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干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通过护理干预来帮助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早入康复。
方法:观察
组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特殊护理干预,对照组接收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以及平均住院天数。
结果:观察组患者情况改
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结论恢复期
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于康复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2095-1752(2014)16-0106-02
The convalescent schizophrenic patients with nursing intervention
【Abstract】 objective to help the patients with convalescent schizophrenia early rehabilitation by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 observation group of antipsychotic medication on a regular basis to give special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drug treatment,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the average days of hospitalization. Results: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average hospital stay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convalescent schizophrenia given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rehabilitation.
【Keywords】 Schizophrenia; convalescent period; nursing intervention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最常见的精神科疾病之一 [1],按照WHO的统计
显示,全世界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大约在3.8‰~8.4‰之间,我国 1994 年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城市地区患病率7.11‰,农村4.26‰。
精神分裂症常发病
人群为青壮年,通常有情感、思维、感知、意志、行为等很多领域的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病程表现主要是:迁延以及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发生精神活动衰退和
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损。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针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
特殊护理干预方式,观察其对患者康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100例,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
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入组标准[2]① 符合 CCMD-3 的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② 年龄 l8~60 岁;③ 初中以上文化程度;④处于疾病的恢复期;⑤无严重的
躯体疾病。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具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氯丙嗪、奋乃静等常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观察
组除以上常规药物治疗外,给予特殊护理干预。
采用 MMPI 和自编的一般情况调
查量表评分,在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 2 个月进行评分比较,及两组平均住院
时间比较。
1.3护理干预措施
1.3.1首先要尊重、理解患者,做到关心、支持并帮助患者,鼓励患者说出内
心的感受,根据患者不同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1.3.2集体心理治疗
将所有患者组织起来,鼓励说出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并引导他们做
以前所喜欢的事情,从中发现对生活的热情,以便出院后逐
渐融入社会,对社会有所贡献。
1.3.3帮助患者学习生活技能训练,训练患者做力所能及的劳动,督促、强化手段帮助患者增强自理能力,采用相互检查、评比、奖励等办法予以奖励。
1.3.4反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长期服用抗精神疾病的重要性,讲明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帮助患者及其亲属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坚强信心。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18.0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以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 MMPI 评分比较结果示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2个月及出院时情
况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 MMPI 评分比较(u±s,分)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 版(CCMD-3)[3],根据占主导地位的临床表现分为:偏执型分裂症,青春型分裂症,紧张型分裂症,单纯型分裂症,末定型分裂症。
目前研究其发病机制主要有
以下几种:①根据神经生化研究显示,患者存在有多种神经递质功能异常。
②
神经解剖和神经影像学研究显示,患者颞叶、额叶及边缘系统存在脑组织萎缩,
脑室扩大和沟回增宽 [4]。
③母孕期病毒感染,围产期并发症,幼年的不良应激
和躯体疾病,与神经系统发育缺陷有关,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有一定影响。
④大样本人群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者亲属中的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数倍,血缘
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
各种社会心理学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可能起到了
诱发和促进作用。
通常情况下,精神分裂症患者会面临各种心理和社会问题,家
庭对患者的治疗、康复起着关键作用,故家属需了解疾病知识,支持患者治疗,
帮助选择正确的治疗途径。
精神分裂症患者需维持病情的稳定性,坚持长期治疗,防止反复发作,患者、家属、医务工作者建立良好的治疗联盟,共同应对疾病。
本研究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特殊护理干预症状改善明显,缩短平均住院
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唐秋萍,邓施.精神分裂症心理治疗的研究现状 [J].中国行为医学科
学,2002,11(1):115-116
[2]陈彦方.CCMD-3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 [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1
[3]李心天.医学心理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4]祝英禄 ,孙秀珍.精神分裂症集体心理治疗康复效果的对照研究 [J].中国
行为医学科学,2002,11(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