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跨越百年的美丽》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跨越百年的美丽》课堂实录
《跨越百年的美丽》课堂实录
一、观看图片,走近居里夫人
师:同学们,认识图片上这位美丽的女子吗?
生:居里夫人。

师:你能用一两句话简单介绍一下你认识的居里夫人吗?
生:居里夫人是发现放射性元素的关键一人,她发现了钋和镭。

生:居里夫人先后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师:看来大家对她的了解还挺多的。

玛丽·居里出生于1867年,距今已经快一个半世纪了。

为什么人们至今还依然铭记着她的美名呢?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著名作家梁衡的叙述,一起走近居里夫人,一起走进她那——(生齐读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

二、练读词语,概括主要内容
师:课前认真读过课文的请举手。

(部分学生举手示意)
师:很好。

老师要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这里有一组科学家的名字(出示词语),谁来读?
生:伦琴、贝克勒尔、玛丽·居里、皮埃尔·居里。

师:这里还有三个化学名词(出示词语),谁来读?
生:人工放射性、天然放射性、放射性元素镭。

师:谁能说说这两组词之间的关系?
生:伦琴发现了人工放射性,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玛丽·居里和皮埃尔·居里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

师:非常好,你已经读懂了课文的部分内容。

的确,居里夫人的一生,与镭结下了不解之缘。

(随机板书:镭)请同学们紧扣“镭”这一关键字快速默读课文,找出带有“镭”字的句子并标上序号。

(学生默读课文,画找句子。


师:(出示九句话)这九句话散落在各个段落中,请你连起来读读。

抓住“镭”这个关键字,我们能把长文读短了。

从这九句话的顺
序,你们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采用的是什么写法?
生:倒叙的写法。

(随机板书:倒叙)
师:请你在这九句话的基础之上,再次提取关键信息,简要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玛丽·居里在法国科学院宣布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镭。

玛丽·居里在工业废渣里发现了镭。

师:这两句话是同一个意思,都是发现镭。

还写了什么内容?
生:(支支吾吾说不清)
师:先写在科学院宣布发现了镭,接着回顾了——
生:回顾了发现镭的经过。

师:最后呢?
生: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的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

师:这位同学是根据课文的顺序来说主要内容的。

能不能适当调整一下句子的顺序,再来说说呢?
生:居里夫人为了提炼纯净的镭,搞到了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经过三年零九个月终于提炼出了0.1克镭,在法国科学院做了报告。

居里夫人的美名已经百年。

她视名利如粪土,一直努力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

师:说得非常完整。

这位同学调整了句子顺序,借助关键句子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三、聚焦提炼“镭”的过程,感受探索中的艰辛
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一个自然段直接描写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过程。

生:第3自然段。

(出示第3自然段)
师:同学们,我细细地数过,这个片段,作者用244个字浓缩了居里夫妇三年又九个月提炼镭的艰辛。

请自由读读这个片段,找出让你感触最深的词语或是句子,适当在旁边做些批注。

(学生自读,批注)
师: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我找到的是这个句子: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

我从“一锅一锅”看出玛丽·居里追求真理,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