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紫丁香》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株紫丁香》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株紫丁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课文反映的是以“爱”为主题的课文。

《一株紫丁香》讲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老师的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让绿叶和花香送去他们对老师的问候,表达他们对老师无限的赞美和感激之情这是一首情感丰富而又意境优美的小诗,全诗语言欢快流畅,读起来琅琅上口;想象丰富,美好,是尊师教育的好题材,也是朗读指导的好素材。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培养他们尊敬、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本课时教学是根据文本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确立三维目标是:
1、知识能力目标: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使学生在掌握理解每小节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整首诗的内涵
3、情感态度目标:品读课文,体会老师勤勤恳恳地工作,树立起尊师爱师的情感。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
1、运用多媒体:优美的课件能创设出一个个诗情画意的情境,缩短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般都没见过紫丁香,运用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什么是紫丁香,也使课堂充满美的情境,为美的朗读营造氛围
2、创设情境法、示范朗读法、以读代讲法、暂延评价法:在教学中我采用暂延评价的方法,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阅读,耐心等待学生思维的结果因而我在课堂上尽可能的把发言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各抒己见,发散思维,形成一种动态生成的课堂。

学法具体如下:
1、自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和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这一过程完全体现自主性,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2、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在学习时分成小组合作学习,一起探讨问题,一起创造性地朗读
3、质疑理解的方法:学生通过提出问题,与同学共同探讨后加深理解
4、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如:齐读,小组读,师生同读,表情读,配乐读,让读成为情感体验的快乐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情境渲染,启动情感。

(5分钟)
1、播放音乐导入:在《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这首深情优美的歌曲的引领下让我们继续走进《一株紫丁香》的学习中吧。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把孩子们带入到优美的意境中,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2、首先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昨天学习的生字词吧。

(课件
出示生词,自由读、开火车读)
二、细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

(15分)
导入:(示图)看着辛勤工作的老师,一群可爱的孩子为老师栽下了一株——紫丁香,(示图)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呢? 让我们一块儿学习课文《一株紫丁香》从中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合理地利用插图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了解文本,激发孩子们深入学习课文的兴趣。


1、读悟第一小节:
(1)自由轻声读第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想想:紫丁香是谁栽的?栽在哪儿?他们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儿”?请学生表演。

(设计意图:运用动作来演示,能更加深入理解课文。

帮助理解。

)(2)、那么这一小节你打算怎么读呢?(指名读、适时范读)齐读。

2、读悟第2——4小节:
(1)、(示图)孩子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下紫丁香呢?请小朋友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4小节,合作从中找出答案,并用“——”划出来。

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合作解决。

(设计意图:合作学习能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自身能力。

探究能培养孩子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质疑:在刚才的合作学习中还有哪些解决不了的疑问,请提出来。

(3)小组汇报,教师板书。

(你在哪个自然段里找到答案的?你认为该怎么读?)指读——评读
(4)小结:原来看见老师在辛勤地工作,孩子们就在小院里载下一株紫丁香,让它绿色的枝叶夜夜和老师做伴,让它沙沙的声音帮老师消除疲劳;让满树盛开的小花感谢老师的辛勤培育;可见这些这小朋友对老师是多么的尊敬与爱戴呀!如果你也看到老师辛勤,那么你又会为老师做些什么呢? (给老师沏茶,给老师唱歌……) (升华感情的同时,让孩子们学会积累优美的语言,能仿照文中的形式来说话,提高表达能力。


3、读悟第五小节
(出示图),教师口述:夜深了,连星星都困得眨眼,可老师仍在工作,这时你们想对老师说些什么?(指名读)那就让我们带着对老师深深的爱,一起来劝她休息吧!请齐读第五小节。

(设计意图:齐读能让孩子们尊师爱师的感情进一步得到升华……)
三、指导朗读、背诵(5分钟)
1、这首诗歌写得多么优美动人哪!它也让我想起辛勤培育我的老师们,所以我十分喜欢它,我很想诵读一下,那就让我们一起合作朗诵吧!
(设计意图:以各种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老师合作读能促进课堂和谐氛围,体现平等师生关系,也能为学习文本、理解文本打下坚实的基础。


2、你喜欢哪一小节?把你喜欢的一节多读几遍,争取背下来。

3、配乐朗诵,读到自己喜欢的部分自己站起来。

四、拓展阅读(7分钟)
导语:是呀,老师的爱虽然不起眼的,但它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一点一滴,悄悄的,慢慢的,滋润着同学们的心田,为了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一片敬爱之情,很多小朋友都写下了诗篇或短文,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资源库读读,感受感受吧!
(设计意图:渲染感情,拓宽知识面。


五、打写练习。

(8分钟)
学习了这篇深情的小诗,又读了那么多赞美老师的文章,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你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请你选择其中一个题目打写下来。

1. 老师,我想对你说……
2. 你可以模仿课文写一首小诗表达你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设计意图:积累语言是语文学习的目的所在,通过对优美文本的解读,让孩子们学会积累运用,为自己的头脑中充实一些好词佳段。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又是一个微型教案既要体现诗歌的重点内容,又要反映文章的中心,让学生一目了然,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夜夜做伴
消除疲倦
一株紫丁香尊敬﹑爱戴
感谢牵挂
陪伴入眠
五﹑说教学反思:
《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诗中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

上完课后,我经过自己的一番反思,我觉得这堂课的最大失败就是朗读指导不够自然,不够深入,有些浮躁。

而《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意境优美感人,如果读的不够,那教学真可谓苍白无力。

下面就从以下几方面作简单分析:
一、对教材的把握不够深入。

二、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够了解。

在我们班,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自觉性差距较大,好的学生不用老师点拨,自己就能理解课文,并把它读好。

而有的学生则是“举步维艰”处处受阻。

这节课我对学生认知水平不够理解,高估他们的朗读能力,所以朗读才显得流于形式。

在第一课时我也给孩子们示范读了课文,但对孩子朗读指导不够,以后在朗读指导上多下功夫,备课的时候还得再多备备学生。

三、对教学的设计不够创新。

备好一节课需要短期与长期的准备,需要对文本、对学生要有深度的钻研、创新的理念,还需要储备更多的相关知识和语言准备,只有这样才可能在课堂里游刃有余,挥洒自如,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的精彩生成。

这些是我在以后教学中应注意的。

四.时间安排前松后紧,前面生字词的复习占用时间太长,导致后面诗歌的朗读,背诵流于形式。

五.课堂气氛不活跃,以后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都动脑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