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检测卷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阶段滚动检测卷2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下图中①②两地纬度相同,海陆位置相近,各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形式。
读图,完成1~2题。
1.如果②地云量增多,则A
2与D
2
的变化表现为( )
A.两者均增大B.两者均减小
C.前者减小,后者增大D.前者增大,后者减小
解析云量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
弱,A
2减小;云量增多,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强,逆辐射的能力增强,D
2
增大。
故答案选C项。
答案C
2.①②两地热力状况比较可知( )
A.A1>A2B.B1>B2
C.C1<C2D.D1>D2
解析①地海拔高于②地,则①地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较大,A正确;海拔高,地面温度低,地面辐射少,B错误;大气稀薄,对地面辐射的截留少,C错误;空气稀薄,吸收地面辐射少,逆辐射量少,D错误。
答案 A
下图所示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回答3~4题。
3.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4.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
3~4.解析图例所示的气压带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图中P风带为北半球西风带。
答案 3.B 4.B
锋面性质不同,产生的天气现象也不相同。
据此回答5~6题。
5.甲乙两图中,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是( )
A.甲图中暖空气被迫抬升,形成降雨天气
B.甲图中锋过境后出现升温、降压、晴朗天气
C.乙图中暖空气主动爬升,形成阵性降水
D.乙图中锋过境后狂风大作,出现短时雷暴天气
6.我国东部受甲图中锋面影响时,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长江下游伏旱B.华北平原春旱
C.北方寒潮D.江淮梅雨
5~6.解析第5题,根据图示气流的运动方向,可以判断甲图为冷锋,乙图为暖锋。
甲图中暖空气被迫抬升,多形成降雨天气,而乙图中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第6题,长江下游的伏旱是由副高控制形成的;华北平原的春旱是由于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较少导致的;江淮梅雨是由于受准静止锋控制形成的;北方的寒潮是快行冷锋造成的。
答案 5.A 6.C
(xx·衢州模拟)下图为我国2013年1月11日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和雾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有关城市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安有轻雾,盛行东北风
B.重庆有大雾,气压值可能为1 0233百帕
C.南京有大雾,日平均气温比北京高
D.杭州有轻雾,天气晴朗
8.有关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处在低压区,大部分地区吹偏南风,带来较为丰富的水汽②风力小,有利于雾的形成③处在经济发达地区,凝结核多④冬季北方气温低,燃煤量大,凝结核多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8.解析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安无雾,吹偏北风,A项错误;重庆有轻雾,B项错误;南京有大雾,而北京受冷锋影响,所以北京的日平均气温比南京低,C项正确;杭州有轻雾,但不能判断天气是否晴朗。
第8题,雾是降水的一种形式。
降水的形成有三个条件:降温(空气作上升运动),有充足的水汽,有凝结核。
而风力小有利于雾的形成。
所以四项都是正确的。
答案7.C 8.D
读西北地区气候从暖干向暖湿转型范围和程度示意图,完成9~10题。
9.据图可知( )
A.该地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B.天山及其以北显著趋于暖湿
C.伊宁增加的蒸发量小于兰州
D.陕西降水量趋于减少
10.图中气候显著转型区环境要素变化最不可信的是( )
A.冰川退缩将会停止B.洪涝灾害将会严重
C.湖泊水位将会上升D.沙尘暴日数将会减少
9~10.解析第9题,本题考查气候变暖的区域表现。
图示区域为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变化规律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从图示可以看出北疆地区和甘肃西部部分地区为显著转型区,南疆及周边地区为轻度转型区,说明当地降水量的增加大于蒸发量的增加,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整个图示地区的东部地区(陕西、甘肃东部等)为未转型区,说明当地降水量
的增加与蒸发量的增加同步。
第10题,本题考查气候变暖条件下的区域影响分析。
显著转型区的主要表现是暖湿,说明水分条件好转,当地湿度增加,虽然冰川的形成条件好转,但由于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在温度0℃以上的地方冰川会消融,并不能改变冰川退缩的趋势。
答案9.B 10.A
下图为沿某经线圈部分陆地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陆地),O为极点,点A、B均位于赤道上。
①—⑧表示气候类型。
读图回答11~12题。
11.在同一低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①和⑧B.②和⑤
C.③和⑥D.④和⑦
12.气候类型②③④所在大陆为( )
A.澳大利亚大陆B.南美大陆
C.北美大陆D.非洲大陆
11~12.解析第11题,O点为极点且位于大陆上,说明图示范围位于南半球,地球上的低气压带包括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在图示范围内,没有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A、B均位于赤道上,其附近的①⑧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第12题,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区域定位。
根据南半球的三个大陆南北跨的纬度多少可排除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所以A选项正确。
答案11.A 12.A
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13~15题。
13.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 )
A.上海、莫斯科、孟买B.上海、罗马、孟买
C.北京、罗马、雅加达D.北京、莫斯科、雅加达
14.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
A.大陆西部B.大陆东部
C.大陆内部D.赤道地区
15.城市①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
A.热带雨林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3~15.解析第一步:确定南北半球。
①②③三个城市的7月平均气温均高于1月平均气温,应位于北半球。
第二步:确定所属温度带。
①②两城市的1月平均气温分别为5℃和11℃,在0℃—15℃之间,应属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③城市的1月平均气温为21℃,在15℃以上,应属热带气候。
第三步:根据降水量确定气候类型。
①城市的平均降水量1月为47 mm,7月为150 mm,应为夏雨型气候;②城市的平均降水量1月为75 mm,7月为5 mm,应为冬雨型气候;③城市的平均降水量1月为1 mm,7月为610 mm,应为夏雨型气候。
结合前面两步,即可判断①城市属于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②城市属于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③城市属于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
最后,结合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和相对应的陆地自然带,即可得出三道题的答案。
答案13.B 14.A 15.D
二、综合题(共40分)
16.读xx年1月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回答问题。
(20分)
(1)就气压状况而言,图中A、B、C中低压中心是________,高压中心是________。
(4分)
(2)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A、B、C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
(2分)
(3)右图为沿AB作的剖面图,完成AB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气压值P A、P B、P A′、P B′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气温值T A、T B、T A′、T B′的大小顺序是______。
(4分)
(4)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AB高空等压面状况的示意图是( )(2分)
(5)在图中甲处画出风向及其所受的力。
(8分)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直接读出。
第(2)题,根据温压关系:气温高,近地面气压低;气温低,近地面气压高,结合第(1)题分析可回答。
第(3)题,同一地点,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故T A>T′A,T B>T′B;气压值的大小可结合第(2)题分析回答。
第(4)题,高空气压与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
第(5)题,首先过甲点作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然后右偏30°—40°画出风向,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且右偏。
答案(1)B C
(2)B
(3)(提示:逆时针方向画箭头。
)P A>P B>P′B>P′A(或P′A<P′B<P B<P A) T B>T A>T′B>T′A(或T′A<T′B<T A<T B
(4)B
(5)如下图所示:
17.图甲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乙为世界海陆分布的局部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简述A气压带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
(6分)
(2)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
(2分)
(3)说出图甲中1、2两阶段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
(4分)
(4)简述图乙中C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8分)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应为赤道低气压带,受其控制的地区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
第(2)题,B所在风带是赤道低气压带以北的信风带,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该处的风向为东北风。
第(3)题,与两分日相比,甲的气压带位置偏北,乙的气压带位置偏南,这是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的结果。
第(4)题,C海为地中海,该海沿岸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了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
答案(1)A是赤道低气压带。
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
(2)画图略(提示:B所在风带的风向为东北风)。
(3)1阶段气压带位置比2阶段偏北,原因是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或回归运动)。
(4)C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原因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39328 99A0 馠 21106 5272 割,30398 76BE 皾
36733 8F7D 载t38881 97E1 韡821190 52C6 勆27888 6CF0 泰31013 7925 礥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