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铁山至北霍布逊线地方铁路建设工程结构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高三地理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黄冈中学2018 年春季高三五月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考试时间:2018 年 5 月25 日 9:00—11:30 试卷满分:300分★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 4 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绿肥作物是以其新鲜植物体就地翻压或沤、堆制肥为主要用途的栽培植物总称,多在稻田、棉田、麦田、果园、茶园等地种植,除用以改良土壤以外,也可作为饲草,或作为覆盖作物栽培以改善环境、抑制杂草等、绿肥作物的种植在我国分布特别广,有间种、套种、混种、插种等多种种植方式,群众对种植绿肥作物深有体会地说:“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

依照材料完成1~3 题、1、我国南方的茶园中,常利用茶园行间种植绿肥作物,以提高茶叶品质,其原理是( )A、增加空气湿度,改变茶园小气候ﻩB、抑制杂草的生长,减轻病虫害C、调整土壤温度,减轻冻害的成胁D、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水分2、“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说明威胁绿肥作物种植的自然灾害是(ﻩ) A、旱涝ﻩB、冻害C。

高温ﻩD。

大风3。

在华北平原的引黄灌区常采取农作物与绿肥作物套种的种植模式,其主要的生态效益是( ) A。

降低风速,改善农田的小气候ﻩB、保持水土,增加地表粗糙度C。

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增产增收D、减少蒸发,减轻表土盐碱化2016年12 月,我国北京汽车集团与某国签署了汽车生产合作协议。

双方将合资在该国沿海M 地设立汽车生产基地,该项目工厂投产后,带动的直截了当和间接就业人口有 1 万余人,其50%以上的产品将供出口,年出口金额约为10 亿美元。

锡铁山至北霍布逊铁路选线总结

锡铁山至北霍布逊铁路选线总结

锡铁山至北霍布逊铁路选线总结作者:顾博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3年第08期【摘要】锡铁山至北霍布逊铁路位于青海省海西州,沿线地貌主要为戈壁风沙,风沙对铁路的运营安全影响很大,线路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后期铁路的运营维护成本。

本文从线路走向与风沙流向的相交角度出发,提炼几点原则,供以后风沙区铁路选线借鉴。

【关键词】铁路选线风沙区1 项目概况锡铁山至北霍布逊铁路位于青海省海西州,海拔2600~3000米,承担北霍布逊盐湖矿区至德令哈工业园和饮马峡工业园的原料盐及少量生活物资的运输任务。

[1]2 沿线自然特征沿线自北向南可分为锡铁山山前冲洪积平原区和北霍布逊湖积平原区两大地貌单元。

山前冲洪积平原区地表荒芜,广泛分布细圆砾土,呈荒漠戈壁景观;北霍布逊湖积平原区地表形成盐壳,呈海浪状、核桃皮状及龟裂状等,局部为薄层结皮。

地层主要以第四系湖积砂类土、冲洪积砂类土、碎石类土为主,局部地表分布风积沙。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地表水属全集河水系,内陆型河流,在蒸发和渗流作用下最终消失在锡铁山山前洪积扇裙中。

本线区域属青藏高原大陆性气候,区内高寒干燥,大风频繁,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风速2.1m/s,主导风向WNW,最大风速(定时)24.3m/s,风向W,年平均8级以上大风日数16d。

[1]3 线路选择3.1 影响线路走向的地质因素影响线路走向的最主要不良地质因素为风沙。

沿线风沙以流动、半固定沙地、戈壁风沙流为主。

本段沿线风沙主要分布于CK5+500~CK8+900段、CK36+620 ~CK36+860段北霍布逊湖湖滨地带、CK34+500~CK36+620段左侧30~120m以远及CK35+800~CK36+620段右侧30~80m以远段,主要以流动、半固定沙地为主,局部形成沙丘,一般厚0~1m,局部沙丘高0~3m,主导风向WNW、W;一般植被覆盖率小于5%,湖滨段生长芦苇,覆盖率约20%~40%。

CK5+500~CK8+900段(并行和跨越废弃既有线),废弃既有线路肩有约0.5m积沙,轨枕处积沙10~20cm,掩埋轨头,风沙危害严重。

精伊霍北天山隧道平行导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精伊霍北天山隧道平行导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精伊霍北天山隧道平行导坑DzK109+255~DzK110+670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精伊霍线施工招标文件。

2.北天山隧道平行导坑DzK109+255~DzK110+670段现有的施工图、施工资料及乌铁精伊霍施设审(2004)001号文。

3.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设计、施工、验收规范、规则和标准。

4.其它相关新建铁路精伊霍线工程设计要求和资料。

5.业主有关指示和要求。

6.本单位管理水平、技术装备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二.编制原则: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围绕工程进度,周密部署,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保证按期开工。

提前完成任务。

2.采用平行流水及均衡生产组织方法,根据现有的施工图及施工资料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工期安排紧凑并适当留有余地,以确保工期兑现。

3.借鉴以往长大隧道施工及成功经验,针对本隧道工程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创优规划和质量保证措施,确保施工目标兑现。

4.根据工程需求,合理地规划布局场地,体现文明工地的特征及风貌,展现国铁长大隧道施工的风采。

5.严格遵循有关环保、水保法规。

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案和保证措施。

配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环保、水保工作。

6.配备在特长隧道方面有丰富经验、技术水平高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建强有力的现场管理机构,按照业主要求组织专业化施工队伍。

7.积极采用目前国内外隧道施工的最新科技成果和施工方法,结合国内长大隧道快速掘进方面的成功经验,使施工再上一个新台阶。

8.认真开展劳动保护,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工程概况:北天山隧道为北天山越岭主隧道,是精伊霍铁路主要控制工程,位于北天山西段中山区伊犁盆地和准葛尔盆地分水岭,岭顶地形起伏较大,岭脊两侧沟谷发育,地形条件十分复杂。

地表为植被及灌木覆盖,山坡自然坡度一般为25°~40°局部形成陡崖。

隧道进口位于阿萨勒沟右岸山体斜坡上,海拔高度为1742m,出口位于阿肯乌依君沟与博尔博松河交汇处,海拔高度为1597m。

新建铁路精伊霍线初步设计-XX站房设计说明 精品

新建铁路精伊霍线初步设计-XX站房设计说明 精品

说明目录效果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说明.................................................................................................................... 21总说明..................................................................................................................... 21.1工程设计概述: ................................................................................................ 21.2场地环境............................................................................................................. 21.3设计依据............................................................................................................. 21.4工程设计范围..................................................................................................... 21.5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 21.6总指标:............................................................................................................. 21.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32.总平面及建筑设计 ............................................................................................. 32.1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 32.2设计技术原则..................................................................................................... 42.3总平面设计......................................................................................................... 42.4建筑设计............................................................................................................. 53.结构设计说明........................................................................................................ 93.1概况:................................................................................................................. 93.2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 ................................................................ 93.3自然条件............................................................................................................. 93.4结构设计规范及规程: ................................................................................ 113.5活荷载标准值................................................................................................. 113.6结构选型:..................................................................................................... 123.7主要建筑材料和强度等级: ........................................................................ 133.8结构分析......................................................................................................... 143.9其它需说明的问题: .................................................................................... 174.给水排水.......................................................................................................... 184.1设计依据......................................................................................................... 184.2设计范围......................................................................................................... 184.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 184.4管材、接口..................................................................................................... 194.5卫生设备......................................................................................................... 194.6节水、节能措施 ............................................................................................ 194.7主要设备表..................................................................................................... 19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 205.1设计依据 ......................................................................................................... 205.2设计范围 ......................................................................................................... 205.3设计计算参数 ................................................................................................. 205.4采暖 ................................................................................................................. 215.5空调 ................................................................................................................. 215.6通风 ................................................................................................................. 215.7融雪及管道保温 ............................................................................................. 225.8节能措施 ......................................................................................................... 226.建筑电气 .......................................................................................................... 236.1设计依据 ......................................................................................................... 236.2设计范围 ......................................................................................................... 246.3变、配电系统 ................................................................................................. 246.4配电系统 ......................................................................................................... 256.5照明系统 ......................................................................................................... 266.7防雷、接地及安全 ......................................................................................... 267.通信设计说明: ................................................................................................ 277.1设计依据 ......................................................................................................... 277.2系统构成 ......................................................................................................... 27消防设计说明 ........................................................................................................ 301.1设计依据: ...................................................................................................... 301.2概况: .............................................................................................................. 301.3总平面: ......................................................................................................... 311.4建筑防火: ..................................................................................................... 311.5消防给水: ....................................................................................................... 331.6 消防电气 ........................................................................................................ 33总概算 .................................................................................................................... 341.编制范围 ............................................................................................................ 342.编制依据: ........................................................................................................ 343.建筑面积、概算总额及技术经济指标:........................................................ 364.资金来源 ............................................................................................................ 36设计说明1总说明1.1工程设计概述:XX站房为新建精伊霍铁路线,线侧平式中型铁路旅客站房(最高聚集人数暂按1500人),站房主体分为架空层、地上一二层,两侧设行包房、售票厅、贵宾厅,建筑总高度22.4米+架空层4.45米(屋面板顶高度,不含中部檐口高度), 总建筑面积为12416平方米(不含架空层处设备用房面积556平方米、出站口通道面积1370平方米)。

新建锡乌铁路隧道工程设计

新建锡乌铁路隧道工程设计
ZH AN G Yo g xin n - o g
Ab ta t o sr c :C mb nn h u rn i a in o h o sr cin,t e p p rid c tst a t i d f c l t o to h x a a in s a i g e fcs ii g t ec r e ts u t ft e c n t u t t o o h a e iae h ti s i iu t O c n r l e e c v t h pn f t n f t o e
于 乌 兰 浩 特市 洮 儿 河 边 。
1 2 工 程 地 质 .
1地层岩性 。沿线 所经地 区地层 出露较 齐全 , ) 古生 界 、 中生 界 、 生界均有 分布。现 由新至 老简述如 下 : 四系全新统 人工 新 第 堆积层( )第 四 系全新统风 积层 ( F)第 四系全新统 风 冲积 、 Q 、
层( ) 第四系全新 统 冲积层 ( 3 、 四系全新 统 冲湖积 层 Q 、 Q‘ 第 ) ( 川)第 四系全新统冲洪积 层 ( P 、 四系全新统坡 洪积层 、 Q )第
( Q p 、 四系上 更新统 冲洪积层 ( 1第 ) p、 1 第三 系 ( 、 ) N) 白垩 系 ( 、 罗系()二叠系( )燕 山期侵入岩 。 K)侏 J、 P、

30 ・ 3
第3 4卷 第 3 4期 2008年 12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 URE
Vo . 4 No 3 13 4 De . 2 08 c 0
文章编号 :0 96 2 (0 8 3 —300 10 —8 52 0 )40 3 2
1 3 水 文 地 质 .
沿线地下水按 含水 介质 及赋 存条 件 , 主要 有 松散岩 类 孔 隙 水、 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 、 基岩裂 隙水。隧道所在 区域 , 地下水 无

海西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西州“十四五”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

海西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西州“十四五”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

海西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西州“十四五”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1.10•【字号】西政办〔2022〕3号•【施行日期】2022.0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海西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西州“十四五”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大柴旦行委,州政府各部门:《海西州“十四五”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已经州十五届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海西州“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目录前言第一章发展基础一、总体评价二、存在的问题第二章发展形势与要求一、发展形势二、发展要求第三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第四章规划布局和主要任务一、总体布局二、布局方案三、主要任务四、投资规模第五章保障措施一、争取政策支持二、强化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协调三、深化交通运输体制机制改革四、拓宽投资渠道提升融资能力五、加强衔接配合保障项目落实六、夯实人才基础提供智力保障前言按照《海西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西州“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西政〔2019〕57号)》总体部署要求,组织编制《海西州“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本规划为州级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指导未来五年海西州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引领海西州实施“一优两高”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是实现“交通强国”总体目标的基础性保障。

本规划编制过程中,多方面征求海西州人民政府、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管委会、海西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西州工业和信息化局、海西州财政局、海西州自然资源局、海西州生态环境局、海西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海西州水利局、海西州农牧局、海西州文体旅游广电局、海西州林业和草原局、海西州邮政管理局、格尔木市交通运输局、德令哈市交通运输局、茫崖市建设和交通运输局、都兰县交通运输局、乌兰县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天峻县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大柴旦建设和交通运输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和业内专家意见,并得到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省生态保护厅、省文化旅游发展委、省林草局等相关部门指导,充分衔接上位规划和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研判发展环境和要求,谋定海西州“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

地方铁路工务设备维护与管理

地方铁路工务设备维护与管理

地方铁路工务设备维护与管理黄冠捷(青海地方铁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西宁810000)摘要地方铁路不同于国有铁路的运营模式,其维护检修模式、方法也略有不同。

结合国家铁路维护管理模式经验,探索地方铁路工务设备维护检修新模式、新方法。

以锡铁山至北霍布逊地方铁路为例,研究地处高原地带铁路病害形式以及维护方法、管理模式。

对维管模式、方法进行分析,及对地方铁路工务管理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方铁路设备病害线路整治管理措施Th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local railway equipmentGuanjie Huang(Qinghai local railway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Ltd.,Xining810000,China)Abstract The operation mode of local railway is different from the state-owned railway.The maintenance and repair mode were also slightly different.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railwa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experi-ence,the local railway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maintenance of new methods were explored.Local railway from Tin Tieshan to North Hobson as an example,the plateau railway disease form and maintenance methods and man-agement mode were studied.The vascular pattern and method were analyzed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method of local railway were also analyzed.Key words local railway;equipment disease;line regulation;management measures锡铁山至北霍布逊地方铁路(下简称锡北铁路)是青海地方铁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的青海省内首条地方铁路,项目遵循柴达木循环经济区总体规划。

阐述穿越富水断层施工方案

阐述穿越富水断层施工方案

阐述穿越富水断层施工方案寒区隧道工程是基础建设中的一项特殊工程,由于寒冷环境导致一系列病害,不但给工程设计与施工提出许多新问题,也给隧道运行管理带来困难,并往往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尽管目前我国公(铁)路隧道的建设已有一套相对成熟的经验和方法,然而不同地区山岭的地质介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千差万别,特别是季节性严寒冷的影响,需要根据本地区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相适宜的隧道建设方法,其基础性工作是需要针对具体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环境条件开展隧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研究,获得规律性结果,为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锡乌铁路XWTZ-4标段芒罕图隧道具有围岩地质及地形条件复杂、岩性变化大、断层较多,隧道穿越断层富水段的反坡施工难度大。

为之,依托在建的锡乌铁路XWTZ-4标段芒罕图进行严寒地区穿越断层富水洞段的反坡排水研究,指导了该隧道的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工程概况1.1 芒罕图隧道工程概况新建锡林浩特至乌兰浩特铁路芒罕图隧道起讫里程为DK464+180~DK469+580,全长5400米,为单线隧道。

整个隧道位于直线上。

隧道纵坡:进口至DK469+550为4.5‰的上坡,DK469+550至出口为3.0‰的下坡,隧道最大埋身约为206m。

为了满足总工期要求,结合隧道长度、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等条件,在线路前进方向左侧选择了1座施工临时斜井,斜井平面总长610m,斜井倾角5.97°,与线路平面夹角45°,与线路交会里程DK466+000。

隧道最大净宽6.20m,最大净高为8.07m,复合式衬砌。

整座隧道围岩为III、IV、V级,其中V级围岩长981米,占隧道总长度的18.2%,Ⅳ级围岩长1235米,占隧道总长度的22.9%,Ⅲ级围岩长3184米,占隧道总长度的58.9%,出口段设计120m明洞。

隧道位于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进口段山顶阳坡处长有灌木,阳坡基岩裸露,隧道中部山顶形成洼地已辟为耕田,出口处为草场,斜井與正洞相交处基岩裸露,出口位于一冲沟。

锡铁山火车站站改跨线天桥接长施工技术

锡铁山火车站站改跨线天桥接长施工技术

挖孔 桩 施工 时 3 道 与新 建 5 道之 间 2 根挖 孔桩 施 工 时 , 封 闭3 道, 必须 按 既
有 线施 工要 求设 置 安全 警 戒线 及 警示 标 志 , 孔 口做 好安 全 防 护 , 采用 彩 钢 瓦 隔 离封 闭 , 任 何施 工 机械 设 备 、 材料 、 人 员 均 不得 侵 入 行车 界 限 内 , 确 保 施 工 人员 及列 车运 行安 全 ; 桩 基成 孔采 用人 工 逐层 用镐 、 锹进 行 开挖 , 挖 土次 序 为 先 中间部 分 , 后 挖周 边 , 允 许尺 寸误 差2 c m。每 节施 工进 度 视地 质情 况一 般采 用1 . 0 ~1 . 2 m, 开挖 完成 后尽 快进 行护 壁砼 施作 。 L 内垂 直 提升 采用 人工 小 型 慢 速卷扬 机 提 升架 配活 底 吊 土桶 出碴 , 手 推 车运 至 线 外 临时 弃 土场 ; 修 筑 护 壁时, 第 一 节护 壁护 壁 孔 圈 中心线 要 与 桩 中心 重合 , 其 与 轴线 偏 差 不得 大 于 2 0 a r m; 第 一 节护 壁 比下 面 的护 壁 增 厚 1 0 0 m m, 并 高 出周 围地 面 2 0 0 m m; 钢 筋 笼 分2 节制作 , 每节 以4~5 m为宜 , 两 节接 头 主 筋应 按 规 定错 开 , 以保 证 同 截 面 的接 头数 量不 大于 主筋 根数 的5 0 % ,其钢 筋 机械 连 接应 符合 规 范要 求 ; 砼 采 用导 管 法灌 注 。灌 注完 成 后对 桩 顶2 m 范 围砼 用 5 0 型插 入式 振 捣棒 进 行 振 捣 密实 。混凝 土灌 注 完毕 后 拔 出护 筒 ,灌 注 完 的桩 顶标 高 比设 计标 高 高 出
四日日圜
施工技术与应用

铁路跨线钢箱梁人行天桥舒适度评价与振动控制研究(学位论文)

铁路跨线钢箱梁人行天桥舒适度评价与振动控制研究(学位论文)
Candidate:Wang Yukai Supervisor:Associate Professor. Yuan Weining
Senior Engineer. Chen Junwu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China
摘要
随着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国家铁路网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的历史时 期。在这期间铁路的新建及既有铁路的提速和电气化改造,使得跨越铁路线的桥梁建设 也日益增多。随着钢结构应用领域的拓展,简支钢箱梁桥已成为跨线天桥最常用的结构 型式,其振动舒适性问题是铁路站房设计中的一个难点,能否满足规范中对振动舒适性 的要求,成为天桥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应用有限元软件 SAP2000,对人行天桥进行了静力分析、模态分析、动力响应分析、舒适度评价、振动 控制等方面的研究,研究内容和结论主要有:
1.利用软件 SAP2000 建立了锡铁山站跨线旅客天桥的整体模型,对其进行静力分析 和模态分析,得到该桥的内力、挠度、应力比、自振频率等参数,均满足规范要求。
2.对天桥进行了动力响应分析,得到该桥的加速度、速度、位移等动力响应值的时 程曲线,行人步频越接近桥的自振频率,动力响应值的峰值越大。
3.结合烦恼率与加速度的关系曲线,对梁高为 1650 mm 和 1250 mm 的两种天桥作了 竖向、侧向和横向的舒适度评价,竖向烦恼率远大于侧向和纵向,两种梁高的竖向烦恼 率分别为 61.16%和 63.62%。
ing the software SAP2000, the integra medel for Xitieshan station passenger footbridge across the line is created. After static analysis and modal analysis, the bridge forces, deflection, stress ratio, natural frequency and other parameters, meet the specifications requirements well.

锡北施工方案

锡北施工方案

锡北K1+250-K4+400段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锡东联络线连接锡林浩特至锡林浩特东站,在整个锡多铁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单位承担本段路基起于锡东联络线中K1+250至K4+400终点,全长3。

15公里,填土方5万方。

二、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1、编制依据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关于改建锡林浩特至多伦铁路锡林浩特北至白音库伦段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铁计函[2009 ]893号)、《关于改建锡林浩特至多伦铁路白音库伦至桑根达来北段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铁计函[2009 ]892号)、《关于改建锡林浩特至多伦铁路桑根达来北至正蓝旗段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铁计函[2009 ]891号)。

⑵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于2009年7月对本项目初步设计的审查意见。

《关于改建锡林浩特至多伦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锡林浩特至白音库仑段的批复》(铁鉴函[2009]1030号)、《关于改建锡林浩特至多伦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白音库仑至桑根达来北段的批复》(铁鉴函[2009]1028号)、《关于改建锡林浩特至多伦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桑根达来北至正蓝旗段的批复》(铁鉴函[2009]1029号)⑶国家、铁道部和当地政府关于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和有关规定要求.⑷铁道部铁建设〔2000〕95号文《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调查与设计办法》。

⑸内蒙古铁道勘察设计院关于改建锡林浩特至正蓝旗铁路工程相关图纸及工程数量。

⑹现行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规范、验标及施工指南等。

⑺本投标人的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劳动力及技术装备、专业化程度、机械设备实力、综合生产能力等.2、编制原则⑴以满足合同条款要求,坚持安全、质量第一、确保工期、诚信守诺为指导思想,以确保本工程的质量、合同工期、施工生产安全为出发点,本着安全、优质、高效、经济、合理的原则,按照ISO9000、ISO14000、OSHMS18000标准建立质量、环境、安全体系要求运作.⑵以确保工程质量为原则,安排专业化施工队伍,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

精伊霍铁路施工技术交底书

精伊霍铁路施工技术交底书

精伊霍铁路主要工程技术交底书ZTYJ(技)。

JYH-01—20061 编制依据1.1 建设单位提供的新建设铁路精伊霍线铺架工程设计资料.1。

2 新建铁路精伊霍线铺架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及招标文件补遗书。

1.3 铁道部颁布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施工技术安全规则》及其他相关文件。

1.4 国家、铁道部、乌鲁木齐铁路局关于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规则和文件。

2 工程概况2.1 工程简介新建铁路精伊霍线位于新疆自治区西部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内.线路自兰新铁路乌阿段的精河车站接轨点(K2283+818。

8=DK0+000)引出,立交跨越312国道折向西南,在精河县东南约2km处设精河南站后,采用一联(28m+48m+28m)连续梁上跨奎赛高等级公路,线路西行跨精河后沿天山北麓山前冲、洪积区,依次设敖包、莫仁、阿恰尔站后线路以中长隧道群进入北天山中山区,跨尼勒克河设阿夏勒站(桥隧站),跨阿沙勒沟在山前台地设苏古尔站,再跨阿沙勒沟以13.61km越岭隧道穿越罗科努山设蒙马拉尔站(桥隧站),跨过博尔博松沟后以中长隧道群穿越北天山南麓陡峻山区,引线至苏布台站后线路进入北天山南麓丘陵区,绕过苏布台村向南,以桥高78m的特大桥跨过克其克苏沟设尼勒克站,线路西行再次跨博尔博松沟设塔尔站。

自塔尔站后线路进入伊犁河谷阶地,跨过布列开、吐尔逊沟在阿里布孜山前平原区设布列开站,跨吉尔哥朗沟后在伊宁县南约2.5km处设伊宁东站,出站后跨205省道及北支干渠、人民渠,在伊宁市西北约2.5km处设伊宁区段站。

自伊宁站引出后,经巴彦岱乡上立交跨过218国道,线路向西沿218国道南侧与公路并行,途经六十六团场、惠远乡直达霍城县,在霍城县西南角2.5km处设水定站。

线路沿218国道折向西北,经六十五团场至清水河镇,在清水河镇的西南角4.5km处设清水河站,出站后沿312国道西行至六十二团,在六十二团场东南侧设霍尔果斯终点站(设计终点为DK316+300),线路全长286。

锡铁山至北霍布逊地方铁路项目获批

锡铁山至北霍布逊地方铁路项目获批

锡铁山至北霍布逊地方铁路项目获批
王语
【期刊名称】《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年(卷),期】2012(29)1
【摘要】在项目环评、土地预审、水土保持、地震安全性评价、地质灾害及压覆矿产评估等均通过相关部门批复或备案的前提下,2011年12月8日,青海省发展改革委对新建锡铁山至北霍布逊地方铁路项目进行了核准批复。

【总页数】1页(P3-3)
【关键词】铁路项目;锡铁山;地震安全性评价;水土保持;地质灾害;青海省;批复【作者】王语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62
【相关文献】
1.青海省地方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项目之一省重点工程锡山至北霍市逊线征地拆迁启动 [J], 王丽华
2.霍布逊凹陷侏罗系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孙青;苏毅华;张俊锋
3.青海察尔汗盐湖霍布逊区段北矿段钾镁盐矿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探讨 [J], 胡燕; 补海义; 俞丽
4.青海察尔汗盐湖霍布逊区段北矿段钾镁盐矿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探讨 [J], 胡燕; 补海义; 俞丽
5.柴达木盆地霍布逊凹陷油气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 [J], 孙波;王大华;刘俊民;许世红;雷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海省地方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项目之一 省重点工程锡山至北霍市逊线征地拆迁启动

青海省地方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项目之一 省重点工程锡山至北霍市逊线征地拆迁启动

青海省地方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项目之一省重点工程锡
山至北霍市逊线征地拆迁启动
王丽华
【期刊名称】《青海国土经略》
【年(卷),期】2012(000)006
【摘要】项目线路全长5375公里(含疏解线8.50公里),在锡铁山站与青藏铁路西格段接轨。

本项目核准工期2年,预计2014年完成建设。

批复总投资约11.774亿元。

新建地方铁路锡铁山至北霍布逊线在海西州境内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60.2973公顷,
【总页数】1页(P32-32)
【作者】王丽华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12.337
【相关文献】
1.锡铁山至北霍布逊铁路选线总结 [J], 顾博
2.青海省第五个民用机场建设启动海西花土沟民用机场征地拆迁工作正式开始 [J], 曾微;王丽华(摄影);康维海(摄影)
3.青海省气象局启动气象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写工作 [J], 钟祥福
4.锡铁山至北霍布逊地方铁路项目获批 [J], 王语
5.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获五项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立项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2-2023学年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022-2023学年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022-2023学年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2022年8月3日据美国科学新闻网站报道,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拍摄到车轮星系新图像(如图)。

车轮星系距离地球约5亿光年,因有两个环状结构形似马车车轮而得名,外部的光环是不少新形成的恒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车轮星系级别相同的天体系统是()A.银河系B.太阳系C.地月系D.可观测宇宙2.图中的画面发生在拍摄时的()A.八分钟前B.20亿光年前C.5亿年前D.5亿光年前2019年7月16日,印尼巴厘岛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100千米。

完成下面小题。

3.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A.地壳B.地幔C.外核D.内核4.地质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也可以探测、寻找地下的矿产资源,下列矿产资源能通过研究地震波寻找到的是()A.金矿B.煤矿C.金刚石D.石油5.此次地震发生后,能及时报告位置,有效缩短搜救时间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 B.GIS C.北斗卫星导航系D.GPRS统褐飞虱是亚洲许多国家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稻区频发成灾,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

下图为1950年至2009年太阳黑子周期与长江中下游稻区褐飞虱大发生年份之间的关系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据图可知,褐飞虱大发生年份()A.具有11年左右的变化周期B.与当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呈正相关C.主要出现在太阳黑子相对数减少阶段D.主要出现在太阳黑子相对数增多阶段7.太阳活动会对地球产生影响,在太阳活动高峰年()A.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B.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强烈干扰C.会影响地球上固定电话的通话质量D.常德出现极光下图为地球某地质时期地理环境复原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地质时期是()A.古生代B.中生代C.新生代D.第四纪9.地球的演化史也可以近似地看作是生物的进化史。

下列关于地质时期与其对应生物的匹配,错误的是()A.古生代一鱼类和蕨类B.前寒武纪一蓝细菌C.中生代一鸟类D.中生代一三叶虫下图为金沙江某河段某段地质时期内的阶地发育与河谷地貌演化示意图。

霍白线与锡乌线联络线方案研究

霍白线与锡乌线联络线方案研究

霍白线与锡乌线联络线方案研究发布时间:2021-06-01T11:37:52.85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作者:田智元[导读] 摘要:随着全国铁路日益大兴建设,联络线在铁路枢纽线路当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联络线的设置会增加枢纽的灵活性、机动性,减少车流折角,使列车运行有便捷的通路,缓解枢纽薄弱环节的负担,提高运营效率,减轻铁路对城市干扰,满足战时运输需要等作用。

沈阳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013 摘要:随着全国铁路日益大兴建设,联络线在铁路枢纽线路当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联络线的设置会增加枢纽的灵活性、机动性,减少车流折角,使列车运行有便捷的通路,缓解枢纽薄弱环节的负担,提高运营效率,减轻铁路对城市干扰,满足战时运输需要等作用。

本次结合工程实例,从工程投资、施工难易程度、工期长短等多角度分析联络线的设计方法,以便为类似设计提供借鉴。

本项目的建设使锡乌线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东西大通道作用更加明显,对充分发挥既有锡乌铁路设备潜能,扩大煤炭外运通道能力,完善路网布局,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加快车列流的中转,提升铁路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关健词:联络线;设计;线路;分析;折角 Study On Tie Line Scheme of Huobai Line and Xiwu Line 1 工程概况1.1 概述霍白线自霍林河站外引出,向西南走行经过扎哈诺尔、伊图塔、沙尔塔拉后,至白音华设白音华东站,既有线全长108公里。

锡乌线起自锡林浩特站,终点至乌兰浩特,其中白音华南至霍林河段长度约106公里,此段线路与霍白线位于一个通道内。

新建联络线自既有乌兰图嘎线路所霍林河侧K119+580处引出,通过一组R-1100m的反向曲线至锡乌线K284+840处,联络线全长0.393km。

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本工程新建霍白线与锡乌线联络线可综合利用两条线通过能力,形成复线效应,使白音华矿区煤炭铁路运量分流到锡乌线,充分利用锡乌线既有通过能力,提高运输组织灵活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锡铁山至北霍布逊线地方铁路建设工程结构设计1.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⑴新建地方铁路锡铁山至北霍布逊线土建工程TJ-B标段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补遗、答疑书及设计图纸。

⑵参考招标文件中规定的铁路标准规及现行施工技术规、规程及强制性标准。

⑶《中华人民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管理规定。

⑷我单位所拥有的类似工程施工管理经验、拟投入本工程的资源、工法及科技成果。

⑸国家及铁道部现行施工规及招标文件要求的技术标准和要求,主要标准、规见表1.1-1。

⑹我单位对当地环境及现场踏勘资料。

表1.1-1 主要标准、规表1.2.编制原则⑴遵循招标文件的原则,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信息化管理等目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使发包人的各项要求均得到有效保证。

⑵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

在编制施组时,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技术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组,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⑶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严格按照铁路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与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服从发包人指令,服从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程办事。

⑷合理布局的原则。

从节省临时占地、减少植被破坏、搞好环保、防止水土流失、认真实施文明施工等多角度出发,合理安排生产及生活场地、设施。

工程完成后,及时平整复耕,恢复植被。

⑸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

采用成功经验和技术,充分应用“四新”成果,配备精干高效的技术骨干力量和专业化的施工作业队伍,充分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保障作用。

⑹遵循施工生产与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

⑺遵循贯标机制的原则。

确保质量、安全、环境三体系在本项目工程施工中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

⑻借鉴青藏铁路已取得了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和比较成熟的施工经验。

我们将采用青藏铁路成熟的施工经验和科研成果指导施工。

⑼施工中遵循以尊重当地民风民俗为原则,加强民族政策的学习,处理好民族关系。

2.编制围新建地方铁路锡铁山至北霍布逊线土建工程TJ-B标段,正线起止里程为DK21+300~DK45+250,线路全长23.95km,主要工程容有:拆迁及征地,改移道路、通信及电力线路拆迁工程、临时用地;路基工程;涵洞工程;铺碴工程;站房工程;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中的给排水、站场面、站台墙及站场附属相关工程和汽车运输便道、临时通信工程。

2.1.各项目标2.1.1.质量目标确保全部工程质量全面达到国家及铁道部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并满足设计开通速度要求标准,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2.1.2.安全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实现无高寒冻伤事故;无风灾伤害事故,无等级火灾事故;无机械行车和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无爆炸事故;杜绝重伤以上等级事故;控制高原病发生率,控制职工因工轻伤率在2‰以,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

2.1.3.工期目标2012年5月31日开工,2013年7月31日完工,施工工期14个月。

2.1.4.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节能目标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严格执行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意见、《水土保持报告书》及批复意见有关要求;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将环水保、文物保护及土地复垦措施落实到施工全过程;自觉接受并积极配合国家及地方环保、水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2.1.5.文明施工目标严格执行业主有关文明工地建设的标准、规定,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杜绝施工、野蛮施工事件发生,做到“一通、二无、三整齐、四清洁、五不漏”的标准,现场布局合理,环境整洁,物流有序,标识醒目,标牌规,争创全线文明工地。

2.1.6.技术创新目标以促进技术进步和服务工程建设为宗旨,攻克对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工期、环境保护等影响重大的技术难题;获得最大的科技、管理、资源、环保和社会经济效益;争创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

2.1.7.职业健康目标以人为本,科学施工,有效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监督检查,促进安全生产工作,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岗前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到位率100%,防护措施到位率100%,确保不发生食物中毒,控制和减少高原病发病率,杜绝高原病的死亡事故,有效预防鼠疫等传染病,职工因工职业病发生率为0。

2.1.8.信息化管理目标根据业主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建立并使用该系统,配备相应的终端硬件设备,纳入业主统一接口,并接受业主的统一管理。

2.1.9.少数民族地区施工管理目标慎重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把握和谐、平等、团结三要素,构建民族路、和谐路。

尊重少数民族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遵守乡规民约,做到平等待人、和睦共处。

2.1.10标准化管理目标严格落实“三保一促”管理要求,严格按照省地方铁路管理局的安排部署,建立与省地方铁路管理局标准化管理体系相匹配,涵盖项目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六大要素的制度管理、人员配备、现场管理、过程控制标准化管理体系,在本项目铁路建设中全面实施标准化管理。

3 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3.1.工程概述新建地方铁路锡铁山至北霍布逊线位于省海西州大柴旦行委和都兰县境,从青藏铁路西格段的锡铁山站接轨引出,下穿既有西格线临山特大桥折向东南方向,跨过全集河,向南行进至北霍布逊盐湖矿区,线路正线全长45.250km。

本标段(TJ-B)标正线全长23.95km。

正线起点里程为DK21+300,终点里程DK45+250。

主要工程项目有路基、涵洞、站场等。

其中区间路基土石方1072735 m3、站场土石方730369 m3、23.95公里路基附属工程(风沙路基防护、土工合成材料、混凝土及砌体等);新建框架涵346.76横延米/20座;正线粒料道床66886 m3、站线粒料道床18384 m3;车站1座(北霍布逊车站)。

3.2.技术标准铁路等级:工业企业I级,线下国铁Ⅱ级。

正线数目:单线。

限制坡度:13‰,下行疏解线16‰。

牵引种类:电力。

牵引质量:4000t。

机车交路:利用柯柯机车折返段,担当由德令哈至北霍布逊、饮马峡至北霍布逊的交路。

3.3.自然状况3.3.1.地形地貌沿线自北向南分为山前冲洪积平原区及北霍布逊湖湖积平原区两貌单元。

⑴山前冲洪积平原区(K683+400~DK36+620):锡铁山至北霍布逊湖边缘,地势北高南低,地面高程2695~3010m,地势平缓,地面自然坡度约为1~5%,区域地表荒芜呈荒漠戈壁景观。

⑵北霍布逊湖湖积平原区(DK36+620~DK45+250):地形平坦开阔,地面自然坡度小于1%,地面高程2685~2695m。

区域广泛分布湖积细沙,交通困难。

地表细沙多形成盐壳,呈海浪状、核桃皮状及龟裂状等,局部为薄层结皮。

3.3.2.水文地质项目所经地区地表水不发育,仅全集河雨季有季节性流水,水质差,根据水质分析资料,对钢筋混凝土具硫酸盐侵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氯盐腐蚀性。

DK35+000~DK36+620段湖滨地带及DK36+620~DK45+250段北霍布逊湖区,地下为卤水,矿化度高,含盐量达371200mg/L,水质差,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具硫酸盐侵蚀性,具镁盐侵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氯盐腐蚀性。

3.3.3.气象本线所经地区属青藏高原大陆性气候,区高寒干燥,大风频繁,昼夜温差较大,呈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点。

年平均气温 1.9℃,极端最高气温33℃,极端最低气温-34.2℃,年平均降水量82.6mm,年平均蒸发量1806mm,平均相对湿度57%,年平均风速2.1m/s,主导风向WNW,最大风速(定时)24.3m/s,风向W,年平均八级以上大风日数16天,最大月平均日较差19.2℃,最大积雪厚度10cm,土壤最大季节冻结深度200cm。

3.3.4.地震参数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的划分,结合2008年5.12地震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沿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八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

3.3.5.不良地质本项目不良地质主要为半固定沙地、戈壁风沙流、盐渍土、松软土和地震液化等。

3.3.5.交通条件⑴铁路本项目从青藏铁路西格段的锡铁山站接轨引出,工程施工可利用青藏铁路的运输能力,将主要材料运至锡铁山车站,再用汽车运至工地。

⑵公路本线所经过地区附近有G315、G215国道以及周围的县、乡级公路为本工程的材料运输提供了方便,本线可利用G315、G215运输材料,离既有道路较远的,需要修建引入线到现场。

3.3.6.生活及施工用水、用电、燃料等情况⑴施工用水由于本标段围地表水和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具有侵蚀性,均不能用做施工用水,在施工工程中从附近饮用水源处用洒水车运水,并在每个施工场地附近修建蓄水池确保满足施工用水供应。

生活用水采用外运供应。

⑵施工用电经过现场考察本标段无高压电网,土建A标沿线有330KV高压电网,供电方便,施工用电可从A标高压线路上进行T接,连接至施工现场;涵洞施工现场自备发电机,以确保特殊情况下施工用电需求。

⑶燃料本项目所用燃料从周围县、市购买。

3.3.7.当地建筑材料分布及可利用情况⑴砖、石灰等沿线砖、石灰等周围比较匮乏,需从附近的县市购进。

⑵砂本项目周围无天然采砂场,可从周围的县市购进。

⑶石料周围石料丰富,满足工程需要,可从周围料场购进。

3.4.主要工程数量表3.4-1 主要工程数量表3.4.工程主要特点及重难点3.4.1.气象、气候条件特殊,施工条件艰苦本工程地处青藏高原,具有高寒缺氧,气压低,气温低,温差大,日照长,降水少的气候特征。

高海拔、高寒、缺氧,使机械设备及人员生产效率降低,对施工人员体质提出了挑战,对投入的机械设备性能要求也较高(要投入具有一定“抗缺氧能力”的“高原型”设备)。

3.4.2.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地质情况,对环境保护要求高本地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干旱少雨,沙化严重,生态环境相当脆弱,一旦被坏,很难恢复,因此做好环境保护异常重要。

在保证施工的同时,确保沙化不再扩大,不产生沙害为原则,采取相对特殊的施工方法和措施。

因此风沙路基防护是本项目的一个重点。

3.4.3.地材供应可能成为控制工期的因素本工程路基填方量大,挖方量非常小,几乎无可利用方,周围为流动沙地和戈壁风沙流沙,可利用的借土场、片石场较少,且距离较远,开采受环保评估的控制,工期更紧,地材供应可能成为控制工期因素。

3.4.4.路基工程量大,工期紧本项目所在地区冬季时间长,可施工时间短,根据招标文件气象资料,有效施工时间只有7个月,再考虑不良气候影响2个月,实际施工期可能不足5个月,路基工程量大且冬季大部分时间不能施工,所以工期非常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