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
定量分析——标准曲线法
最大吸收波长
在一定波长下,测定某物质的标准 系列溶液的吸光度做标准曲线,然 后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值,根据 所测吸光度,求出所测溶液浓度。

AX


波长范围
CX
应用
定量分析——对照法
A标 = K c标 l Ax = K cx l
cx = Ax C标
A0
谢谢!
称为电荷迁移吸收光谱。
例如:某些取代芳烃可产生这种分子内电荷迁移跃迁吸收带。谱带较宽,吸收强度较大, εmax可大于104
无机化合物 电子迁移跃迁 吸收光谱 配位场跃迁
收能量后向σ*反键跃迁,这种跃迁可以吸收波长在200nm左右。
n
π *跃迁:含有杂原子不饱和基团,如C=O,C=S,-N=N-等化合物,这种跃
迁一般处于近紫外区(200 ~ 400nm)。
电荷迁移跃迁:用电磁辐射照射化合物时,电子从给予体向与接受体相联系
的轨道上跃迁。因此,电荷迁移跃迁实质是一个内氧化还原的过程,而相应的吸收光谱
吸光物质的溶液时,在入射光的波长强度以及溶液的温 度等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该溶液的吸光度A与溶液 的浓度c及液层厚度l的乘积成正比关系,称为朗伯比尔 定律。
A=K·c·l
适用条件:单色光、稀溶液
朗伯比尔定律
A=K·c·l K—比例常数,与入射光的波长、溶液的性质、
液层厚度以及温度有关。 c—吸光物质的浓度。 l—透光液层厚度。
定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 ;
UV- vis )是研究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区(200 ~ 800nm)分子吸收光谱的分析方 法。
紫外—可见光区
远紫外光 近紫外光 可见光
近红外光
5nm
200nm 360nm
800nm
2500nm
波长范围
定性分析
利用标准物质定性分析
在相同条件下,测定未 知物质的吸收光谱,与标准 物质的吸收光谱比较,如果 两吸收光谱的形状、吸收峰 数目、位置、拐点等完全一 致,就可初步判定未知物与 标准物是同一物质。
应用
定量分析
标准曲线法 对照法 吸光系数法 混合物的定量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朗伯比尔定律—吸光系数
当l以cm,c以g/L为单位,K称为吸光系数 ,用a表示。
A=acl
a的单位为L/(g.cm)
朗伯比尔定律—吸光系数
摩尔吸光系数
当l以cm,c以mol/L为单位,K称为摩尔吸光 系数,用ε表示。
的ε的单位为L/mol.cm,它表示物质的浓度 为1mol/L,液层厚度为1cm时,溶液的吸光 度。
T= It I0
透光率越大,溶液对光的吸收越少, 反之,透光率越小,溶液对光的吸收越大。
朗伯比尔定律—吸光度
2、吸光度(A)
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
吸光度A公式:
I0
A= -lg T = lg
It
透光率的负对数称为吸光度,用A表示。 A越大表示物质的吸光能力越强。
朗伯比尔定律
光的吸收定律 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通过某一均匀、无散色的含有
物质对光的选择吸收
当一束光射到某种物质的固态物或溶液上时,一部 分光会被吸收或被反射,不同的物质对于照射它们 的光束的吸收程度是不同的,对某个波长的光吸收 强烈,对另外波长的光的吸收很小或不吸收,我们 把这种现象称为选择性吸收。
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在吸收光时只能吸收某些特 定波长的光。
利用物质对某种特定波长的光 的吸收来了解物质的结构特性
朗伯比尔定律—吸光系数
百分吸光系数
百分吸光系数是指百分含量为,l为1cm
时的吸光度值,用E
1% 1cm
表示。
Ε=
前提条件
入射光为平行单色光且垂直照射; 吸光物质为均匀非散射体系; 溶液为稀溶液; 辐射与物质之间的作用仅限于光吸收过
程,无荧光和光化学现象发生。
应用
吸 光 度
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nm
优点
朗伯比尔定律
透光率和吸光度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均匀的溶液 时,光的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透过溶 液,还有一部分被器皿表面反射。设入 射光强度为I0,吸光强度为Ia,透射光强 度为It,
则: I0 = Ia + It
朗伯比尔定律—透光率
1、透光率
I0
It
透射光( It )占入射光 ( I0 )的比例的大小, 称为透光率,用T标示: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理
目录
分类 定义 朗伯比尔定律 应用
分类
仪 器 分 析 法
电化学分析法 光学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 其他分析法
原子光谱法 分子光谱法 X射线光谱法 核磁波谱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荧光分析法 红外吸收光谱法
物质对光的吸收
当一束光照射到某物质或某溶液时,该物 质的分子、原子或离子与光子作用,光子 的能量发生转移,物质中的这些粒子就会 发生能级跃迁,从较低能级(基态)跃迁 到较高能量状态(激发态):这一过程称 为物质对光的吸收。
电子跃迁
有机化合物 吸收光谱
σ
σ*跃迁:它需要的能量较高,吸收峰在远紫外区。有机饱和烃中的
-c-c-键属于这类跃迁,例如乙烷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135nm。
π π*跃迁:所需能量小于前者,一般处于近紫外区。
如CH2= CH2和丁二烯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分别为165nm和217nm.。
n
σ*跃迁:含有-OH,-NH2, -X,-S等基团的化合物,其杂原子中孤对电子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