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一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高一高中化学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元素中,属于第三周期IIA族元素的是()
A.镁B.铝C.氧D.硫
2.作为新世纪的年轻公民都应具有一定的化学科学素养,否则,在工作和生活中就可能闹笑话。
下列有关媒体的报
道与化学知识不相违背的是()
A.这种人工皂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该科研人员发明了一种特殊催化剂,可以使水变为汽油
C.有关部门利用明矾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杀菌,从而解决了灾民饮水难的问题
D.该科研机构发明了一种用植物秸秆生产乙醇的新工艺
3.用下列仪器配制250mL 0.5moL/L的NaOH溶液,还缺少的仪器是()
①量筒②250mL容量瓶③托盘天平和砝码④药匙⑤玻璃棒⑥胶头滴管
A.烧杯B.分液漏斗C.烧瓶D.锥形瓶
4.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3He存在,以下关于3He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4He的同素异形体B.比4He多一个中子C.是4He的同位素D.比4He少一个质子5.为了降低宇航员所在的轨道舱和返回舱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同时保证舱内宇航员吸收新鲜的氧气,请问舱内放入
下列哪种物质能满足上述要求( )
A.H2O B.Na2O2C.KClO3D.KMnO4
6.“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
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
该化学物质可能是( )
A.氯化钠B.固体硝酸铵C.生石灰D.蔗糖
7.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
2
有关的是()
A.酸雨B.光化学烟雾C.臭氧空洞D.温室效应
8.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器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A.利用电器中的金属材料B.防止电器造成污染
C.废电器经过处理后还可以重新使用D.回收其中非金属材料
9.NaOH、Na
2CO
3
、NaCl、Na
2
SO
4
可按某种标准划为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不正确的是()
A.钠的化合物B.可与硝酸反应C.可溶于水D.电解质10.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酸,第二种是混合物,第三种是碱的是()
A.空气、硫酸铜、硫酸B.水、空气、纯碱
C.氧化铁、胆矾、熟石灰D.硝酸、食盐水、烧碱
11.日常生活中遇到水浑浊,要想得到澄清的水,常用()净水。
A.碳酸氢钠B.碳酸钠C.明矾D.氯化钠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一种国际基本物理量
B.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C.1mol氧的质量为16g
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分子数相同
13.我国近海海域海水中一些元素含量普遍超标,富营养化十分严重。
经常发生“赤潮”现象。
下列生活用品中能引起“赤潮”的是()
A.肥皂B.含磷洗涤剂C.加酶洗衣粉D.化妆品
14.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是()
A.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 nm~100nm之间B.具有丁达尔现象
C.胶体粒子不能穿过半透膜,能通过滤纸空隙D.胶体粒子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15.在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
A.化合物、电解质B.氧化物、化合物C.溶液、胶体D.溶液、分散系
16.农药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是因为铁能与该农药中的硫酸铜起反应。
该反应中,铁是()
A.氧化剂B.被还原C.还原剂D.氧化产物
1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在由氢氧化铜分解制氧化铜时,要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
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
C.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D.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
18.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的反应OH-+H+= H2O
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 + 2H+= Ca2+ + 2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 + Ag+= Cu2++Ag
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 CaCO3+2H+=Ca2++H2O+CO2-
19.据报导,我国某些城市的酸雨严重,为改变这一状况,某市正准备推广使用的清洁能源,下列所列能源不是清洁能源的是()
A.太阳能B.石油C.天然气D.酒精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0.用N
A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 N A
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 A
C.通常状况下,1 N 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 N A
21.下列情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
A.自来水中通入少量Cl2进行消毒杀菌
B.用SO2漂白食品
C.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CaCO3)
D.用小苏打(NaHCO3)发酵面团制作馒头
22.下列物质存放方法错误的是( ) A .铝片长期放置在不密封的纸盒里 B .漂白粉长期放置在烧杯中
C . FeSO 4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D .金属钠存放于煤油中
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 .纯净物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
C .混合物肯定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D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24.钙是人体必需的元素,缺钙会造成骨骼和牙齿脆弱。
当从食物中不足以得到人体所需的钙时,就要用含钙的药品来“补钙”。
下列物质中,可以作为补钙药品的是( ) A .CaCO 3 B .CaO C .Ca(OH)2 D .Ca
25.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变成臭氧 B .用干冰降雨
C .漂白的草帽久置于空气中变黄
D .加热胆矾成无水硫酸铜
26.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 .纤维素 B .蔗糖 C .油脂
D .麦芽糖
27.在N 2+3H 2
2NH 3的反应中,在5s 中NH 3的浓度变化了8mol/L 。
则NH 3的平均反应速率( )
A .2.4 mol/(L·s)
B .0.8mol/(L·s)
C .1.6 mol/(L·s)
D .0.08 mol/(L·s)
28.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粒子半径:Al 3+>Mg 2+>Na +
B .热稳定性:HI >HBr >HCl >HF
C .酸性:H 2CO 3<H 2SO 4<HClO 4
D .碱性:Al(OH) 3>Mg(OH) 2>NaOH
2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
B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C .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 .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30.等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 ) A .将钠投入到足量水中
B .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人足量的水中
C .将钠放入足量稀硫酸中
D .将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
31.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与OH -有沉淀析出,与H +有气体放出的是( )
A .Na +、Cu 2+、Cl -、SO 42-
B .Fe 3+、K +
、SO 42-、NO 3-
C .H +、Al 3+、OH -、NO 3-
D .Na +、Ca 2+、Cl -、HCO 3-
32.自来水常用Cl 2消毒,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去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药品变质问题的是 ( )
A .AgNO 3
B .FeCl 2
C .Na 2SO 3
D .AlCl 3
33.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Na 2SO 4、AlCl 3、NH 4Cl 、MgSO 4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 .HCl B .BaCl 2 C .NaOH D .AgNO 3
34.钠原子与钠离子比较,相同的是 ( ) A .核外电子层数
B .最外层电子数
C .能与水反应并放出H 2
D .焰色反应
35.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 .Ca(NO 3)2 B . KOH
C . H 2O
D . NH 4F
36.以下集气装置中正确的是 ( )
A .CO 2的收集
B .NO 的收集
C .O 2的收集
D .NH 3的收集 (液体为H 2O ) (液体为H 2O ) 37.下列玻璃仪器中不能直接加热的是( ) A .烧杯 B .蒸馏烧瓶
C .蒸发皿
D .试管
3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铝粉投入到NaOH 溶液中:2Al+2OH -
+2H 2O══ 2AlO 2—+3H 2↑
B .AlCl 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 3++ 3OH - ══ Al(OH)3↓
C .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D .FeCl 2溶液跟Cl 2反应:2Fe 2++Cl 2=2Fe 3++2Cl -
39.关于NaHCO 3性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B .医疗上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与足量的酸反应时放出的CO 2比与等质量的Na 2CO 3要少
D .同温度时,NaHCO 3的溶解度>Na 2CO 3溶解度
广东高一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元素中,属于第三周期IIA 族元素的是( ) A .镁 B .铝
C .氧
D .硫
【答案】A
【解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镁是第三周期第ⅡA 族元素,铝是第三周期ⅢA 族元素。
氧元素是第二周期第ⅥA 族元素,S 是第三周期第ⅥA 族元素,,答案选A 。
【考点】考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
该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然后灵活运用即可,也有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作为新世纪的年轻公民都应具有一定的化学科学素养,否则,在工作和生活中就可能闹笑话。
下列有关媒体的报
道与化学知识不相违背的是()
A.这种人工皂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该科研人员发明了一种特殊催化剂,可以使水变为汽油
C.有关部门利用明矾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杀菌,从而解决了灾民饮水难的问题
D.该科研机构发明了一种用植物秸秆生产乙醇的新工艺
【答案】D
【解析】任何物质都是有化学物质构成的,A错误;水不可能变成汽油,因为不符合原子守恒,B不正确;明矾只
能用于净水,而不能用于杀菌消毒,C不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考点】考查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试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求知欲。
3.用下列仪器配制250mL 0.5moL/L的NaOH溶液,还缺少的仪器是()
①量筒②250mL容量瓶③托盘天平和砝码④药匙⑤玻璃棒⑥胶头滴管
A.烧杯B.分液漏斗C.烧瓶D.锥形瓶
【答案】A
【解析】根据所给的仪器分析,还缺少溶解氢氧化钠的烧杯,答案选A。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浓度配制时仪器选择的有关判断
点评: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化学实验的考查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所以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3He存在,以下关于3He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4He的同素异形体B.比4He多一个中子C.是4He的同位素D.比4He少一个质子
【答案】C
【解析】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所以选项A正确;又因为中子数
+质子数=质量数,所以选项ABD都是错误的。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因此选项C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原子组成、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原子组成以及同位素判断的熟悉了解程度,意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的能力,难度不大。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原子的组成微粒,以及有关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能灵活运用即可。
5.为了降低宇航员所在的轨道舱和返回舱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同时保证舱内宇航员吸收新鲜的氧气,请问舱内放入
下列哪种物质能满足上述要求( )
A.H2O B.Na2O2C.KClO3D.KMnO4
【答案】B
【解析】选项中能作为供氧剂的是过氧化钠,答案选B。
【考点】考查过氧化钠用途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紧密联系当今新科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难度不大,记住即可。
6.“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
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
该化学物质可
能是( )
A.氯化钠B.固体硝酸铵C.生石灰D.蔗糖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该物质于水混合是吸热过程,所以符合条件的是硝酸铵。
氯化钠、蔗糖溶于水,放热不明
显。
生石灰溶于水是放热反应,答案选B 。
【考点】考查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记住常见物质溶于水的热效应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7.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 2有关的是( ) A .酸雨 B .光化学烟雾 C .臭氧空洞 D .温室效应
【答案】A
【解析】酸雨与排放SO 2有关,光化学烟雾于氮氧化物有关系,臭氧空洞破坏于卤代烃的有关系,温室效应于CO 2有关系,答案选A 。
【考点】考查环境污染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
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
也有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8.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器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 A .利用电器中的金属材料 B .防止电器造成污染 C .废电器经过处理后还可以重新使用 D .回收其中非金属材料
【答案】B
【解析】废电器中含有重金属,随意丢弃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必须集中回收,统一处理,答案选B 。
【考点】考查环境污染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
也有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9.NaOH 、Na 2CO 3、NaCl 、Na 2SO 4可按某种标准划为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不正确的是( ) A .钠的化合物 B .可与硝酸反应 C .可溶于水 D .电解质
【答案】B
【解析】氯化钠和硫酸钠均不与硝酸反应,所以选项B 不正确,其余分类都是正确的,答案选B 。
【考点】考查物质分类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物质分类原则、方法的熟悉了解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物质的分类标准以及常见基本概念的含义,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10.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酸,第二种是混合物,第三种是碱的是( ) A .空气、硫酸铜、硫酸 B .水、空气、纯碱 C .氧化铁、胆矾、熟石灰 D .硝酸、食盐水、烧碱
【答案】D
【解析】A 中空气中混合物,硫酸铜是盐,硫酸是酸。
B 中水是氧化物,纯碱是盐。
C 中氧化铁是氧化物,胆矾是纯净物,所以符合条件是选项D ,答案选D 。
【考点】考查物质分类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物质分类原则、方法的熟悉了解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酸、碱、盐以及氧化物等化学基本概念的含义以及判断依据,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11.日常生活中遇到水浑浊,要想得到澄清的水,常用( )净水。
A .碳酸氢钠 B .碳酸钠 C .明矾 D .氯化钠
【答案】C
【解析】明矾可以净水,所以答案选C 。
【考点】考查明矾的用途
点评:该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记住即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尔是一种国际基本物理量
B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C .1mol 氧的质量为16g
D .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分子数相同
【答案】D
【解析】摩尔是物质的量单位,A 不正确;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 ,B 不正确;用摩尔表示时,一般用化学式表示,C 不正确,应该是1molO 的质量为16g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选项D 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摩尔以及摩尔体积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于训练,意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我国近海海域海水中一些元素含量普遍超标,富营养化十分严重。
经常发生“赤潮”现象。
下列生活用品中能引起“赤潮”的是( ) A .肥皂 B .含磷洗涤剂 C .加酶洗衣粉 D .化妆品
【答案】B
【解析】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主要是由于含磷洗涤剂引起的,答案选B 。
【考点】考查赤潮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赤潮发生原因的熟悉了解程度,意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4.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是( ) A .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 nm ~100nm 之间 B .具有丁达尔现象 C .胶体粒子不能穿过半透膜,能通过滤纸空隙 D .胶体粒子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答案】A
【解析】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是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 nm ~100nm 之间,答案选A 。
【考点】考查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三种分散系本质区别的了解掌握情况,意在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难度不大。
注意区分本质与现象的不同。
15.在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 ) A .化合物、电解质 B .氧化物、化合物 C .溶液、胶体 D .溶液、分散系
【答案】A
【解析】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A 正确;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但氧化物一定是化合物,B 不正确;溶液和胶体是两种不同的分散系,C 、D 不正确,答案选A 。
【考点】考查物质分类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物质分类原则、方法的熟悉了解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化合物、氧化物、电解质以及分散系等化学基本概念的含义以及判断依据,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16.农药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是因为铁能与该农药中的硫酸铜起反应。
该反应中,铁是( ) A .氧化剂 B .被还原 C .还原剂 D .氧化产物
【答案】C
【解析】铁是活泼的金属,能和硫酸铜反应,方程式是Fe +CuSO 4=FeSO 4+Cu ,据此可知铁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2价,失去电子,所以铁是还原剂,答案选C 。
【考点】考查还原剂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判断的掌握情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还原剂的概念,然后依据化合价的变化灵活运用即可。
1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在由氢氧化铜分解制氧化铜时,要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 B .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 C .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D .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
【答案】D
【解析】给试管中固体或液体加热时,必须用试管夹,绝对不能用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选项D 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D 。
【考点】考查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点评: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化学实验的考查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所以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8.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的反应OH -+H +
= H 2O
B .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 + 2H += Ca 2+
+ 2H 2O
C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 + Ag += Cu 2+
+Ag
D .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 CaCO 3+2H +=Ca 2+
+H 2O +CO 2-
【答案】D
【解析】A 不正确,反应中还有硫酸钡白色沉淀生成;B 不正确,澄清的石灰水应该用;离子符号表示;C 不正确,反应中电子的得失不守恒,答案选D 。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该题需要明确判断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的方法一般,即(1)检查反应能否发生。
(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
(3)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
(4)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
(5)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该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9.据报导,我国某些城市的酸雨严重,为改变这一状况,某市正准备推广使用的清洁能源,下列所列能源不是清洁能源的是( ) A .太阳能 B .石油 C .天然气 D .酒精
【答案】B
【解析】石油燃烧能产生大量的污染性气体,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不是清洁能源,其余选项都是的,答案选B 。
【考点】考查能源的有关判断
点评: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尽管不是教学的重点,但该内容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成为历年高考的必考的热点。
该类试题常把化学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及科技前沿等问题结合起来,突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的密切联系,综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很好的落实新课标的理念
20.用N A 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LH 2O 含有的分子数为1 N A
B .常温常压下,1.06g Na 2CO 3含有的Na +
离子数为0.02 N A C .通常状况下,1 N A 个CO 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D .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 的MgCl 2溶液中,含有Cl -个数为1 N A
【答案】B
【解析】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态,不能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A 不正确;常温常压下,1.06g Na 2CO 3的物质的量是0.01mol ,含有的Na +离子数为0.02 N A ,B 正确;C 不正确,因为不是在标准状况下;D 不正确,因为不能确定溶液的体积,答案选B 。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
点评: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问题,这是由于它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体积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关系的理解,又可以涵盖多角度的化学知识内容。
要准确解答好这类题目,一是要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二是要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
21.下列情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 ) A .自来水中通入少量Cl 2进行消毒杀菌 B .用SO 2漂白食品
C .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CaCO 3)
D .用小苏打(NaHCO 3)发酵面团制作馒头
【解析】SO
有毒,不能用来漂白食品,选项B是错误的,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B。
2
【考点】考查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试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求知欲。
也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饮食观。
22.下列物质存放方法错误的是()
A.铝片长期放置在不密封的纸盒里
B.漂白粉长期放置在烧杯中
C. FeSO4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D.金属钠存放于煤油中
【答案】B
【解析】铝是活泼的金属,但铝是耐腐蚀的,选项A正确。
漂白粉放置在空气中容易失效,所以需要密封保存,B
不正确;硫酸亚铁易被氧化生成硫酸铁,所以加入少量的铁粉,可以防止被氧化,C正确;钠是活泼的金属,应该保存在煤油中,D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常见化学试剂的保存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常见化学试剂保存的熟悉了解程度,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化学试剂的性质,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可。
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纯净物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
C.混合物肯定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答案】A
【解析】纯净物不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例如水分子,B不正确;混合物不一定是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例如氧气和臭氧等,C不正确;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物质组成、纯净物、混合物以及氧化物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
侧重对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该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通过举例逐一筛选得出正确结论的方法。
24.钙是人体必需的元素,缺钙会造成骨骼和牙齿脆弱。
当从食物中不足以得到人体所需的钙时,就要用含钙的药
品来“补钙”。
下列物质中,可以作为补钙药品的是()
A.CaCO3B.CaO C.Ca(OH)2D.Ca
【答案】A
【解析】氧化钙极易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样金属钙也是活泼的金属,极易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对人体具有腐蚀性,所以选项BCD均不能作为补钙药品。
碳酸钙能和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钙盐,易被人体吸收,答案选A。
【考点】考查钙对人体的作用以及补钙剂的选择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检验。
试题贴近生活实际,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5.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变成臭氧B.用干冰降雨
C.漂白的草帽久置于空气中变黄D.加热胆矾成无水硫酸铜
【答案】B
【解析】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反之是化学变化。
由此可知选项ACD都是化学变化。
B中仅仅是物
质状态的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答案选B。
【考点】考查物质变化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含义、判断依据,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26.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纤维素B.蔗糖C.油脂D.麦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