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知识治疗PF

合集下载

医学计算机基础大一知识点

医学计算机基础大一知识点

医学计算机基础大一知识点
1.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部分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2.数据处理基础:
-数据的表示和存储方式,包括二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数据的基本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内存和硬盘的存储原理和管理
3.程序设计基础:
-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流程
- 常用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如C、C++、Python等
-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如排序算法、链表、树等4.数据库基础:
-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区别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包括增删改查等
-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操作
5.医学信息系统:
-医学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医学数据的采集、存储和管理
-医学信息系统的应用,如电子病历、医学影像等
6.医学图像处理:
-医学图像的获取和处理技术,如X射线、CT、MRI等
-图像处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如图像平滑、边缘检测等
-医学图像的分析和诊断应用
7.生物信号处理:
-生物信号的采集和处理技术,如心电信号、脑电信号等
-生物信号的特征提取和分类方法
-生物信号的应用,如心律失常检测、睡眠分析等
8.医学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和算法,如聚类、分类、关联规则等-医学数据挖掘的应用,如疾病预测、药物研发等
9.医学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医学虚拟现实的应用场景和技术要点
-医学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功率因数PF与效率区别

功率因数PF与效率区别

功率因数PF=输入有用功功率S/输入总功率P(视在功率)转换效率=输出额定功率(Pout)/ 输入有用功功率S×100%有功功率=电源自身损耗(热量,机械能等)+输出功率视在功率:即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S=UI。

也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P是有功功率,单位是W(瓦)Q为无功功率,单位是VAR(乏)S视在功率,单位是VAF=COSθ 被称为功率因数,PFs上式中,S是额定输出功率,单位是VA(伏安),U是额定输出电压,单位是V,如220V、380V等;I是额定输出电流,单位是A。

视在功率包括两部分: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有功功率是指直接做功的部分。

比如使灯发亮,使电机转动,使电子电路工作等。

因为这个功率做功后都变成了热量,可以直接被人们感觉到,所以有些人就产生一个错觉,即把有功功率当成了视在功率,孰不知有功功率只是视在功率的一部分,用式表示:P=SCOS0θ=UICOSθ =UI·F上式中,P是有功功率,单位是W(瓦),F=COSθ 被称为功率因数,而θ是在非线性负载时电压电流不同相时的相位差。

无功功率是储藏在电路中但不直接做功的那部分功率,用式表示:Q=Ssinθ=UIsinθ。

上式中,Q为无功功率,单位是var(乏)。

对于计算机和其它一切靠直流电压工作的电子电路,离开无功功率是根本无法工作的。

假如有一台计算机,当交流市电输入后进行整流,就得到脉动直流电压,若不将脉动电压进行任何工,就直接提供给计算机电路,毫无疑问,电路根本无法正常工作。

虽然这时计算机的功率因数接近于1,可这又有何用呢。

为了让计算机电路能正常工作,必须向其提供平滑了的直流电压。

这个“平滑”工作必须由接在计算机电源整流器后面的滤波电容器C来完成。

这个滤波器就像一个水库,电容器里面必须储存足够数量的电荷,在整流半波之间的空白时,使电路上的工作电压仍不间断,能保持正常电平。

换句话说,即使在两个脉动半波之间无输入电能时,UC的电压电平也无显著的变化,这个功能是靠电容器内的储能来实现的,储存在电容器内的这部分能量就是无功功率。

医学计算机应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医学计算机应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医学计算机应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关键信息项:1、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涵盖范围2、学习目标与要求3、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4、资料与资源的提供5、知识产权与保密条款6、协议的修订与更新机制11 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涵盖范围本协议所涉及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1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分类和应用领域。

1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和软件系统(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113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与存储,如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的转换,字符编码等。

114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如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IP 地址等。

115 数据库基础知识,包括数据库的概念、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等。

12 学习目标与要求121 学习者应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了解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122 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能够识别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和软件类型。

123 熟练掌握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方式,能够进行基本的数制转换和数据编码操作。

124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网络设备的功能,具备初步的网络配置和故障排除能力。

125 熟悉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操作,能够使用简单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的存储和查询。

13 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131 教学方法将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132 课堂讲授将由专业教师进行系统的知识讲解,帮助学习者建立起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框架。

133 实验操作将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34 案例分析将选取医学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习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35 小组讨论将组织学习者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136 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137 平时成绩将根据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进行评定。

138 实验成绩将根据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实验报告的质量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评定。

2020年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考试288题PF[含答案]

2020年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考试288题PF[含答案]

2020年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考试288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210.32.151.88是一个_____________地址。

(C类)2.GPRS的计费一般以()为依据。

答案:数据流量3.对于下面给定的IP地址,请指出它们属于哪一类,并写出它们的网络地址、主机地址以及它们所在网络的广播地址。

4.在TCP/IP层次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中包括的协议主要有IP、ICMP、及。

(ARP、RARP)5.ATM的信元具有固定的长度,即总是 _字节,其中字节是信头(Header),字节是信息段。

(53,5,48)6.最常用的两种多路复用技术为_______和_______,其中,前者是同一时间同时传送多路信号,而后者是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间片轮流分配给多个信号使用。

(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TDM)7.串行数据通信的方向性结构有三种,即单工、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半双工,全双工)8.DNS主要作用是。

(将域名解析成IP地址)9.是一个_______________地址。

(域名)10.在计算机网络中只隔离冲突,但不隔离广播。

(网桥)11.在交换机中,AUC数据指的是()。

答案:sim卡鉴权数据12.GPRS的常用接入方式有()和()两种方式。

答案:CMWAP.CMNET13.3G主要有三种标准,包括().()和(),中国移动获得的牌照为()。

答案:WCDMACDMA2000TD-SCDMATD-SCDMA14.电信资源,是指无线电频率.卫星轨道位置.()等用于实现电信功能且有限的资源。

答案:电信网码号15.IMS的全称是()。

答案:IPMultimediaSubsystem或者IP多媒体子系统16.TELNET使用()端口。

答案:2317.目前,发送一条短消息的最大长度为()字节,可以承载()个英文字符或()个汉字。

答案:160.160.7018.建立面向连接的服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过程。

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医学计算机应用是指利用计算机进行医学数据的存储、处理、分析和应用的一种技术手段。

医学计算机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医学影像、病历管理、病理学、生物信息学、医学统计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从医学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医学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1.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是一种能够自动执行程序并处理数据的电子设备。

医学计算机应用需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编程语言、网络技术等知识。

2. 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是指存储数据的仓库,用于存储、管理和检索数据。

医学计算机应用需要掌握数据库的设计、建立、管理和维护等技术。

3. 医学知识医学知识是指医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

医学计算机应用需要掌握医学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医学数据。

二、医学计算机应用的应用领域1. 医学影像医学影像是指通过医学设备获取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信息的技术。

医学影像包括X线、CT、MRI、超声等多种技术。

医学计算机应用可以对医学影像进行数字化处理、三维重建、自动分析等操作,提高医学影像的质量和准确性。

2. 病历管理病历管理是指对患者的病历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的技术。

医学计算机应用可以对病历信息进行数字化存储、分类、检索和共享,提高病历信息的安全性和效率。

3. 病理学病理学是指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的学科。

医学计算机应用可以对病理学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分析和应用,提高病理学研究的准确性和效率。

4. 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学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研究生物学问题的学科。

医学计算机应用可以对生物信息学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分析和应用,提高生物信息学研究的准确性和效率。

5. 医学统计学医学统计学是指利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医学问题的学科。

医学计算机应用可以对医学统计学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分析和应用,提高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准确性和效率。

医学计算机技术知识点总结

医学计算机技术知识点总结

医学计算机技术知识点总结一、医学计算机技术介绍医学计算机技术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利用计算机的强大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辅助医生进行医学诊断、治疗和研究的一门交叉学科。

医学计算机技术主要包括医学影像处理、医学信息系统、生物信息学、医学数据挖掘等方面的内容。

它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规律、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度、加快疾病的研究和进展。

二、医学计算机技术的应用1. 医学影像处理医学影像处理是医学计算机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它将医学影像(如X射线、CT、MRI等)数字化,利用计算机对影像进行分割、配准、重建、分析等处理,为医生提供更清晰、更详细的影像信息,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医学影像处理还可以用于导航手术、辅助放射学治疗等。

2. 医学信息系统医学信息系统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的一种系统。

它包括病历管理系统、门诊管理系统、住院管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等,能够全面管理和整合医院内部的各种信息,提高医院管理和服务水平,提供更好的医疗护理。

3. 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学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生物学领域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研究生物学数据的存储、管理、分析、挖掘等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基因组、蛋白质组、生物芯片、生物信息数据库等方面。

生物信息学还可以用于基因序列分析、蛋白质结构预测、生物数据挖掘等。

4. 医学数据挖掘医学数据挖掘是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利用计算机对大量的医学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取其中的规律或有用的信息。

它可以用于疾病的风险预测、药物的疗效分析、医院管理决策等方面。

三、医学计算机技术的挑战与机遇1. 挑战医学计算机技术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医学数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医学图像的分辨率和清晰度、医学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挑战。

此外,医学计算机技术还需要与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使得计算机技术能够真正帮助医生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2. 机遇医学计算机技术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计算机二级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二级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二级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二级技术基础知识是指在计算机领域中的基本概念、操作技能和基础知识。

它是计算机研究和应用的基石,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计算机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1.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 计算机的构成及功能
- 主要硬件设备的作用和特点
- 计算机的存储和处理原理
2. 计算机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 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 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应用
- 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
3.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 网络基本概念和常见术语
- 网络拓扑结构和通信协议
- 常见网络设备和安全知识
4. 数据库基础知识
- 数据库的概念和使用场景
- 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特点
- 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基本原理
5. 程序设计基础知识
- 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 常用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
- 算法和逻辑思维的基础知识
6. 计算机安全基础知识
- 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和目标
- 常见的安全威胁和防御措施
- 常用的安全工具和技术
以上是计算机二级技术基础知识的一些主要内容,通过研究和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为深入研究和应用计算机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医学计算机应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医学计算机应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独立声卡
任务1-1 选购一台电脑
一、计算机系统组成
5. 需考虑的硬件及相应的性能指标
(6)主板 位于主机箱内的一块大型多
层印刷电路板。
主板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安装CPU、 内存条和各种功能卡的插槽;提供常用外 部设备的通用接口。 主板的性能直接影响整个计算机系统 的性能;同时,它与CPU 密切相关,选购 主板必须根据CPU类型来确定。主板一般
任务1-1 选购一台电脑
二、全新安装Windows 7 操作系统
1. 准备工作 2.用Windows 7 光盘启动并安装
3. 设置桌面常见的图标
任务1-1 选购一台电脑
二、全新安装Windows 7 操作系统
1. 准备工作
(1)硬件配置要求 ①要求CPU主频1GHz及以上;②1GB以上的内存;③需要 支持DirectX 9 128M 及以上的显卡;④32位Windows 7要求16GB以上的可用硬 盘空间,64位Windows 7要求20GB以上。 (2)准备好Windows 7 专业版安装光盘 有光驱,也可从硬盘或者U盘安装。 (3)准备好Windows产品密匙 安装正版需要。 光驱启动安装Windows 7专业版,没
“下一步”继续。 (10)输入Windows 7产品密匙 输入产品密钥后,单击“下一步”。
设置密码和密码提示信息
任务1-1 选购一台电脑
二、全新安装Windows 7 操作系统
2. 用Windows 7 光盘启动并安装
(11)选择第一项“使用推荐设置” 当出现“帮助您自动保护计算机以 及提高Windows 的性能”窗口时, 选择第一项“使用推荐设置”。 (12)查看时间和日期设置 当出 现“查看时间和日期设置”窗口时, 单击“下一步”继续。

pf和uf换算关系

pf和uf换算关系

PF和UF换算关系1. 什么是PF和UF在计算机科学中,PF和UF是两个常见的概念,分别代表页面错误(Page Fault)和未命中(Unhit)。

•页面错误(Page Fault,简称PF)指的是当一个程序需要访问一个在物理内存中不存在的页面时,操作系统会触发一个中断,将该页面从磁盘加载到内存中。

这个过程被称为页面错误。

页面错误是计算机内存管理中常见的现象之一,也是操作系统进行虚拟内存管理的核心机制之一。

•未命中(Unhit,简称UF)指的是在计算机缓存中查找某个数据时,发现该数据并不存在于缓存中。

当程序访问一个未命中的数据时,需要从主存中读取该数据,并将其存入缓存中,以供后续使用。

PF和UF是计算机系统中常见的性能指标,对于程序的执行效率和系统的资源利用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PF和UF之间的换算关系对于优化系统性能非常重要。

2. PF和UF的换算关系PF和UF之间的换算关系可以通过缓存命中率来进行计算。

缓存命中率是衡量缓存性能的重要指标,表示在一定时间内,从缓存中读取到的数据占总的访问次数的比例。

假设一个程序需要访问N个数据,其中PF表示页面错误次数,UF表示未命中次数,那么缓存命中率(HR)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HR = 1 - PF / N = 1 - UF / N通过上述公式,可以根据已知的PF或UF的值来计算缓存命中率。

3. 举例说明为了更好地理解PF和UF的换算关系,我们来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假设有一个程序需要访问100个数据,其中发生了10次页面错误(PF)和20次未命中(UF),那么缓存命中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HR = 1 - 10 / 100 = 1 - 20 / 100 = 0.9即缓存命中率为90%。

这意味着在100次数据访问中,有90次数据可以直接从缓存中读取,而不需要发生页面错误或未命中。

4. PF和UF的影响PF和UF的发生会对系统的性能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 响应时间PF和UF的发生都需要从磁盘或主存中读取数据,相比于从缓存中读取数据,这个过程的耗时会更长。

医疗计算机招聘考试内容

医疗计算机招聘考试内容

医疗计算机招聘考试内容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像CPU(中央处理器),它就像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处理各种数据和指令。

如果把计算机比作一个人,CPU就是人的大脑,指挥着身体的各个部分。

•内存和硬盘的区别。

内存就像是人的短期记忆,数据在里面存储是临时的,计算机运行的时候数据在内存里快速地流转。

而硬盘是长期记忆,像我们的文档、照片等都存储在硬盘里。

•输入输出设备。

像键盘、鼠标就是输入设备,我们通过它们向计算机输入指令。

显示器、打印机就是输出设备,计算机把处理后的结果通过它们展示给我们。

这部分知识大概占20分。

答案:如上述解释。

解析:通过对计算机硬件各个部分功能的比喻,能更好地理解其概念。

2. 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

例如Windows系统,我们经常使用它来管理计算机的资源,像文件管理、进程管理等。

它是计算机和用户之间的桥梁,没有操作系统,计算机就像一堆散沙,无法有序地工作。

•办公软件。

像Microsoft Word,我们可以用它来编辑文档,写论文、报告等。

Excel用于数据处理,制作表格、计算数据等。

PowerPoint用于制作演示文稿,做汇报的时候很有用。

这部分知识大概占15分。

答案:如上述解释。

解析:从功能角度阐述软件的作用,便于理解其重要性。

二、医疗相关知识与计算机的结合1. 医疗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HIS)。

它涵盖了医院的各个业务流程,像挂号、收费、病历管理等。

在这个系统里,计算机把各个部门的数据整合起来,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

•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

用于存储、传输和显示医学影像,如X光片、CT扫描等。

医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快速获取患者的影像资料,方便诊断。

这部分知识大概占25分。

答案:如上述解释。

解析:结合医疗实际业务流程,说明系统的作用。

2. 医疗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在医疗领域,患者的信息是非常敏感的,像病情、个人身份信息等。

计算机需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保护这些数据,如加密技术。

计算机基础知识治疗PS

计算机基础知识治疗PS

课程 介绍
4
Chapter1: Computer Basics
课程目标:
1、系统掌握汇编语言的程序设计基本方法
2、系统掌握微机硬件接口技术
3、建立微机系统的整体概念
4、具有微机软件及硬件初步开发、设计的能力
5
Chapter1: Computer Basics
先修课程
数字逻辑
提供硬件基础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第一阶段:1946年,世界上出现第一台数字 式电子计算机ENIAC(电子数据和计算器) 第二阶段:晶体管计算机 第 三 阶 段 : 集 成 电 路 计 算 机 (integrate circuit ,IC) 第 四 阶 段 : 发 展 到 以 大 规 模 集 成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LSI)电路为主要部件的, 产生了微型计算机
Chapter1: Computer Basics
23
Chapter1: Computer Basics
24
Chapter1: Computer Basics
存储器芯片集成度大体上每三年翻两番(1971 年每片1 Kb,到1984年达到每片256 Kb,1992 年16 Mb动态随机存储器芯片上市),这就是著 名的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用来描述微处理器的工作速度, 在一定成本下,大体上也是每18个月翻一番。 专家预计,芯片性能呈指数增长将在今后几年 放缓,有关人士认为摩尔定律能再适用10年左 右。
2.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嵌入式微控制器; 3.嵌入式DSP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4.嵌入式片上系统(SOC)。
30
Chapter1: Computer Basics 1.EMPU(Embedded Micro Processor Unit)嵌入式微处理器; 嵌入式微处理器是由通用计算机中的CPU演变而来的。 在实际嵌入式应用中,只保留和嵌入式应用紧密相关的功 哈哈。。 能硬件,去除其他的冗余功能部分,这样就以最低的功耗 就是单板机

医学计算机应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医学计算机应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医学计算机应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度融入了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为医疗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进步。

作为医学计算机应用的开篇,让我们一同来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为后续深入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这个看似复杂的设备,其实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能够快速处理和存储大量信息的“智能机器”。

它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是计算机的物理基础,就像人的身体一样。

其中,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各种计算和控制任务。

它的性能直接决定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处理能力。

内存则像是计算机的“短期记忆”,用于暂时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硬盘则像是计算机的“长期记忆库”,可以长期保存大量的文件和信息。

此外,还有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它们负责将外界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负责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展示给我们。

软件则是计算机的“灵魂”,它指挥着硬件完成各种任务。

系统软件是计算机运行的基础,如操作系统(Windows、Mac OS、Linux 等),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为其他应用软件提供运行环境。

应用软件则是为了满足各种具体需求而开发的,比如在医学领域中常用的医学影像处理软件、病历管理软件、医疗数据分析软件等。

计算机中的数据是通过二进制来表示的。

为什么是二进制呢?这是因为计算机的电子元件只有两种稳定的状态——开和关,正好可以对应二进制的 0 和 1。

这种简单的表示方式使得计算机能够快速、准确地处理和存储大量的数据。

在计算机中,数据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如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

对于文本数据,计算机使用特定的编码方式,如 ASCII 码、Unicode 码等,将字符转换为二进制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

图像数据则可以通过像素的颜色和位置信息来表示,音频数据通过声音的频率和振幅等参数来表示,视频数据则是一系列连续的图像和音频数据的组合。

医学计算机应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医学计算机应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即全新安装)。
全新安装Windows 7
二、全新安装Windows 7 操作系统
任务1-1 选购一台电脑
2. 用Windows 7 光盘启动并安装
(5)选择系统安装分区
当出现选
择Windows安装何处时,一般安装
在C盘上,如果没显示C盘盘符或要
更改安装位置时,单击“驱动器选
择(高级)”选项,可以重新规划
盘等配件方面; ④升级方便;⑤缺点是占用空间大,携带不方便,没电就不能工
作。
(2)笔记本电脑优点
①携带方便;②笔记本占地空间小,并配有电池,在没电
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一段时间;③笔记本基本上不适合自己组装,一般需购买;
④笔记本需要薄、轻、小些,但散热会有问题,所以对元器件、对工艺要求很高,
这就带来很多技术难题,也就增加了成本;⑤硬件升级不方便。
或技嘉B250M-D3V等。
任务1-1 选购一台电脑
一、计算机系统组成
7. 当前计算机市场主流机型硬件配置
(5)硬盘
128GB固态硬盘,如需更大存储空间,可加一块机械硬盘组成双硬盘。
(6)电源 如果使用集成核心显卡HD630,电源300W;如果使用独立显卡,电
源400W。
(7)液晶显示器
①三星S24D360HL,23.6寸;②明基GW2760 27寸。
面 。然后出现设置用户名和计算机
名称窗口。
(8)设置用户名和计算机名称

据个人情况设置。设置好后,单击
“下一步”继续。
设置用户名和计算机名称
任务1-1 选购一台电脑
二、全新安装Windows 7 操作系统
2. 用Windows 7 光盘启动并安装
(9)为账户设置密码 设置密码和

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实现远程诊断、治疗和监测 ,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
电子病历
通过计算机系统记录和管理患者的医疗信息,包括病史 、诊断、治疗等,提高医疗信息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医学研究与数据分析
医学数据库
利用计算机建立各种医学数据库,存 储大量的医学数据和文献资料,为医 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支持。
数据处理
总结词
数据处理是指将数据转化为信息的过程,通 过数据整理、分类、分析和挖掘,提取有价 值的信息。
详细描述
在医学领域,数据处理广泛应用于医疗记录 、病例分析、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通过数 据处理,医生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患者的病 史和病情,从而制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方案。
辅助设计
要点一
总结词
04
CATALOGUE
医学领域中的计算机应用
医学影像处理与诊断
医学影像处理
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医学影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如X光 、CT、MRI等,以提高影像质量,便于医生诊断。
自动诊断支持
通过计算机算法和深度学习技术,对医学影像进行自 动分析和诊断,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意见。
远程医疗与电子病历
远程医疗
数据挖掘与分析
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医学数据进行挖掘 和分析,发现潜在的疾病规律、药物 疗效等,推动医学研究的进步。
05
CATALOGUE
计算机安全与隐私保护
计算机病毒与防范措施
计算机病毒
是一种恶意软件,通过复制自身在计算机之间传播,可导致数据损坏、系统崩溃等危害。
防范措施
安装防病毒软件,定期更新病毒库,不打开未知来源的邮件和链接,定期备份重要数据。
法律责任
个人隐私受到法律保护,侵犯他人隐私需承担法律责 任。

计算机基础知识治疗MH

计算机基础知识治疗MH

RAM是计算机的临时存储器, 用于存储当前正在使用的数据 和程序。它具有读写速度快、 容量较小等特点。
硬盘是计算机的永久存储器, 用于存储长期保存的数据和程 序。传统的机械硬盘(HDD) 由旋转的磁盘和读写头组成, 而固态硬盘(SSD)则使用闪存 芯片来存储数据。
显卡是计算机的图形处理单元 ,用于渲染和加速图形处理任 务。现代显卡通常包含专用内 存,以提高图形处理性能。
编程语言
编程语言定义
编程语言是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语言, 它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支。
编程语言分类
编程语言可分为低级语言、中级语言和高级语言, 每种语言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编程语言学习
学习编程语言需要掌握语法规则、数据结构和算 法等基础知识,同时需要多实践和不断练习。
03 计算机网络基础
HDD和SSD在性能上有较大的差异。HDD的读写速度较慢,但价格相对较低, 适合存储大量数据。而SSD的读写速度较快,但价格较高,适合作为系统盘和常 用软件的存储介质。
显卡(GPU)
显卡是计算机的图形处理单元,用于渲染和加速图形处理任务。现代显卡通常包含专用内存,以提高 图形处理性能。
GPU的性能取决于其核心频率、显存容量和带宽等参数。核心频率决定了图形处理速度,显存容量决 定了可以存储的图形数据量,带宽则决定了显存与GPU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
避免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密码
为了防止一处密码泄露导致其他账号也被攻破,应该避免在多个账号上使用相同或相似的 密码。
不要将密码记录在纸上或电子设备上
为了防止密码被他人获取,应该将密码记录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如大脑或加密的密码管理 软件上。
05 计算机应用基础
办公软件应用
Word

医用计算机基础(27

医用计算机基础(27

《医用计算机基础》课程PowerPoint2016软件界面主讲:谢铭瑶目录CONTANTS软件界面结构0102演示文稿视图软件界面结构Part 1一、PowerPoint的启动(一)powerpoint2016的启动三种方法1、从【开始】按钮→【所有程序】2、双击桌面上的Powerpoint2016的快捷方式图标3、双击已有扩展名为.pptx的文件图标备注窗格按钮批注窗格按钮幻灯片缩略图普通视图窗格幻灯片编辑区【文件】菜单用于执行PowerPoint 演示文稿的新建、打开、保存和关闭等基本操作。

菜单“新建”右侧列出了用户可新建的模板、主题等。

⚫“文件”菜单演示文稿视图Part 2一、演示文稿和幻灯片(一)利用PowerPoint做出来的东西就叫演示文稿,它是一个文件。

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已广泛应用于会议报告、课程教学、广告宣传、产品演示等方面,成为人们在各种场合下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

(二)演示文稿中的每一页就叫幻灯片,每张幻灯片都是演示文稿中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内容。

二、演示文稿的五种视图Powerpoint根据建立、编辑、浏览、放映幻灯片的需要,提供了5种视图方式:普通视图、幻灯片浏览视图、阅读视图、幻灯片放映视图和备注页视图。

视图不同,演示文稿的显示方式不同,对演示文稿的加工也不同。

各个视图间的切换可以通过“视图”选项卡中的相应按钮或单击窗口底部的4个视图按钮来实现。

普通视图是PowerPoint 默认的编辑视图,是设计和编辑幻灯片的主要方式。

在普通视图中,还集成了备注窗格,和批注窗格。

备注和批注内容均不会在放映过程中显示。

⚫普通视图备注窗格批注窗格幻灯片浏览视图⚫可以对幻灯片的顺序进行调整,进行幻灯片的复制、移动和删除等操作,但不能对幻灯片进行内容编辑。

在阅读视图下,用户可以在窗口中而不是全屏方式下浏览幻灯片的最终效果,便于用户查看幻灯片的每个动画效果,检验演示文稿的正确性。

单击右键选择“结束放映”可退出阅读视图。

pf的名词解释

pf的名词解释

pf的名词解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缩写词和首字母缩写,有时候却并不清楚这些缩写的具体含义。

其中一个常见的缩写词是PF。

在不同的场合中,PF代表着各种不同的意思。

本文将对PF进行解释和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缩写词的含义和用法。

1. PF是一个多义词首先要明确的是,PF作为一个缩写词,有多种不同的意思和用法。

它在不同的领域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如医学、计算机科学、金融等。

下面将讨论其中几个常见的意思和用法。

2. PF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含义在计算机科学中,PF通常是“页面错误”的缩写。

当计算机运行时,它会将程序和数据存储在内存中的页面中。

而当需要访问的页面不在内存中时,就会发生页面错误。

这时,计算机需要从硬盘或其他外部存储设备中读取相应的页面,以便继续执行程序。

3. PF在金融领域中的含义在金融领域中,PF通常是“私募基金”的简称。

私募基金是一种由私人投资者发起并管理的投资基金,它相对于公募基金更加灵活和私密。

私募基金可以通过向限定数量的投资者出售股权来筹集资金,从而投资于不同的资产类别,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等。

私募基金通常对投资者有较高的要求,如投资金额、投资经验或资格认证。

4. PF在医学中的含义在医学领域中,PF通常是“葡萄膜炎”的缩写。

葡萄膜炎是一种病理性炎症,主要发生在眼部,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葡萄膜作为眼球的一部分,起着保护眼球和调节光线的作用。

葡萄膜炎的症状包括眼部红肿、疼痛、视力模糊等。

治疗通常包括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以及保护眼部免受刺激和感染。

5. PF在其他领域中的可能含义除了以上几个常见的含义外,PF在其他领域中也可能有不同的意义。

例如,在某些技术领域中,PF可能指的是“功率因数”的缩写,用于描述电力系统中电流和电压波形的相位差。

在体育界中,PF可能是“罚篮”的缩写,用于描述篮球比赛中的罚球动作。

综上所述,PF作为一个缩写词,在不同的领域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pf和vf映射逻辑

pf和vf映射逻辑

pf和vf映射逻辑
PF和VF分别代表"物理存储格式(Physical Format)"和"虚拟
文件(Virtual File)"。

它们之间的映射逻辑是将虚拟文件映射
到物理存储格式上,从而实现文件的存储和访问。

在计算机系统中,虚拟文件是指用户和应用程序可以直接操作的抽象文件,它是对物理存储的逻辑封装。

虚拟文件可以有不同的逻辑结构和内容,例如文本文件、图像文件、音频文件等。

而物理存储格式是指文件实际存储在硬盘、固态硬盘或其他物理设备上的格式。

物理存储格式通常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储的,并且具有特定的文件系统结构。

在PF和VF的映射过程中,操作系统负责管理并维护一个文
件系统表,记录了虚拟文件和物理存储格式之间的映射关系。

当用户或应用程序需要访问一个虚拟文件时,操作系统会根据文件系统表的信息,将虚拟文件映射到对应的物理存储位置上。

映射的逻辑可以通过索引或地址映射来实现。

例如,文件系统表中可以记录虚拟文件的文件名、路径、物理存储位置的地址信息等。

当需要读取或写入文件时,操作系统可以根据文件系统表中的映射关系,通过地址映射找到物理存储位置,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总的来说,PF和VF之间的映射逻辑是通过操作系统中的文
件系统管理来实现的,通过记录文件的信息和地址映射关系来实现虚拟文件的存储和访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微机控制系统基础课程目标:掌握微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中数制与码制的概念;认 识微机控制系统,了解单片机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课程重点与难点:微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计算机中符号数的表示方法、补码 的概念。

1.1 微机控制系统基础 1.1.1 微机控制系统的认识 1.彩灯控制系统的控制状态 如图 1.1 所示为一彩灯控制系统,其控制状态为:8 个 LED 发光二极管依次点亮,直至 8 个 LED 全亮后;反复循环。

图 1.1 彩灯控制系统实例图2.控制系统的硬件认识 控制系统的硬件接线图如图 1.2 所示图 1.2 彩灯控制系统硬件原理图 上海电机学院——版权所有 13.彩灯控制系统的组成 分析控制系统,其组成主要有(1)CPU------89C2051, (2)8 个 LED 发光二极管, (3) 晶振电路, (4)复位电路, (5)电源、电阻、导线等。

4.控制系统的软件认识 #include"reg51.h" main() { unsigned int i; while(1) { P1=0x00; for(i=0;i<50000;i++); P1=0x01; for(i=0;i<50000;i++); P1=0x03; for(i=0;i<50000;i++); P1=0x07; for(i=0;i<50000;i++); P1=0x0f; for(i=0;i<50000;i++); P1=0x1f; for(i=0;i<50000;i++); P1=0x3f; for(i=0;i<50000;i++); P1=0x7f; for(i=0;i<50000;i++); P1=0xff; for(i=0;i<50000;i++); } }上海电机学院——版权所有25.彩灯控制系统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单元 (1)微机控制系统的组成:了解通用微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2)微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知道微机控制系统如何执行控制指令完成控制任务。

(3)计算机中数制与码制的概念:掌握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以及编码的含义和作用。

1.1.2 微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解剖上述彩灯控制系统,进一步分析、总结微机控制系统的一般组成。

1.微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一般的微机控制系统主要由微处理器(CPU) 、存储器、I/O 接口电路等组成,相互之间 通过三组总线(Bus) :即地址总线(Address Bus) 、数据总线(Data Bus)和控制总线(Control Bus)来连接。

基本结构如图 1.3 所示。

图 1.3 微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1)中央处理单元(CPU) CPU 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组成, 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运算器主要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操作;控制器主要用于控制计算机进行各种操作以及 协调各部件之间的相互联系,是计算机的指挥系统。

(2)存储器 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放程序和数据。

不管是程序还是数据,在存储器中 都是用二进制的“1”或“0”来表示。

存储器中存放二进制数的单元称为存储单元。

存储器 中包含许多存储单元,为了便于信息的存入和取出,每一个存储单元必须有一个固定的编号 来标识,这个编号称为单元地址。

单元地址用二进制编码来表示,存储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1.4 所示。

向存储器单元存放(写入)或取出(读出)信息称为访问存储器,计算机是通过地 址来访问存储单元的。

存储器主要分为数据存储器和程序存储器 1)数据存储器又称为随机存储器(RAM) 操作特点为可进行读出/写入操作,断电后 在 RAM 中所存储的信息立即丢失,一般用来存放可随时修改的数据,如一些中间结果或不 需长期保留的数据及程序。

2)程序存储器又称为只读存储器(ROM) 操作特点为只能读出,不能写入,断电后 存储的信息不会丢失,通常在单片机系统中,ROM 用来存放程序、常数及数据表。

ROM 依上海电机学院——版权所有 3其写入的情况可分为掩膜 ROM, 可编程 ROM (PROM)紫外线可擦除可编程 ROM , (EPROM) 、 电可擦除可编程 ROM(EEPROM)以及 FLASH ROM。

图 1.4 存储器结构示意图(3)输入/输出接口(I/O 接口) I/O 接口是 CPU 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换的部件。

I/O 接口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外设与 CPU 的连接;转换数据传送速度;转换电平;转换数据格式 及将 I/O 设备的状态信息反馈给 CPU 等。

(4)总线(Bus) 总线是将 CPU、存储器和 I/O 接口等相对独立的功能部件连接起来, 并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

总线是一组传输线的集合,根据传递信息种类,分为地址总线、数 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1)数据总线 DB(Data Bus)是用于实现 CPU、存储器及 I/O 接口之间数据信息交换的 双向通信总线。

数据总线的宽度决定微型计算机的位数。

如 51 系列单片机的 DB 为 8 根,用 D0~D7 表示, 80586 的数据总线为 32 位;Pentium 4 的数据总线为 64 位。

2)地址总线 AB(Address Bus)是 CPU 用于给存储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发送地址信息的 单向通信总线,以选择相应的存储单元或寄存器。

地址总线的宽度(根数)决定了 CPU 的寻 址范围(即 CPU 所能访问的存储单元的个数) 。

如 51 单片机的 AB 有 16 根,用 A0~A15 表 示,则它的寻址范围为 216=64K,即其地址范围为 0000H~FFFFH。

3)控制总线 CB(Control Bus)是传输各种控制信号的单向总线,其中有的用于传送从 CPU 发出的信息,如读信号、写信号;有的是其它部件发给 CPU 的信息,如中断请求信号、 复位信号。

2.微型计算机的常用术语 (1)位(bit) 位是计算机所能表示的最基本、最小的数据单位。

由于在计算机中采用 二进制数,1 个位就是 1 位二进制数,它有两种状态:0 和 1。

若干位二进制数的组合能表示 各种数据和字符。

(2)字节(Byte) 一个连续的 8 位二进制数称为一个字节,即 1Byte=8bit,也就是说 一个字节的长度是8位二进制数,16 位二进数便是 2 个字节。

在微型计算机中,通常以字节 为单位来存放数据。

(3)字(Word) 字是计算机内部进行数据处理的基本单位,由若干位二进制数组成。

计算机的每一个字所包含的二进制数的位数称为字长。

字节的长度是固定的,但不同类型的 计算机有不同的字长。

如 51 单片机是 8 位微机,字长为 8 位即 1 个字节;以 80486 为 CPU上海电机学院——版权所有 4的 32 位微机,字长为 32 位即 4 个字节。

目前为了表示方便,常把一个字长定为 16 位,一个双字长定为 32 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处理的信息容量越来越大,于是人们采用了更大的单位, 如:KB(1KB=1024B=210B) 、MB(1MB=1024KB=220B)或 GB(1=1024MB=230B) 。

(4)指令(instruction) 指令是规定计算机进行某种操作的命令。

它是计算机自动执行 的依据。

计算机只能直接识别 0 和 1 数字组合的编码,这就是指令的机器码。

(5)指令系统(instruction set) 指令系统指一台计算机所能执行的全部指令的集合。

(6)程序(program) 程序是指令的有序集合,是一组为完成某种任务而编制的指令序 列。

1.1.3 微机控制系统发展与应用 1.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1946 年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以来,随着电子技术的 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从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发展阶 段,即通常所谓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是大规模集成 电路技术发展的产物,因此它属于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是以微处理器发展为特征的,主要表现在芯片集成度的提高(从最初 的约 2000 个晶体管/片发展到目前的几百万个晶体管/片) 、处理位数的增加(从 4 位增加到 64 位) 、时钟频率的加快(从 1MHz 到约 1.5GHz)以及价格的逐渐降低等方面。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已开始研究第五代电子计算机,它将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软件工程、新型计算机系列等的综合产物。

其显著特点是计算机具有人的部分智 能,能识别和处理声音、图像,具有学习和推理功能。

微型计算机的结构主要有冯·诺依曼结构和哈佛结构。

冯·诺依曼结构主要特点: “存储程序”的结构,即将程序当作数据存进机器内部, (1) 以便机器能自动一条接着一条地依次执行指令; (2)采用二进制数制原理; (3)微处理器内 部对存储器的访问采用单总线传输。

冯·诺依曼结构如图 1.5 所示。

这种指令和数据共享同 一总线的结构,使得信息流的传输成为限制计算机性能的瓶颈,影响了数据处理速度的提高。

图 1.5冯.诺依曼结构哈佛结构如下图 1.6 所示,与冯.诺依曼结构处理器比较,哈佛结构处理器有两个明显的上海电机学院——版权所有 5特点: (1)使用两个独立的存储器模块,分别存储指令和数据,每个存储模块都不允许指令和 数据并存。

(2)使用独立的两条总线,分别作为 CPU 与每个存储器之间的专用通信路径。

哈佛结构由于内部采用双总线结构,因此,微处理器处理数据的速度得到大大提高。

图 1.6哈佛结构2.单片机简介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微型计算机向两个主要方向发展:一是高 速度、高性能、大容量的高档微型机及其系列化向大、中型计算机的挑战;另一个是稳定可 靠、小而廉、能适应各种控制领域需要的单片机。

单片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是指把中央处理单元(CPU) 、随机存储器(RAM) 、 只读存储器(ROM) 、定时器/计数器以及 I/O 接口电路等主要部件集成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 的微型计算机。

虽然单片机只是一个芯片,但从组成和功能上看,它已具有了微型计算机系 统的含义,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块单片机芯片就是一台微型计算机。

单片机结构上的设计主要是面向控制的需要,因此,它在硬件结构、指令系统及 I/O 能 力等方面均有其独特之处,其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非常有效的控制功能,故也可以把单 片机称为微控制器 (Microcontroller ) 与普通的微型计算机相比, 。

单片机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体积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单片机把各功能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内部采用 总线结构,减少了各芯片之间的连线,大大提高了单片机的可靠性与抗干扰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