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年寻亲路,思念是种会呼吸的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6年寻亲路,思念是种会呼吸的痛
作者:张晓惠
来源:《莫愁·智慧女性》 2011年第10期
张晓惠
每天下班,高高大大的父亲把3岁的他举过头顶,母亲抱着弟弟站在旁边笑,一家人其乐
融融。

这是大毛对父亲仅有的一点记忆,尽管模糊但在他不停地重复与怀想中,已定格成一幅
铭心刻骨的画面。

对父亲的怀念让他在六十余年的漂泊中苦苦守望,辗转寻亲,终于在六十六
年后,踏上了回乡的路。

战火纷飞,父子永隔
1947年,大毛3岁,住在上海的一家公馆内,与母亲最快乐的事儿,就是等父亲回家。


着大盖帽、身着军装的父亲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他高高地举过头顶,比月份牌上的美人还好
看的母亲抱着弟弟二毛站在旁边笑,在笑声中开始晚餐。

美好的生活并未持续太久,当年早春,父亲好似失踪了一般,一向安静贤淑的母亲变得暴
躁无常,摔茶杯掼碗碟。

大毛惊恐地伏在奶妈的怀中,不明白总是微笑的母亲为何变成了另外
一个人。

后来他才明白,当时父亲经上司京沪警备司令汤恩伯的介绍,娶了一房姨太太,另置
一处公馆。

当多日不见的父亲回家时,母亲已将房门关得死死的。

战火纷飞炮声隆隆,国民党从上海向台湾逃退时,刚烈的母亲至死也不愿随停妻另娶的父
亲同行。

那天晚上炮弹纷飞,父亲前所未有地向母亲低声下气:“回我的家乡江苏射阳,那里
有我的父母兄妹,我会回来接你们的,我们还住上海。

”出生于河南郾城的母亲一口拒绝:
“我不回你的家!要回,我回我的家!”最后,父亲捧出一个木匣子:“你不随我,但你要为
大毛二毛两个孩子着想,这里有些金银,你们可以生活一段时间。

”临别时,父亲紧紧地抱起
大毛:“我最迟明年就会回来接你们。

”身为国民党少将的他哪里知道,这一别竟是生死离别。

临别的拥抱,成为大毛在父亲怀里最后的温暖。

新中国成立后,大毛和弟弟二毛跟随母亲还有自小就照顾母亲的奶妈奶爸一家五人,漂萍
般落脚在乌鲁木齐。

在那里,母亲脱下旗袍走进饭店,从服务员到开票员一路做到会计。

二三
十元的工资艰难地维持着一家五口的生计。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大毛知道母亲的不易和生活的
艰难,每天放学后,带着小他一岁的弟弟拾煤渣捡菜皮,就这样饱一顿饥一顿地向前走着。

为了早些养家,大毛初中毕业就报考了电力中专。

后学校停办,他凭一手好字为居委会写
黑板报,为派出所抄写材料,又被街道请去当扫盲教员,一月能挣四十元。

第一次拿到工资,
他迅速跑回家交给母亲。

还没到50岁的母亲已是满头白发,看到儿子一脸欣喜地把工资捧在面前,顿时哽咽,泪水迅速濡湿了她白色的衬衫和蓝色的护袖。

1963年,乌鲁木齐铁路局招工,
写得一手好字的大毛在新疆柳园火车站建筑工区谋了职。

自此,一家人的窘迫状况有了改观。

绝口不提,心头隐痛
岁月如流,三十年过去了,母亲依然绝口不提父亲。

母亲不说,大毛不敢问也不敢提。


他不止一次地半夜醒来,看到疲惫的母亲坐在床头,泪眼婆娑地抚摸着父亲的照片。

母亲每天
检查两个儿子的作业时,挂在嘴上的话也总是“将字写好,你父亲的字多漂亮”。

尽管母亲不提,父亲却是大毛心口的痛,成绩优异的他在学校每当填到父亲这一栏,总是按母亲的要求填
上“过世”。

每每至此,他心中隐隐作痛:父亲,你现在究竟在何方?
他偷偷看过母亲藏在米缸下用油皮纸层层裹着的照片,与父亲对视;他也不止一次地打开
父亲留下的紫黑色的小匣子,那里面有一方水晶印章,镌刻着“路际云印”四个字。

院子里用
六角砖围着的是母亲栽下的一株大丽菊,夏日里花开繁茂,大红的、大紫的。

父亲曾说他的老
家有很多大丽菊,夏日里疯开,很是好看。

母亲精心地浇水打枝,花开的那些日子,她走进走
出的步子也很轻快。

晚饭后,母亲还会对着大丽菊喃喃自语:“花开了呀!你是喜欢红的还是
紫的?”眼神飘忽着向了南方。

母亲的苦,成年后的大毛渐渐明白了。

当街上到处是大字报的时候,母亲总是若惊弓之鸟,夹着包低着头上班下班;还有人指指点点,这个女人带着两个私生子。

在抄家的阴霾笼罩下,
母亲流了一夜的泪,犹豫再三,还是将米缸下那包着油皮纸的照片烧了;大毛半夜醒来,见朦
胧夜色下,母亲蹲在地上,在水泥地上一下一下地磨那方刻有父亲名字的水晶印章,泪水一滴
一滴地砸在地上,手指都磨出了血。

他从母亲手里接过印章,说:“我来磨吧。

”可将父亲的
名字擦向水泥地的那一瞬间,他忽地就感到锥心的疼痛。

母亲捂着脸,泪水从指缝间奔涌而出……
1975年,心力交瘁的母亲终捱不过去,精神崩溃的她始终不肯闭眼。

大毛轻轻地为母亲合
上眼,说:“妈妈,你安心地睡吧,我一定要找到父亲!”
大毛努力工作,深得领导器重。

列车上的播音员、小巧玲珑秀眉丽眼的赵姑娘,也将含情
脉脉的目光投注到了这个小伙子身上,两人终结秦晋之好。

每逢过年过节,贤惠的妻子、可爱
的女儿,还有妻子家的兄弟姐妹,一大家子欢声笑语团聚一堂,让大毛深深感受到家的温暖,
同时,寻找父亲的念头也愈发强烈。

六十六年,回家的路
2005年退休后,大毛开始了执著的寻父之路。

父亲是随汤恩伯部队驻扎上海,于是,他陆续找到了上海档案馆、国家档案馆、南京档案馆。

终于,在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里,他找到了父亲的资料:路际云,出生于江苏阜宁(现划
为射阳),1940年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三分校(黄浦军校分校)学习,年龄25岁,军衔为
少校;后任汤恩伯副官。

资料同时还显示:路际云还有一个弟弟,名路奇云,早年参加共产党……
自4岁时与父亲分别,这是大毛第一次查到父亲的信息。

他激动到颤抖,他更想知道父亲
如今在何方?阜宁在哪里?老家是否还有亲人?一个个问号涌进脑海,近六十年的思念、对亲
情对故乡无比的渴望排山倒海般冲击过来。

六年的苦苦寻找,就在大毛几近绝望时,2011年3月7日凌晨,老家传来亲人的回应:父
亲已于1995年去世。

六十多年的思念,却是天人永隔,大毛不堪打击,心脏病发。

三天后,从医院出来,他踏上了回老家射阳的路。

春暖花开,柳丝轻飏,满眼的绿色水波粼粼,梦中出现了无数次的故乡就这样真实地呈现
在眼前。

他住进了姑妈家,与表兄弟姐妹们见面;观看了海盐博物馆、科技馆、聚龙湖,又去
了新四军纪念馆、陆公祠。

更多的时候,他翻看姑妈与父亲在中美恢复建交后的通信,听姑妈
讲述父亲的故事。

看着那几十封信,抚摸着父亲的照片,他一次又一次潸然泪下。

在父亲的老家,跪在爷爷奶奶、祖爷爷的坟上,大毛泣不成声。

风起,纸烟灰飞扬,四方旋舞。

站起身,一团火红,刺痛了他的双眼:几株大丽菊在小河边蓬勃怒放,繁繁密密簇簇拥拥,大红大紫。

好不容易压抑的泪水再次从心底喷薄而出。

他想起母亲,穿旗袍的母亲、穿工作服的母亲、凌晨将父亲唯一的照片烧去悲伤不已的母亲、精心侍弄着门前那株大丽菊的母亲、至死都不愿闭起双眼向空中悬望的母亲……
后记:大毛,大名路申一, 1945年出生于上海。

其父路际云,1916年出生于江苏阜宁,黄埔军校毕业,国民党少将。

1949年随汤恩伯部队撤往台湾,1951年从教,1979年迁往美国德克萨斯州,1986年回盐城探亲,1995年12月在美国辞世。

(编辑张秀格 gegepret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