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王牌高三语文秋季班入学测试试卷
2023-2024学年新高考高三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新高考高三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此乃含蓄之美。
我们常说中华民族的特性中有这样的特征,说话委婉,强调含忍,说白了,说明了,就不美。
而现代的审美观念,是外露的、张扬的、包装的。
曲解的广告、张扬的建筑、直露的喊话等等,使我感到现在阐释含蓄的内在意蕴多么不合时宜,我似乎在说一个古老的梦幻、那个曾经存在过的审美事实。
在美学中,曲标示一种美感、一种美学情趣。
从造型心理学角度看,横线能使人产生稳实感,竖线有力量感,而曲线则最富优美感、运动感。
在中国美学的谱系中,曲线具有和西方不同的意韵。
曲线所关心的是那悠远的纵深、那层层推进的妙处,那深藏于有形之象背后的有意味的世界。
当然,隐不等于晦,必须要处理好隐和露之间的关系,如果一味讳莫如深,欣赏者一头雾水,便如坠五里云中。
我们说,隐而不露,藏而不显。
隐是为了更好的露,藏是为了更好的显。
关键要有味,要启迪人想象的空间。
宛曲是中国诗中的高妙境界。
卢照邻《曲池荷》:“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香味袅袅,荷影绰绰,曲岸风荷响,其韵传出遥远。
影的舞动、味的轻扬和婉曲的小径、澹荡的清池,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它的境界是流动的、清幽的、绵长的、内蕴的。
曲是中国园林的至上原则之一,在一定程度上,造园就是造曲的艺术。
明刘侗《帝京景物略》记北京城东有曲水园,园中的漏云透月轩、掩山楼、宜雨亭、住秋阁,都在曲,含蓄蕴藉,一个唤起你更多想象的引子。
园林的曲景在云墙和回廊的设置上体现最为充分,如拙政园的回廊,婉曲回转,极尽优柔。
中国书法史上有永字八法之说,这是以“永”字的八笔来说明中国书法运笔的方法。
在我理解,永字八法透露出中国美学的含蓄蕴藉:笔笔藏,笔笔收,不直截,不显露,外表平静如无风的水面,但在其深处暗藏机锋。
书道之妙在于藏,这是中国含蓄的美学传统所决定的,在书法中叫做蓄势。
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三年级开学考语 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城市,它记录公交车轨迹,提供实时到站预报;在乡间,它精确引导拖拉机;在高原无人区,它守护藏羚羊迁徙路线;在东南沿海,它像“保护神”一样陪伴渔民驾船出海……北斗系统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城市治理等各行各业,综合效益不断显现。
2020年6月2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五十五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至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20年44次北斗发射百分百成功,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摘编自王胜等《44次北斗发射百分百成功》,《人民日报》2021年12月14日)材料二:面对复杂未知的地月空间环境,科技人员不畏艰难、勇于创新,从绕月拍摄到飞跃探测,从月背着陆到落月采样,探月工程六战六捷,“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圆满收官,创造了月球探测的中国奇迹。
(摘编自《弘扬探月精神勇攀科技高峰》,《人民日报》2021年12月8日)[注]嫦娥,神话中由人间飞到月亮上去的仙女。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袁娥窃以奔月。
”恒又作姮。
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名讳,改“恒娥”为“嫦娥”。
材料三: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
普陀高中补习机构:新王牌高中语文水平测试卷(B).doc

新王牌高中语文水平测试卷(B)一、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_________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苟子《劝学》)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 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夜郦州月,。
(杜甫《月夜》)4. _________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师说》)5.,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与元九书》)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知我,倚阑干处,o (柳永《八声甘州》)7.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晓来谁染霜林醉?___________ 。
(王实甫《西厢记》)二、诗歌鉴赏(8分)观社杨万里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
忽然箫鼓来何处?走煞儿童最可怜。
虎头豹面时自顾,野讴市舞各争妍。
王侯将相饶尊贵,不博渠侬注一晌癫。
[注]渠侬:方言,他(她),他们。
&从首联看,“社”是—(2分)9.下列对尾联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王侯将相即使放下尊贵身份,也无法获得山农们的欢畅。
B.王侯将相尽管身份尊贵,但无法得到山农们那样的欢畅。
C.壬侯将相放不下尊贵身份,不可能有山农们那样的欢畅。
D.王侯将相粋时放下尊贵身份,像山农那样不欢畅不罢休。
10.赏析木诗颔联、颈联的描写手法。
(4分)三、文言阅读(14分)松风阁记(明)刘基%1雨、风、露、雷,皆出乎天。
雨、露有形,物待以滋。
雷无形而有声,惟风亦然。
%1风不能自为声,附于物而有声;非若雷之怒号,匍磕①于虚无之中也。
惟其附于物而为声,故其声一随于物,大小清浊,可喜可愕,悉随其物之形而生焉。
土石质撅②,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以陋。
皆不得其中和,使人骇胆而惊心。
故独于草木为宜。
而草木之中,叶之大者,其声窒;叶之槁者,其声悲;叶之弱者,其声懦而不扬。
新王牌高三语文秋季班入学测试试卷

新王牌高三语文秋天班入学测试一试卷1、以下相关文学常的表述,的一是()A.《史》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文学,共130 篇, 52 万字,了自中的黄帝到武帝期我国三千年的史。
B.李白与杜甫在歌作的手法和格上有着明不一样,李是感情涌而出,杜是频频咏;李是想像瑰奇,杜是写;李是豪放逸,杜是沉郁挫。
C.迅有三部小集,即《喊》《徘徊》《故事新》。
D.魔幻主的代表作家加西?克斯是英国人,其小《百年孤单》被誉“再拉丁美洲史社会景的篇巨著”。
2、桃花因色美,故人常藉以比美的女子。
以下歌中的桃花,不具此意的是:()A. 一夜清扇愁,背容色入新秋。
桃花眼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B. 每坐台前玉容,今朝不与昨朝同。
良人一夜出宿,减欲桃花一半C. 淡色桃花短,不因送也香。
凝傅尽日君知否,似儿淡漠汝D. 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禊潭。
广透迤天上下,仙舟衍中酣3、以下各词句中,()内用数字的表达意方式,前后不一样的是()A.“什一”,去关市之征,今未能/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B.只嫌“六七”茅竹舍,也有两三犬声/四何所有,“一二”老寡妻C.毛“八九”已成霜,此逢春只自/溪回山石,松立“四五”D.佳人“二八” 如花,泣向花前畏花落/非复“三五”少年日,把酒春生4、括号中填的点是()抑或遇到宋朝都市文商品化的左右()抑或认识决自己的生计,会地由吟的所从事文底本作和伎表演的民自。
A. 分号B.号C.逗号D.句号5、“嬗”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是().ān B. shànānàn6、出最适合的填入下边一段文字中的空缺。
()黑暗中晃着的一星点,忧如是一个异外的。
或许那才是我。
窗外阴云,室内沉夜;黑暗充满般流溢着,不知是云正在浸入,是夜正在()。
此中那一点灼是我的魂么,我得双目之下的自己的肉躯,已半融在暗寂中了。
A. 升起B.罩C. 降D.漾出7、下文,出最靠近本文要旨的:()昔有仆嫌其妻之陋者。
主翁之,召仆至,以杯、瓦椀各一,酌酒之。
新王牌初一语文秋季班入学测试卷

新王牌初一语文秋季班入学测试卷〔分值:100分〕一、基础知识〔45分〕〔一〕字音字形〔10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5分〕A.锤练.〔liàn〕干涸.〔gù〕惟妙惟肖.〔xiào〕B.凋.零〔diāo〕陌.生〔mò〕深恶.痛疾〔wù〕C.和煦.〔xù〕挑.衅〔tiāo〕走头.无路〔tóu〕D.校.对〔xiào〕窥.探〔kuī〕仓.海桑田〔cān〕2、选出以下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5分〕A、叹而观止挑拨事非形影不离搜肠刮肚B、哄堂大笑备受亲睐如法炮制鬼鬼祟祟C、莫名奇妙肆无忌惮浮想联篇刚愎自用D、肃然起敬相提并论失魂落魄井然有序〔二〕词语运用〔5分〕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5分)A.不学好基础就急于做高难题目,这种喧宾夺主....的做法不可取。
B.这份手稿年代久远笔迹模糊,尤其是文不加点....,很不好读。
C.大家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做学问应脚踏实地,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好高骛远....。
〔三〕标点符号〔5分〕4、对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用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5分〕A.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破折号表示声音延长)——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C.他整天算计别人,真是“聪明”啊!(引号表示挖苦、否认)“天下第一关”时,他也是这样走着的。
(引号表示引用)〔四〕句子排序〔10分〕5.将以下选项依次填入文中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5分〕在人生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至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
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⑴素不相识的陌生人⑵走了火的雷霆霹雳⑶悄无声息的暗示眼神⑷不停的絮絮叨叨A.⑵⑷⑴⑶ B.⑴⑵⑶⑷ C.⑶⑵⑴⑷D.⑴⑶⑷⑵6、将以下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5分〕①人格是什么?②只有恪守纯洁、崇高的人格。
2023-2024学年高三上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三上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创造性叛逆”是对文学翻译特征的一个很恰切概括。
文学翻译有两个层面。
一是语言转换层面。
在这一层面,强调语言转换的等值,追求译作对原作在各方面的忠实,再现原作的精神风貌、文学意蕴和语言特色。
二是文学再创造的层面。
这一层面指译者将原作者所创造的意象、意境、艺术风格等等,通过译者的解读、体会再度传达出来,是在原作规定的有限范围内的再度创作。
虽然译者在主观上努力追求全面再现原作,但实际上不可能完全做到。
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译者的文化心理、文化价值取向、个人的审美心理、文学气质、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都会影响对译作的“全面忠实”再现。
特别是,如果译者出于政治、意识形态、审美或道德等方面的原因,有意误译原作,这样,翻译的叛逆和再创造的特征就会更明显。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文学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而总是处于一定的文化语境之中。
译语文化中的政治、意识形态、文学观念、经济等因素,不仅影响译者的翻译选择、过程和策略,也影响译作的文学意义及其接受。
(摘编自查明建《译介学:渊源、性质、内容与方法——兼评比较文学论著、教材中有关“译介学”的论述》)材料二: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有多种表现,但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种类型:有意识型和无意识型。
具体的表现有以下四种:个性化翻译。
译者,尤其是优秀的译者,在从事文学翻译时大多都有自己信奉的翻译原则,并且还有其独特的追求目标。
譬如同样是拜伦的诗,马君武用七言古诗体译,苏曼殊用五言古诗体,而胡适则用离骚体。
不同的诗体不仅赋予拜伦的诗以不同的中文面貌,更重要的是,它们还塑造了彼此不同的诗人拜伦的形象。
误译与漏译。
绝大多数的误译与漏译属于无意识型创造性叛逆。
例如英译者在翻译陶诗《责子》中。
“阿舒已二八”一句时,把它译成了“阿舒十八岁”。
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精选(有答案)

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精选(有答案)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
准备了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希望你喜欢。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4)题。
(25分)跟着杂志去打工二根宝贝似的手握杂志,背了行李站到城市的一条小街,这里是自发的劳务市场。
街的两边站满和他一般模样的人。
他们像摆进农贸市场任由城里人挑拣的农副产品。
二根是第一次出来。
是熟读了这本印有打工维权须知的杂志才壮了胆子来的。
法宝一般的书啊,像想走夜路刚好遇见了手电筒,他很庆幸。
有人过来拍他单薄的肩膀:“我厂里缺人,去吗?”二根看着那人的大肚子,结巴着问:“你给多少钱啊?”“你是新人,1000元一个月,等熟练了涨到1500。
”二根有些动心,他记起杂志里的话,问:“我们有医疗保险吗?”那人拧了眉头,上下打量二根,说:“有。
”“有养老保险吗?”“节假日加班的话是给300%的工资吗?”那人笑了。
露出茶叶水泡黑的牙:“给呀。
”二根也笑了:“好,我跟你去签用工合同。
”那人说:“你不是两条腿的人。
是三条腿的蛤蟆吧?这么金贵!”周围几个农民模样的都大笑起来,笑声的大和爽朗表明他们和二根划清了界限,不是同伙。
那人大喊一声:“1000元一个月。
有去的吗?”周围的几个人立刻围住他,还有闻声往这边小跑的。
那人挑了三个年轻的,走了。
走时还特意朝二根扭过头,用鼻子很响地哼了声。
二根愣了。
翻开杂志又看。
是啊,文章里就是这么说的啊。
我一句也没问错啊,农民工要享受和城里职工一样的待遇啊。
过了好一会儿,又有人凑到二根面前:“干建筑的活,1500一个月,怕脏怕累吗?”“不怕,农村出来的什么也不怕。
管吃管住吗?”“管。
”“给……买保险吗?”二根嗫嚅地问。
新王牌高二语文秋季班入学测试试卷

新王牌高二语文秋季班入学测试试卷1、“豆蔻年华”一词是指多大年龄?()A. 十五六岁B. 十六七岁C. 十二三岁D. 十八九岁2、下面四个词语书写正确的是()A. 毛骨耸然B. 首屈一指C. 励行节约D. 妄费心机3、“未雨绸缪.”这个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是()A. móuB. miàoC. muóD. máo4、空缺处用字正确的一项是()宋代书会先生创作的作品应该不少,而由于失载和散(),今天能够认为书会先生创作的作品已不多。
A. 秩B. 佚C. 轶D. 迭5、根据上下文,下列词语填入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诗是以语言为材料的艺术品。
由语言结织而成的诗歌文本,渗透着大众的语言经验和文化沉淀,诗歌语言的进步,以大众语言的发展为基础。
大众生生不息、富有活力的语言,让诗歌的语言繁茂而()。
A. 简洁B.通俗 C. 新鲜 D. 含蓄6、括号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A. 问号B. 顿号C. 逗号D. 分号7、根据上下文,填入空缺处恰当的一项是()当然就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而言,其主要的社会形态是农耕社会,(),在大的民族性上——不管是江南还是江北,都有着一定的共通性。
()我们以为,江南地区的稻作方式使得民族性的某些方面凸显得更为明显,而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文化的区域特性。
A. 如果那么B. 因为所以C. 之所以是因为D. 因此只不过8、下列各组语词“”内的字,所指颜色系反差较大的是()A. 看朱成“碧”/金魄“翠”玉B. 青红“皂”白/“玄”端章甫C.“缟”衣白冠/玉貌“绛”唇D.“丹”枫白苇/“赭”衣塞路E.“缁”衣羔裘/“黔”首黎民9、下列关于对话中人物称谓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转而称呼他殿前阶下的人,表示尊重。
B. 臣早期是古代表示谦卑的自称,百姓也可以自称“臣”,后用作臣下对君主的自称。
2023-2024学年新高考高三上学期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新高考高三上学期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由于有机体的全部基因都遗传自祖先,而非祖先那些未能成功繁衍后代的同辈,因此所有有机体都倾向于拥有那些自带成功特质的基因。
这些有机体天生便拥有成为祖先的本事,也就是说,它们善于生存繁衍。
这也是为什么有机体倾向于遗传的那些基因,都有能力构建出一部设计精良的“机器”——一具积极工作、不停努力成为后代祖先的躯体。
这就是鸟儿如此善于飞翔,鱼儿如此善于游动,猴子如此善于攀爬,病毒如此善于散播的原因。
这就是我们热爱生命、热爱孩子的原因。
因为所有人继承的所有基因,都来自从未中断过的一连串的成功祖先,毫无例外。
这个世界充满了有能力成为后代祖先的有机体。
关于上一段落,有一种貌似合理、实则错误的理解方式。
有人认为,当祖先成功繁衍,它们传递给儿孙的基因便由此获得了升级,超越了它们从父母处获得的基因。
它们的成功对基因发挥了某些作用,而这就是为什么它们的后代如此善于飞翔、遨游、求偶。
错了。
基因不会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它们只是得到了继承,除了某些非常罕见的随机错误之外,基因根本不会发生变化。
并不是成功塑造了优秀的基因,而是优秀的基因造就了成功。
个体终其一生做过的所有事情,都不会对其基因产生丝毫的影响。
生而具有优秀基因的个体,是最有可能成长为后代的成功祖先的。
因此,优秀的基因更有可能被继承到未来。
每一代都是一道过滤、一个筛子:优秀的基因容易穿过筛子,进入下一代;拙劣的基因容易留存在早年离世的个体身上,或是那些没有繁殖的个体身上。
拙劣的基因也许会因为运气好,与优秀的基因共存于同一个躯体之内,闯过一两个世代的过滤。
但是,若想成功闯过数千道连续不断的过滤,不能只靠运气。
在数千个连续的世代之后,依然存在的基因大概率是优秀的基因。
《基因之河》中谈到的“河”,是一条DNA之河。
这条河在沿着时间之岸缓缓流淌。
这是一条信息之河,而非血肉之河,是一条充满关于躯体构造的抽象指示的河流,而非由肉身构成的河流。
成都市【独家专项】秋季高级入学分班考试

成都市【独家专项】秋季高级入学分班考试成都市【独家专项】秋季高级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Ⅰ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第Ⅰ卷〔选择题 30分〕一、〔12分,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监〔jiàn〕生朱拓〔tuò〕逡〔qūn)巡咫〔zhǐ)尺B.荸〔bí〕荠稽〔qí)首畏葸〔xĭ)粗犷〔guǎng)C.炮〔páo〕烙间〔jiàn〕或吮〔shǔn〕吸修禊〔qì〕D.伫〔zhù)立莞〔wǎn〕尔盘桓〔yuán)凫〔fú〕水2.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简捷聘礼残羹冷炙融汇贯通B.芒刺蹒跚礼尚往来走头无路C.角隅惦量莫衷一是兴高采烈D.寒暄踌躇信口开河张冠李戴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篮球运动员姚明在美国NBA赛场上出色的表现已成为年轻人的美谈,大家弹冠相庆....,希望他再接再厉。
B.汉奸李某在抗日战争开始不久就向日寇暗送秋波....,后来干脆卖身投靠,公开作了日寇的走狗。
C.在“校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李校长抛砖引玉....的即兴发言,博得了全场一片掌声。
D.现在使用WindowsXP操作系统的朋友越来越多,大家都被她美轮美奂....的界面所折服。
4、下列各语境中话语明确得体、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抗洪表彰大会上,主持者激情洋溢地说:“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位英雄的父亲到前面来给我们讲几句话!〞B.田小强打开门,门外站着的小伙子笑容可掬地说:“您好!请试用我们厂新出的艾琳洗面奶,它特别适合任何皮肤。
〞C.他敲击键盘,开始草拟网上求职信:“我是一个有三年工作经验的软件工程师,很希望能到贵公司以求发展。
〞D.邵明急匆匆跑到传达室,在门口小黑板上写道:“本人不慎,在操场丢失饭卡一张,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
浦东最好的高中语文补习班高三语文测试卷浦东新王牌

(有删改)注:皴法(cūn fǎ)中国画技法名。
是表现山石、峰峦和树身表皮的脉络纹理的画法。
1.第①段画直线句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分析第①段画波浪线句子的作用。
(3分)3.概括第②段的内容(限20字,超过不给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根据文意,第③段画线处依次应该填入的句子是()(3分)①是针对当代中国艺术批评的欠缺和中国文人“为贤者讳,为尊者讳”的痼疾②是针对今天的泥古不化,寄希望于借古开今,重振中国艺术的创造精神③是针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图解、说教代替艺术而形成的流弊④是针对许多中国画家以技法程式的模仿代替“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的精神追求A.④③①②B.③④①②C.②④③①D.③②①④5.对文章内容分享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相对“泥古不化”,“食洋不化”是造成中国艺术理论和艺术创作落后的更关键原因。
B.吴冠中有“笔墨等于零”的说法,意味着在内容和形式之间,他更看重内容的价值。
C.说吴冠中论说艺术的文章是“忠告”是因为行文质言无华,甚至引起有些人的反感。
D.吴冠中所跨越的只是传统程式,却依然在传统中获得启发,并不失鲜明的民族特色。
6.1990年5月,新加坡电视台专访并拍摄艺术专题片,介绍时年71岁的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所取名“风筝不断线”,正出自吴冠中本人。
请结合选文内容,对吴冠中“风筝不断线”的理念进行探究。
(3分)二、阅读下午,完成7-12题。
(22分)我吻天使的羽毛陈奕纯①是一排排碎草般的天空呢!②切割天空的,是一排排密匝匝的水杉树,水杉仿佛是水做的,玉立,不敢呼吸,太多太多的爱,也难怪她们扬扬其香了。
我喜欢仰望这天空,到处充满了碎草的颜色,很不规则的,从头顶一直漫卷过天边,这景致,像极了旷野上的一块绿翡翠,令人心疼地从高处摔下来,“啪”,清清亮亮的,摔了个粉碎。
新王牌高三语文秋季班入学测试试卷

新王牌高三语文秋季班入学测试试卷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共130篇,52万字,记载了自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我国三千年的历史。
B.李白与杜甫在诗歌创作的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上有着明显不同,李是感情喷涌而出,杜是反复咏叹;李是想像瑰奇,杜是写实;李是奔放飘逸,杜是沉郁顿挫。
C.鲁迅有三部小说集,即《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D.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是英国人,其小说《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2、桃花因颜色鲜艳美丽,故诗人常藉以比喻美丽的女子。
下列诗歌中的桃花,不具此喻意的选项是:()A. 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新秋。
桃花眼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B. 每坐台前见玉容,今朝不与昨朝同。
良人一夜出门宿,减欲桃花一半红C. 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
凝傅尽日君知否,还似红儿淡薄汝D. 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
广乐透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3、下列各组文句中,()内连用数字的表达意义方式,前后不同的选项是()A.“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B. 只嫌“六七”茅竹舍,也有两三鸡犬声/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C. 鬓毛“八九”已成霜,此际逢春只自伤/溪回山石间,苍松立“四五”D. 美人“二八”颜如花,泣向花前畏花落/非复“三五”少年日,把酒偿春颊生红4、括号中应填的标点是()抑或受到宋代都市文艺商品化趋势的左右()抑或为了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书会渐渐地由读书吟课的场所转变为从事文艺底本创作和伎艺表演的民间自发组织。
A. 分号B. 顿号C. 逗号D. 句号5、“嬗.变”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ān B. shàn ān àn6、选出最恰当的词语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空缺处。
()黑暗中晃闪着的一星红点,仿佛是一个异外的谁。
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新高考)

绝密★启用前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新高考)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数: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艺术创作者的跨媒介转换目标是否能够达成,艺术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的参与情况至关重要。
“距离感”也称“切近感”是影响文学跨媒介转换的接受机制的核心问题。
发挥距离感或切近感的最大优势,以满足接受者的接受舒适或期待,应是跨媒介转换的重要目标。
如下两个有关转换的距离感和切近感的因素,值得特别关注。
一是“内视与外视”问题。
文学接受动用的是“内视”,传媒艺术接受动用的是“外视”。
文学接受过程有抽象性,传媒艺术接受有具象性。
因此对于接受者来说,文学有可自由想象的切近感,传媒艺术有易看易懂的切近感。
这与文学具有“超验性、陌生化、内在性和神秘性”,而传媒艺术更多的具有“经验性、生活化、熟悉化、外在性”有极大关系。
二是“延时与瞬时”问题。
文学可以让读者反复阅读、暂停阅读以探寻韵味,阅读过程中提供给读者相当的时间与作者、文本进行对话。
因自主性和对话性强,对接受者来说,文学有其特殊的切近感。
而传媒艺术观看往往是“一次过”,更为重要的是传媒艺术声画快速流转而给观众带来巨大的“惊颤性”,容易压缩甚至取消观众与作者、文本的对话时间和距离。
因这种独特的观众“被包裹感”,使得对于接受者来说,传媒艺术也有其特殊的切近感。
面对跨媒介转换的接受机制,在关注“距离感”也就是“切近感”这个核心问题之外,还不能忽视下面两个问题。
一个是“陌生与启动”问题。
与面对全新的陌生文学文本时的阅读体验不同,对于观看改编后的传媒艺术作品而言,如果接受者看过原作,就需要有一定甚至较强的“内调适”。
毕竟“先入为主”的对情节的了解,甚至对原作的崇拜感等,都是终究会发挥作用的“启动效应”。
秋季高考试卷语文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赏识(shǎng shì)拘泥(jū nì)谨慎(jǐn shèn)B. 嫁接(jià jiē)梧桐(wú tóng)悠闲(yōu xián)C. 沉默(chén mò)精湛(jīng zhàn)谨严(jǐn yán)D. 祛邪(qū xié)奇幻(qí huàn)纤尘(xiān chén)2.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洒脱(sǎ tuō)遐想(xiá xiǎng)惊愕(jīng è)B. 漠视(mò shì)殷切(yīn qiè)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C. 挑剔(tiāo tī)融洽(róng qià)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D. 悠然自得(yōu rán zì dé)谦虚谨慎(qiān xū jǐn shèn)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B.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C. 为了保护环境,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加强垃圾分类等。
D.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非常出色,为我国赢得了荣誉,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古代著名诗人杜甫,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王牌高三语文秋季班入学测试试卷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共130篇,52万字,记载了自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我国三千年的历史。
B.李白与杜甫在诗歌创作的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上有着明显不同,李是感情喷涌而出,杜是反复咏叹;李是想像瑰奇,杜是写实;李是奔放飘逸,杜是沉郁顿挫。
C.鲁迅有三部小说集,即《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D.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是英国人,其小说《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2、桃花因颜色鲜艳美丽,故诗人常藉以比喻美丽的女子。
下列诗歌中的桃花,不具此喻意的选项是:()
A. 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新秋。
桃花眼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
B. 每坐台前见玉容,今朝不与昨朝同。
良人一夜出门宿,减欲桃花一半红
C. 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
凝傅尽日君知否,还似红儿淡薄汝
D. 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
广乐透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
3、下列各组文句中,()内连用数字的表达意义方式,前后不同的选项是()
A.“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
B. 只嫌“六七”茅竹舍,也有两三鸡犬声/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C. 鬓毛“八九”已成霜,此际逢春只自伤/溪回山石间,苍松立“四五”
D. 美人“二八”颜如花,泣向花前畏花落/非复“三五”少年日,把酒偿春颊生红
4、括号中应填的标点是()
抑或受到宋代都市文艺商品化趋势的左右()抑或为了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书会渐渐地由读书吟课的场所转变为从事文艺底本创作和伎艺表演的民间自发组织。
A. 分号
B. 顿号
C. 逗号
D. 句号
5、“嬗.变”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shān
B. shàn
C.dān
D.dàn
6、选出最恰当的词语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空缺处。
()
黑暗中晃闪着的一星红点,仿佛是一个异外的谁。
或者那才是我。
窗外阴云,室内沉夜;黑暗充斥般流溢着,不知是乌云正在浸入,还是浓夜正在()。
其中那一点红灼是我的魂么,我觉得双目之下的自己的肉躯,已经半融在这暗寂中了。
A. 升起
B. 笼罩
C. 降临
D. 漾出
7、阅读下文,选出最接近本文主旨的选项:()
昔有仆嫌其妻之陋者。
主翁闻之,召仆至,以银杯、瓦椀各一,酌酒饮之。
问曰:“酒佳乎?”对曰:“佳。
”“银杯者佳乎?瓦椀者佳乎?”对曰:“皆佳。
”主翁曰:“杯有精粗,酒无分别。
汝既知此,则无嫌于汝妻之陋矣。
”仆悟,遂安其室。
(罗大经《鹤林玉露》) “椀”,通“碗”。
A. 承恩不在貌
B. 命无莫强求
C. 曾经沧海难为水
D. 糟糠之妻不下堂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本来
B. 人君当.神器之重应该
C. 能克.终者盖寡克服,克制
D. 虽董.之以严刑监督
9、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枯干
B. 金就.砺则利放到
C.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因为
D.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断绝
10、下列句中活用现象不同其他项的是()
A. 天下云集响应
B. 有席卷天下……囊括四海之意
C. 秦自穆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D. 怒发上冲冠
11、下列句子中的虚词“而”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
A. 外连衡而斗诸侯
B.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C. 含淡澎湃而为此也
D. 扣而聆之
12、下列句中的“其”的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 今人极力以迎其口腹
B. 而其勿忘乃父之志
C. 其孰能讥之乎
D. 其皆出于此乎
13、下列句中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说明正确的一项()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耳得之.而为声(4)余恐学者之.至于斯
A.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
B.(1)与(2)相同
C.(3)与(4)相同
D.(2)与(4)相同
14、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的是()
A. 不如因而
..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厚遇之 B. 是故弟子不必
C.然视其左右
..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来而记之者已少 D. 多谢
15、与“美哉寿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大王来何操
C.甚矣,汝之不惠
D.不拘于时,学于余
16、与“不殴杀何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吾属今为之虏矣
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C.沛公安在
D.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
17、根据文意,可依次填入可依次填入空格处的一项是()
我们的文化有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罕有科学精神。
()中国有四大发明,
有浑天仪、圆周率等,()这些都是科学发明,不等于科学精神。
默顿认为,科学在
不同的社会结构中都会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社会结构,都有可能为科学精神的充分发
展提供制度性保障。
民主制度与科学精神有最高度的吻合,因而是科学精神的最佳拍档。
而
我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难以在制度上保障科学及其科学精神的同步发展。
A. 因而即使那么
B. 因而虽然但
C. 却即使那么
D. 却虽然但
18、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想象力,他说:“________ ,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
①想象力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②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③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④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A.③①④②
B.③②①④
C.①③④②
D.②①③④
19、对“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两句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空间转移,由远而近
B. 已经拓展,由静而动
C. 情感深化,由乐而歌
D. 时间变换,由昼至夜
20、对下面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A.诗人移情入景,以悲凉的心境观景,诗人笔下无焰的“残灯”、摇曳不定的“灯影”都流露出诗人的悲伤之情。
B. 诗中“垂死病中惊坐起”一语,是传神之笔,只以神态描写就尽显诗人听闻友人遭贬谪后的震惊之情。
C. 乐天在读了此诗后曾说“至今每吟,犹恻恻耳”,可见其诗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D. 全诗含蓄蕴藉,情深意浓,诗味隽永,耐人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