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全册综合复习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全册综合复习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题(15 分)
1.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2)题。
(6 分)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者,也都应该有成为思想liào望者的志趣。
“思考是勤奋的一部分,人最大的懒惰是思想懒惰。
”身处这个时代,有太多声音萦.绕耳边。
要在花繁柳茂中bō开迷雾、雨骤.风狂里站定身躯,不仅需要“_______”的眼界,也需要“_______”
的思考,唯如此,“_______”的顿悟,才能于众里寻他中浮现眼前。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给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根据拼音书写的汉字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 瞭望者萦.绕yíng 拨开雨骤.风狂zhòu
B. 瞭望者萦.绕yín 拔开雨骤.风狂zòu
C. 嘹望者萦.绕yín 拔开雨骤.风狂zhòu
D. 嘹望者萦.绕yíng 拨开雨骤.风狂zòu
(2)下列句子出自上面的语段,将句子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最恰
当的一项是( ) (3 分)
①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②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A. ②①③
B. ③①②
C. ②③①
D. ①②③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新时代十年,中国经济、科技、文化全面复兴,飞速发展。
在此背景下,国产科幻文学与影视深度融合,两者相辅相成
....,掀
起了一股科幻新浪潮,推动中国科幻进入异想天开
....的活跃期。
越
来越多的青年科幻作家各得其所
....,发表了一批广受欢迎的科幻作
品,不同类型的科幻题材影视剧不期而至
....,相继播映……
A. 相辅相成
B. 异想天开
C. 各得其所
D. 不期而至
3. 下面的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①天津时调源于明清小曲,清末民初形成并流传于天津城区,以
天津方言语音演唱。
②它的曲调非常丰富,包含许多天津地方民歌小调和外地流入天
津的曲调。
③它在词句上,全篇最多不过五六十句左右,甚至只二三十句,
就能把整个内容表达出来。
④天津时调表演性较强,其纸质出版物以经典曲目的曲谱和曲词
居多,收录在各种曲艺选中。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4.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古代的中国人不仅有“名”, 还有“字”,有的还有“号”。
如李白,
字太白;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B. 古代常在住宅旁边种植桑树和梓树,后就用“桑梓”代表家乡。
C. 社稷:社, 土神;稷,谷神。
封建君主祭社稷, 祈求丰年, 后
来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D. 在社交活动中,初次见面一般说“久仰”,等候客人说“久违”。
二、素养题(16 分)
5. <新考法>请将下面表格中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6 分)
6. 下面是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小说《简·爱》中简·爱的话,请你说
说这两段话分别是对谁说的,从中可以看出简·爱怎样的性格特点。
(4 分)
(1)我瞧不起你对爱情的看法,我瞧不起你奉献的这种虚假感情。
(2)我毫不在乎,先生。
现在我确实对你有所帮助了,所以比起当
初你能自豪地独立自主,除了施主与保护人,把什么都不放在
眼里时,要更爱你了。
7. 班上拟开展“青春驿站与你同行”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6 分)
(1)【青春有你】为了纪念精彩的初中生活,班委会要制作一本班
史。
请你根据下图,向同学们简要说明班史编写流程。
要求:语言简洁流畅,条理清晰,不超过100 字。
(3 分)
(2)【寄语未来】请你在班史“寄语未来”专栏写下你的临别赠言,表
达出对同学的美好祝愿。
(3 分)
三、阅读题(19 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1 分)
①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滁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
征薄赋。
留守叶衡雅①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②有大略。
②寻知潭州,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
遂奏疏曰:“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
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③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诏奖谕之。
③诏委以规画④,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寨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战马铁甲皆备。
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④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
始至,榜通衢⑤曰:“闭籴⑥者配,强籴者斩。
”于是连樯⑦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
⑤德祐初,加赠少师,谥忠敏⑧。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改) 【注释】①雅:非常。
②慷慨:这里指志气昂扬。
③弭:消弭,平息。
④委以规画:指委任辛弃疾筹划飞虎军一事。
⑤通衢:大路,这里指大街。
⑥籴:买粮。
⑦樯:桅杆,指代船。
⑧敏:奋勉,勤奋努力。
8. 下面的理解或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井邑凋残”中的“邑”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中,上表封地,下为
跪着的人形,表民众,本义为城邑。
此处将其理解为本义。
B. “寻知潭州”与“寻病终”中的“寻”含义相同,都是不久的意思。
C. “遂奏疏曰”中的“疏”是封建社会臣子向帝王进言时使用的文书
的统称,属于上行公文。
D. “济”有“渡,过河”“帮助,救济”“得益”等义项,“民赖以济”中的
“济”应为“得益”之意。
9.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
(划三处)(3分)
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语句。
(2分)
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
”
11. 本文中,辛弃疾有哪些值得称赞的地方?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
括。
(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8分)
何为中国精神
①《感动中国》自2003年首播至今已有20个年头了。
20年来,上至航天英雄、科学院士,下至普通百姓,“他们”或在危难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坚守,或在拼搏中奋进,以凡人之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把“感动”播种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书写着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②“他们”的背后是不因来路迢迢而改变的为民坚守。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扎根高原的吴天一院士风雨兼程,五十多年救治了上万名藏族群众;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彭士禄隐姓埋名数十年不改初心本
色,一生为国深潜;抗美援朝老兵朱彦夫终其一生同时间赛跑、向贫穷宣战……坚守的力量润物无声声自远,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中用一生的时间诠释着朴实为民的深厚感情。
我们感动于这些逆境中坚守的身影,怀揣拳拳赤子心,知重负重,以生命赴使命,用初心诠释中国精神。
③“他们”的背后是不因前路坎坷而淡忘的艰苦奋斗。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张顺东、李国秀夫妇身残志坚,自立自强,用奋斗创造幸福生活,书写了“踏出脱贫路,撑起半边天”的感人故事;生活在霓虹灯丛林中的陈贝儿用脚步丈量大地,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越过了怀疑,向世界传递灿烂笑容;“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一生致力于研究核潜艇事业,不畏凶险,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们“拼搏向上、不懈奋斗”的崇高品质让我们明白,每一份感动的背后,都是拼搏奋进迎难而上的担当。
④“他们”的背后是不因风云变幻而懈怠的无私奉献。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奉献是什么?奉献是顾诵芬院士心中“蓝天寄深情,为国铸‘战鹰’”的坚定执着,是航天英雄头顶“仰望星辰大海,逐梦浩瀚太空”的奋力奔跑,是跨世纪的伟大物理学家杨振宁口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家国情怀……在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时代价值的坐标,感受到一种让人热泪盈眶的力量。
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和燃烧着自己,温暖和激励着千万人始终充满做事创业激情,为梦想而勇往直前。
⑤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中
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
因此,中国精神就是中国人民为民坚守、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正是这些心存善念的凡人英雄,激励平凡之人勇敢前行,推动中华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12.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3. 第②段画横线处属于哪种论据类型?(2分)
14. 第③段画横线处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5. 文中第②③④段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2分)
四、写作(50分)
16.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1005名受访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回顾2022年,“成长、曲折、难忘、改变”是受访青年提出的关键词,其他还有:“拼搏、思考、坚韧、收获”。
回顾你的三年初中生活,你的关键词是哪一个呢?
请以《______,我初中生活的关键词》为题,作文。
要求:①先从材料中所给的八个关键词里任选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定立意;③用规
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全册综合复习测试卷
一、基础题
1. (1)A 【点拨】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瞭望者”的“瞭”读“liào”,偏旁
是“目”,不是“口”;“萦绕”的“萦”读“yíng”;“拨开”的“拨”读“bō”,右边是“发”;“雨骤风狂”的“骤”读“zhòu”。
故选A。
(2)C 【点拨】本题考查句子衔接。
第一空:后面的“眼界”与②句
中的“望尽”衔接。
第二空:后面的“思考”与③句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衔接。
第三空:后面的“顿悟”与①句中的“蓦然”衔接。
故选C。
2. A 【点拨】A 项,相辅相成:互相补充,配合使用。
用在此处符
合语境。
B 项,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C 项,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D 项,不期而至:没有约定就到来。
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3. C 【点拨】第③句应删去“最多不过”或“左右”。
故选C。
4. D 【点拨】D 项,“等候客人说‘久违’”表述错误。
“久违”,一般
对很久没有见面的人说,表示客气的说法;等候客人一般说“恭候”。
二、素养题
5. ①千树万树梨花开②浮光跃金③长风破浪会有时
④何妨吟啸且徐行⑤会当凌绝顶⑥一览众山小
【点拨】注意“跃”“啸”“凌”等字的正确书写。
6. 第(1)段话是对圣约翰说的,第(2)段话是对罗切斯特说的。
从中可
以看出简·爱性格倔强、感情丰富、独立自尊、勇敢执着,努力把
握自己的命运,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理性的认识,对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坚定的追求。
【点拨】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及名著人物形象分析。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该作品讲述了一位自幼父母双亡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结合原著内容可知第(1)段话是简·爱对圣约翰说的。
圣约翰向简·爱求婚,但他坦率地告诉她, 他要娶她并不是因为爱她,而是他需要一个很有教养的助手。
简·爱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拒绝成为婚姻的牺牲品。
从这里可以看出简·爱在努力把握自己的命运,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理性的认识,对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着坚定的追求。
简·爱是一个追求真爱、独立自主、敢爱敢恨的人。
结合原著内容可知,第(2)段话是简·爱对罗切斯特说的。
当简·爱重新回到桑菲尔德庄园时,那座宅子已成了废墟,疯女人放火后坠楼身亡,罗切斯特也受伤致残。
简·爱找到他后大受震动,最终和他结了婚。
此处体现出简·爱人格独立、心灵强大,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反抗精神,坚强且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和独立人格的性格品质。
7. (1)示例:班史编写内容分为三部分:书名征集、封面征集和内容
征集。
其中书名征集和封面征集都是采用择优选取的原则,内容征集要先分类筛选,之后再进行文字编辑工作。
这三部分全部完成后就进行装帧设计,最后排版成书。
【点拨】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注意字数限制。
(2)示例:前进的道路是坎坷的,愿你做一个无畏的勇士,采撷最
美丽的花朵。
【点拨】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注意写的临别赠言要表达出对同学的美好祝愿。
三、阅读题
(一)8. D 【点拨】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民赖以济”的意
思为:百姓靠此得到接济。
其中“济”的意思为:帮助,救济。
D 项理解有误,故选D。
9. 时枢府有不乐之者/ 数沮挠之/ 弃疾行愈力/ 卒不能夺
【点拨】本题考查文言句子断句。
可根据句意准确断句。
该句意为:当时枢密院有不赞同这事的人,多次阻挠,但辛弃疾的行动更加积极,最终没有改变。
据此可断句为:时枢府有不乐之者/ 数沮挠之/ 弃疾行愈力/ 卒不能夺。
10. (他)刚到(江右),就在大街上张榜宣布:“不让买粮的商户发配,
强行买粮堆积的商户斩首。
”
【点拨】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翻译文言句子时,要做到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
该句重点词:始:才,刚;榜:名词作动词,张榜;籴:买粮。
11. ①忠诚爱国;②关心民生疾苦;③善于反思,有远见;④治军有
方,擅长管理;⑤坚定执着;⑥志气昂扬、谋略过人。
【点拨】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可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来
分析。
根据第①段内容可知:他志气昂扬、谋略过人;根据第②段内容可知:他善于反思,有远见,忠诚爱国;根据第③段内容可知:他坚定执着,治军有方,擅长管理;根据第④段内容可知:他关心民生疾苦。
【参考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齐国历城人。
滁州遭受战火,市井凋零破败,辛弃疾减轻赋税。
留守叶衡非常器重他,叶衡入朝为相后,极力(向朝廷)推荐辛弃疾,(说他)志气昂扬,有深谋远虑。
不久后(辛弃疾)任潭州知州,湖湘地区接连兴起盗贼,辛弃疾将他们全部讨伐平定了。
(辛弃疾)于是上奏疏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但贪吏迫使他们成为盗贼。
希望陛下深入思考产生盗贼的缘由,讲求消弭盗贼的方法,不要只是依靠平定盗贼的军队。
”皇上下诏嘉奖他。
皇上下诏委任辛弃疾筹划(飞虎军一事),于是他测量马殷兵营的旧址,在此盖起寨栅,招步军两千人,马军五百人,战马铁甲都齐备。
当时枢密院有不赞同这事的人,多次阻挠,但辛弃疾的行动更加积极,最终没有改变。
飞虎军建成,雄镇一方,是长江沿岸各军中最强的一支军队。
当时江右发生严重饥荒,(皇上)下诏任命辛弃疾负责救荒政事。
(他)刚到(江右),就在大街上张榜宣布:“不让买粮的商户发配,强行买粮堆积的商户斩首。
”于是运粮船接连而至,粮价自动降低,百姓靠此得到接济。
德祐初年,朝廷加赠辛弃疾为少师,谥号为“忠敏”。
(二)12.中国精神就是中国人民为民坚守、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点拨】本题考查论点概括。
本文题目“何为中国精神”是个疑问句,提出讨论话题——中国精神。
本文开头第①段以《感动中国》为引,引出中国人的精神;第②③④段具体分析了中国精神的内涵;第⑤段进行总结,其中,“中国精神就是中国人民为民坚守、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13. 道理论据。
【点拨】本题考查论据类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西汉司马迁《史记》里的名言,属于道理论据。
14. 举例论证。
举黄旭华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他们’的背后是
不因前路坎坷而淡忘的艰苦奋斗”这一分论点,进而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15. 不可以。
因为第②③④段与文章第⑤段中的中心论点“中国精神
就是中国人民为民坚守、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不能调换顺序。
【点拨】本题考查语段顺序。
第②③④段具体论证了“中国精神”
的内涵。
第②段论述的是“‘他们’的背后是不因来路迢迢而改变的为民坚守”、第③段论述的是“‘他们’的背后是不因前路坎坷而淡忘的艰苦奋斗”、第④段论述的是“‘他们’的背后是不因风云变幻而懈怠的无私奉献”,与第⑤段中的中心论点“中国精神就是中国人民为民坚守、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一一对应,因此这三段的顺序不可以调换。
四、写作
16.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
首先要从材料中所给的八
个关键词里选择一个,补全题目。
补好了题目,那么主题也就确定了,接下来就围绕这个词进行写作。
一般来说,以我手写我心,回忆初中生活的酸甜苦辣咸,传递生活中的真善美,就是一篇好文章。
可写记叙文,记叙自己“成长”“难忘”“拼搏”“思考”等生活经历,但不能只有叙述,还要加入适当的描写、议论和抒情,这样文章才会更精彩。
如果写议论文,以“拼搏”为例,可论述三年来认识“拼搏”为何物,为何“拼搏”,怎样“拼搏”,“拼搏”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论述应该层层递进。
其间运用大量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讲述“拼搏”的意义。
据此写作即可。
例文:
拼搏,我初中生活的关键词
总是听大人们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
进入初中后,不知怎的,我的体力好像下降了很多,体育成绩也一直不是很好,可也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后来我学会了一句话:爱拼才会赢。
然后我不断去实践它。
晚自习结束之后,同学们都纷纷回宿舍了,我却一个人站在操场上,凉风袭来,本来胆子就不大的我,这下更加害怕了。
我真有打退堂鼓的念头,可是一想到自己在体育课上总是跑在别人后面,又狠下心对自己说:“爱拼才会赢。
”
以后每天晚上我都围着操场跑,无论快慢,都坚持完成自己定下
的目标,每次我都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宿舍。
时间如流水,很快就过了两年。
到了九年级,我跑步虽也有小的进步,但就我这胖身子、小个子,要想拿到满分,那简直是天方夜谭啊。
这可怎么办呢?继续拼搏吧。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人生中至为重要的一位恩师。
是他陪着我进行一次又一次训练,是他在我跌倒时鼓励我站起来,是他在我伤心时一次又一次给我打气。
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别怕,拼过就不后悔!
终于,到了体育中考测一千米的时候了,我在跑道上奋力拼搏,最后竟然破天荒地超越了很多人,他们都为我的成绩感到惊讶:“他的体育怎么这么强了?”我听了这话后心里特别高兴,我的拼搏没有白费,我成功了!
或许岁月是一把小刀,它把平凡的生命刻得满是皱纹,但因为有了拼搏的滋润,它也可以把生命刻成人间最美的雕塑。
面对困难,我坚强地挺过来了;接受挑战,我付出了努力与汗水;在下定决心后,我追求了,拼搏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漫长的成长史。
拼搏,在纸上,它是字;在心中,它是梦;在脚下,它是动力。
拼搏是让我成功的路,是我一生的财富,我在拼搏中得到了快乐!谢谢你,拼搏,陪伴了我漫长而又充实的初中三年!
总评面对体育上的短板,作者下定决心,刻苦锻炼,尽管想过打退堂鼓,但作者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也更加明白:无论做什么事,爱拼才会赢。
文章紧扣题目,讲述了自己拼搏努力的故事,结尾点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