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射线对腮腺功能的影响及机理初探
腮腺肿瘤治疗方法
![腮腺肿瘤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293a0d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d.png)
腮腺肿瘤治疗方法腮腺肿瘤是指发生在腮腺内的肿瘤,主要包括良性腮腺瘤和恶性腮腺癌两种类型。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等。
首先,手术切除是腮腺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法。
对于良性的腮腺瘤,手术切除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完全切除肿瘤,并且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对于小型良性腮腺瘤,可以采取局部切除术,只切除肿瘤本身而保留正常腺体组织。
对于大型腺体瘤和部分恶性腺体癌,通常需要采取全切除术,包括切除腮腺、淋巴结和周围肌肉等组织。
手术切除后,还需要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级,从而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其次,放射治疗是一种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法。
对于高危恶性腮腺癌患者,放射治疗常常和手术切除联合应用,可以减少残留肿瘤的复发风险。
放射治疗通过使用高能射线照射肿瘤部位,以破坏癌细胞的生长能力和DNA,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放射治疗一般在手术后进行,通常需要多个周期的治疗。
此外,化学药物治疗也常常用于恶性腮腺癌的治疗。
化疗通常在手术后进行,以消灭残留的癌细胞和防止复发。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铂类化合物(如顺铂、紫杉醇)、5-氟尿嘧啶、柔红霉素等。
化疗通常以周期性给药,间隔几周或几个月进行。
此外,对于一些不适合手术或放射治疗的患者,还可以考虑其他治疗方法,如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激素治疗等。
免疫治疗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靶向治疗则是利用特定的药物干扰癌细胞的生长信号通路,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激素治疗则是利用人工合成的激素,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综上所述,腮腺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以及其他辅助治疗方法。
每种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肿瘤的类型、分级和扩散程度等进行综合考虑,以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此外,提醒患者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监护,同时定期进行随访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复发或并发症。
涎腺放射性损伤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
![涎腺放射性损伤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3d0d5e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0.png)
涎腺放射性损伤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李秀秀;向彬【摘要】对头颈部恶性肿瘤进行放射治疗,不可避免地引起涎腺的放射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放射性涎腺损伤的主要临床和功能改变为腺体肿胀,涎液分泌减少,涎液电解质和蛋白质分泌异常等;其主要病理变化是腺泡细胞变性萎缩、导管扩张、间质纤维化以及淋巴细胞浸润等;其机制与p53信号分子通路介导的细胞凋亡、活性氧所致的膜损伤作用、水通道蛋白1和5表达降低、腱糖蛋白-C和胞外基质蛋白表达增加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因素密切相关;改进放射治疗技术、颌下腺移植转位保护及合理应用细胞保护剂和促涎剂,可以减轻放射性涎腺损伤.本文对涎腺放射损伤的分子机制及其防治进展进行综述.%Radiation therapy for headand neck cancer inevitably causes radiogenic salivary gland injury, resulting in diminished life quality of the patients. The major clinical and functional changes of irradiated salivary gland damage include swollen glands, dramatically reduced saliva secretion, and abnormal secretion of electrolyte and protein in saliva. The most prominent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radiation - induced salivary impairment are pyknotic nuclei, vacuolization of acinar cells, lysis of acinar cells, dilated duct, fibrosis of mesenchyma, and lymphocytic infiltration.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might be closely related to factors such as p53 depended apoptosis signaling pathway, reactive oxygen induced membrane injury, decreased expressions of aquaporin - 1 and aquaporin- 5, increased expressions of tenascin - C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s, and damage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By improving radiotherapy, performing autologoussubmandibular gland transplantation, and appropriately utilizing cytoprotectants and sialagogues, salivary gland injury could be effectively alleviated. This review will discuss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the preventive treatments of radiation - induced salivary gland impairment.【期刊名称】《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33)006【总页数】5页(P598-602)【关键词】涎腺;放射损伤;分子机制【作者】李秀秀;向彬【作者单位】大连大学医学院医学检验系,辽宁大连 116622;大连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系,辽宁大连 1166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5放射治疗是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法之一,但涎腺与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相对位置及其对放射线的高度敏感性,使恶性肿瘤细胞被杀伤的同时,邻近涎腺组织也受到损伤,引起放射性涎腺炎的发生,涎液分泌减少,导致病人口腔黏膜及牙齿等组织器官发生系列并发症,影响咀嚼、吞咽和语言等各项功能,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
180kV X射线、 60Co-γ射线、电子线治疗良性腮腺瘘效果比较
![180kV X射线、 60Co-γ射线、电子线治疗良性腮腺瘘效果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a9a41acf2cc58bd63186bdd2.png)
与 10 k V x射 线组 比较 , P< 5 8 0 0 .
表 2 3组 放 疗 的 不 良 反应
线 能量 高 , 深度 剂 量 高 , 量分 布 好 。1 e 剂 0 M V电子
G/ ; y 次 或者 每 d1次 , 5次/ ,. y 次。 周 15 G /
线表 面剂量 高 , 快 到 最 大 剂 量 点后 进 入 剂 量 “ 很 坪 区” 到射程末 端 , , 剂量 急剧 跌 落 。电子 线 多用 于单 野照 射 , 其靶 区剂量 均匀 , 区后 面正 常组织和 器官 靶 剂量很 小 。根 据测量 ,8 V x射 线组 以 8c 10k m× 8a m野 照射 时 , 皮下 1a 2a 3c m、 m、 m和 1 m 的百 4c 分深度 量分 别为 9 % 、4 、3 、 1 , 6 8 % 7 % 1% 而 c . 射 o^ y
报道 如下 。
与 其 他 2组 比较 , P均 < . 5 0 0
1 4 3 复发 : 疗后 6周 ,8 V X射 线 组和 C . . . 治 10 k 。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临 床 资 料
1 1 一 般资 料 本 组 患者 共 4 . 2例 , 中 男 3 其 1例 , 女 1 例, 1 中位年龄 3 ( 2~7 ) ; 瘘 8例 , 瘘 21 2岁 内 外
发, 患者要 求改行其 他方法 治疗 。
2 讨 论
腮腺 是对放 射线敏 感 的器官 。国 内外 大量动物 试 验表 明 : 腮腺腺泡 细胞 对射线 最敏感 , 分泌 管和润 管 次之 , 泄 管 最 差 ,0~2 y照 射 腮腺 后 , 组 排 1 5G 在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前后腮腺照射剂量变化研究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前后腮腺照射剂量变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75fac2a0912a2161479294a.png)
[ 摘
要] 目的 :研 究调 强放射治疗前后腮腺 的实际照射剂量变化 。方法 :入组 1 8例进行调 强放射 治疗的
鼻咽 癌 患者 。 治 疗 前后 各 扫 描 一 组 C T图像 。临床 医生在 这 两组 图像 中分 别 勾 画 出腮腺 及 外 轮 廓 。 通 过 图像 配 准 技 术 ,把 治 疗 结束 时 的腮 腺 及 外轮 廓 映射 至治 疗 前 的 计 划 C T 图像 上 。经 过 外轮 廓 进 行 修 正 后 ,使 用 治 疗 前 计 划 计 算 出 治疗 后 剂 量 。 分析 腮 腺 治 疗 前后 在 体 积 和 空 间位 置 变化 时 引起 的 剂 量 学 的 变化 。结 果 :左 右 腮腺 治 疗 前 后
新计 算腮 腺 受 照射 剂 量 。统 计 腮 腺 的前 后 的 5 0 %
1 . 1 病 例基 本资 料 选取 2 0 1 1 年 1 2月 ~2 0 1 3年 1 1月 ,本 院 收 治 的鼻 咽 癌初 诊 患者 1 8例 。其 中在 第 一 程放 疗 大 约
3 0次 ,发 现还 有 影像 学 残 留 ,因 而 进 行 二 程 调 强 增量 照 射 。 患者 为 仰 卧 位 加 热 塑 型 头 颈 肩 面 罩 固 定 ,进 行 C T模 拟定 位 扫 描 ( 扫 描层 厚 3 mm) ;将
o . O 1 ) 。均有统计 学意义。结论:放射 治疗前后腮腺体积与空间位置变化的条件下 ,腮腺的剂量与治疗前的计划剂量 有很 大差异。而且剂量基本呈现增大的趋势,需要正确的评估其剂量,才能对于腮腺的功能给出合理的估计。 [ 关键词 ]鼻咽癌 ;腮腺 ;照射 剂量
放射科在口腔颌面部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
![放射科在口腔颌面部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4d1b63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b.png)
牙髓病
通过对牙齿的X线检查, 可以发现牙髓腔内的异常 密度影,判断牙髓炎、牙 髓坏死等病变。
颌骨肿瘤及囊肿等异常发现和处理
颌骨肿瘤
01
X线平片及CT检查能够显示颌骨内肿瘤的位置、大小、边界及
骨质破坏情况,有助于肿瘤的定性和分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颌骨囊肿
02
X线检查可以观察到颌骨内的囊性病变,判断囊肿的大小、形态
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多学科协作
放射科将与口腔科、颌面外科、肿瘤科等多学科 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口腔颌面部影像学诊断和治 疗水平的提高。
人工智能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将逐渐普及 ,放射科将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动化、智能 化的影像分析和诊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应对挑战
面对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和不断提高的诊断要求 ,放射科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医生的专 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同时加强与相关学科的沟通 和协作,共同应对挑战。
放射科在口腔颌面部影像学 诊断中的应用
contents
目录
• 放射科与口腔颌面部影像学概述 • 放射科在口腔颌面部疾病诊断中作用 • 放射科检查在口腔颌面部外伤中应用 • 放射科在口腔颌面部整形手术中作用 • 放射科检查在口腔颌面部感染中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放射科与口腔颌面部影像 学概述
放射科基本概念与任务
口腔颌面部影像学在口腔医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检查方法与技术手段
X线检查
超声检查
包括普通X线片、CT等,主要用于骨骼和牙 齿等硬组织的检查。
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反射和散射等 物理特性进行成像,主要用于软组织病变 的检查。
腮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临床分析
![腮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763fa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76.png)
腮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临床分析
张俊红;梁辰;王涛;谢丛华
【期刊名称】《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4(25)1
【摘要】目的 :回顾分析腮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作用及其预后因素。
方法 :1 991年 1月~ 1 994年 1 2月 ,2 5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癌(Ⅰ期 2例,Ⅱ期 5例,Ⅲ期1 2例,Ⅳ期 6例 )术后采用60 Coγ线和 1 80kVX线或直线加速器电子束进行放射治疗 ,并随防 5年以上。
结果 :全组 5年生存率为 72 % ,5年局部控制率为88.0 %。
术后放疗以 5 0~ 6 0Gy剂量组疗效好 ,5年生存率为 85 .7%。
低分化腺癌及未分化癌预后较差。
结论 :腮腺癌应提倡手术加放射的综合治疗 ,采用光子束和电子束混合线照射 ,肿瘤剂量予 5 0~ 6 0Gy为宜。
【总页数】2页(P89-90)
【关键词】腮腺肿瘤;放射治疗;预后;腮腺癌;术后;临床分析;病理类型
【作者】张俊红;梁辰;王涛;谢丛华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放化疗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8;R730.55
【相关文献】
1.试分析放射治疗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64例临床效果 [J], 陆少平
2.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后联合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J], 黄丽英
3.早期乳腺癌术后大分割放射治疗50例临床分析 [J], 楼建军;崔珍;何斌;殷红梅;沈学明;江浩
4.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联合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J], 于智莹
5.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二维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J], 阎艳红;高伟;郭晓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放射科技术在口腔颌面部疾病中的应用
![放射科技术在口腔颌面部疾病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7b36e1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9.png)
技术创新与升级趋势
1 2 3
数字化放射技术
随着数字化放射技术的发展,如数字X线摄影( DR)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分辨率和 诊断准确性将进一步提高。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AI技术将在放射图像分析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通过深度学习算法,AI能够辅助医生进行更 精确的诊断。
低剂量放射技术
为了减少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低剂量放射技术 将成为一个重要趋势,如低剂量CT扫描。
核医学检查
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 观察病变部位的代谢和功能状态
,如PET/CT等。
介入放射学
在影像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引流 、栓塞等治疗操作,提高治疗的准 确性和安全性。
放射治疗
利用高能射线或粒子束照射病变部 位,破坏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 达到治疗目的。
04
放射科技术在口腔颌面部疾病中 的优势与局限性
放射科与病理科的联 合诊断
放射科技术和病理诊断的结合将有助 于提高口腔颌面部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
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的策略建议
标准化操作规范
建立并推广放射科技术在口腔颌 面部疾病应用中的标准化操作规 范,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一致性 。
强化医师培训
加强对放射科医师和口腔颌面外 科医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 技能和对新技术的掌握程度。
优势分析
高分辨率成像
放射科技术如CT、MRI等能够 提供高分辨率的口腔颌面部图
像,有助于准确诊断疾病。
无创性检查
放射科技术属于无创性检查, 患者无需承受痛苦,易于接受 。
多种成像方式
放射科技术包括X线、CT、MRI 等多种成像方式,可根据疾病 类型和患者需要选择最合适的 检查方法。
早期诊断
腮腺动态未定肿瘤的治疗及护理
![腮腺动态未定肿瘤的治疗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bc6c910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a.png)
化疗
A
化疗药物:常用的化疗药物有 顺铂、紫杉醇等
B
化疗周期:根据病情和患者身体 状况,化疗周期一般为2-4周
C
化疗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包括 恶心、呕吐、脱发等
化疗效果:化疗对腮腺动态未定
D
肿瘤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需要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腮腺动态未定肿瘤 的护理
心理护理
1
倾听患者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心理需 求
腮腺动态未定肿瘤的治疗及护理
x
目录
01
腮腺动态未定肿 瘤的诊断
02
腮腺动态未定肿 瘤的治疗
03
腮腺动态未定肿 瘤的护理
腮腺动态未定肿瘤 的诊断
临床表现
肿块:腮腺区出现无痛性肿块,可 移动,质地柔软
疼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疼痛,尤 其是咀嚼或吞咽时
面神经麻痹: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面 神经麻痹,导致面部表情异常
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颈 部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耳后淋巴结
影像学检查
1
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波检查 腮腺动态未定肿瘤的大小、
位置和形态
2
CT检查:通过计算机断层扫 描检查腮腺动态未定肿瘤的
密度和内部结构
3
MRI检查:通过磁共振成像 检查腮腺动态未定肿瘤的血
供和周围组织关系
4
核素扫描:通过放射性同位 素检查腮腺动态未定肿瘤的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切 除肿瘤,防止 扩散
手术方法:根 据肿瘤位置和 性质选择合适 的手术方式
手术风险:出 血、感染、神 经损伤等
术后护理:保 持伤口清洁, 避免感染,注 意饮食和休息
放疗
放疗原理:利用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 放疗方法: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 放疗效果:对腮腺动态未定肿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放疗副作用:可能导致皮肤损伤、脱发等副作用 放疗注意事项:注意保护皮肤,避免照射部位受感染
腮腺分区勾画对伴有双侧颈部Ⅱ区淋巴结转移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优化的影响
![腮腺分区勾画对伴有双侧颈部Ⅱ区淋巴结转移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优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621efa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8.png)
腮腺分区勾画对伴有双侧颈部Ⅱ区淋巴结转移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优化的影响腮腺是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重要转移途径之一,因此腮腺分区勾画对于鼻咽癌伴有双侧颈部Ⅱ区淋巴结转移的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腮腺分区勾画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优化中的影响。
首先,腮腺分区勾画可以减少正常组织受辐射的区域,从而降低放射治疗的毒副作用。
放疗时,腮腺区域照射会引起口干、咀嚼困难等不适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传统放疗中,对腮腺的照射是通过放射源从各个方向照射,往往需要覆盖较大的面积,导致腮腺及其周围区域受到过度照射。
而通过腮腺分区勾画,可以精准地确定腮腺区域的边界,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辐射,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
其次,腮腺分区勾画可以提高治疗的精确性和疗效。
鼻咽癌通常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肿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通过精确的勾画确定肿瘤的范围及周围淋巴结的情况,以确保放疗的精度和疗效。
腮腺分区勾画可以准确确定淋巴结的分布范围,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放疗的精确性和治疗效果。
最后,腮腺分区勾画可以降低放疗中心的接受剂量,减少放疗设备的使用。
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放疗设备的精度和辐射控制能力逐渐提高。
然而,放疗设备仍是一项昂贵的投资,所以在治疗中需要控制剂量,减少设备的使用率。
使用腮腺分区勾画可以有效减少正常组织和器官的接受剂量,从而减少放疗设备的使用时间和能源消耗。
综上所述,腮腺分区勾画对伴有双侧颈部Ⅱ区淋巴结转移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减少正常组织的受辐射面积,提高治疗的精确性和疗效,降低放疗中心的接受剂量,减少放疗设备的使用。
因此,在放射治疗中应该充分应用腮腺分区勾画技术,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技术方法,为鼻咽癌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放射相关治疗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放射相关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368bf67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c.png)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放射相关治疗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放射相关治疗成为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的重要手段。
该方法通过运用放射性物质,有针对性地消灭癌细胞,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本文将对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放射相关治疗进行综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与此相关的知识。
一、放射相关治疗的原理和作用放射相关治疗的原理是通过使用放射线或放射性物质,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使其失去活力并停止分裂。
放射线具有穿透力强、杀伤范围广等特点,能够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
除了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外,放射相关治疗还能调节肿瘤免疫环境,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二、放射相关治疗的适应症放射相关治疗适用于多种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病症:1. 口腔鳞状细胞癌:口腔鳞状细胞癌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相关治疗对早期和中晚期的患者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2. 唾液腺肿瘤:唾液腺肿瘤是一类常见的颌面部肿瘤,放射相关治疗可用于治疗恶性唾液腺肿瘤,包括腺样囊性癌、混合性腺瘤和细胞腺癌等。
3. 颌骨肿瘤:颌骨肿瘤中的恶性肿瘤,如颌骨鳞状细胞癌和颌骨骨肉瘤,对放射相关治疗有明显的疗效。
三、放射相关治疗的优势和不良反应放射相关治疗相较于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具有一些优势:1. 保存器官功能:放射相关治疗不需要切除组织或器官,可以有效地保存患者的口腔和颌面部功能。
2. 无痛苦和创伤:放射相关治疗过程中,患者只需要接受放疗,无需承受手术的剧痛和康复期的长时间护理。
然而,放射相关治疗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1. 放射性口腔炎:放射线对口腔黏膜和牙齿造成一定的损伤,可能导致口腔炎症和牙齿脱落。
2. 唾液腺功能不全:放射线对唾液腺造成影响,可能导致患者唾液分泌减少,造成口干症状。
3.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放射线对颌骨造成损伤,可能导致颌骨骨髓炎的发生。
四、放射相关治疗的实施和监测放射相关治疗的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治疗计划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治疗目标,制定合理的放疗方案,包括剂量、照射区域和治疗周期等。
高能射线对腮腺功能的影响及机理初探
![高能射线对腮腺功能的影响及机理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01cf78d328ea81c758f57857.png)
高能射线对腮腺功能的影响及机理初探刘英杰2胡国清1郑艳2郑有合2景琴2唐曦1潘鲁1黄乔1刘佳其1目的:初步探讨高能射线对腮腺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为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口腔干燥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年满4月大梅杂交猪8头,4头双侧唾液腺造瘘,15MV-X 线单侧腮腺照射,5Gy/次,3次/W,总量40Gy/8次/16d,为实验组;对侧未照射腮腺为自身对照组;2头单纯造瘘为阴性对照组;余下2头不做任何处理,为病理对照组。
观察照射动物临床征象变化;每日记录唾液总量,采用SPSS11.0最小显著性差异(LSD)检验比较实验组、自身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分泌量差异;2月后取腮腺病理学检查,比较4组腮腺显微结构变化。
结果:照射猪饮食下降、进食期间频繁饮水;照射组于13±2d起分泌明显减少,LSD处理显示试验组、自身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病理学检查显示,照射腮腺总体结构尚存,细胞排列轻度紊乱,细胞数目无明显减少,部分胞核增大,胞浆相对增加,凋亡细胞少见,有区域分布趋势,自身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腺体结构无明显变化。
结论:辐射对唾液分泌的影响除细胞凋亡原因外,可能尚有其它重要机制。
关键词:高能射线唾液分泌影响The investment of the effects of high energy Xray on the slivary function and the pilot study of its mechenism. LIU Yingjie, HU Guoqing, ZHENG youhe, et al. The department of tumour , The 152 hospital of PLA. Henan , 467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 the effects of high energy Xray on the slivary function and its mechanism,aim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xerostomia caused by salivary irradiation injury.Method Fistulization of salivary ducts was oper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three among the 8 Damei Hybridization swine, which ages ranges from 4 to 5 months, 4 of the swines were administered radiation on half side salivary glands by 15 MV-X1 430030 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肿瘤中心2 467000 济南军区第152医院肿瘤科(通讯作者:刘英杰)ray, 5Gy per time, 3 times a week, 8 times add up to 40Gy, as radiated group. The contralateral parotids were taken as self-control group; The other 2 swines were merely fistulated, as negative group; And 2 swines were taken no disposal, as pathological control group. Record the sialon amount each day continuously, The 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LSD) of SPSS 11.0 was used to show the difference of sialon amount. 2 months later,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to the parotid glands of each swine. Result: The irradiated swine showed lower diet, drinking frequently while eating; 13±2d days from the beginning of irradiation, the irradiated parotid exhibits decreasing in secretion, while the contralateral parotid increasing a littl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shows no much changes in cell numbers of the irradiated salivary, compare to the unirradiated parotid gland; The apoptosis of cells increase, and have the tendency of regional distribution. Conclusion The effects of salivary radiated injury were not merely apotosis theary, other mechamism may take important roles.Key words: Parotid Fistulation Radiation injury Animal models放疗是鼻咽癌、淋巴瘤等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面颈部常规放疗导致的口腔干燥长期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
第1-3章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概述、放射损害、放射防护
![第1-3章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概述、放射损害、放射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b24b84e1910ef12d2af9e7ec.png)
防辐射 吃什么?
4、黑木耳 黑木耳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帮助排 出纤维素物质,使这些有害纤维在体内难以立足。 5、紫菜和海藻 碘片对于核泄漏事故中的其他 放射性物质并无保护作用,如放射性锶,这是对 人体危害较大的放射性物质。这时可以食用大量 的钙盐或含钙的食物,因为食物中的钙可对抗锶 90在骨骼内沉积。饮食中的钙量越高,锶90被人 体吸收就越少。而且,高钙饮食还可促进锶90从 尿中排出。 6、茶叶 茶叶提取物茶单宁也可将已渗入到骨 髓的锶90置换出来,从而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五、减影技术 1961年plantes发明图象减 影法。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于1980年2月研 制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1987年 Jacobs和Manaster首先将数字减影技术用 于颞下颌关节下腔造影检查,而我国学 者则首先将数字减影技术运用到颞下颌 关节上腔造影。1982年瑞典学者Grondahl 等首先将数字减影技术用于根尖片检查, 大大提高了对微小骨病变的发现能力。
辐射引起的生物效应 辐射损害:X线进入人体后,产生电离作 用,改变分子和原子结构,从而损伤细胞。 确定性损害:放射损害在小剂量时概率 为零,但在某一剂量水平(阈值)以上 而损害概率上升到100%。并且在阈值以 上损害的严重程度也将随剂量的增加而 增加。 随机性损害:恶变的严重程度不受剂量 影响,但辐射引起恶变的概率随剂量的 增加而增大,不存在阈值。
核辐射对人和生物的伤害,与核辐射的剂 量、人们暴露于核辐射的时间以及核物质 的半衰期有关,严重者可立即致死。
辐射损害
当短时辐射量低于100毫西弗时,对人体没有危害; 如果超过100毫西弗,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100到500毫西弗时,人们不会有感觉,但血液中白细胞数 会减少; 1000到2000毫西弗时,可导致轻微的射线疾病,如疲劳、 呕吐、食欲减退、暂时性脱发、红细胞减少等; 2000到4000毫西弗时,人的骨髓和骨密度受到破坏,红细 胞和白细胞数量大量减少,有内出血、呕吐等症状; 大于4000毫西弗时能危及生命,但依然可以救治,成功率 可达90%; 超过6000毫西弗时,救治存在一定困难; 超过8000毫西弗时,救治希望会比较渺茫。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后腮腺解剖位置与照射剂量的变化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后腮腺解剖位置与照射剂量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5fa0c6c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4.png)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后腮腺解剖位置与照射剂量的变化郭艳红;郝迎春;张莲香;李晓燕;王文娟;马志芳;闵佳【摘要】Objective To provide anatomic data for the correction of the second target area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econd radiotherapy based upon anatomic observations on the variation of parotid gland location and volume after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 and to supply theoretical evidences to help optimize radiotherapy and increase recovery rate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the study also analyzed parotid gland morphologic changes as a result of radiotherapy and examined the injury of parotid gland function and dose-volume relation.Methods Clinical information of 60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confirmed to have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by imaging examination and pathological diagnoses,and received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All patients were performed CT examination before radiotherapy,after 25 times radiotherapy,and three months after radiotherapy. The dose-volume histogram (DVH)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ose of parotid gland.Results Parotid gland volume change: Parotid average volumewas(12.787±0.520)cm3,(10.968 ±0.291)cm3,respectively,after treatment of 25 times radiotherapy, one month. Parotid gland average volume were less than the former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 (21.854±0.705)cm3. The volume chang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 Parotid gland volume during the period from 25 times radiotherapy to onemonth radiotherapy was decreased. The volume chang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 Parotid gland location change: external boundary shifted inboard and internal boundary almost unchanged after 25 times radiotherapy.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external boundary and reference point before radiotherapy and after 25 times radiotherapy was different relative to cross section A2 .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1). In contrast,the displacements of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boundaries were different relative to cross section A1 and relative to cross section A2 either before radiotherapy or after 25 times radiotherapy(P<0.01),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adiation dose of parotid gland: Parotids gland volume change was correlated with mean does after 25 times radiotherapy (r=-0.941,P=0.000).Conclusion Dryness of month is positively correctively with parotids gland exposure volume and does. The correction of the second target area and the second radiotherapy designed for specific patient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minimize parotids gland injury.%目的观察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后腮腺体积、位置变化的规律及与放射剂量之间的阈值关系,为放疗靶区校正提供解剖学资料,为优化调强放射治疗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5年3月经病理确诊,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60例.分别在调强放射治疗前、治疗25次及治疗后1个月行腮腺定位CT;利用腮腺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进行相关受量分析.结果治疗25次、1个月后双侧腮腺平均体积分别为(12.787±0.520)cm3、(10.968±0.291)cm3,腮腺平均体积均小于调强放射治疗前(21.854±0.705)cm3(P<0.01);调强放射治疗后1个月双侧腮腺平均体积小于治疗25次(P<0.01).调强放射治疗过程中双侧腮腺逐渐向体中线侧移位,其中外侧界向体中线侧移位大,内侧界向体中线侧移位变化不大.治疗25次腮腺A2横断面外侧界值低于治疗前,腮腺A1和A2横断面内、外侧界差值高于治疗前(P均<0.01).腮腺体积变化与腮腺平均照射剂量呈负相关(r=-0.941,P=0.000).结论二次靶区校正及二次治疗计划的个体化实施,一方面提高肿瘤精确照射;另一方面减少腮腺受照射体积及降低受照射剂量.有助于腮腺功能的恢复,是减轻腮腺功能损伤的有效途径.【期刊名称】《宁夏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8)012【总页数】6页(P1387-1391,封3)【关键词】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腮腺功能;剂量;体积【作者】郭艳红;郝迎春;张莲香;李晓燕;王文娟;马志芳;闵佳【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医院放疗科,银川 750004;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医院放疗科,银川 750004;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银川 750004;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医院放疗科,银川 750004;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医院放疗科,银川 750004;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医院放疗科,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医院放疗科,银川 7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6口干症是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常规放射治疗的常见后遗症之一。
180 kV X 射线、60Co-γ射线、电子线治疗良性腮腺瘘效果比较
![180 kV X 射线、60Co-γ射线、电子线治疗良性腮腺瘘效果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e7b57c0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8.png)
180 kV X 射线、60Co-γ射线、电子线治疗良性腮腺瘘效果
比较
石永刚;李甸源;樊锐太;王振华;张上海
【期刊名称】《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8(043)002
【摘要】@@ 良性腮腺瘘有多种疗法,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其中一种有效方法.1972年至2005年共收治良性腮腺瘘患者42例,先后用180 kV X射线、
60Co-γ射线、电子线进行治疗,并分析比较了3种不同射线对良性腮腺瘘的放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其放疗剂量,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386-387)
【作者】石永刚;李甸源;樊锐太;王振华;张上海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郑州,4500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电子线治疗良性腮腺瘘12例临床分析 [J], 张森
2.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对红碎茶杀菌效果与品质的影响 [J], 张祺玲; 彭玲; 徐远芳; 周毅吉; 郭峰; 张勇; 邓超; 李文革
3.60Co-γ射线辐射元胡M1的效果 [J], 厉永强; 马美兰; 徐文政
4.60Co-γ射线辐照对油塔子杀菌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J], 沈阿倩;黄文书;利通;陈舒唱;冯作山;白羽嘉
5.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X射线同步推量与后程电子线补量调强放射治疗剂量学比较 [J], 刘小龙;杨波;庞皓文;何丽佳;杨红茹;孙小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鼻咽癌患者SPECT腮腺功能的测定
![鼻咽癌患者SPECT腮腺功能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6bdb6dd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8.png)
鼻咽癌患者SPECT腮腺功能的测定
张伟光;樊卫;冼超贵
【期刊名称】《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年(卷),期】2000(000)001
【摘要】目的探讨SPECT腮腺功能测定评价鼻咽癌患者不同设野放射治疗后腮腺功能损伤情况的可行性。
方法选择31例鼻咽癌患者作研究对象,行单纯放射治疗,其中20例行双耳前野放疗,11例行双耳前野加鼻前野放疗,患者在放疗前和放疗后均用SPECT检测其腮腺功能。
结果常规鼻咽双耳前野加鼻前野放射治疗和双耳前野放射治疗的腮腺摄取功能极度损伤率分别为4.5%(1/22)和27.5%(11/40);排泌功能极度损伤
【总页数】1页(P10)
【作者】张伟光;樊卫;冼超贵
【作者单位】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63
【相关文献】
1.SPECT腮腺显像对鼻咽癌放疗后腮腺功能损伤测定的价值 [J], 张伟光;樊卫
2.核素显像法观察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腮腺功能的影响 [J], 林端瑜;唐明灯;潘建基;张春;金星
3.腮腺动态显像评价适行调强放疗后鼻咽癌患者腮腺功能的临床价值 [J], 黄谋清;张水香;曾小建;陈华;刘臻
4.不同放疗方式对鼻咽癌患者腮腺分泌功能的影响 [J], 郭艳红;刘长虎;折虹;赵峰;张自新;李海亮
5.调强放疗对老年鼻咽癌患者腮腺功能的保护作用 [J], 古俊钊;罗和生;张法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腮腺CT扫描方式的辐射量评估
![腮腺CT扫描方式的辐射量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ed39682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f.png)
腮腺CT扫描方式的辐射量评估刘英娥;王桂青;孙珍娟;姜淑霞【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年(卷),期】2008(23)8【摘要】目的:探讨腮腺CT检查时步进式扫描与螺旋式扫描的辐射剂量比,为选择合适的扫描方式提供参数.方法:将30例腮腺患者随机分成2组,17例行步进式扫描,13例行螺旋式扫描,分别记录2种扫描A-式的CTDIw、DLP、总毫安秒,观察两种扫描方式的图像质量及阳性检出率,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螺旋式扫描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步进式扫描,而2种扫描方式所得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灶检出和CT值测量也基本相同.结论:在保证CT图像满足诊断需要的前提下,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扫描方式,既提高病变检出的敏感性,又降低辐射剂量.【总页数】3页(P849-851)【作者】刘英娥;王桂青;孙珍娟;姜淑霞【作者单位】266100,山东,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放射科;266100,山东,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放射科;266100,山东,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放射科;266100,山东,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3;R814.42【相关文献】1.腮腺肿块的电子束CT平扫、腮腺造影CT和三维CT的对比研究 [J], 李传亭;刘延庆;沈天真;张盂殷2.低辐射量CT冠状动脉造影联合斑块钙化积分对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J], 周宏;罗光华;卿伟鹏;谢佩含;杨娟;董雨岚;刘进才;3.低辐射量CT冠状动脉造影联合斑块钙化积分对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J], 周宏;罗光华;卿伟鹏;谢佩含;杨娟;董雨岚;刘进才4.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对腮腺CT图像质量及腮腺辐射量的影响 [J], 王宇;胡启云;罗娅红5.宽体探测器CT不同扫描方式对胸部低剂量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J], 吴柯薇;钟朝辉;王振常;袁颖;秦翔宇;李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能射线对腮腺功能的影响及机理初探刘英杰2胡国清1郑艳2郑有合2景琴2唐曦1潘鲁1黄乔1刘佳其1目的:初步探讨高能射线对腮腺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为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口腔干燥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年满4月大梅杂交猪8头,4头双侧唾液腺造瘘,15MV-X 线单侧腮腺照射,5Gy/次,3次/W,总量40Gy/8次/16d,为实验组;对侧未照射腮腺为自身对照组;2头单纯造瘘为阴性对照组;余下2头不做任何处理,为病理对照组。
观察照射动物临床征象变化;每日记录唾液总量,采用SPSS11.0最小显著性差异(LSD)检验比较实验组、自身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分泌量差异;2月后取腮腺病理学检查,比较4组腮腺显微结构变化。
结果:照射猪饮食下降、进食期间频繁饮水;照射组于13±2d起分泌明显减少,LSD处理显示试验组、自身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病理学检查显示,照射腮腺总体结构尚存,细胞排列轻度紊乱,细胞数目无明显减少,部分胞核增大,胞浆相对增加,凋亡细胞少见,有区域分布趋势,自身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腺体结构无明显变化。
结论:辐射对唾液分泌的影响除细胞凋亡原因外,可能尚有其它重要机制。
关键词:高能射线唾液分泌影响The investment of the effects of high energy Xray on the slivary function and the pilot study of its mechenism. LIU Yingjie, HU Guoqing, ZHENG youhe, et al. The department of tumour , The 152 hospital of PLA. Henan , 467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 the effects of high energy Xray on the slivary function and its mechanism,aim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xerostomia caused by salivary irradiation injury.Method Fistulization of salivary ducts was oper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three among the 8 Damei Hybridization swine, which ages ranges from 4 to 5 months, 4 of the swines were administered radiation on half side salivary glands by 15 MV-X1 430030 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肿瘤中心2 467000 济南军区第152医院肿瘤科(通讯作者:刘英杰)ray, 5Gy per time, 3 times a week, 8 times add up to 40Gy, as radiated group. The contralateral parotids were taken as self-control group; The other 2 swines were merely fistulated, as negative group; And 2 swines were taken no disposal, as pathological control group. Record the sialon amount each day continuously, The 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LSD) of SPSS 11.0 was used to show the difference of sialon amount. 2 months later,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to the parotid glands of each swine. Result: The irradiated swine showed lower diet, drinking frequently while eating; 13±2d days from the beginning of irradiation, the irradiated parotid exhibits decreasing in secretion, while the contralateral parotid increasing a littl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shows no much changes in cell numbers of the irradiated salivary, compare to the unirradiated parotid gland; The apoptosis of cells increase, and have the tendency of regional distribution. Conclusion The effects of salivary radiated injury were not merely apotosis theary, other mechamism may take important roles.Key words: Parotid Fistulation Radiation injury Animal models放疗是鼻咽癌、淋巴瘤等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面颈部常规放疗导致的口腔干燥长期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
探讨放疗后口干的治疗国内外报道较多,单纯针对腮腺功能恢复的治疗尚未见有持久疗效的报道,原因之一是腮腺放射性损伤机理尚未完全明确,进行唾液腺放射性损伤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设备与方法1.设备:美国GE公司CT机;美国electa公司直线加速器;美国AO病理切片机;日本 Olympus BX50显微镜和JVC公司TK-C1381彩色显微摄像及图象采集设施。
2.动物处理:年满4月大梅杂交猪(华中农业大学猪场)8头,4头双侧腮腺导管造瘘,15MV-X线单侧唾液腺照射,为实验组(A);对侧未照射腮腺为自身对照组(B);2头单纯造瘘其腮腺为阴性对照组(C);余下2头不做任何处理,腮腺为病理对照组(D)。
3.方法3.1腮腺导管造瘘:麻醉采用氯胺酮、安定等静脉给药(用量参见《实验动物麻醉学》),在经过内眦、垂直于口裂的直线上,于口角水平向下切开皮肤,游离腮腺导管,予以永久性造瘘。
3.2单侧唾液腺照射:全麻后,侧卧位,自口吻至耳后以层厚、层距各5mm行头部连续CT扫描,在立体定向治疗计划系统(TPS)下制订楔野照射计划。
并给于相同体位和麻醉下半侧顶部与下颌对穿野照射(见图1),5Gy/次,3次/周,总量40Gy/8次/16天,腮腺有效生物剂量60Gy。
图1. 猪半侧唾液腺照射等剂量曲线图(屏幕照相获得)4.观察指标4.1临床征象观察:每日观察放疗后饮食、活动、生活习性、颜面部皮肤改变如水肿、溃疡、感染等。
4.2唾液量观察:相同均衡饮食下,造瘘后收集唾液,一日各餐唾液量累加,为该腮腺当日唾液总量,比较照射开始24d内实验组、自身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唾液分泌量差异。
4.3病理学检查:放疗结束后2月,取双侧腮腺病理检查,HE染色,比较A、B、C、D四组腺体显微结构变化情况。
5.统计分析:唾液量差异采用SPSS11.0 LSD方法处理,比较放疗开始前后24d 内A、B、C三组腮腺分泌量差异。
结果1.临床征象观察:第4次放疗后,腮腺剂量累计2000cGy/7d,照射猪活动减少,食量同前;13±2d,进食缓慢,安静伏卧。
放疗开始17±1d,受照侧眼睛分泌物多,逐日增加; 39±3d,分泌物消失,眼裂缩小;70±1d解剖,角膜透明,晶体不浑浊,玻璃体内大量黑色视网膜碎屑。
舌面见一0.5cm×0.7cm陈旧性溃疡,深约0.5mm,多齿咬合面龋洞,齿龈不肿胀。
猪有类似口干症状。
放疗前进食期间从不饮水,放疗开始26±3d,同等饲养每餐间断饮水5±1次,推测尽管单侧唾液腺正常,唾液生成总量可能已经不足。
2.唾液分泌量变化:实验组(A)、自身对照组(B)、阴性对照组(C)每猪日平均分泌量分别为15.25±14.07ml、38.88±14.19ml、22.66±6.84ml。
实验组于照射开始13±2d分泌明显减少,26±3d分泌波动于0.5~2ml,无法恢复。
三组样本采用SPSS11.0 的最小显著性差异检验(LSD)比较分泌量差异结果,见表1。
三组样本两两比较的LSD检验结果对比组均数差标准误P 值95%置信区间下限上限A与B -23.63 * 3.52 0.000 -30.65 -16.60A与C -7.40 * 3.52 0.039 -14.43 -0.38B与A 23.63 * 3.52 0.000 16.60 30.65B与C 16.22 * 3.52 0.000 9.20 23.25C与A 7.40 * 3.52 0.039 0.38 14.43* 均数之差在0.05水平上有显著意义。
3.病理学观察:照射结束后54~56天,四组腮腺活检,可见照射腮腺黏液细胞分泌减少,腺泡不充盈。
腺体总体结构尚存,细胞数目未见减少,胞质成分相对增多;照射腮腺及其被膜、门管区结缔组织可见核固缩、胞浆红染细胞及微核细胞和孤立裸核现象,偶尔见到核碎裂与均质红染的固缩性坏死细胞,有成片分布趋势,结缔组织较腺泡多见。
未见胞膜破裂、胞浆外溢典型坏死细胞。
B、C、D三组显微结构无明显异常。
图2. 放疗组(1)、自身对照组(2)、阴性对照组(3)、病理对照组(4)。
(HE染色。
放大倍数10╳20)讨论唾液腺是外分泌腺,也是免疫器官。
唾液具有湿润清洁口腔、易化吞咽、辅助发音、参与口腔免疫等功能。
头颈部肿瘤常规放疗后患者发音不便、吞咽困难、口腔易于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1-3]。
高能射线影响腮腺功能的确切机理尚不明确,多数学者倾向于辐射引起DNA双链断裂、细胞凋亡、唾液腺实质细胞减少、口干形成。
同时认为纤维组织增生也是分泌减少因素之一。
腺体细胞调亡和间期坏死学说是在恒河猴浆液性细胞放射性损伤研究中被首次提出的[4],此后被广泛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