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地球——水的星球》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水的星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作业目标
本作业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探究学习,让学生能够认识地球上的水资源,了解水圈的构成和地球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同时增强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
1. 家庭调查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通过家庭水资源使用情况的调查,记录家中一天内使用水的种类和数量,并尝试分析哪些用水行为是节约的,哪些是浪费的。
2. 绘制水循环图:学生需绘制水循环的示意图,并标注出各个环节的名称,如降雨、蒸发、地表径流等。
通过图示理解水循环的基本原理。
3. 制作水资源保护小报:学生可以设计制作一份关于水资源保护的小报,内容包括水资源的珍贵性、保护方法以及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等。
4. 撰写观察日记:要求学生根据家庭调查结果,撰写一篇关于家庭用水情况的观察日记,记录调查过程和感想,提出节约用水的建议。
三、作业要求
1. 家庭调查作业要求真实记录,家长需在记录上签字确认。
2. 绘制水循环图时,要求线条清晰、标注准确,能够清晰表达水循环的流程。
3. 水资源保护小报要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设计美观大方。
4. 观察日记要语句通顺、内容真实、条理清晰。
四、作业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重点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以及是否真正理解水资源的宝贵性。
作业的优劣将从准确性、完整性和创意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同时鼓励学生相互评价、交流心得。
五、作业反馈
1. 教师将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讲解,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针对学生提出的节约用水建议,教师可以与班级共同探讨,并纳入班级的节水计划中。
3. 对学生未能理解的环节或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和补充说明。
4.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节约用水习惯。
六、附加建议
为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建议学校组织一次以“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或主题班会,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
同时可以邀请环保专家或志愿者为学生进行讲座或指导活动。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
一、作业目标
1. 使学生能更加了解水的组成与分类。
2. 强化学生识别水资源及其作用的知识点。
3. 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作业内容
本节课的作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主题为“认识与利用水”。
作业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水资源的识别:每个小组从日常生活场景(如校园内)中选择5处典型水源(如湖、河流、小溪、喷泉、饮用水口),搜集相关资料(照片、来源等),并通过海报的形式展示其特点及作用。
2. 水的分类与组成:各小组通过实验,了解水的化学组成,并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如纯净水与杂质水)对水进行分类,并绘制表格记录实验结果。
3. 水的利用:小组讨论并撰写一份关于“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报告,包括节水措施、水资源保护等。
4. 动手实践:每个小组设计一个简单的水净化实验,如使用过滤材料净化浑浊水等,并撰写实验报告。
三、作业要求
1. 小组分工明确,每位成员都要参与并贡献自己的力量。
2. 每个小组需按时提交所有相关成果,包括海报、实验报告等。
3. 实验过程需安全、规范,遵循实验室操作规程。
4. 所有作品要求字体清晰、图表明了,同时要求体现出本课的科学精神和环境保护意识。
5. 各组成员应团结合作,遇到困难时应共同协商解决。
四、作业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及提交成果的全面性、正确性、美观性等指标进行评分,评分内容包括团队合作的紧密性、各组完成的积极性等;学生也可相互评分,关注同伴的学习表现与能力发展情况。
五、作业反馈
1. 教师可以选取几份优秀的报告或海报在班内展示,进行案例分享。
2. 反馈重点在于对各小组合作中展现的亮点与不足的总结,同时提出改进建议。
3. 针对学生实践过程中的困难和疑惑进行集体讨论或个别指导。
4. 对于水资源利用及保护的建议进行延伸教学,提高学生对于环保行动的重视度。
六、附加资源
提供相关的教学视频或网上学习资源链接,以供学生复习和扩展知识。
如《水资源保护的科普视频》等,使学生能更全面地了解水资源的保护措施与节水知识。
本设计方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作业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他们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