绘,红墙青瓦,朴实无华,塔旁伴银杏一棵,杆大数抱,枝繁叶茂;老树古塔,交相辉映。

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名流对飞英塔的赞赏题咏不绝。

如宋代苏轼多次登游飞
英塔。

他任湖州太守时,留下游飞英塔诗句有“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乡,震泽浮云天”等句。

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登飞英塔》诗云:“梯飙直上几百尺,俯视层空鸟背过。

千里湖光秋色尽,万家烟火夕阳多。

鱼龙滚滚扶舟楫,鸿雁冥冥避网罗。

谁种山中千树桔,侧身东望洞庭波。

”飞英塔已远胜当年风姿,正以雍容大度的非凡气概,为湖州和江浙沪地区增添一处绝佳的景观。

湖州三绝
提起湖州古建筑,当以湖州三绝为最。

一绝———塔里塔———飞英塔
湖州一绝为“塔里塔”,说的是飞英塔,原名舍利石塔,是唐代僧人云皎在长安得到七粒舍利子等佛家宝物回湖州后所建。

时在唐中和四年(884年),至唐乾宁元年(894年)建成。

北宋开宝年间(968—976年),相传舍利子神光出现在塔顶,于是又在石塔外建木塔将石塔保护起来,形成塔内有塔的奇观。

又从佛经“舍利飞轮,英光普现”句子中取“飞英”二字作为塔名。

过了160多年,木塔在一场雷击中化为灰烬。

不久当地僧俗人等又把木塔重建。

360多年后,飞英塔又遭雷劫,不但外护的木塔日见倾圮,而且里面的石塔痕裂剥落。

于是又用了9年时间把飞英塔整修一新:“金碧交辉,雄观郡邑,凡江南浮屠无与比者”。

飞英塔内石塔通高15米,五层八角。

最底层是须弥座,由100多块太湖青石雕凿拼叠而成。

须弥座上雕刻着图案,上有高僧坐禅,下有罗汉巡行,个个栩栩如生。

旁雕狮子群像,形态各现,无一雷同。

再细看,石塔塔身的转角雕出梭形轮状的倚柱,覆盆式的柱础,五层塔身雕有佛像48尊,反映了《妙法莲华经》的主题:释迦牟尼在灵鹫山说法,听者1000尊,十方佛结跏趺坐,四众(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起立合掌,神态肃穆虔诚。

而且各个层面都有壶门状佛龛,佛龛内雕有大幅佛传故事。

这些佛像有的手执净瓶,有的端坐莲花,有的合掌默念,形态优美,出神入化,整座石塔就是一件宏大的雕刻艺术精品。

外塔呈砖木结构楼阁式,高55米,八角七层,游客可循梯登高观赏内石塔的各个层面。

从塔顶居高临下,向南了望,湖州城大街小巷尽收眼底;向北远眺,茫茫太湖水清山秀。

正如元代翰林学士赵孟頫所赋诗云:“梯飚直上几百尺,俯视层空鸟背过,千里湖光秋色净,万家烟火夕阳多。


二绝———庙里庙———府庙
湖州二绝为“庙里庙”,指的是湖州府庙,因在府庙中又建了一所“劳公祠”而又称“庙里庙”。

湖州府城隍神原没有姓名,至万历元年(1573年)陆稳撰《湖州府城隍劳公神庙碑》,始有尊劳钺为湖州府城隍神的记载。

劳钺,江西德化人,成化八年(1472年)任湖州知府,在任4年。

《湖州府杰》称他为“名官”,说他
“勤慎耿介,政多恺悌”,重视教育和文化建设。

“为人正直,不可干以私”。

当时太湖匪患猖獗,劳钺的前任因受贿而任其恣意妄为,劳钺上任后,坚拒贿赂,全力缉捕盗匪,终于全数抓获,各正其罪。

传说劳钺去世前,似有预知,即沐浴升堂,与士大夫诀别,无疾而终。

因此湖州人尊他为城隍神,并在府庙中增建“劳公祠”即“劳公神庙”来祭祀他。

府庙是一座四合院式的群体建筑,有前后两间;后间是供城隍神的;前间有门楼5间,并和戏台相连,从庙门外望进去,似乎是“庙里有庙”。

1994年,府庙得到了全面整修并在庙前新建牌坊一座。

三绝———桥里桥———潮音桥
此桥在湖州南门,横跨于霅溪之上,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始建,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

据说建桥之先,此地名潮音渡。

涨水之时,渡口众流汇合,势大浪急,涛声如潮,犹如普陀山潮音洞之境,所以取名“潮音”。

而据清光绪《乌程县志》载:“旧为潮音渡,以桥东慈感寺奉观音大士故名。

”渡口建桥,仍沿用渡名,故名潮音桥。

潮音桥为三孔石拱桥,高7米,长50米,宽5米,桥两侧置石质吴王靠,可供行人坐息。

两侧次孔跨一行人道,以避免割断沿河街道,桥上桥下均可通行人。

此桥已具有立交桥的雏形。

潮音桥因为是石拱古桥,不便通车,故现已在原桥之南另建一座“潮音新桥”,桥宽20米,交通称便,而潮音桥作为古建筑仍然保留,成为湖州城里保留至今的唯一的明代古桥。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03月17日第七版)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