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高二高中生物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高二高中生物期末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存在于人体“内环境”的是()
A.胃里的消化液B.肺泡内的气体C.血红蛋白D.心室腔内的血浆
2.野生生物资源具有的价值有()
①潜在使用价值②间接使用价值③直接使用价值
A.①②B.②③C.③D.①②③
3.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定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4.在一条离体的神经纤维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则()
A.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
B.邻近的未兴奋部分表现为膜内正电、膜外负电
C.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
D.兴奋部位的膜外由正电变为负电,膜内由负电变为正电
5.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
这说明()
A.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
B.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所有生物之间都有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6.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则尿量减少
7.正常人吃较多糖半小时后,在胰脏静脉的血液中,下列物质中会明显增多的是()
A.胰蛋白酶B.胰淀粉酶C.胰岛素D.胰高血糖素
8.下列细胞中,能产生抗体的是()
①吞噬细胞②靶细胞③T细胞④B细胞⑤浆细胞
A.①③④⑤B.①②⑤C.④⑤D.⑤
9.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用HIV表示B.主要侵犯人体B淋巴细胞
C.常用AIDS表示D.先使体液免疫功能严重缺损,继而影响细胞免疫10.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
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
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
11.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在此现象中光的直接作用是()
A.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B.促进植物合成生长素
C.抑制茎的向光一侧细胞生长D.改变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12.在棉花栽培的过程中需要摘心(摘去顶芽),其目的是()
A.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提高,促进其生长
B.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其生长
C.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提高,抑制其生长
D.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降低,抑制其生长不同
13.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B.培植人参时,可以使用赤霉素处理其种子,打破休眠
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
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伸长,所以在茎尖、根尖含量较多
14.下列哪一种方法能加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
C.增加生物的种类D.减少生物的种类及数量
15.在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为()
A.第二营养级B.三级消费者C.次级消费者D.初级消费者]
16.我国部分居民因生食福寿螺而引发广州管圆线虫病。
从生态学角度看,广州管圆线虫与上述患者之间的关系是()
A.竞争B.捕食C.共生D.寄生
17.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
B.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迁出、出生率和死亡率
C.在自然状态下,种群增长一般呈“J”型曲线
D.在自然状态下,种群增长一般呈“S”型曲线
18.森林中的鸟类一般有垂直分层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A.光照强度B.食物类型C.森林丰富度D.温度
19.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
A.物种进化B.外来物种入侵C.群落演替D.垂直结构
20.生长着各种动植物的一片草地,按生态学分类,草地、草地中的各种生物及草地中的东亚飞蝗,可依次称为()
A.生态系统、群落、种群B.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C.群落、生态系统、种群D.种群、生态系统、群落
二、综合题
1.(10分)右图是人体部分组织示意图,a、b、c、d代表人体内不同激素,请据图回答:([ ]内填相应字母)
(1)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A传到B,而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人体内激素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__________就会减少,这是一种调节机制。
(3)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
激素和肾上腺分泌的激素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过程,以维持机体血糖平衡。
2.(10分)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的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如下实验:
(1)某同学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时,进行了图1所示的实验,你从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单侧光引起生长素
从移向。
(2)另一同学做了图2所示的实验设计,将经过图2甲处理后的琼脂块分别放在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切面上(见图2中乙),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①琼脂块C生长素浓度_____琼脂块D生长素浓;
②琼脂块B生长素浓度_____琼脂块C生长素浓;
③切去尖端的胚芽鞘d的生长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0分)将一个水族箱用屏障在中间隔成A、B两部分,然后在A、B两侧分别放入数量相同的少量水蚤(小型甲壳动物)和草履虫,给予充足的食物,并满足其他生活条件,观察它们的生长。h小时后,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发展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即K值)时,继续供给草履虫食物,但不再给予水蚤食物,并把屏障撤掉(水蚤捕食草履虫)。
(1)如图所示在0 ~ h小时内,种群的增长呈________型曲线。草履虫和水蚤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时刻是
在。
(2)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h小时以后,草履虫数量变化的趋势为_________________,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0分)右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
据图回答:
(1)碳元素在大气与A、B、C之间的流动是以形式进行的。
在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中,A是,B是分解者。
(2)图中D C过程主要是通过作用实现的。
的含量,造成的主(3)人类活动对碳循环干扰最大的是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途径,这一干扰,增加了CO
2
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圈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循环运动。
5.(10分)生态系统是当今最受人们重视的研究领域之一,全球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对生态系统的研究。
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请回答:
(1)该食物网有条食物链。
请写出最短的食物链:。
(2)灰喜鹊所处的营养级是第营养级。
(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
(4)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
海南高二高中生物期末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存在于人体“内环境”的是()
A.胃里的消化液B.肺泡内的气体C.血红蛋白D.心室腔内的血浆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内环境的组成。
内环境包括有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胃里的消化液,肺泡内的气体都与外界环境相通,因此属于外环境,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
2.野生生物资源具有的价值有()
①潜在使用价值②间接使用价值③直接使用价值
A.①②B.②③C.③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
潜在价值:是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本题选D。
3.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定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答案】B
【解析】略
4.在一条离体的神经纤维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则()
A.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
B.邻近的未兴奋部分表现为膜内正电、膜外负电
C.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
D.兴奋部位的膜外由正电变为负电,膜内由负电变为正电
【答案】D
【解析】略
5.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
这说明()
A.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
B.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所有生物之间都有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答案】B
【解析】略
6.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则尿量减少
【答案】C
【解析】略
7.正常人吃较多糖半小时后,在胰脏静脉的血液中,下列物质中会明显增多的是()
A.胰蛋白酶B.胰淀粉酶C.胰岛素D.胰高血糖素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内容。
正常人吃糖半个小时后,血糖含量提高,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到血浆,降低血浆中血糖含量,维持内环境稳态,所以答案选C。
8.下列细胞中,能产生抗体的是()
①吞噬细胞②靶细胞③T细胞④B细胞⑤浆细胞
A.①③④⑤B.①②⑤C.④⑤D.⑤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免疫调节中体液调节的相关内容。
免疫细胞中能够产生抗体的只有效应B细胞(浆细胞),人体内专职吞噬细胞分为两类:一类是小吞噬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还有嗜酸性粒细胞;另一类是大吞噬细胞即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末梢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淋巴结、脾、肝、肺以及浆膜腔内的巨噬细胞、神经系统内的小胶质细胞等;某种细胞成为另外的细胞或抗体的攻击目标时,前者就叫后者的靶细胞。
例如带有表面抗原的细胞受到免疫细胞或特异性抗体的攻击,它就是免疫细胞或特异性抗体的靶细胞。
又如免疫细胞受到某种抗原的攻击,它就是该抗原的靶细胞;T细胞分化为效应T细胞后能产生细胞因子增强免疫作用;答案选D。
9.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用HIV表示B.主要侵犯人体B淋巴细胞
C.常用AIDS表示D.先使体液免疫功能严重缺损,继而影响细胞免疫
【答案】A
【解析】考查有关艾滋病病毒和免疫缺陷病的相关内容。
A正确;B错误,主要侵犯人体的T淋巴细胞;C错误,AIDS代表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综合征);D错误,细胞免疫作用完全丧失,继而影响体液免疫。
10.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
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
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
【答案】C
【解析】略
11.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在此现象中光的直接作用是()
A.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B.促进植物合成生长素
C.抑制茎的向光一侧细胞生长D.改变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答案】D
【解析】略
12.在棉花栽培的过程中需要摘心(摘去顶芽),其目的是()
A.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提高,促进其生长
B.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其生长
C.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提高,抑制其生长
D.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降低,抑制其生长不同
【答案】B
【解析】考查顶端优势的概念。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和侧芽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顶芽旺盛生长时,会抑制侧芽生长。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顶芽停止生长,一些侧芽就会迅速生长。
这种顶芽优先生长,抑制侧芽发育等现象叫做顶端优势。
因此答案选B。
13.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B.培植人参时,可以使用赤霉素处理其种子,打破休眠
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
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伸长,所以在茎尖、根尖含量较多
【答案】C
【解析】考查植物激素概念及四大植物激素的能够。
A正确,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代谢产生的一类有机物质,并自产生部位移动到作用部位,在极低浓度下就有明显的生理效应的微量物质,也被称为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B正确,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C错误,乙烯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多;D正确,一般认为细胞分裂素在根尖、萌发着的种子和发育着的果实、种子处合成。
14.下列哪一种方法能加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
C.增加生物的种类D.减少生物的种类及数量
【答案】C
【解析】略
15.在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为()
A.第二营养级B.三级消费者C.次级消费者D.初级消费者]
【答案】C
【解析】略
16.我国部分居民因生食福寿螺而引发广州管圆线虫病。
从生态学角度看,广州管圆线虫与上述患者之间的关系是()
A.竞争B.捕食C.共生D.寄生
【答案】D
【解析】略
17.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
B.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迁出、出生率和死亡率
C.在自然状态下,种群增长一般呈“J”型曲线
D.在自然状态下,种群增长一般呈“S”型曲线
【答案】C
【解析】考查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
种群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与“密度”不同,前者
是个体的“数目”,后者是比例,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农林害虫的预报、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等,
都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
自然状态下一个种群的种群密度往往有着很大的起伏,但不是无限制的变化。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与迁出率对种群密度都有影响。
种群的大小有上限和下限。
种群密度的上限由种群所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决定,下限不好确定,生态系统的稳态调节可以使优势生物的种群密度保持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所以A、
B正确;在正常情况下,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曲线,故C项是错误的。
18.森林中的鸟类一般有垂直分层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A.光照强度B.食物类型C.森林丰富度D.温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生物群落结构。
动物的分布主要受到栖息地和食物来源的影响,因此森林中的鸟类一般有垂直分层现象与食物类型有关。
19.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
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
A.物种进化B.外来物种入侵C.群落演替D.垂直结构
【答案】C
【解析】略
20.生长着各种动植物的一片草地,按生态学分类,草地、草地中的各种生物及草地中的东亚飞蝗,可依次称为
()
A.生态系统、群落、种群B.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C.群落、生态系统、种群D.种群、生态系统、群落
【答案】A
【解析】略
二、综合题
1.(10分)右图是人体部分组织示意图,a、b、c、d代表人体内不同激素,请据图回答:([ ]内填相应字母)
(1)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A传到B,而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人体内激素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__________就会减少,这是一种调节机制。
(3)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
激素和肾上腺分泌的激素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过程,以维持机体血糖平衡。
【答案】(1)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 促甲状腺激素反馈调节 (3)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解析】略
2.(10分)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的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如下实验:
(1)某同学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时,进行了图1所示的实验,你从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单侧光引起生长素
从移向。
(2)另一同学做了图2所示的实验设计,将经过图2甲处理后的琼脂块分别放在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切面上(见图2中乙),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①琼脂块C生长素浓度_____琼脂块D生长素浓;
②琼脂块B生长素浓度_____琼脂块C生长素浓;
③切去尖端的胚芽鞘d的生长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向光侧背光侧
(2) ①c< d ②>③直立生长
【解析】略
3.(10分)将一个水族箱用屏障在中间隔成A、B两部分,然后在A、B两侧分别放入数量相同的少量水蚤(小型甲壳动物)和草履虫,给予充足的食物,并满足其他生活条件,观察它们的生长。h小时后,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发展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即K值)时,继续供给草履虫食物,但不再给予水蚤食物,并把屏障撤掉(水蚤捕食草履虫)。
(1)如图所示在0 ~ h小时内,种群的增长呈________型曲线。草履虫和水蚤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时刻是
在。
(2)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h小时以后,草履虫数量变化的趋势为_________________,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3、(1)“S”种群数量在K/2对应的时刻
(2)空间的限制
(3)减小水蚤的捕食
【解析】略
4.(10分)右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
据图回答:
(1)碳元素在大气与A、B、C之间的流动是以形式进行的。
在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中,A是,B是分解者。
(2)图中D C过程主要是通过作用实现的。
的含量,造成的主(3)人类活动对碳循环干扰最大的是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途径,这一干扰,增加了CO
2
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圈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循环运动。
【答案】(1) CO
消费者 (2) 光合作用
2
(3)温室效应 (4) C、H、O、N、P、S
【解析】略
5.(10分)生态系统是当今最受人们重视的研究领域之一,全球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对生态系统的研究。
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请回答:
(1)该食物网有条食物链。
请写出最短的食物链:。
(2)灰喜鹊所处的营养级是第营养级。
(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
(4)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
【答案】
(1)3 植物→松鼠→鹰
(2) 三、四
(3)单向流动
(4)太阳能
【解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