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
作者:眭徐文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3年第04期
摘要:人的情感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好的情境创设能把概念具体化、传授方式趣味化,能使幼儿的认识与情感相结合,使思维与形象统一,变灌输为感悟,变说教为体验。
通过从走入真实的场景,引发真切的体验;创设适宜的情境,强化内心的感受;拓展活动的空间,抓住瞬间的体会三方面阐述体验式情境创设的重要性,从而引发孩子积极的音乐学习活动。
关键词:情境;体验;学习
幼儿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指出:幼儿园的音乐活动,是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活动。
教师应时时注意有情感投入地、自然朴素地向幼儿展示音乐作品,并热情地引导幼儿在有真实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自然地表现。
因此,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增强幼儿情感体验,让幼儿在体验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那么,如何在音乐活动中真正发挥情境创设的体验作用,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呢?
一、走入真实的场景,引发真切的体验
体验的产生,首先源于体验者对体验对象有了切身的感受,因此,亲身经历和直接经验对于体验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
如,在《鸭子上桥》的歌唱活动中,教师在多媒体中设计了晃动的小木桥和哗哗的流水,通过带幼儿观察多媒体中晃动的小桥,并提问:“这儿有什么?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桥?过这座桥的时候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呢?”力图让幼儿理解到过桥时的害怕。
教师仅凭着自己的已有经验,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多媒体中虚拟的小桥,想当然地认为小朋友能够把这种理解化为自身的体验。
而事实上小朋友未曾有过走独木桥的经历,仅从多媒体的小桥中是难以真实体会到歌曲中前两只小鸭子过独木桥时害怕、紧张的心理,所以,在歌曲教学过程中,不管教师如何运用语言、动作的提示,小朋友还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缺乏情感体验的歌唱也只能成为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
在活动结束部分,教师又创设了情境:在场地上布置了三座“小桥”,通过引导:“看,这儿也有独木桥呢!你们想来学一学小鸭子上桥吗?”鼓励幼儿跟着音乐边唱边表演鸭子上桥的故事,通过亲身走独木桥这一真实的场景,幼儿都把自己当成了小鸭子,真切体验到了鸭子上桥的心理,有了真实理解和真实热情为基础的表演,幼儿并很快体验到了歌唱活动中的快乐。
如果在活动前教师就有目的地带幼儿尝试过独木桥,丰富幼儿的经验,激发幼儿的情感,那么幼儿在歌唱过程中就能亲自感知和领悟知识,同时情感也能得到陶冶和升华。
因此,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精心设计活动,吸引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而产生积极的真实情感体验。
二、创设适宜的情境,强化内心的感受
课堂教学中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发挥心理暗示作用,让幼儿在适宜的情境中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索、去感悟,体验学习的乐趣。
因此,情境的创设对体验式教学的效果起着直接、关键的作用,创设适宜的情境更有利于幼儿去体验、去感悟,从而强化内心的感受。
如,在小班《小兔和狼》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准备了一个小白兔的玩具和一个大狼的布绒套偶,在欣赏的过程中,伴随着音乐的变化,出示不同的动物。
在小兔出来时,教师脸带微笑随音乐轻快地点头,手中的小兔跟着音乐节奏一蹦一跳;在大灰狼出来时,教师表情严肃,瞪大眼睛,手中的大灰狼跟着音乐节奏不停地来回巡视。
小朋友在小白兔出来时都露出了微笑,而在大灰狼出现时都情不自禁地抱紧自己,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再现了两个动物形象在幼儿内心的体验,能够很好地帮助幼儿体验大灰狼的凶恶和小白兔的活泼可爱,从而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意义与情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当幼儿在心中积累起许多杂乱的感性的“体验”后,这种体验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逝,而是要沉淀、浓缩、进化、生成,凝聚为人的大脑无意识记忆等。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具有启发性的语言、动作、表情等情境再现,来唤醒、强化幼儿内心深处的这些“体验”,使之变为真实的、现实的体验。
三、拓展活动的空间,抓住瞬间的体会
体验并不是艺术,体验有时可能是薄弱的、片面的、易逝的,随时都可能消逝。
因此,教师应引导幼儿及时地把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强化他们的这种体验,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歌唱《柳树姑娘》一课两研的活动中,教师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词所描写的意境,同时带了两个班的幼儿去附近的医院池塘边观察柳树,回园后教师便领着一个班的幼儿直接开始了歌唱教学活动。
在导入活动时,教师提问:“刚才我们去池塘边散步,你觉得那里什么最美?为什么?”小朋友们一听,立刻眼睛一亮,都高高地举起了小手,争着回答问题,把自己所看到的柳树描述得像个美丽动人的姑娘。
在相隔一个多星期的第二次教研活动时,教师带另一个班的幼儿上课,以同样的问题情景导入:“上次我们到池塘边散步,你觉得池塘边什么最美?为什么?”小朋友听到提问后虽然也有孩子举起了手,但是与第一节课中的幼儿相比,缺少了一丝喜悦与兴奋,更多的小朋友还处在一种努力回忆的状态之中。
因此,在观察活动后,教师应抓住幼儿瞬间的体会,及时引导幼儿交流、表达体验,对体验的表达,也可以使幼儿对自己的感受更清楚、更明确,这样会加深幼儿对知识的理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儿童的世界需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们自己所探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们自己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让幼儿自己来感知、思考、探索和进行创造性表达。
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幼儿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魏村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