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证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姜海燕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第22期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 22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回顾性分析,通过文件检索对其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潜在的并发症进行评估论证,应用循证护理理论对实施的的护理措施加以具体指导。
结果 22 例患者通过循证护理,手术进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任何因护理不当所至的并发症。
结论循证护理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方法,它有效的提高了护理
质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循证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
循证护理是护理研究和护理实践的有机结合,是遵循证据的护理科学,是一种科学、有效提高护理实践的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病区较为常见和多发的疾病之一,对症状重,保守治疗无效或多次反复发作者采用手术治疗是较为有效的根治方法。
而围手术期护理对巩固手术效果,预防手术并发症,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22例,男 5例,女17例,年龄37~77岁,病程6个月至11年,其中腰痛伴左下肢麻木者21例,1例同时伴有小便功能障碍,本组病例均经CT、MRI扫描确诊。
其中 9例行髓核摘除,13例行髓核摘除﹢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该组患者均在硬腰联合麻醉下手术,手术时间为1.5~2.5 h左右,出血量平均200 ml,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平均
住院天数15~21 d,术后均得到回访。
2 循证护理方法
通过了解病史,查阅资料寻找有关该疾病的相关问题,针对各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展开循证护理。
制定护理方案:文献检索,根据临床实践中需解决的相关护理问题。
如:恐惧、知识缺乏、术后感染、疼痛、功能锻炼等一系列的问题,寻找相关文献26条,从中找出16条为我所
用,查找实证并进行实践。
2.1 术前护理①心理循证护理:大多患者具有恐惧紧张的心理,我们应热情接待患者,告知主治医生及护士,介绍我院的医疗技术,并介绍同种病例的治愈情况,告诉不良心态将不利于患者恢复,鼓励其保持良好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②有关知识的循证指导:向患者解释术前必须做好的准备,如肝功能、胸片、CT、MRI并解释目的和注意情况使其乐于接受并积极配合。
③术前准备的循证护理:患者要卧床一段时间,术前应指导适应床上大小便,掌握直腿抬高运动要领,术前清洁灌肠一次,防止术后腹胀,术前10 h禁食,6 h禁水,防止术中呕吐发生意外。
2.2 术后护理
2.2.1 密切观察病情情况。
患者术后回房应去枕平卧6~8 h,24~28 h心电监护,监测生命特征变化,对高龄、术后血压偏低者给予供氧,注意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并注意观察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的变化。
注意观察患者双下肢循环情况,麻醉消失后,要注意痛、触感觉
的变化并与术前做一比对。
2.2.2 做好基础循证护理患者术后24 h可侧卧或俯卧,保持腰椎一直线,翻身时应有两人协同,翻身时注意保持管道的畅通,防止脱落。
指导患者家属多按摩患者骨突受压处,保持床单位的清洁、整齐、干燥,防止褥疮的发生;对老年患者,术前有吸烟患者可定时叩击背部,促进痰液的排除,防止肺部感染;对留置导尿管者24 h后可指导定时夹闭尿管,刺激膀胱肌肉的收缩,促进自主排尿的功能的恢复,尿道口2次/d碘伏擦拭2次。
一般患者术后2~3 d可拔除,术前有排尿障碍者可高压氧治疗。
2.2.3 饮食循证护理做好术后饭食护理很重要,它不仅有利于患者体质的恢复且可促进伤口愈合,可鼓励进食高蛋白、能量、富含维生素、矿物质食品。
饮食不佳者可适当静脉注射氨基酸、脂肪乳支持治疗。
2.2.4 功能锻炼的循证指导早期功能锻炼至关重要,我们应根据患者情况指导其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术后血压稳定后可以做四肢屈伸活动,扩胸锻炼,术后1周可进行腰背肌锻炼,即开始作五点锻炼,待腰肌较好时;患者病情稳定时可进行四点式或三点式最后进行飞燕式锻炼。
具体方法是:五点式:以头、两手肘关节及两脚跟为支点靠腰肌力量离床挺走;四点式是以两肘关节及及脚后跟为支点;三点式;以头及两脚后跟为支点;飞燕式;患者俯卧,头、双肩、双脚及身体往后仰,形似飞燕。
锻炼者应有专业人员指导,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变化嘱其循序渐进,每日可进行2~5组。
10次每组。
每组时间为5~10 min。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下床活动时间要根据患者的体质,手术方式来定,单纯髓核摘除的一般术后3~4 d可开始腰背肌锻炼,并进行直腿抬高运动,术后24 h病情稳定后可在床上做起适应。
头不晕、眼
不花可搀扶下地,手术复杂尤其是植骨椎要固定卧床6周(视拍片情况)才能下地活动。
3 出院指导
3.1 患者出院后需要营养和休息,坚持功能锻炼,锻炼时应注意劳逸结合。
3.2 患者出院后保持良好的心态,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禁止做弯腰、举重等活动,活动
时佩戴腰围,保持腰部的稳定性。
3.3 与患者建立医患联系卡,定期电话随访,指导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定期复查。
如遇到特殊情况可及时来院复诊。
4 体会
通过本组病例的护理,认为循证护理是科学有效的,在运用中,护士通过学习、实践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同时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普遍得到了提高,主动配合治疗护理,缩短了手术恢复过程,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得到了提高,护理人员在病患者心目中的形象也提高了。
参考文献
[1]杨志敏.循证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天津护理,2009,17(3):
[2]姜雪梅.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中国中医药咨询,2011,3(9):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