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维修人员的采访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维修人员的采访稿
地铁车辆检修是个技术活儿,也是个辛苦活儿,如果车辆检修不好出了问题,后果难以想象。
在列车结束了一天的运行,返回场段之前,车辆检修工们首先要将车辆股道进行送电作业。
送电作业是检修工作中高危一环,要求作业人员必须熟知送电流程并取得特种作业证。
他们脚穿绝缘靴,手戴绝缘套,通过“一人作业、一人监护”的方式手动进行1500伏高压电隔离开关柜送电。
送电作业的好坏关乎着电客车的“生命安全”,所以整个送电过程不能有一丝马虎,“细心、精心、耐心”一点都不能少。
而这样的操作,一晚上车辆检修工们要重复近百次。
有了电,就可以开展后续的检修工作了。
车辆检修工们要在深夜对电客车进行全面“体检”,螺丝是否松动、电气管路是否牢固、机械部件是否可靠都是他们的检查内容。
只见他们两人一组,时而弯腰,时而昂头,穿梭于车厢与车底。
窗外万籁俱寂,检修库中的他们却忙碌得如火如荼。
精检、细修是他们心中的准则,让承载着乘客归乡梦的地铁一列列安全出库,是他们的责任担当与光荣使命。
检修任务的完成并不代表着他们工作的结束,凌晨4点,室外温度已达零下8度,在安顺车辆段1号线运用库区的行车股道旁,检
修工们的脸上没有丝毫松懈的状态,因为他们又开始了紧张有序的发车巡视保障作业。
这些车辆“医生”将每一列车号记录下来,根据发车间隔排好顺序,他们精神高度集中,仔细聆听在发车过程中,列车是否出现异响,如同听诊的医生。
只有目送电客车准时、平稳地驶出场段,迈向正线,他们才能放下心来。
刺骨寒风,车辆检修工的帽子和衣领早已冻得冰凉,但他们在冰冷股道旁的昼夜坚守,却演绎着寒冬里最温暖故事。
接触轨是为列车行驶提供高电压的设备,没有稳定的电力支持,后果不堪设想。
隧道中每天都有上百列电客车疾驰而过,强烈的隧道风会来带尘土,覆盖在各种电缆上,甚至可能产生破损、老化、连接处松动等情况,要确保电客车能够正常取流,接触轨检修工的工作就格外重要了。
夜深人静时,接触轨检修工们穿上荧光衣,戴好安全帽,拎着备品包,徒步行进在寒冷幽深的隧道里。
隧道中的环境并不良好,甚至有些恶劣,这增加了检修的难度,但对接触轨检修工们来说,这并不值一提,从踏上接触轨检修工这一岗位时起,就意味着与艰苦为伴,与奉献同行。
“严守作业标准、保质保量完成检修”是他们的作业准则。
在隧道区间,接触轨检修工们需要徒步跨越几公里的区间抵达区间所,再加上冬季温度低,环境差,这也是对检修工体力的考验。
在巡检过程中,每一颗螺丝、每一条接触轨都必须仔细观察,擦拭电缆也需要无数次蹲下与起身,腰酸了就锤一锤,背痛了就敲一敲,他们毫无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