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二)《水浒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二)《水浒传》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二《水浒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给重要人物列传、梁山大事记述等方式,梳理故事情节,并感知小说靠人物之间的衔接串联情节的构思艺术。
2.充分运用阅读成果,结合活动提示做展示,学习同伴互相启发,互为成果阅读者、评价者,提高阅读技能,培养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1.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探寻性格与失路的关系。
2.探究社会环境,明确个体失路的必然原因。
教学难点:
1.探究社会环境,明确个体失路的必然原因。
2.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
二、热身活动,开启闯关
1、水浒传第58回的回目名是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大家知道是哪三座山的英雄同心归水坡吗?
【解答】白虎山,二龙山桃花山,他们的寨主分别是孔家庄的孔明孔亮,桃花山的李忠、周通和后来夺了邓龙的寨主之位,霸占山头的鲁智深,杨志和武松。
今天我们也有三座山头,在座的各位就是绿林英雄,各位英雄好汉想要上我梁山,也不是件随便的事情,得使出看家本领来。
今天就让我——梁山寨主——第二个热身问题来了,
2、大家猜猜看,我是梁山相继三位头领中的哪一位最合适?
【解答】在第十八回林冲水寨大拼火的时候,王伦已经被杀死了,在第六十回晁天王曾头市中箭之后,宋江才坐上了第一把交椅。
所以,我应该是梁山第二任寨主——晁盖,晁天王。
现在晁天王就来考考大家的本领,看哪个山头闯关成功,先上梁山。
三、闯关上山,梳理品读
第一关信息梳理
规则:每个“山头"一张幻灯片任务,分别对“作者作品”“内容主旨" “结构特色”三个部分进行梳理,全组齐声朗读并填空,填空无误则闯关成功加十分,每组满分10分。
1、作者作品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元末明除(朝代)小说家,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生动地描写了北宋年间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们从到起义再到兴盛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补充解读】
作者是元末明初时代的人,但是描写的却是北宋年间的事情,北宋宋徽宗时,政治黑暗,官僚腐败,社会矛盾急剧恶化,我国北方爆发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关于此次起义史书皆有零星记载,声势浩大,但是后来失败了,因此有一些传奇的色彩,施耐庵是以真人真事宋江等36人起义的故事为蓝本,在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再集大成而创作的长篇小说。
所以说,它是有真实的社会基础的。
2、内容主旨
《水浒传》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主要塑造了108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乱自上作"的主题,印证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真理,还把英雄好汉们聚居的八百里___ 描绘成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理想社会。
表达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因此,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将它译成英文《四海之内皆兄弟》。
【补充解读】
水浒传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水浒一开头,并没有铺叙千军万马的场景,而是把高俅发迹的一段小故事作为全书的引子,因为高俅的发迹,正是封建王朝腐朽生活的写照,高球的画像正是六贼集团的缩影。
著名的评论家金圣叹,曾经这样评价这高明的写法,他说如果先写180人则是乱自下作,不先写一百八人而先写高俅则
是乱自上作也。
(乃开书未写一百八人,而先写高俅者,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生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
——清·金圣叹批《水浒传》第一回)所以开篇就铺垫好了官逼民反的社会背景。
而相反,英雄好汉们聚居的八百里梁山坡,却是一“论称分金银,大碗吃酒肉”,无论是富豪将吏还是贫贱子弟“都一般儿哥弟称呼",相互不分贵贱高低,没有剥削、没有阶级的压迫的理想化社会。
这反映了老百姓反抗朝廷暴政希望平等互爱的愿望,因此美国女作家的这个翻译《四海之内皆兄弟》是在众多英文翻译名当中最受评论家肯定的。
3、结构特色
《水浒》总共120章回,采用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
全书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40回,单个英雄上梁山
史进夜走华阴县遇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遇林冲——取投名状遇杨志——失生辰纲引出吴用和宋江——刺配江州遇李逵41-70回,水泊梁山大聚义
三打祝家庄——三山聚义打青州——智取大名府——夜打曾头市
71-80回,威慑朝廷退围剿
英雄排座次——两赢童贯——三败高俅
81-120回,归顺朝廷四征讨。
招安后,征辽,征田虎,征王庆,征方腊,走向失败
【补充解读】
何谓先分后合,1-70回为“分”,是局部结构,它分述108个英雄人物从不同地方汇聚梁山的斗争经历,各个人物及其事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第七十一回“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是从“分散”到“整合"的过渡,开始了整体结构的叙事方式,从而使个体斗争组织化,从反贪官污吏的几次重大斗争到招安征辽、平方腊,以至最终毁灭,完成了全篇的悲剧结局,造就出散整结合的组织结构。
正因为这先分后合的结构特色,所以我们把整本书的阅读分成了两个部分,在我们第一阶段的前70回的阅读当中,给大家的重点就
是品读人物形象。
而后阶段我们的重点就是分析起义失败的深层原因。
何谓链式结构,就是在1-40回,作者精心设计了以一个人物传记结束又巧妙以相关情节带出另一个主角出场的精妙构思。
为了更直观地感受这个结构特色,现在我就来临时加一道抢答题,做好准备哦,请听题,请根据情节的关联提示,填写出依次出场的主角人物……。
第二关品味故事情节中的人物性格
师:接下来,就给大家4分钟时间,分小组阅读手中与这四位好汉有关的故事情节,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他们的性格特征。
师:在读之前老师要提示大家:抓住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的同时,结合文章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行为、心理活动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师:可以在一旁进行圈点勾画和批注。
节选故事: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
林冲——风雪山神庙
武松——斗杀西门庆
宋江——浔阳楼吟反诗
现在给大家3分钟时间,分小组进行交流。
每个小组至少请一个代表起来回答。
师:现在,请小组代表起来发言:
预设:
师明确:
鲁智深:脾气火爆、粗鲁莽撞、嫉恶如仇、慷慨大方,粗中有细。
林冲: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安分守己,办事谨慎。
武松:有仇必报、爱憎分明、精明果敢、有勇有谋。
宋江:仗义疏财、志向远大、不安于现状。
师:正如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所说:“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百看不厌,无非是他把一百零八个性格都写出来。
”
师: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
假如鲁智深能在面对对金氏父女时坐视不管,林冲能在种种逼迫下坚持忍让,那么,他们是否又会有
不一样的人生呢?但命运往往就是这样,西门庆刚好就遇到了有仇必报的武松,黄文炳刚好就遇到了不安于现状的宋江。
这样的性格特征就必然会使他们奋起斗争,走上反抗的道路。
第三关品味时代下的社会环境
师:然而,我们说,个体的行为与社会风气息息相关。
若是社会有正义,金翠莲何至于被骗?林冲之妻何至于被无端调戏?武大郎的冤屈何至于要靠武松的杀戮来洗清?究其根本,造成他们个体失路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环境。
师:那么下面给大家3分钟时间,请大家结合手中所节选的故事情节,同桌之间相互讨论?(是否需要)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老师可以举例子】:
预设:黑暗、腐朽。
(试问:都体现在哪些地方?)结合导学案的故事情节。
明确:地方恶霸与豪强劣绅无法无天、横行霸道——《鲁智深拳打镇关西》
《浔阳楼题反诗》为什么敢这样胡作非为?因为背后有官吏撑腰。
明确:奸臣与地方官吏狼狈为奸——《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明确:政治黑暗、官僚腐败——《怒杀潘金莲》
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庙堂已然失序。
而且难以立身。
为何难以立身?
我们结合这几位好汉的身份,再来看看。
人物身份
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
武松都头
鲁达提辖
宋江城县衙司
他们当中无论是谁,放在当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林冲,一个安分守己禁军教头,为了维护自己的妻子已经处处退让,可仍然遭到奸臣的步步紧逼。
武松,一个受人敬仰的打虎英雄,为了替兄长讨回公道求助于官府,可人命竟抵不过恶人的真金白银。
爱打抱不平的鲁达何尝不想继续做他的提辖,满腔抱负的宋江何尝不
想顺遂宋太公的心愿,安心于朝堂。
但是,在这样一个社会下,个人的家庭得不到维护,社会的正义得不到伸张,远大的志向更是难以实现。
所以,正是这样一个失序的庙堂逼得各路好汉开始走上梁山,把目光投向江湖,去追求那“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的快意生活,去追求那“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理想社会。
然而,读完《水浒传》后我们知道,这样的理想实现了吗?(没有)正如《水浒传》开篇所讲: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
即使这样的江湖理想没能实现,即使故事最后曲终人散。
至少,好汉们在经历了个体失路的过程后,风风火火走了一遭,而我们,也在他们失路的偶然和必然中,窥见了他们的内心世界,领略了江湖的刀光剑影,更见识了庙堂的波谲云诡。
下面,不如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再读《水浒传》的开篇,感受其中所蕴含的苍凉与辽阔: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
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
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绕绕乱春秋。
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
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
霎时新月下长川,江湖桑田变古路。
讶[yà]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恐伤弓远之曲木。
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