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养的研究设计的光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
托马斯.杨在物理学上最杰出的贡献是在光学和声学领域。

在1973年发表的关于生理光学的论文《对视觉过程的观察》中,他研究了眼睛对距离的调节问题,并证明眼睛适应不同距离,是靠改变眼球水晶体的曲度来进行的。

1800年,在继续进行这方面的实验中,形成了他对光的本质的看法,这一年他向皇家学会提出了《在声和光方面的实验和问题》的报告。

他认为,声和光都是波的传播,光是在充满整个空间的以太流体中传播的弹性振动,由于以太极稀薄,所以光是以纵波形式传播的,光的颜色和不同频率的声音是类似的。

他指了,在解释强光源和弱光源发出的光以同样的速度传播的问题上,用波动说比粒子说更容易,因为,光粒子为什么只以一个不变的速度运动,这是很难理解的。

论文中关于声学的一部分特别重要。

托马斯.杨在这部分分析了水波的干涉现象后指出,在声波迭加的情况下,会产生声音的加强和减弱、复合的声调和拍频。

“干涉”这个术语,就是他最先提出的。

杨做了著名的杨氏干涉实验,为光的波动说奠定了基础。

这个著名的实验如今已经进入中学物理课本:让通过一个小针孔SO的一束光,再通过两个小针孔S1和S2,变成两束光。

这样的两束光来自同一光源,所以它们是相干的,结果表明,在光屏上果然看见了明暗相间的干涉图样;后来,又以狭缝代替针孔,进行了双缝实验,得到了更明亮的干涉条纹。

杨氏(Thomas Yong)所作的演示光的干涉效应的实验,第一次把光的波动学说建立在坚实的实验基础上,杨氏根据他的实验推算出光的波长,第一次测定了这个重要的物理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