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九年级物理《光的颜色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复习学案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光的颜色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
射》复习学案苏教版
课时4光的颜色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复习目标】
了解白光的组成、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色光的混合、颜料的混合。
知道光能、红外线、紫外线的特征及其应用,知道光速。
知道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和光的反射定律,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复习重点】知道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和光的反射定律。
【课前复习】
一、认真看书复习,然后独立完成下列填空。
光的色彩颜色
光的色散现象:让一束太阳光通过狭缝从一侧射到三棱镜上,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一条由红、、、、、、紫等色光组成的光带.最早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
透明体的颜色由决定,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决定.
这三种色光叫光的三原色。
人眼看不见的光
和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效应。
太阳的热主要就是以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红外线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
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物质发光.它的应用是、。
光具有能量,这种能叫.
光源光的直线传播
能够叫做光源.分类:光源,如:、萤火虫;光源,如篝火、、.月亮本身发光,它光源.
我们常用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条直线叫光线.光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日食月食的形成:当月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日食。
如图4-1,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在2的位置看到,在3的位置看到.
小孔成像:物体通过小孔成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关.
光速:光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是m/s=m/s。
光在水中的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的2/3.
光的反射
光照到物体的表面时,有部分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光
的.
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的两侧,反射角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的.
分类:
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体表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条件:反射面.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
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体表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传播.条件:反射面.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的缘故.
注意: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时,要注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因果关系。
回答问题时,不要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因为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反射角由入射角决定,所以应该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经典例题】
例1.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而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
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A.红光
B.黄光c.绿光D.紫光
例2.如图4-2列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用放大镜观察到的花B.镜中猫的像c.地面上鸽子的影子D.水中树的倒影
例3.下列事例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
A.夜视仪
B.遥控器c.验钞机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
例4.今年5月21日黎明时刻,在我国许多地方能观察到如图4-3所示的“金环日食”天象,这是由于光沿传播,当月球运行至之间时,挡住了一部分太阳光。
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们就可以看到“金环日食”,这是因为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发生了现象。
例5.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4-4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
将纸板沿oN向前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6.如图4-5,有一束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沿
oB的方向射出,请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例7.“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请在图中用光路图作出井底之观的最大范围银行的验钞机产生的____________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
王华身高为1.6,为了测量路灯的高度,他从路灯正下方沿水平直线以1/s的速度匀速走开。
某时刻他的影长为1.3,再经过2s他的影长为 1.8,则路灯距地面的高度为(((((((。
电视机、空调等家用电器可以用遥控器控制,遥控器使用时发射的是
A.红光B.紫光c、红外线D.紫外线
以下现象,反映了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雨后天空,弧状光带B.岸边树木,水中倒立c.水中铅笔,水面折断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A.针孔照相机——在半透明纸上承接到景物的像
B.潜望镜——在水面下观察到水面上物体的像
c.昆虫观察箱——可同时观察到昆虫的背面和下面的像
D.自制照相机——在半透明纸上承接到远处树木的像.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水母B.萤火虫c.月亮D.霓虹灯
作出所有反射光线的光路图。
证明经过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会逆向射回。
.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A.光能发生射?
B.光线沿直线传播?
c.
D.反射光线位置有什么规律?
与.
向后折,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和入射光在.
如果想探究光能否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
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衣服材质衣服布料层数长波紫外线透过率1天蚕丝112%225%3化纤128%4214%5全棉T恤17%6全棉T 恤14%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该实验是通过比较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的。
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
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
着装的建议
1.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
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
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_________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___________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